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魏郯不解其意。
“後日申時,玄武池北校場,你我再比。”那人不等他答應,已經拋下這句言語,逕自離開。
魏郯雖然不喜歡受人指使,卻也不喜歡讓人小看。到了那人說的時辰,他還是去了玄武池。可當他看到等在那裡的人,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驚。
那是裴潛。
魏郯雖然來到長安的日子不長,裴潛的名號卻是聽過的。無論走到何處,總會有人提起這位名冠京華的少年。不過魏郯向來對那些只愛舞文空談的文人不感興趣,就算在一些聚會之所見到,他也從不去湊熱鬧。
那個留著鬍子的人,原來是裴潛。
雖然知悉了對方的身份,魏郯卻沒有手下留情,仍然使盡全力。日落之時,二人的身上都落了累累淤青。裴潛與他相視大笑,此後,二人竟成了好友。
裴潛雖名聲在外,其人卻平易謙虛。他對劍術著迷,常與魏郯切磋劍術,對魏郯的武藝更是推崇。
魏郯亦甚為欣賞裴潛,他雖文氣,卻沒有紈絝子弟的脂粉氣和勢利做派,對一些事的看法也與魏郯相近。
有一回,眾人踢蹴鞠,裴潛脫下汗濕的上衣指使,魏郯看到他的臂上有個紅紅的印子,像是指頭的痕跡。
旁人亦見到,笑起來:“季淵,哪位女子這般兇悍?”
裴潛低頭看了看,不以為意地說:“哪有什么女子,野貓抓的。”
有人戲謔:“季淵,那隻野貓姓傅麼?”
眾人鬨笑,裴潛亦笑,毫無惱色,繼續與眾人去踢蹴鞠。
那人提到“姓傅”,魏郯明白過來。他早已經聽說過,裴潛十一歲的時候定了親,未婚妻是傅司徒家的小女兒。兩家都是世居長安的高門,合襯非常。
魏郯沒有見過裴潛這個未婚妻,只知道她比裴潛小許多歲。可雖然裴潛不曾與他提及,魏郯卻知道裴潛對他的未婚妻很是喜愛,因為他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小小的桃符,正面寫著“潛”,反面,是一個“嫤”字。
少年羽林的名冊終於張榜,魏郯的名字赫然其中,毫無懸念。父親很是高興,甚至提早給他取了字,叫孟靖。
第一次到宮門巡守的時候,魏郯立在高大的門洞前,看到宮闕層疊,陽光穿過雲彩落在他的身上,只覺心中登時開闊。
那輛飾玉垂香的馬車朝他馳來之時,也是這般光景。它穿過遠方的一重城門,車輪碾過泛著金光的磚石,如同雷聲暗滾。
魏郯新當上軍曹,年輕氣盛,執意要查驗車中的人。引車的內侍很是不高興,說車內的貴女乃是太后召入宮中。
正僵持間,車幃卻忽然開了。
魏郯看到裡面那個頭梳總角的少女,愣了一下。
那是一張精緻天成的面容,明眸如波,唇如英瓣。少女不慍不急,只瞅著魏郯:“你如今見到了,可放行了麼?”
魏郯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讓開,又是如何放行,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那車已經走遠了。
“孟靖。”一位年長的羽林笑呵呵地過來,拍拍他的肩膀,“那是傅司徒家的女君,太后疼愛得很,將來再見到,不可再得罪。”
魏郯聽著他說話,想著的卻是別的事。
那張臉,那般神氣,他總覺得在何處見過。魏郯冥思苦想,只覺答案呼之欲出,可他總是想不起來。
直到走回家中,他看到角落裡那隻瓷瓶,幡然醒悟。
市井中那個女扮男裝的小販,也是這般瞅著他,學著男子粗聲粗氣的嗓門:“身無百錢,不走長安。我這梅瓶,要賣一百五十錢呢!”
魏郯自幼性情不羈,洛陽長安都被他走了個遍,別人嘴裡的奇聞,他常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那個傅氏女君的事,卻叫他思忖了好幾日。
她出身高門,養尊處優,有太后那樣的姨祖母,有裴潛那樣的未婚夫。這樣一個女子,竟會喬裝改扮,到市井中販貨?
生活所迫自是不可能,那麼,是愛好?
魏郯越想越覺得啼笑皆非,世上有人好文,有人好武,有人好奇巧之物,有人好非常之事,但是一個貴女好混跡市井,他是頭一遭遇到。
裴潛知道麼?魏郯好奇,卻並非多舌之人,無意戳破。
嫤。魏郯想起裴潛脖子上的桃符,上面有這個字。
此事之後,魏郯又見過幾回傅嫤的車。只不過,他沒有再攔,只是查驗通行信物,然放行。當然,車裡的人也沒有再撩開車幃來看他。
“孟靖,有女子找你!”一日,他正從宮門換班下來,有人大聲對他說,停了停,補充道:“不是上次那位!”
同僚的羽林郎們一陣鬨笑。
魏郯無奈地瞪他們一眼,走過去,卻發現果然是一位陌生女子。
“足下就是魏郯?”那女子手執紈扇,一口嬌柔又高傲的長安貴女腔調。
“正是。”魏郯道,心中亦是疑惑,不知此人是誰。
那女子藏在紈扇下的臉似乎笑了笑,將一方小小的物事遞給他,“這是徐姊姊托我給你的。”說罷,轉身走開。
魏郯立在原地,打開那物事,卻見是一塊幘巾。
徐蘋。他這才想起那個頭簪著虞美人的女子——他那位連婚約也不曾定下的未婚妻。
魏郯的祖父與徐蘋的祖父是故交,兩人的婚事亦是二老之意。
徐蘋與他初識之時很是害羞,魏郯入了羽林之後,雖不能常常回家,他們見面的次數卻多了起來。帝後常常在宮中與臣屬家眷聚宴遊樂,魏郯有時經過林苑,會發現徐蘋也在那些貴女之中,遠遠望著他,時而一笑。
羽林中的同僚皆出身富貴,精於冶遊,對這二人的舉止,捉到了便笑上一回。
“孟靖原來喜歡徐少府家那般的模樣。”有人道。
魏郯笑笑,不置可否。對於祖父,他一向敬重,終身之事並無異議。說實話,徐蘋容貌秀美,性情溫順,家世亦是上乘,魏郯也想不出自己有何反對之理。
至於喜歡二字,他覺得徐蘋與自己還算合得來,不反感便是喜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相識的兩人要湊做夫妻,互相順眼已是好事。
“孟靖,明日空閒否?”裴潛見到魏郯時,張口便問。
“何事?”魏郯看他似乎是特地來尋自己,覺得不平常。
裴潛露出一絲苦笑,四下里看了看:“有一事,眼下唯有你可幫我。”
魏郯很意外,他說的竟正是傅嫤的事。
裴潛沒有諱言傅嫤喜歡販貨的癖好,並告訴他,從前每回傅嫤出門,她二兄會親自或遣人跟著她,以免有失。
“如今仲勛兄不在京中,我明日亦有事纏身離開不得。此事實難啟齒,非可信之人不敢告知,考慮之下,唯有來托你。”裴潛很是不好意思。
魏郯看著他,仍感到驚異,未幾,卻笑笑:“這有何難,季淵放心便是。”
作者有話要說:撓頭,我真的很不擅長寫男主番外啊!
最近真的很忙,旅遊回來以後沒有享受過一個周末,只有晚上一遍跟瞌睡蟲搏鬥一遍慢慢寫,大家給我點時間……
下次更新時間未知,不過大約會在十五日之前寫完(不要叫,經歷過本科評估的同學,你們知道這是有多恐怖)
☆、番外魏郯(下)
魏郯一向守諾。第二日,他告了假,一早就去了裴潛說的城東龍音寺。
進香的富貴之家女眷,乘著各式馬車絡繹不絕。魏郯逕自走到廟的一處偏門去。等了不到半個時辰,只聽門輕輕開了,魏郯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看到一個纖細的身影從裡面閃了出來。
布衣巾幘,那女子看上去與隨處可見的市井少年無異,魏郯卻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張臉。買瓶的時候,還有錦簾後探出來望著他的時候,正是這眉眼。
傅嫤沒有馬,也不乘車。她肩上掛著一個包袱,裡面的物事似乎並不重。她步履輕快,初時卻有些警惕,是不是瞅向左右。
這等把戲,對魏郯並無多大妨礙。他時藏時走,時而扮作閒逛的行人,傅嫤並不曾發覺。
一路尾隨,傅嫤最終停下的地方,正是初時魏郯向她買梅瓶的南市。傅嫤又四下里望望,似乎放下了心來,從包袱里拿出她的貨物。
魏郯瞅了瞅,那是一隻木盒,遠遠看去,似乎做得頗為精細。
傅嫤挑了一處柳蔭,把包袱布攤在地上,木盒放在上面。然後,她坐下來,兩隻眼睛望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魏郯立在一輛堆滿貨物的驢車後面,此時無事可做,只能隔著路盯著傅嫤。
人來人往,傅嫤也不急,時而瞅瞅路上的行人,時而又轉頭去看相鄰的小販與買家唇來舌往侃價,似乎津津有味。
魏郯望著那張臉,忽又想起宮門前見到她時的模樣。裝束天壤之別,魏郯卻覺得有趣,相比起貴人的驕矜,眼前這個目光好奇的女子更顯得生氣勃勃。
傅嫤的貨雖是舊物,品質卻是上好。沒多久,就有好些人停下步子來看。詢價時,魏郯聽到她的聲音隱約傳來,在嘈雜的市井中尤為清澈。她與人說話時,全然是一副市井小販的模樣,不羞澀,也全沒有貴人放下身段時的扭捏。魏郯看到她算數時,眼睛不自覺地瞥向一旁,微微咬著嘴唇,認真得很。
那木盒最終被一個人買走了,魏郯看著傅嫤將幾串沉甸甸的錢用包袱兜起來,打個結挽在肩上。
她似乎很是志得意滿,也不著急回去,而是興致勃勃地逛起了市井。魏郯跟在後面,看著她到處轉個不停,一會看看買雜件的,一會看看看買布匹的,一會又被幾個侃價正歡的人吸引過去。
市中的人多,常混雜著些手腳不乾淨的閒人,魏郯不敢掉以輕心,緊緊跟在傅嫤身後。轉了許久,魏郯都覺得有些不耐煩了,傅嫤卻似乎不會累。待得她終於盡興地走出了南市,魏郯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可是,傅嫤還沒有回去。她
穿過街道,走了好長一段,卻拐到了城南與城東之間的翠湖邊上。
翠湖算不得大,地處偏僻,又是午後,遊人並不多。魏郯正疑惑傅嫤來這裡做什麼,卻見她逕自走到了一處湖邊的大石上,四下里望了望,似乎確定無人,便脫了鞋襪,坐在石上濯足。
魏郯哭笑不得。良家女子,獨身坦足,被人看到終是不雅,這傅嫤竟一點不擔心別人偷窺?
念頭閃過,他又哂然。別人別人,這邊上唯一的別人不就是自己?
想到這個,他又瞅瞅湖畔的傅嫤。她毫無所覺,正一邊悠悠哼著不知名的歌,一邊享受著湖水的清涼,雙足湖水中攪起晶瑩的水花,映得潔白可愛。
“後日申時,玄武池北校場,你我再比。”那人不等他答應,已經拋下這句言語,逕自離開。
魏郯雖然不喜歡受人指使,卻也不喜歡讓人小看。到了那人說的時辰,他還是去了玄武池。可當他看到等在那裡的人,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驚。
那是裴潛。
魏郯雖然來到長安的日子不長,裴潛的名號卻是聽過的。無論走到何處,總會有人提起這位名冠京華的少年。不過魏郯向來對那些只愛舞文空談的文人不感興趣,就算在一些聚會之所見到,他也從不去湊熱鬧。
那個留著鬍子的人,原來是裴潛。
雖然知悉了對方的身份,魏郯卻沒有手下留情,仍然使盡全力。日落之時,二人的身上都落了累累淤青。裴潛與他相視大笑,此後,二人竟成了好友。
裴潛雖名聲在外,其人卻平易謙虛。他對劍術著迷,常與魏郯切磋劍術,對魏郯的武藝更是推崇。
魏郯亦甚為欣賞裴潛,他雖文氣,卻沒有紈絝子弟的脂粉氣和勢利做派,對一些事的看法也與魏郯相近。
有一回,眾人踢蹴鞠,裴潛脫下汗濕的上衣指使,魏郯看到他的臂上有個紅紅的印子,像是指頭的痕跡。
旁人亦見到,笑起來:“季淵,哪位女子這般兇悍?”
裴潛低頭看了看,不以為意地說:“哪有什么女子,野貓抓的。”
有人戲謔:“季淵,那隻野貓姓傅麼?”
眾人鬨笑,裴潛亦笑,毫無惱色,繼續與眾人去踢蹴鞠。
那人提到“姓傅”,魏郯明白過來。他早已經聽說過,裴潛十一歲的時候定了親,未婚妻是傅司徒家的小女兒。兩家都是世居長安的高門,合襯非常。
魏郯沒有見過裴潛這個未婚妻,只知道她比裴潛小許多歲。可雖然裴潛不曾與他提及,魏郯卻知道裴潛對他的未婚妻很是喜愛,因為他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小小的桃符,正面寫著“潛”,反面,是一個“嫤”字。
少年羽林的名冊終於張榜,魏郯的名字赫然其中,毫無懸念。父親很是高興,甚至提早給他取了字,叫孟靖。
第一次到宮門巡守的時候,魏郯立在高大的門洞前,看到宮闕層疊,陽光穿過雲彩落在他的身上,只覺心中登時開闊。
那輛飾玉垂香的馬車朝他馳來之時,也是這般光景。它穿過遠方的一重城門,車輪碾過泛著金光的磚石,如同雷聲暗滾。
魏郯新當上軍曹,年輕氣盛,執意要查驗車中的人。引車的內侍很是不高興,說車內的貴女乃是太后召入宮中。
正僵持間,車幃卻忽然開了。
魏郯看到裡面那個頭梳總角的少女,愣了一下。
那是一張精緻天成的面容,明眸如波,唇如英瓣。少女不慍不急,只瞅著魏郯:“你如今見到了,可放行了麼?”
魏郯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讓開,又是如何放行,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那車已經走遠了。
“孟靖。”一位年長的羽林笑呵呵地過來,拍拍他的肩膀,“那是傅司徒家的女君,太后疼愛得很,將來再見到,不可再得罪。”
魏郯聽著他說話,想著的卻是別的事。
那張臉,那般神氣,他總覺得在何處見過。魏郯冥思苦想,只覺答案呼之欲出,可他總是想不起來。
直到走回家中,他看到角落裡那隻瓷瓶,幡然醒悟。
市井中那個女扮男裝的小販,也是這般瞅著他,學著男子粗聲粗氣的嗓門:“身無百錢,不走長安。我這梅瓶,要賣一百五十錢呢!”
魏郯自幼性情不羈,洛陽長安都被他走了個遍,別人嘴裡的奇聞,他常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那個傅氏女君的事,卻叫他思忖了好幾日。
她出身高門,養尊處優,有太后那樣的姨祖母,有裴潛那樣的未婚夫。這樣一個女子,竟會喬裝改扮,到市井中販貨?
生活所迫自是不可能,那麼,是愛好?
魏郯越想越覺得啼笑皆非,世上有人好文,有人好武,有人好奇巧之物,有人好非常之事,但是一個貴女好混跡市井,他是頭一遭遇到。
裴潛知道麼?魏郯好奇,卻並非多舌之人,無意戳破。
嫤。魏郯想起裴潛脖子上的桃符,上面有這個字。
此事之後,魏郯又見過幾回傅嫤的車。只不過,他沒有再攔,只是查驗通行信物,然放行。當然,車裡的人也沒有再撩開車幃來看他。
“孟靖,有女子找你!”一日,他正從宮門換班下來,有人大聲對他說,停了停,補充道:“不是上次那位!”
同僚的羽林郎們一陣鬨笑。
魏郯無奈地瞪他們一眼,走過去,卻發現果然是一位陌生女子。
“足下就是魏郯?”那女子手執紈扇,一口嬌柔又高傲的長安貴女腔調。
“正是。”魏郯道,心中亦是疑惑,不知此人是誰。
那女子藏在紈扇下的臉似乎笑了笑,將一方小小的物事遞給他,“這是徐姊姊托我給你的。”說罷,轉身走開。
魏郯立在原地,打開那物事,卻見是一塊幘巾。
徐蘋。他這才想起那個頭簪著虞美人的女子——他那位連婚約也不曾定下的未婚妻。
魏郯的祖父與徐蘋的祖父是故交,兩人的婚事亦是二老之意。
徐蘋與他初識之時很是害羞,魏郯入了羽林之後,雖不能常常回家,他們見面的次數卻多了起來。帝後常常在宮中與臣屬家眷聚宴遊樂,魏郯有時經過林苑,會發現徐蘋也在那些貴女之中,遠遠望著他,時而一笑。
羽林中的同僚皆出身富貴,精於冶遊,對這二人的舉止,捉到了便笑上一回。
“孟靖原來喜歡徐少府家那般的模樣。”有人道。
魏郯笑笑,不置可否。對於祖父,他一向敬重,終身之事並無異議。說實話,徐蘋容貌秀美,性情溫順,家世亦是上乘,魏郯也想不出自己有何反對之理。
至於喜歡二字,他覺得徐蘋與自己還算合得來,不反感便是喜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相識的兩人要湊做夫妻,互相順眼已是好事。
“孟靖,明日空閒否?”裴潛見到魏郯時,張口便問。
“何事?”魏郯看他似乎是特地來尋自己,覺得不平常。
裴潛露出一絲苦笑,四下里看了看:“有一事,眼下唯有你可幫我。”
魏郯很意外,他說的竟正是傅嫤的事。
裴潛沒有諱言傅嫤喜歡販貨的癖好,並告訴他,從前每回傅嫤出門,她二兄會親自或遣人跟著她,以免有失。
“如今仲勛兄不在京中,我明日亦有事纏身離開不得。此事實難啟齒,非可信之人不敢告知,考慮之下,唯有來托你。”裴潛很是不好意思。
魏郯看著他,仍感到驚異,未幾,卻笑笑:“這有何難,季淵放心便是。”
作者有話要說:撓頭,我真的很不擅長寫男主番外啊!
最近真的很忙,旅遊回來以後沒有享受過一個周末,只有晚上一遍跟瞌睡蟲搏鬥一遍慢慢寫,大家給我點時間……
下次更新時間未知,不過大約會在十五日之前寫完(不要叫,經歷過本科評估的同學,你們知道這是有多恐怖)
☆、番外魏郯(下)
魏郯一向守諾。第二日,他告了假,一早就去了裴潛說的城東龍音寺。
進香的富貴之家女眷,乘著各式馬車絡繹不絕。魏郯逕自走到廟的一處偏門去。等了不到半個時辰,只聽門輕輕開了,魏郯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看到一個纖細的身影從裡面閃了出來。
布衣巾幘,那女子看上去與隨處可見的市井少年無異,魏郯卻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張臉。買瓶的時候,還有錦簾後探出來望著他的時候,正是這眉眼。
傅嫤沒有馬,也不乘車。她肩上掛著一個包袱,裡面的物事似乎並不重。她步履輕快,初時卻有些警惕,是不是瞅向左右。
這等把戲,對魏郯並無多大妨礙。他時藏時走,時而扮作閒逛的行人,傅嫤並不曾發覺。
一路尾隨,傅嫤最終停下的地方,正是初時魏郯向她買梅瓶的南市。傅嫤又四下里望望,似乎放下了心來,從包袱里拿出她的貨物。
魏郯瞅了瞅,那是一隻木盒,遠遠看去,似乎做得頗為精細。
傅嫤挑了一處柳蔭,把包袱布攤在地上,木盒放在上面。然後,她坐下來,兩隻眼睛望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魏郯立在一輛堆滿貨物的驢車後面,此時無事可做,只能隔著路盯著傅嫤。
人來人往,傅嫤也不急,時而瞅瞅路上的行人,時而又轉頭去看相鄰的小販與買家唇來舌往侃價,似乎津津有味。
魏郯望著那張臉,忽又想起宮門前見到她時的模樣。裝束天壤之別,魏郯卻覺得有趣,相比起貴人的驕矜,眼前這個目光好奇的女子更顯得生氣勃勃。
傅嫤的貨雖是舊物,品質卻是上好。沒多久,就有好些人停下步子來看。詢價時,魏郯聽到她的聲音隱約傳來,在嘈雜的市井中尤為清澈。她與人說話時,全然是一副市井小販的模樣,不羞澀,也全沒有貴人放下身段時的扭捏。魏郯看到她算數時,眼睛不自覺地瞥向一旁,微微咬著嘴唇,認真得很。
那木盒最終被一個人買走了,魏郯看著傅嫤將幾串沉甸甸的錢用包袱兜起來,打個結挽在肩上。
她似乎很是志得意滿,也不著急回去,而是興致勃勃地逛起了市井。魏郯跟在後面,看著她到處轉個不停,一會看看買雜件的,一會看看看買布匹的,一會又被幾個侃價正歡的人吸引過去。
市中的人多,常混雜著些手腳不乾淨的閒人,魏郯不敢掉以輕心,緊緊跟在傅嫤身後。轉了許久,魏郯都覺得有些不耐煩了,傅嫤卻似乎不會累。待得她終於盡興地走出了南市,魏郯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可是,傅嫤還沒有回去。她
穿過街道,走了好長一段,卻拐到了城南與城東之間的翠湖邊上。
翠湖算不得大,地處偏僻,又是午後,遊人並不多。魏郯正疑惑傅嫤來這裡做什麼,卻見她逕自走到了一處湖邊的大石上,四下里望了望,似乎確定無人,便脫了鞋襪,坐在石上濯足。
魏郯哭笑不得。良家女子,獨身坦足,被人看到終是不雅,這傅嫤竟一點不擔心別人偷窺?
念頭閃過,他又哂然。別人別人,這邊上唯一的別人不就是自己?
想到這個,他又瞅瞅湖畔的傅嫤。她毫無所覺,正一邊悠悠哼著不知名的歌,一邊享受著湖水的清涼,雙足湖水中攪起晶瑩的水花,映得潔白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