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貴妃呢?太醫呢?洪熙帝想說話,可是他只能發出簡單的吼吼之聲,舌頭不聽使喚了。

  洪熙帝想要坐起來拿枕邊的老花鏡,看清楚眼前的人,可是他發現自己就像鬼壓床似的,無論如何使勁,全身都不聽使喚,動也不能動。

  這是做夢嗎?

  快點醒過來啊!

  洪熙帝正思忖著,身邊模糊女人說話了:“皇上睜開眼睛了,茹司藥,皇上還能挺幾天?”

  是張皇后!

  茹司藥用銀針戳了一下洪熙帝的手指頭,擠出一滴血在玻璃片上,向下傾斜,那滴血居然不往下面流動。

  “皇上的血液就像糖漿一樣粘稠,面部麻痹,口不能言,用針刺激膝蓋等穴位也沒有任何反應,在李時勉的刺激下,皇上血液加快流動,腦子裡脆弱的血管根本承受不住如此粘稠的血液快速波動,血管爆裂,腦部瘀血,導致癱瘓,全身器官衰竭,估摸明早就要斷氣了。”

  張皇后的話語無喜無憂,平淡的就像談論明天的天氣如何,“可惜了李時勉,背負氣死皇帝的罪名,要抄家滅族。”

  一個熟悉的男聲說道:“如今皇后掌控皇宮,秘不發喪便是了,一應食水藥物照常送到乾清宮,脈案也每天記錄填寫,皇上什麼時候死,娘娘說了算。待太子秘密趕到京城,再宣布死訊不遲,李時勉也可以脫罪。”

  居然是沐春!

  洪熙帝知道,這不是噩夢,這是現實,然而他什麼說都不出來,全身能動的只有眼珠子。

  很快,他的腦子就像被插進一雙筷子,就像打雞蛋似的快速攪動,蛋清蛋白混在一起,失去意識,陷入一片無邊無際的混沌世界。

  午夜子時,洪熙帝咽氣。

  第293章 大結局

  高祖皇帝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建文帝在位四年,太宗皇帝朱棣在位二十一年,洪熙帝在位九……個月。

  沒得辦法,別人吃糖發胖,洪熙帝吃糖要命,自己把自己給吃死了,怨不得別人。

  張皇后控制了皇宮,在洪熙帝停止呼吸後,乘著夜色,定點清除了一批宮人,把長春宮的郭貴妃以及住在東五所的滕王秘密堵了嘴巴,裝進麻袋裡,綁到了坤寧宮。

  按照沐春的建議,沈瓊蓮起草了召回太子朱瞻基的敕書,大明一直是女官掌國璽,由黃維德輕車熟路的蓋了章,派了太監海壽連夜趕往南京,敕書寫在五月十一日,落款卻是五月十三日,“早產”兩天。

  張皇后秘不發喪,以洪熙帝生病為由,停止早朝,一應食水藥物送到乾清宮,就像洪熙帝只是病了。

  五月天氣開始變熱,洪熙帝的屍身由茹司藥細心“照顧”,用冰塊鎮住保鮮。

  次日一早,張皇后去給宮裡唯一的太妃張氏請安。

  太宗皇帝死後,按照高祖皇帝定了祖制,嬪妃全部殉葬,唯有卡戴珊·張太妃因出身勛貴英國公府,在太宗皇帝死後而免於殉葬,一直在後宮榮養。

  來自後宮四朝尚宮的警告:不睡皇帝保平安!

  作為唯一得以善終的張太妃,目睹了張皇后和郭貴妃東西風之爭,秉承萬事不管的原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她娘家後台硬,背景深,在後宮輩分最高,日子怎麼舒服怎麼來。

  今天來請安的人少了滕王和郭貴妃,她就像啥都沒覺察到,和往常一樣養貓遛鳥,安逸度日。

  張皇后屏退眾人,和張太妃密談一番,“……為了大明的安穩,不瞞太妃,郭貴妃和騰王都已經被本宮拿下,秘密軟禁。”

  這件事必須和張太妃坦白,因為張太妃的哥哥是英國公張輔,手握兵權,拱衛京師。

  單是掌控皇宮是不夠的,槍桿子裡出政權,爭取到張輔才是硬道理。

  張太妃經歷太多了,早就看淡,她現在無比慶幸聽了胡尚宮的話,放棄生育,否則就有操不完的心了,她往鳥籠子加了一勺小黃米,悠閒自得的說道:

  “皇后才是後宮之主,無論發生什麼我都不會管,我也不覺得奇怪——這後宮的人我只要我侄女活著就行,其餘人的生死與我無關,我也管不了。我的哥哥英國公忠於大明,負責京城防務,有他在,京城就不會亂。我們張家一心為國,識大體,知大局,皇后儘管放心。”

  淑妃張氏,今天才二十歲,是英國公張輔的小女兒、張太妃的侄女,和姑姑一樣,都沒有生育。張輔是永樂朝最出色的將領,曾經支持漢王,但如今女兒都是洪熙帝的妃子了,張輔不會再和漢王有所瓜葛。

  拿住了張太妃和張淑妃,就穩住住了負責京城防務的張輔,在這期間不會出亂子。關鍵時刻,張皇后盡顯當年“打蛇少女”的果敢,在儲君不在的情況下,果斷出擊,穩住皇宮和整個京城。

  直到兩天後,五月十三日,半夜,張皇后才把內閣值班的夏元吉、楊士奇、楊榮三位大臣召進乾清宮欽安殿,哭道:“皇上薨了,睡覺之前毫無徵兆,只是說頭暈,半夜太醫來請脈,發現已無呼吸,身體都涼了。如今太子還在南京未歸,後宮不得干政,本宮一介婦道人家,此時六魂無主,還

  請內閣大臣做主,該如何是好啊!”

  此時張皇后簡直是影后級別的表演,弱小可憐又無助,一點不像有能力瞞了兩天死訊的狠人。有時候柔弱也是女人的盔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