第616頁
可能是習題集的確能讓人獲得心靈上的平靜,朝輕岫放鬆下來後,反而不知不覺打破了關卡。
她自此愈發覺得習武之事非常玄學。
當然對許白水而言,朝輕岫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倒不是技能的提升,而是身高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朝輕岫如今的身量都非常成年人。
不過雖然朝輕岫的個子長高了不少,脾氣性格倒沒什麼變化,許白水以前曾聽母親提過,許多小朋友十六七歲時性格古怪,與成人後很是不同,所以一直有些替朝輕岫擔心,現在總算鬆了一口氣。
許白水餵完野果後,拍了拍手,道:「說起來,門主不在京的時日,咱們在禁軍那邊的孩兒們屢次受人排擠,不少已經被調職離任,我查了一下,似乎跟王家有關。」又道,「非曲讓人克制些,莫要與他們起了衝突。」
朝輕岫依舊在看書,聞言頭也不抬,隨意道:「應該的。咱們出身草莽,本就不大明白朝中政務,王家是天子外家,平日相處起來總得多留些餘地。」
許白水:「不過朝中指摘門主擅權的官吏許多都出身王家門下,十九娘上次進宮時,還遇見二十一郎跟官家說,武威王制大權以逼天子,必須早做謀劃。」
這些年,隨著小皇帝年紀漸長,朝輕岫確實對他的行為屢加管束,數年前就有御史彈劾過,覺得她這是在以臣凌君。
朝輕岫抬起眼,淡淡:「禁中私語,豈能輕泄於外,十九娘也太不謹慎了。」
許白水:「話倒不是十九娘說的。門主還記得她身邊那個小內侍罷,正是黃羊公公的徒孫,當時就在旁邊奉茶。」
朝輕岫聽見便點了下頭,片刻後道:「既然官家希望早日掌權,咱們身為臣子,自然不好違逆聖意。」
她說話時的語氣又溫柔又平和,偏偏讓許白水感覺到了一絲若有若無的涼意。
……
今日天氣不壞,許白水離開時問朝輕岫借了兩本《老福探案集》的最新冊,正在花園裡溜達的時候,遠遠看見李歸弦正往閉門齋走。
數年過去,李歸弦還是少俠裝束,他腰上別著一柄破刀,刀刃上略帶鏽跡,偶爾還會被用來砍柴。
武威王府的屬吏門瞧見李歸弦,都先欠身行禮,然後小心讓開道路。
雖然李歸弦不是朝廷命官,但大家心中都清楚,對方已經定下了是未來的武威王后,若是得罪對方,說不定就會引來武威王本人的關注。
其實早在武威王流露出定下李歸弦的意思前,她身邊許多人就隱約有些猜想,許白水還特地為此開過賭局,可惜事件雙方的情緒都太穩定,也太過有耐心,外人誰也瞧不出什麼來。
就在許白水猜測門主說不定要始亂終棄引得江南武林再度動盪時的時候,朝輕岫終於回了總舵一趟,還特地前往紅葉寺拜見明相大師。
明相大師與李歸弦雖然份屬師徒,但因為是出家人的關係,也管不到李歸弦私事上,朝輕岫之所以過去,主要是為了送些禮物,再順便告訴明相大師他徒弟今後不打算回來當和尚的好消息。
「……」
不幸旁觀了全場的許白水覺得,明相大師不愧有道高僧,整個見面過程都表現得很是慈祥冷靜,沒讓武威王見識到紅葉寺絕學的威力。
在通知過師長後,朝輕岫便請人卜算吉期,應律聲當仁不讓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最後她的算出合適時間是在兩年後。
朝輕岫沒有意見,畢竟同樣的任務她也分別託付給了司天監跟武林盟內的人,得到的答案中最離譜的一個是再過六十六年就行。
「……」
對此,許白水只能說武林盟不愧是友方單位,起碼對武威王的壽命長度很有信心。
*
朝輕岫回朝待了四個月,王老尚書又請奏,說北地流民太多,動亂頻生,朝廷應當派使節巡視。
官家立刻同意此事,大臣們商議後,深覺北邊風氣彪悍,連先帝都派了武功高強的卓希聲去才震住場子,既然武威王文武雙全,不妨令她持節巡視。
司徒元心中微覺不對。
他本就不是遲鈍的人,當然能看出,現在外戚一派對朝輕岫排擠力度越來越大,剛回來就不許她在京中久留,奪權的意味非常明顯。
雖然司徒元也覺得臣子權勢過盛不是好事,可第一是天子如今羽翼未豐,不適合輕舉妄動,第二則是朝輕岫本人御下甚嚴,自己也舉止有度,缺乏值得被彈劾的過錯。天子太早與大臣爭執,並非持久之道。
朝輕岫本人倒沒什麼意見,態度堪稱溫和地接受了天子的安排。
在接旨後,朝輕岫還進宮一趟,要求與天子面談。
聽完武威王的要求後,小內官一臉驚懼地快步回去向天子稟告,過不多時,匆匆跑來宣她入內。
小內官:「官家說了,武威王要來,直接進宮就是,不必另外請示。」
朝輕岫搖頭,笑道:「官家厚意,為人臣者卻不好因此荒廢禮節。」
小內官陪著笑引她入內。
作為天子心腹,小內官很清楚,雖然王家的地位已經不同往日,能夠給予天子許多支持,但由於一直以來的習慣與印象,小皇帝還是有些忌憚朝輕岫,才不敢拒絕她的請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自此愈發覺得習武之事非常玄學。
當然對許白水而言,朝輕岫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倒不是技能的提升,而是身高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朝輕岫如今的身量都非常成年人。
不過雖然朝輕岫的個子長高了不少,脾氣性格倒沒什麼變化,許白水以前曾聽母親提過,許多小朋友十六七歲時性格古怪,與成人後很是不同,所以一直有些替朝輕岫擔心,現在總算鬆了一口氣。
許白水餵完野果後,拍了拍手,道:「說起來,門主不在京的時日,咱們在禁軍那邊的孩兒們屢次受人排擠,不少已經被調職離任,我查了一下,似乎跟王家有關。」又道,「非曲讓人克制些,莫要與他們起了衝突。」
朝輕岫依舊在看書,聞言頭也不抬,隨意道:「應該的。咱們出身草莽,本就不大明白朝中政務,王家是天子外家,平日相處起來總得多留些餘地。」
許白水:「不過朝中指摘門主擅權的官吏許多都出身王家門下,十九娘上次進宮時,還遇見二十一郎跟官家說,武威王制大權以逼天子,必須早做謀劃。」
這些年,隨著小皇帝年紀漸長,朝輕岫確實對他的行為屢加管束,數年前就有御史彈劾過,覺得她這是在以臣凌君。
朝輕岫抬起眼,淡淡:「禁中私語,豈能輕泄於外,十九娘也太不謹慎了。」
許白水:「話倒不是十九娘說的。門主還記得她身邊那個小內侍罷,正是黃羊公公的徒孫,當時就在旁邊奉茶。」
朝輕岫聽見便點了下頭,片刻後道:「既然官家希望早日掌權,咱們身為臣子,自然不好違逆聖意。」
她說話時的語氣又溫柔又平和,偏偏讓許白水感覺到了一絲若有若無的涼意。
……
今日天氣不壞,許白水離開時問朝輕岫借了兩本《老福探案集》的最新冊,正在花園裡溜達的時候,遠遠看見李歸弦正往閉門齋走。
數年過去,李歸弦還是少俠裝束,他腰上別著一柄破刀,刀刃上略帶鏽跡,偶爾還會被用來砍柴。
武威王府的屬吏門瞧見李歸弦,都先欠身行禮,然後小心讓開道路。
雖然李歸弦不是朝廷命官,但大家心中都清楚,對方已經定下了是未來的武威王后,若是得罪對方,說不定就會引來武威王本人的關注。
其實早在武威王流露出定下李歸弦的意思前,她身邊許多人就隱約有些猜想,許白水還特地為此開過賭局,可惜事件雙方的情緒都太穩定,也太過有耐心,外人誰也瞧不出什麼來。
就在許白水猜測門主說不定要始亂終棄引得江南武林再度動盪時的時候,朝輕岫終於回了總舵一趟,還特地前往紅葉寺拜見明相大師。
明相大師與李歸弦雖然份屬師徒,但因為是出家人的關係,也管不到李歸弦私事上,朝輕岫之所以過去,主要是為了送些禮物,再順便告訴明相大師他徒弟今後不打算回來當和尚的好消息。
「……」
不幸旁觀了全場的許白水覺得,明相大師不愧有道高僧,整個見面過程都表現得很是慈祥冷靜,沒讓武威王見識到紅葉寺絕學的威力。
在通知過師長後,朝輕岫便請人卜算吉期,應律聲當仁不讓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最後她的算出合適時間是在兩年後。
朝輕岫沒有意見,畢竟同樣的任務她也分別託付給了司天監跟武林盟內的人,得到的答案中最離譜的一個是再過六十六年就行。
「……」
對此,許白水只能說武林盟不愧是友方單位,起碼對武威王的壽命長度很有信心。
*
朝輕岫回朝待了四個月,王老尚書又請奏,說北地流民太多,動亂頻生,朝廷應當派使節巡視。
官家立刻同意此事,大臣們商議後,深覺北邊風氣彪悍,連先帝都派了武功高強的卓希聲去才震住場子,既然武威王文武雙全,不妨令她持節巡視。
司徒元心中微覺不對。
他本就不是遲鈍的人,當然能看出,現在外戚一派對朝輕岫排擠力度越來越大,剛回來就不許她在京中久留,奪權的意味非常明顯。
雖然司徒元也覺得臣子權勢過盛不是好事,可第一是天子如今羽翼未豐,不適合輕舉妄動,第二則是朝輕岫本人御下甚嚴,自己也舉止有度,缺乏值得被彈劾的過錯。天子太早與大臣爭執,並非持久之道。
朝輕岫本人倒沒什麼意見,態度堪稱溫和地接受了天子的安排。
在接旨後,朝輕岫還進宮一趟,要求與天子面談。
聽完武威王的要求後,小內官一臉驚懼地快步回去向天子稟告,過不多時,匆匆跑來宣她入內。
小內官:「官家說了,武威王要來,直接進宮就是,不必另外請示。」
朝輕岫搖頭,笑道:「官家厚意,為人臣者卻不好因此荒廢禮節。」
小內官陪著笑引她入內。
作為天子心腹,小內官很清楚,雖然王家的地位已經不同往日,能夠給予天子許多支持,但由於一直以來的習慣與印象,小皇帝還是有些忌憚朝輕岫,才不敢拒絕她的請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