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不過這些話說完,崔尚書來的用意也確實達到了。
沒有什麼能比血緣更能證明一切,他是最為正統嫡出的崔氏本家血脈。
只是哪怕他沒有遭皇后毒手,也依然見不得光。
崔尚書過去是過繼之子,難免不如親生子嗣,因此對於嫡出的兩位妹妹難免多有討好。
只是崔尚書那時一心鑽研功課,卻不知這兩姐妹容貌相似,性情卻截然相反。
他是年幼與妹妹是在看到家中堂嫂有孕,長輩們共同商議孩子取名的時候,天真地討論過自己未來的孩子的姓名。
嫡妹喜歡花,又聽到崔大將軍的指向是夷平外祖,固我朝江山的指向,精挑細選地選了「辛夷」這麼個雙關的名字。
夷玉也是她取的字。
她自己當時都還是個孩子,卻已經為自己未來的孩子及冠之時取了字。
只是那時兩人都沒想到,數年之後慘遭陷害,竟糊裡糊塗地都著了親人的道。
如今辛夷不是她的孩子,夷玉卻是。
多好聽的名字啊。
「…殿下。」崔尚書有些生硬地開口,難堪地看著崔夷玉,張了張口,半晌才問出一句,「您,兒時過得好嗎?」
崔夷玉意外地睜大了眼,像是實在沒想到他會問出這個問題,卻也沒興致與說這些話。
與林元瑾是捨不得她因他難過所以不說,與崔尚書那就純粹是沒有必要了。
「孤為一國太子,有哪裡過得不好的呢?」崔夷玉避而不談,淡漠得像是分毫不在意,眸光都透著從容。
「往日不可避。」他只是靜靜地望著崔尚書,耐心地說,「母后病危,孤也無意與您追究過去的種種,有些人和名字,今日回去之後,便忘了吧。」
世上並無一個早死在外邸火災里的嬰童。
沒有什麼崔琭和夷玉,更沒有什麼替身暗衛。
他就是太子周玠,從前是,之後也是。
直至最後也沒說什麼。
只崔尚書像是一夕之間蒼老了許多,扶著椅子站起身來,朝座上容貌昳麗的少年太子行了個禮,轉身緩緩走出門外。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該守口如瓶。
只是走了好幾步,他回過頭來看,就望見了崔夷玉垂眸靜靜地看著腿上的鸚鵡玩鬧,在溫暖卻空蕩蕩的屋子裡,像是一座冰涼且華美的玉像。
精雕細琢,克己守禮。
那對姐妹相像,他與太子想必過去也很是相像。
可惜辛夷哪怕甚是無辜,為了保守這個不能為人所知的秘密,她也必須留在這裡。
崔尚書轉過頭,往前走的步伐逐漸堅定。
無論是出於利益還是處於相連的血脈,他都必須死守在崔氏家主的這個位置。
門外日光刺眼,卻落不進萬般愁緒的人的心裡。
自正是此日起,太子和崔氏再次死死地綁在了一條船上。
只是白駒過隙。
入冬之後,寒雪飄落。
皇后病重垂危,在一個寒天的夜裡,哆嗦著手,悄然崩逝。
一夕之間,京城上下掛上白燈,換上喪儀服飾。
皇帝顧及朝野上下忙碌,多番探討,又言皇后在世時體恤上下,言不應大動干戈,感慨之下,下令將三年服喪縮減為為三月。
至於皇后到底說沒說,此時已經不重要了。
皇帝替朝野百官乃至後宮中人減了負,卻不代表太子夫妻不需得守孝。
停靈,哭喪,守夜,護香。
哪怕是有人常侍奉著,也讓林元瑾與崔夷玉在這個嚴寒的冬天裡遭了不少罪。
皇帝不願他們來回奔波,又嫌東宮路遠,便將他們又留在了之前住過的獻和宮裡。
林元瑾又不得不派人在獻和宮裡安置了個暖房,供給蒜苗來住。
鸚鵡性子敏感,冬日又不能到處走,久不見它便會抑鬱掉毛。
古時的權貴規矩多,皇室中人尤甚,格外折騰人。
又是一日。
林元瑾靠在崔夷玉肩膀上,神色懨懨地任由他揉著她的腿,哪怕是戴著護膝,用裙子壓著時不時挪一下姿勢,都難免發麻發酸。
不過皇后崩逝,身為太子的崔夷玉忙於喪事,倒難得從皇帝手中拿了些休沐,免了許多雜事。
「殿下,皇后宮裡的宋姑姑來了。」桑荷在殿外說起。
「宋姑姑?」林元瑾當即睜開眼,將腿從崔夷玉手裡抽出來,放下裙擺坐好,喚人請她進來。
就見宋姑姑身著一身白衣,身上別著紙花,緩步走進來,臉色也透著青白,竟像是疲憊不堪,連步子都失了往日裡的平穩。
宋姑姑緩步走到兩人面前,行了個禮,險些暈倒,被林元瑾慌忙地扶住了。
「奴婢失禮了。」宋姑姑歉意地被拉著坐到一側,再望向面前的兩人,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道說些什麼。
她想了想,呼吸了幾下,等平復下來,欣慰地看著他們,輕聲說道:「兩位殿下如今可放心了。」
「辛苦宋姑姑了。」林元瑾擔憂地望著她。
「大仇得報乃奴婢志向所在,哪裡談得上辛苦呢?」宋姑姑嘲諷地笑了笑,眼底卻透著悵然若失。
她與皇后多年主僕情分,終究是破敗不堪至此。
「奴婢今日來,一是來恭喜兩位殿下,二是想來辭別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沒有什麼能比血緣更能證明一切,他是最為正統嫡出的崔氏本家血脈。
只是哪怕他沒有遭皇后毒手,也依然見不得光。
崔尚書過去是過繼之子,難免不如親生子嗣,因此對於嫡出的兩位妹妹難免多有討好。
只是崔尚書那時一心鑽研功課,卻不知這兩姐妹容貌相似,性情卻截然相反。
他是年幼與妹妹是在看到家中堂嫂有孕,長輩們共同商議孩子取名的時候,天真地討論過自己未來的孩子的姓名。
嫡妹喜歡花,又聽到崔大將軍的指向是夷平外祖,固我朝江山的指向,精挑細選地選了「辛夷」這麼個雙關的名字。
夷玉也是她取的字。
她自己當時都還是個孩子,卻已經為自己未來的孩子及冠之時取了字。
只是那時兩人都沒想到,數年之後慘遭陷害,竟糊裡糊塗地都著了親人的道。
如今辛夷不是她的孩子,夷玉卻是。
多好聽的名字啊。
「…殿下。」崔尚書有些生硬地開口,難堪地看著崔夷玉,張了張口,半晌才問出一句,「您,兒時過得好嗎?」
崔夷玉意外地睜大了眼,像是實在沒想到他會問出這個問題,卻也沒興致與說這些話。
與林元瑾是捨不得她因他難過所以不說,與崔尚書那就純粹是沒有必要了。
「孤為一國太子,有哪裡過得不好的呢?」崔夷玉避而不談,淡漠得像是分毫不在意,眸光都透著從容。
「往日不可避。」他只是靜靜地望著崔尚書,耐心地說,「母后病危,孤也無意與您追究過去的種種,有些人和名字,今日回去之後,便忘了吧。」
世上並無一個早死在外邸火災里的嬰童。
沒有什麼崔琭和夷玉,更沒有什麼替身暗衛。
他就是太子周玠,從前是,之後也是。
直至最後也沒說什麼。
只崔尚書像是一夕之間蒼老了許多,扶著椅子站起身來,朝座上容貌昳麗的少年太子行了個禮,轉身緩緩走出門外。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該守口如瓶。
只是走了好幾步,他回過頭來看,就望見了崔夷玉垂眸靜靜地看著腿上的鸚鵡玩鬧,在溫暖卻空蕩蕩的屋子裡,像是一座冰涼且華美的玉像。
精雕細琢,克己守禮。
那對姐妹相像,他與太子想必過去也很是相像。
可惜辛夷哪怕甚是無辜,為了保守這個不能為人所知的秘密,她也必須留在這裡。
崔尚書轉過頭,往前走的步伐逐漸堅定。
無論是出於利益還是處於相連的血脈,他都必須死守在崔氏家主的這個位置。
門外日光刺眼,卻落不進萬般愁緒的人的心裡。
自正是此日起,太子和崔氏再次死死地綁在了一條船上。
只是白駒過隙。
入冬之後,寒雪飄落。
皇后病重垂危,在一個寒天的夜裡,哆嗦著手,悄然崩逝。
一夕之間,京城上下掛上白燈,換上喪儀服飾。
皇帝顧及朝野上下忙碌,多番探討,又言皇后在世時體恤上下,言不應大動干戈,感慨之下,下令將三年服喪縮減為為三月。
至於皇后到底說沒說,此時已經不重要了。
皇帝替朝野百官乃至後宮中人減了負,卻不代表太子夫妻不需得守孝。
停靈,哭喪,守夜,護香。
哪怕是有人常侍奉著,也讓林元瑾與崔夷玉在這個嚴寒的冬天裡遭了不少罪。
皇帝不願他們來回奔波,又嫌東宮路遠,便將他們又留在了之前住過的獻和宮裡。
林元瑾又不得不派人在獻和宮裡安置了個暖房,供給蒜苗來住。
鸚鵡性子敏感,冬日又不能到處走,久不見它便會抑鬱掉毛。
古時的權貴規矩多,皇室中人尤甚,格外折騰人。
又是一日。
林元瑾靠在崔夷玉肩膀上,神色懨懨地任由他揉著她的腿,哪怕是戴著護膝,用裙子壓著時不時挪一下姿勢,都難免發麻發酸。
不過皇后崩逝,身為太子的崔夷玉忙於喪事,倒難得從皇帝手中拿了些休沐,免了許多雜事。
「殿下,皇后宮裡的宋姑姑來了。」桑荷在殿外說起。
「宋姑姑?」林元瑾當即睜開眼,將腿從崔夷玉手裡抽出來,放下裙擺坐好,喚人請她進來。
就見宋姑姑身著一身白衣,身上別著紙花,緩步走進來,臉色也透著青白,竟像是疲憊不堪,連步子都失了往日裡的平穩。
宋姑姑緩步走到兩人面前,行了個禮,險些暈倒,被林元瑾慌忙地扶住了。
「奴婢失禮了。」宋姑姑歉意地被拉著坐到一側,再望向面前的兩人,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道說些什麼。
她想了想,呼吸了幾下,等平復下來,欣慰地看著他們,輕聲說道:「兩位殿下如今可放心了。」
「辛苦宋姑姑了。」林元瑾擔憂地望著她。
「大仇得報乃奴婢志向所在,哪裡談得上辛苦呢?」宋姑姑嘲諷地笑了笑,眼底卻透著悵然若失。
她與皇后多年主僕情分,終究是破敗不堪至此。
「奴婢今日來,一是來恭喜兩位殿下,二是想來辭別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