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富察氏若為永璜嫡福晉,其族人日後幫扶的對象也只會是永璜了,除非二十年之後,嫡子長成,才有可能改換扶持之人。
但這個時候沒人知道皇上能有多長的壽命,富察一族如此選擇,豈不是明擺著要成為永璜的助力,而且這還是經由最重視嫡子的皇上和皇后一起同意了的。
長春宮,皇后歪在床榻上聽了宮人稟告說,皇上從儲秀宮出來時並未發怒,不由失望道:「哲妃竟然真的是個能坐得住的?」
一旁的宮人不忍她傷神,正欲說些七阿哥的事情來和緩氣氛,開口之前卻想起前些日子太醫親口斷定七阿哥體弱一事來,頓時打消了心思。
皇后娘娘盼了這麼久的嫡子,到頭來卻是個體弱的孩子,皇后如今的病容,有七八分都是為著嫡子病弱而起的。
皇后也只是失神了片刻,就緩過了勁兒來。
皇上如今看重永璜,她也只能把侄女嫁給永璜,以保富察氏滿門的榮耀,而她自己此刻最重要的,是利用皇上此時的多疑,把聯起手來的貴妃和純妃,乃至於今年已有十二歲的三阿哥都一併打落下去。
留著這二人,固然能牽制哲妃,但她的身子尚不知能夠堅持多久,若她先永琮一步離去,貴妃憑著皇上的寵愛和三阿哥,對永琮甚至二格格下手都不是沒有可能。
貴妃無子無女,也許不會把二格格放在眼裡,但純妃有三格格,必然要為了三格格打算,而三格每多一分寵愛,都定然是要從二格格這裡搶走的。
至於哲妃,皇后疲憊地閉了閉眼,她不是沒有手段可用,但一方面要考慮皇上的心意,一方面要顧及富察家的想法,再一方面還要給永琮和二格格日後做打算,限制太多,她反而是無處下手了。
此時,也只能盡力提拔旁的嬪妃,盼著日後哲妃沒法子一手遮天罷了。
乾隆十年,大封六宮。
時舒晉了貴妃,為了方便區分,皇上給貴妃賜了「慧」字做封號。
嘉嬪為妃,愉貴人為嬪,令貴人為嬪,柏貴人為嬪,陳常在為貴人,柏常在為貴人。
哲妃在這個時候晉了貴妃,這讓高貴妃隱隱有些不安,也想起了自己前些日子口不擇言說出去的話,但聽到皇上賜了她「慧」這麼好的封號,高貴妃的這點不安也就一下子消失了。
一旁的純妃比她更加敏銳些,「慧」字對於旁人而言算是嘉獎的封號,可高貴妃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蠢貨,這樣好的字眼放在她身上,皇上莫不是在暗示自己對貴妃的期待?
皇上為什麼忽然對貴妃有了這樣的期待?
聯想起這些日子來皇上對三阿哥的誇讚獎賞,純妃只覺得自己的心口砰砰跳動起來,異常激烈。
皇上為哲妃晉位,也許是對於她們母子空歡喜一場的補償?
而這個節骨眼上,皇上卻一反常態重視起了永璋,難道皇上真的屬意了永璋為儲君人選?
光是想想自己的永璋能有登基做皇帝的機會,純妃便覺得自己興奮得無法自抑,她那連旗人都不是的母家,難道也有成了皇親國戚,加官進爵,榮宗耀祖的一日?
第五十章
七阿哥斷斷續續病了一些時日, 終究是夭亡了。
皇后一直以來雖然有這個預料,但真正到了這一日還是悲痛萬分,尤其在發覺慧貴妃和純妃一臉的洋洋得意, 以為三阿哥能就此出頭的時候, 這種悲傷即刻便轉化為了憤怒。
這一日,諸妃至長春宮請安。
慧貴妃瞥見皇后面容憔悴, 又見皇后手邊散落著一個小小的荷包,便知道她還在傷心於七阿哥的夭亡, 一時間又想起純妃的六阿哥和七阿哥年紀相仿, 心念一動就道:「說來純妃的六阿哥和娘娘的七阿哥是同年生, 娘娘若是思念七阿哥, 何不多瞧瞧六阿哥?也能一解娘娘的思念之苦。」
這話若是以前的慧貴妃所說, 皇后只會覺得她是不會說話,如今卻能發覺到她話中滿滿的惡意。
純妃本是個警醒的性子, 然而如今一朝被權勢所惑, 聽了這話竟也絲毫沒察覺到不對,反而順著話頭往下說, 生怕不能用她對幼子的憐憫獲利。
皇后越是看得明白, 就越心涼。
連她如此精力不濟之時, 就能看明白的事情, 皇上只怕早就發覺了。
皇上不是個能容忍枕邊之人覬覦他權力的人,若是他肯出言提醒, 高氏和蘇氏也許還有幡然悔悟的餘地。
但他一直以來都毫無動靜, 許是存了斬草除根的心思。
正如她將自己的侄女賜婚給永璜,就是想瞧瞧哲貴妃會不會有得意忘形, 露出馬腳來的那一日,皇上按兵不動, 存的也是同她一樣的心思。
皇后知道這一日不會太久。
慧貴妃出言挑釁,時舒是看在眼裡的,但她沒想到,之後的日子裡,皇后竟然真的屢次叫純妃帶著六阿哥去長春宮。
尤其到了這會兒,皇上吩咐內務府去宮外選址,又讓讓人早早開始預備分府的東西。
一時間,宮裡的風向愈發明顯了,慧貴妃,純妃連著在阿哥所的三阿哥都風光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這個時候沒人知道皇上能有多長的壽命,富察一族如此選擇,豈不是明擺著要成為永璜的助力,而且這還是經由最重視嫡子的皇上和皇后一起同意了的。
長春宮,皇后歪在床榻上聽了宮人稟告說,皇上從儲秀宮出來時並未發怒,不由失望道:「哲妃竟然真的是個能坐得住的?」
一旁的宮人不忍她傷神,正欲說些七阿哥的事情來和緩氣氛,開口之前卻想起前些日子太醫親口斷定七阿哥體弱一事來,頓時打消了心思。
皇后娘娘盼了這麼久的嫡子,到頭來卻是個體弱的孩子,皇后如今的病容,有七八分都是為著嫡子病弱而起的。
皇后也只是失神了片刻,就緩過了勁兒來。
皇上如今看重永璜,她也只能把侄女嫁給永璜,以保富察氏滿門的榮耀,而她自己此刻最重要的,是利用皇上此時的多疑,把聯起手來的貴妃和純妃,乃至於今年已有十二歲的三阿哥都一併打落下去。
留著這二人,固然能牽制哲妃,但她的身子尚不知能夠堅持多久,若她先永琮一步離去,貴妃憑著皇上的寵愛和三阿哥,對永琮甚至二格格下手都不是沒有可能。
貴妃無子無女,也許不會把二格格放在眼裡,但純妃有三格格,必然要為了三格格打算,而三格每多一分寵愛,都定然是要從二格格這裡搶走的。
至於哲妃,皇后疲憊地閉了閉眼,她不是沒有手段可用,但一方面要考慮皇上的心意,一方面要顧及富察家的想法,再一方面還要給永琮和二格格日後做打算,限制太多,她反而是無處下手了。
此時,也只能盡力提拔旁的嬪妃,盼著日後哲妃沒法子一手遮天罷了。
乾隆十年,大封六宮。
時舒晉了貴妃,為了方便區分,皇上給貴妃賜了「慧」字做封號。
嘉嬪為妃,愉貴人為嬪,令貴人為嬪,柏貴人為嬪,陳常在為貴人,柏常在為貴人。
哲妃在這個時候晉了貴妃,這讓高貴妃隱隱有些不安,也想起了自己前些日子口不擇言說出去的話,但聽到皇上賜了她「慧」這麼好的封號,高貴妃的這點不安也就一下子消失了。
一旁的純妃比她更加敏銳些,「慧」字對於旁人而言算是嘉獎的封號,可高貴妃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蠢貨,這樣好的字眼放在她身上,皇上莫不是在暗示自己對貴妃的期待?
皇上為什麼忽然對貴妃有了這樣的期待?
聯想起這些日子來皇上對三阿哥的誇讚獎賞,純妃只覺得自己的心口砰砰跳動起來,異常激烈。
皇上為哲妃晉位,也許是對於她們母子空歡喜一場的補償?
而這個節骨眼上,皇上卻一反常態重視起了永璋,難道皇上真的屬意了永璋為儲君人選?
光是想想自己的永璋能有登基做皇帝的機會,純妃便覺得自己興奮得無法自抑,她那連旗人都不是的母家,難道也有成了皇親國戚,加官進爵,榮宗耀祖的一日?
第五十章
七阿哥斷斷續續病了一些時日, 終究是夭亡了。
皇后一直以來雖然有這個預料,但真正到了這一日還是悲痛萬分,尤其在發覺慧貴妃和純妃一臉的洋洋得意, 以為三阿哥能就此出頭的時候, 這種悲傷即刻便轉化為了憤怒。
這一日,諸妃至長春宮請安。
慧貴妃瞥見皇后面容憔悴, 又見皇后手邊散落著一個小小的荷包,便知道她還在傷心於七阿哥的夭亡, 一時間又想起純妃的六阿哥和七阿哥年紀相仿, 心念一動就道:「說來純妃的六阿哥和娘娘的七阿哥是同年生, 娘娘若是思念七阿哥, 何不多瞧瞧六阿哥?也能一解娘娘的思念之苦。」
這話若是以前的慧貴妃所說, 皇后只會覺得她是不會說話,如今卻能發覺到她話中滿滿的惡意。
純妃本是個警醒的性子, 然而如今一朝被權勢所惑, 聽了這話竟也絲毫沒察覺到不對,反而順著話頭往下說, 生怕不能用她對幼子的憐憫獲利。
皇后越是看得明白, 就越心涼。
連她如此精力不濟之時, 就能看明白的事情, 皇上只怕早就發覺了。
皇上不是個能容忍枕邊之人覬覦他權力的人,若是他肯出言提醒, 高氏和蘇氏也許還有幡然悔悟的餘地。
但他一直以來都毫無動靜, 許是存了斬草除根的心思。
正如她將自己的侄女賜婚給永璜,就是想瞧瞧哲貴妃會不會有得意忘形, 露出馬腳來的那一日,皇上按兵不動, 存的也是同她一樣的心思。
皇后知道這一日不會太久。
慧貴妃出言挑釁,時舒是看在眼裡的,但她沒想到,之後的日子裡,皇后竟然真的屢次叫純妃帶著六阿哥去長春宮。
尤其到了這會兒,皇上吩咐內務府去宮外選址,又讓讓人早早開始預備分府的東西。
一時間,宮裡的風向愈發明顯了,慧貴妃,純妃連著在阿哥所的三阿哥都風光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