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沒過多少日子,在屢次挑出貴妃辦事不力之後,皇后正想去了貴妃協理宮務之權,轉頭便得了七阿哥著涼的消息,無奈只好放下手頭的事情去照顧七阿哥。
幼子生病不是什麼好事兒,在醫學十分落後的時代,即便宮裡已經聚集了許多醫術精湛的太醫,但有孕之後能否安然度過十月,孩子能否安全誕育,甚至能不能活到六歲之後,種痘能不能成功,一切都要看天意。
也正在這時,時舒得到了皇上要給永璜賜婚的消息,人選也已經由皇上和皇后商議出來,正是皇后的侄女富察氏。
嫡子身子弱到需要太醫夜夜守候,皇長子卻在這個節骨眼上要娶皇后的侄女為嫡福晉,貴妃的注意力幾乎是立刻就轉移到了時舒身上,甚至不惜冒險往高家傳話,讓他們務必想法子,等到大阿哥成婚之後就上書請奏為大阿哥分府。
誰都知道,皇上在潛邸之時一直就住在宮裡,反而是年幼的和親王被分出宮去開府居住,前頭大臣們上奏大阿哥分府一事,也都是存了試探聖意的想法。
大臣試探乃是常事,甚至皇上還會主動透露一二,讓這些大臣們識相些,別整日跟他對著幹。
但後宮嬪妃,尤其是皇上向來覺得沒有城府和野心的貴妃試探,都會被皇上認為是別有用心。
這日,時舒便是當著眾人的面和皇后說起了她未來的兒媳,才剛說笑了沒兩句,貴妃興致缺缺地打斷,說起了別的事情。
時舒仿若沒注意到一般,又把貴妃扯出去的話題拉了回來,繼續喋喋不休,先是誇了一通未來的兒媳富察氏,而後便顯示出自己對孫輩的期待。
這些話聽在貴妃耳朵里,無一不是炫耀和挑釁,當下便口不擇言道:「到時候大阿哥分府出去,便是有了孩子,也得顧著他的身子,沒個七八月的,也不敢抱來給你看呢。」
這話明著是說時舒,其實也有諷刺皇后嫡子的意思,誰都知道七阿哥出生的時候還好,越長大越病的頻繁,輕易不出來見人,不然皇上也不會這麼急著要抬舉大阿哥。
貴妃近來甚是厭惡這個憑藉著出身,就輕而易舉奪走了皇上對三阿哥的寵愛和重視的嫡子。
她和高家對三阿哥寄予厚望,本以為沒了皇后的嫡子,三阿哥就能離那個位置再近一些,為此,貴妃努力了數年,不料七阿哥剛一出生,她這數年來傾注在三阿哥身上的心血全部都白費了。
第四十九章
貴妃素來得寵, 永璜出宮開府的事情經過她這麼一說,倒好像皇上已經打定了主意一般,頓時就傳了開來。
這也不怪後宮眾人反應大, 實在是前幾年的時候, 皇上對永璜的重視是擺在明面上的,大約皇上自己也在琢磨, 沒有嫡子,其餘的阿哥又年幼不堪大任, 若是皇上自己有什麼好歹, 必得留好儲君的名字, 方不至於亂了分寸。
也是因此, 那幾年裡新晉的嬪妃如舒嬪, 令貴人,乃至於柏貴人都屢屢對她示好。
然而如今一見皇上有了嫡子, 就有意讓大阿哥出宮開府, 便斷定了大阿哥沒了指望,連時舒這裡跑的也不似以往勤快了。
時舒著人去打聽了一二, 果不其然, 她們是往皇后宮裡去了, 後宮裡此時傳得沸沸揚揚的大阿哥要出宮開府一事, 只怕也有皇后在背後推波助瀾。
一來能讓舒嬪等人信以為真,二來若是時舒和永璜按捺不住想要著人去御前打聽, 又或者是私下找人向皇上進言, 被皇上知道了,恐怕要以為她和永璜對皇位有覬覦之心。
三來, 這話是貴妃說的,若是入了皇上的耳朵, 皇上必然會以為貴妃和純妃也有了別的心思。
這二人一個是皇上心中的單純之人,一個又素來溫婉柔順,這話傳進皇上耳朵里,這兩個人的形象頓時便會支離破碎,碎片也會死死扎進皇上的心裡,再難消除彌補。
傳言滿天飛,皇上卻渾然不知一般,時舒也照舊關門過著自己的日子。
永璜那兒,她已經提前給他打好了預防針,經常在他面前提起帝後情分深厚,沒準哪天就又來了個嫡子,所以他的路線還是要堅持以往,不能因為沒有競爭對手而鬆懈。
故而,這一日皇上來了儲秀宮,時舒便能察覺出他的心情雖不虞,但不是衝著她來的,反而對她和永璜這些日子的表現很滿意,而後就冷不丁道:「永璜不日就要大婚,宮裡難得有這樣的喜事,朕打算給後宮都晉一晉位份,你日後便是貴妃了。」
時舒緩了片刻,便蹲身謝恩,雖察覺有些不對,但看著皇上嘴上說是喜事,面上卻並非全然都是喜意的模樣,暫時沒有去分神思考別的。
她跟著皇上一起見了未來的兒媳富察氏,問了幾句話過後,皇上便離開了儲秀宮。
富察氏不愧為大族教導出來的,舉止談吐都瞧不出什麼毛病來,即便宮裡近來永璜為了是否出宮開府一事鬧騰不休,富察氏也沒有表現出半點要探口風的樣子,反而還不著痕跡地勸慰著時舒,明里暗裡示意她不要著急。
時舒心頭的怪異感更甚了,皇后那頭明擺著不會喜歡永璜這個長子,可卻同意了富察氏的女子嫁給永璜為嫡福晉,要知道皇后的嫡子才不過一歲,富察一族定然不會把前程都放在一個孩童身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幼子生病不是什麼好事兒,在醫學十分落後的時代,即便宮裡已經聚集了許多醫術精湛的太醫,但有孕之後能否安然度過十月,孩子能否安全誕育,甚至能不能活到六歲之後,種痘能不能成功,一切都要看天意。
也正在這時,時舒得到了皇上要給永璜賜婚的消息,人選也已經由皇上和皇后商議出來,正是皇后的侄女富察氏。
嫡子身子弱到需要太醫夜夜守候,皇長子卻在這個節骨眼上要娶皇后的侄女為嫡福晉,貴妃的注意力幾乎是立刻就轉移到了時舒身上,甚至不惜冒險往高家傳話,讓他們務必想法子,等到大阿哥成婚之後就上書請奏為大阿哥分府。
誰都知道,皇上在潛邸之時一直就住在宮裡,反而是年幼的和親王被分出宮去開府居住,前頭大臣們上奏大阿哥分府一事,也都是存了試探聖意的想法。
大臣試探乃是常事,甚至皇上還會主動透露一二,讓這些大臣們識相些,別整日跟他對著幹。
但後宮嬪妃,尤其是皇上向來覺得沒有城府和野心的貴妃試探,都會被皇上認為是別有用心。
這日,時舒便是當著眾人的面和皇后說起了她未來的兒媳,才剛說笑了沒兩句,貴妃興致缺缺地打斷,說起了別的事情。
時舒仿若沒注意到一般,又把貴妃扯出去的話題拉了回來,繼續喋喋不休,先是誇了一通未來的兒媳富察氏,而後便顯示出自己對孫輩的期待。
這些話聽在貴妃耳朵里,無一不是炫耀和挑釁,當下便口不擇言道:「到時候大阿哥分府出去,便是有了孩子,也得顧著他的身子,沒個七八月的,也不敢抱來給你看呢。」
這話明著是說時舒,其實也有諷刺皇后嫡子的意思,誰都知道七阿哥出生的時候還好,越長大越病的頻繁,輕易不出來見人,不然皇上也不會這麼急著要抬舉大阿哥。
貴妃近來甚是厭惡這個憑藉著出身,就輕而易舉奪走了皇上對三阿哥的寵愛和重視的嫡子。
她和高家對三阿哥寄予厚望,本以為沒了皇后的嫡子,三阿哥就能離那個位置再近一些,為此,貴妃努力了數年,不料七阿哥剛一出生,她這數年來傾注在三阿哥身上的心血全部都白費了。
第四十九章
貴妃素來得寵, 永璜出宮開府的事情經過她這麼一說,倒好像皇上已經打定了主意一般,頓時就傳了開來。
這也不怪後宮眾人反應大, 實在是前幾年的時候, 皇上對永璜的重視是擺在明面上的,大約皇上自己也在琢磨, 沒有嫡子,其餘的阿哥又年幼不堪大任, 若是皇上自己有什麼好歹, 必得留好儲君的名字, 方不至於亂了分寸。
也是因此, 那幾年裡新晉的嬪妃如舒嬪, 令貴人,乃至於柏貴人都屢屢對她示好。
然而如今一見皇上有了嫡子, 就有意讓大阿哥出宮開府, 便斷定了大阿哥沒了指望,連時舒這裡跑的也不似以往勤快了。
時舒著人去打聽了一二, 果不其然, 她們是往皇后宮裡去了, 後宮裡此時傳得沸沸揚揚的大阿哥要出宮開府一事, 只怕也有皇后在背後推波助瀾。
一來能讓舒嬪等人信以為真,二來若是時舒和永璜按捺不住想要著人去御前打聽, 又或者是私下找人向皇上進言, 被皇上知道了,恐怕要以為她和永璜對皇位有覬覦之心。
三來, 這話是貴妃說的,若是入了皇上的耳朵, 皇上必然會以為貴妃和純妃也有了別的心思。
這二人一個是皇上心中的單純之人,一個又素來溫婉柔順,這話傳進皇上耳朵里,這兩個人的形象頓時便會支離破碎,碎片也會死死扎進皇上的心裡,再難消除彌補。
傳言滿天飛,皇上卻渾然不知一般,時舒也照舊關門過著自己的日子。
永璜那兒,她已經提前給他打好了預防針,經常在他面前提起帝後情分深厚,沒準哪天就又來了個嫡子,所以他的路線還是要堅持以往,不能因為沒有競爭對手而鬆懈。
故而,這一日皇上來了儲秀宮,時舒便能察覺出他的心情雖不虞,但不是衝著她來的,反而對她和永璜這些日子的表現很滿意,而後就冷不丁道:「永璜不日就要大婚,宮裡難得有這樣的喜事,朕打算給後宮都晉一晉位份,你日後便是貴妃了。」
時舒緩了片刻,便蹲身謝恩,雖察覺有些不對,但看著皇上嘴上說是喜事,面上卻並非全然都是喜意的模樣,暫時沒有去分神思考別的。
她跟著皇上一起見了未來的兒媳富察氏,問了幾句話過後,皇上便離開了儲秀宮。
富察氏不愧為大族教導出來的,舉止談吐都瞧不出什麼毛病來,即便宮裡近來永璜為了是否出宮開府一事鬧騰不休,富察氏也沒有表現出半點要探口風的樣子,反而還不著痕跡地勸慰著時舒,明里暗裡示意她不要著急。
時舒心頭的怪異感更甚了,皇后那頭明擺著不會喜歡永璜這個長子,可卻同意了富察氏的女子嫁給永璜為嫡福晉,要知道皇后的嫡子才不過一歲,富察一族定然不會把前程都放在一個孩童身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