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宋姑姑也不多說,只是望著他們:「奴婢年歲不小了,早便想外放出宮,只是不得機會,直至今日,雖為時已晚,但也想完成這個心愿。」
「此事我早便想提,只是沒尋著機會。」林元瑾說道,「此事我來安排便好,住處和銀錢我都替您備好了。」
宋姑姑卻搖了搖頭:「您的好意,奴婢心領了。」
許是身子虛弱,她的聲音都有些輕飄飄的,眸里含了些淚光。
「奴婢這麼些年也有些積攢,只要能出宮便好了。」
林元瑾怔了怔,仿佛意識到什麼,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能說出半句勸阻的話,只是對上宋姑姑含笑的目光,輕輕地說。
「我知曉了。」
第94章 琭元
「宋姑姑離世了。」
「……我知曉了。」
林元瑾拿著書的手一頓,低垂著眸說了聲。
皇后的三月喪期也才剛剛過去。
人一個又一個的離世,顯得這寒天裡更冷了。
張嬤嬤也病了,留在府邸中歇息著。
林元瑾前世從未經歷過這麼多的死亡,如今卻也不得不習慣下來。
太子死了,皇后死了
頭頂的大山一座座接連著消失,昔日裡壓得她喘不過氣的人已經化作了過眼雲煙。
宋姑姑也跟著走了。
林元瑾有種空落落的悵然若失感,好像一下子沒了目標,一時之間連做什麼都不知道了。
她的指尖落在書上的琭字,回想起崔夷玉前些時日裡與她說的名字。
他從崔尚書的口中問出了他的姓名。
夷玉是他早已離世的母親提前給他取的字。
也正是這時,林元瑾才懂了許久之前,她午夜夢回時,不安崔夷玉若不是暗衛,他們二人便絕無可能的時候,他說他若不是暗衛便沒有活下來的可能性,究竟是什麼意思。
他的父母雖並非親兄妹,但在名義上是。
世家大族最看重名聲,哪裡容得下這族兄妹之間陰差陽錯的惡果。
皇后不知是憊懶還是為了刻意提醒自己崔夷玉的身份,將夷玉這二字賜予了他作為代號。
從前林元瑾還不夠懂,現在看得多了,大抵也知曉到皇后是將對妹妹的惡意轉移到了崔夷玉身上,通過隨意踐踏、凌虐來獲得自己身份和精神上的尊崇感。
不過害人終害己。
至於崔家往後如何,就讓崔尚書去想辦法吧。
作為家長兄長竟被皇后蒙在鼓裡這麼多年,可又偏偏當上了兵部尚書,林元瑾都不知該說他是愚昧還是該說皇后本事大。
可笑的是,林元瑾雖不知道崔尚書當初怎麼想,是嫌棄也好,是無知也罷,如今都不得不為了這血脈相連的「太子」而不擇手段地去瞞下來。
世家族親里擰成一股繩的關係,永遠比林元瑾想像的要誇張。
就在林元瑾深思的時候,踩在旁邊木桿上的蒜苗猛地咬住了她的耳墜,咬得卡卡直響。
林元瑾「嘶」了聲,捏了捏它的腦袋,將耳墜取了下來:「給了你好多亮晶晶石頭了,你還貪得無厭咬我的首飾了。」
蒜苗跳來跳去,用它沙啞的聲音熱情地唱著曲。
真是精力旺盛。
「都不知道是我幫你養老送終,還是你替我養老送終。」林元瑾戳著它的腦袋,感慨道。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匆匆的腳步聲。
林元瑾和蒜苗同時回過頭,就看到身披風露的崔夷玉快步走了進來,隨手關上門,走到林元瑾的身側,神色凝重。
「怎麼了?」林元瑾見崔夷玉呼吸稍亂,拉住他的手,讓他坐在身側。
蒜苗不滿地叨了他一下,把他的手叨出個淺淺的紅印。
崔夷玉張了張嘴,蹙著眉半晌才說:「異國頻繁挑釁,加之之前刺客囂張,父皇……想御駕親征。」
林元瑾端著茶,還沒喝一口就猛地咳嗽了幾下,難以置信地對上了崔夷玉困擾的目光,乾巴巴地說:「『御駕親征』?」
皇帝都一把年紀了,還以為自己和昔年一樣血氣方剛,生龍活虎呢?
崔夷玉顯然看出了林元瑾的質疑,搖了搖頭:「倒並非只是年歲的問題。」
不管是本朝還是歷朝也好,真正官拜大將軍,武候的將領基本都是五十知天命,甚至是古稀之年,這都不影響他們的赫赫功績。
他們這個年歲不妨礙他們帶著身邊培養的下一代將領征戰沙場,積攢功勳。
可將軍是將軍,皇帝是皇帝。
更何況皇帝早年登基之前上戰場的時候曾不止一次地衝鋒在前,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英勇,那時他都沒什麼惜命的概念。
過去尋常若只是坐鎮後方便罷了,當今聖上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不光是崔夷玉困擾,眾位大臣也百般阻撓。
旁的皇帝上了年歲都拼了命的尋求安定和長生之道,當今卻偏偏莫名其妙反其道而行之,生怕作不死。
但皇帝心意已定,容不得旁人更改。
一句「朕早便想蕩平異族,擴朕疆土社稷,只是這些年繁冗原因才暫緩下來,如今軍費已籌備齊全,太子聰慧能掌事,何人能攔朕圓這天下大統之心?」險些堵的人說不出話。
合著皇帝這些年根本不是平和了心境,只不過是一直忍著,仔細鑽研,積攢國力也是為了他壓抑已久的心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此事我早便想提,只是沒尋著機會。」林元瑾說道,「此事我來安排便好,住處和銀錢我都替您備好了。」
宋姑姑卻搖了搖頭:「您的好意,奴婢心領了。」
許是身子虛弱,她的聲音都有些輕飄飄的,眸里含了些淚光。
「奴婢這麼些年也有些積攢,只要能出宮便好了。」
林元瑾怔了怔,仿佛意識到什麼,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能說出半句勸阻的話,只是對上宋姑姑含笑的目光,輕輕地說。
「我知曉了。」
第94章 琭元
「宋姑姑離世了。」
「……我知曉了。」
林元瑾拿著書的手一頓,低垂著眸說了聲。
皇后的三月喪期也才剛剛過去。
人一個又一個的離世,顯得這寒天裡更冷了。
張嬤嬤也病了,留在府邸中歇息著。
林元瑾前世從未經歷過這麼多的死亡,如今卻也不得不習慣下來。
太子死了,皇后死了
頭頂的大山一座座接連著消失,昔日裡壓得她喘不過氣的人已經化作了過眼雲煙。
宋姑姑也跟著走了。
林元瑾有種空落落的悵然若失感,好像一下子沒了目標,一時之間連做什麼都不知道了。
她的指尖落在書上的琭字,回想起崔夷玉前些時日裡與她說的名字。
他從崔尚書的口中問出了他的姓名。
夷玉是他早已離世的母親提前給他取的字。
也正是這時,林元瑾才懂了許久之前,她午夜夢回時,不安崔夷玉若不是暗衛,他們二人便絕無可能的時候,他說他若不是暗衛便沒有活下來的可能性,究竟是什麼意思。
他的父母雖並非親兄妹,但在名義上是。
世家大族最看重名聲,哪裡容得下這族兄妹之間陰差陽錯的惡果。
皇后不知是憊懶還是為了刻意提醒自己崔夷玉的身份,將夷玉這二字賜予了他作為代號。
從前林元瑾還不夠懂,現在看得多了,大抵也知曉到皇后是將對妹妹的惡意轉移到了崔夷玉身上,通過隨意踐踏、凌虐來獲得自己身份和精神上的尊崇感。
不過害人終害己。
至於崔家往後如何,就讓崔尚書去想辦法吧。
作為家長兄長竟被皇后蒙在鼓裡這麼多年,可又偏偏當上了兵部尚書,林元瑾都不知該說他是愚昧還是該說皇后本事大。
可笑的是,林元瑾雖不知道崔尚書當初怎麼想,是嫌棄也好,是無知也罷,如今都不得不為了這血脈相連的「太子」而不擇手段地去瞞下來。
世家族親里擰成一股繩的關係,永遠比林元瑾想像的要誇張。
就在林元瑾深思的時候,踩在旁邊木桿上的蒜苗猛地咬住了她的耳墜,咬得卡卡直響。
林元瑾「嘶」了聲,捏了捏它的腦袋,將耳墜取了下來:「給了你好多亮晶晶石頭了,你還貪得無厭咬我的首飾了。」
蒜苗跳來跳去,用它沙啞的聲音熱情地唱著曲。
真是精力旺盛。
「都不知道是我幫你養老送終,還是你替我養老送終。」林元瑾戳著它的腦袋,感慨道。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匆匆的腳步聲。
林元瑾和蒜苗同時回過頭,就看到身披風露的崔夷玉快步走了進來,隨手關上門,走到林元瑾的身側,神色凝重。
「怎麼了?」林元瑾見崔夷玉呼吸稍亂,拉住他的手,讓他坐在身側。
蒜苗不滿地叨了他一下,把他的手叨出個淺淺的紅印。
崔夷玉張了張嘴,蹙著眉半晌才說:「異國頻繁挑釁,加之之前刺客囂張,父皇……想御駕親征。」
林元瑾端著茶,還沒喝一口就猛地咳嗽了幾下,難以置信地對上了崔夷玉困擾的目光,乾巴巴地說:「『御駕親征』?」
皇帝都一把年紀了,還以為自己和昔年一樣血氣方剛,生龍活虎呢?
崔夷玉顯然看出了林元瑾的質疑,搖了搖頭:「倒並非只是年歲的問題。」
不管是本朝還是歷朝也好,真正官拜大將軍,武候的將領基本都是五十知天命,甚至是古稀之年,這都不影響他們的赫赫功績。
他們這個年歲不妨礙他們帶著身邊培養的下一代將領征戰沙場,積攢功勳。
可將軍是將軍,皇帝是皇帝。
更何況皇帝早年登基之前上戰場的時候曾不止一次地衝鋒在前,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英勇,那時他都沒什麼惜命的概念。
過去尋常若只是坐鎮後方便罷了,當今聖上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不光是崔夷玉困擾,眾位大臣也百般阻撓。
旁的皇帝上了年歲都拼了命的尋求安定和長生之道,當今卻偏偏莫名其妙反其道而行之,生怕作不死。
但皇帝心意已定,容不得旁人更改。
一句「朕早便想蕩平異族,擴朕疆土社稷,只是這些年繁冗原因才暫緩下來,如今軍費已籌備齊全,太子聰慧能掌事,何人能攔朕圓這天下大統之心?」險些堵的人說不出話。
合著皇帝這些年根本不是平和了心境,只不過是一直忍著,仔細鑽研,積攢國力也是為了他壓抑已久的心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