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在這樣的情況下,饒是行動力再強的人,在拼事業這件事上也很難超速行駛,尤其是在路上還有不少減速帶的情況下,就更得一步一個腳印,努力讓自己成為敢於過河的小馬。
機器、生產線、專業人員……
資金、產業鏈、銷售渠道……
將速凍食品作為廠子未來的主要產品和發展路線的這個決定似乎是有些草率了?畢竟,在廠子已經靠著香腸和冷麵麵皮走上正軌的當下,所有人的想法不是「別折騰了,繼續生產現有的產品挺好」就是「都是一樣賺錢,何必折騰」的態度。
人們總是安於現狀,拒絕一切帶有風險的行為,堅信知足常樂的道理。
蘇盼不是不懂知足,而是眼前的繁花似錦不過是當下這個能讓豬都跟著起飛的改革開放風口促使隨便一個人都能擁有的,而不是她有多大能耐。
開弓沒有回頭箭。
如果不想被時代淘汰,不被競爭者奪利,盼盼食品廠就不能原地踏步,不然就會像在未來九零年代的國營廠子,被時代浪潮拍死。
所以,還是折騰吧。
……
就這樣,在蘇盼不斷試探「河水深淺」的過程中,在她不被人理解的「折騰」里,人們迎來又一年的冬天,同樣也是改革開放的五周年紀念。
一晃,改革開放五年了。
隨著政策的推進,和身邊「萬元戶」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心動,其中不乏有手捧鐵飯碗,從前一直都對「個體戶」帶有鄙夷態度的工人停薪留職,走上了「下海」之路。
當然了,工人們的「下海」肯定不能是在街上拋頭露面賣烤冷麵,尤其是在因天冷,人都貓在家裡,沒幾個人會出來買烤冷麵的大冬天。擺攤終究賺得是辛苦錢,更多的人還是更願意相信自己是特殊的那一個,大多都抱著雄心遠志去了經濟特區。
蘇盼本來還以為要多出不少競爭對手,結果看著這群人都一窩蜂地去了外地,不是搗騰衣服就是搗騰如收音機這樣的稀罕物件,實在沒忍住的……給如今在香江奮鬥事業但還堅持兩手抓著搗騰老本行的沈驚蟄介紹了不少生意。
當然,生意不是白介紹的。
蘇盼:我廠里不少機器都是沈驚蟄在香江幫我運作搗騰過來的,跟我利益沒衝突又能賺到錢的生意當然要介紹給他,好叫大家有錢一起賺咯~
對於沈驚蟄這位未來的服裝業大亨,蘇盼從始至終都秉持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態度,從最開始的合作到現在各尋領域單幹,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單純是合作夥伴,更是惺惺相惜的友好同伴。
不過,和沈驚蟄在香江越發風生水起的事業比起來,蘇盼的食品廠生意卻不如之前的紅火,比較起來的確稍顯落寞。
主要原因就是天太冷了,街上的人越來越少,從小學到大學也都放寒假了。各個廠子裡的工人倒是還沒放年假,但都在忙年底生產,爭取年終獎能多點,好攢錢過個富富裕裕的春節,自然而然就不會將錢浪費在買吃食上,食堂對付一口就行,更別說大家對烤冷麵也都沒什麼新鮮感了。
從盼盼食品廠這邊拿貨的小攤小販們的生意差了,沒那麼多人過來拿貨也都不拿那麼多貨了,廠里的生意自然也就跟著變差了。
當然了,也沒那麼差。
只是生產速凍食品的推進工作太慢,而現有產品銷量又在下滑的情況撞在了一起,讓難得受挫的蘇盼不免有些抑鬱。
速凍食品那邊至少還得再籌備半年才能正式投產,在期間還得持續投錢,可冷麵、香腸的銷量減少也等於廠子收入變少了,現在流動資金倒還算充足,夠兩頭奔的,但如果銷量得不到改善或是持續減少的話,那先不說資金鍊的問題,就說可能出現的模仿和競爭者就夠蘇盼吃一壺的了。
必須得想辦法遏制住銷量下滑!
在思考之後,蘇盼決定——
對現有產品進行針對性營銷推廣,擴大影響;
改變銷售針對人群,推出零售渠道,提高銷量!
第63章
劉光亮來之前不知道這個食品廠的廠長是個女同志, 乍一見蘇盼坐在辦公桌那頭的模樣還楞了一下,但又很快掩飾過去,同對方禮貌地握手後拿出自己的工作證。
劉光亮:「蘇廠長您好, 我是咱們京市第二國營飯店的採購經理, 我叫劉光亮……」
禮貌的寒暄之後就是來意的表明, 劉光亮沒含糊, 也沒整那虛頭巴腦的話術,直截了當道:「我想跟您做一筆絕對能賺錢的買賣——
「我能把您廠里生產的香腸賣到市面上去。」
出於對當下手捧鐵飯碗人群對外形象和交流方式的刻板印象, 蘇盼都已經做好了同對方聊幾個來回「太極」就當打發時間的打算,卻怎麼也沒料想到劉光亮是這麼個風格。
蘇盼在如此直白的表達中感受到了對方的迫切心情, 並且對這位在自己第一次帶著趙勇軍出門擺攤營業時的第一位顧客多少有點印象感情分。
但在商言商, 買過她烤冷麵的人海了去了, 其中不乏工人領導和他們的家屬, 總不能來一個說談生意就啥都不問的做生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機器、生產線、專業人員……
資金、產業鏈、銷售渠道……
將速凍食品作為廠子未來的主要產品和發展路線的這個決定似乎是有些草率了?畢竟,在廠子已經靠著香腸和冷麵麵皮走上正軌的當下,所有人的想法不是「別折騰了,繼續生產現有的產品挺好」就是「都是一樣賺錢,何必折騰」的態度。
人們總是安於現狀,拒絕一切帶有風險的行為,堅信知足常樂的道理。
蘇盼不是不懂知足,而是眼前的繁花似錦不過是當下這個能讓豬都跟著起飛的改革開放風口促使隨便一個人都能擁有的,而不是她有多大能耐。
開弓沒有回頭箭。
如果不想被時代淘汰,不被競爭者奪利,盼盼食品廠就不能原地踏步,不然就會像在未來九零年代的國營廠子,被時代浪潮拍死。
所以,還是折騰吧。
……
就這樣,在蘇盼不斷試探「河水深淺」的過程中,在她不被人理解的「折騰」里,人們迎來又一年的冬天,同樣也是改革開放的五周年紀念。
一晃,改革開放五年了。
隨著政策的推進,和身邊「萬元戶」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心動,其中不乏有手捧鐵飯碗,從前一直都對「個體戶」帶有鄙夷態度的工人停薪留職,走上了「下海」之路。
當然了,工人們的「下海」肯定不能是在街上拋頭露面賣烤冷麵,尤其是在因天冷,人都貓在家裡,沒幾個人會出來買烤冷麵的大冬天。擺攤終究賺得是辛苦錢,更多的人還是更願意相信自己是特殊的那一個,大多都抱著雄心遠志去了經濟特區。
蘇盼本來還以為要多出不少競爭對手,結果看著這群人都一窩蜂地去了外地,不是搗騰衣服就是搗騰如收音機這樣的稀罕物件,實在沒忍住的……給如今在香江奮鬥事業但還堅持兩手抓著搗騰老本行的沈驚蟄介紹了不少生意。
當然,生意不是白介紹的。
蘇盼:我廠里不少機器都是沈驚蟄在香江幫我運作搗騰過來的,跟我利益沒衝突又能賺到錢的生意當然要介紹給他,好叫大家有錢一起賺咯~
對於沈驚蟄這位未來的服裝業大亨,蘇盼從始至終都秉持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態度,從最開始的合作到現在各尋領域單幹,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單純是合作夥伴,更是惺惺相惜的友好同伴。
不過,和沈驚蟄在香江越發風生水起的事業比起來,蘇盼的食品廠生意卻不如之前的紅火,比較起來的確稍顯落寞。
主要原因就是天太冷了,街上的人越來越少,從小學到大學也都放寒假了。各個廠子裡的工人倒是還沒放年假,但都在忙年底生產,爭取年終獎能多點,好攢錢過個富富裕裕的春節,自然而然就不會將錢浪費在買吃食上,食堂對付一口就行,更別說大家對烤冷麵也都沒什麼新鮮感了。
從盼盼食品廠這邊拿貨的小攤小販們的生意差了,沒那麼多人過來拿貨也都不拿那麼多貨了,廠里的生意自然也就跟著變差了。
當然了,也沒那麼差。
只是生產速凍食品的推進工作太慢,而現有產品銷量又在下滑的情況撞在了一起,讓難得受挫的蘇盼不免有些抑鬱。
速凍食品那邊至少還得再籌備半年才能正式投產,在期間還得持續投錢,可冷麵、香腸的銷量減少也等於廠子收入變少了,現在流動資金倒還算充足,夠兩頭奔的,但如果銷量得不到改善或是持續減少的話,那先不說資金鍊的問題,就說可能出現的模仿和競爭者就夠蘇盼吃一壺的了。
必須得想辦法遏制住銷量下滑!
在思考之後,蘇盼決定——
對現有產品進行針對性營銷推廣,擴大影響;
改變銷售針對人群,推出零售渠道,提高銷量!
第63章
劉光亮來之前不知道這個食品廠的廠長是個女同志, 乍一見蘇盼坐在辦公桌那頭的模樣還楞了一下,但又很快掩飾過去,同對方禮貌地握手後拿出自己的工作證。
劉光亮:「蘇廠長您好, 我是咱們京市第二國營飯店的採購經理, 我叫劉光亮……」
禮貌的寒暄之後就是來意的表明, 劉光亮沒含糊, 也沒整那虛頭巴腦的話術,直截了當道:「我想跟您做一筆絕對能賺錢的買賣——
「我能把您廠里生產的香腸賣到市面上去。」
出於對當下手捧鐵飯碗人群對外形象和交流方式的刻板印象, 蘇盼都已經做好了同對方聊幾個來回「太極」就當打發時間的打算,卻怎麼也沒料想到劉光亮是這麼個風格。
蘇盼在如此直白的表達中感受到了對方的迫切心情, 並且對這位在自己第一次帶著趙勇軍出門擺攤營業時的第一位顧客多少有點印象感情分。
但在商言商, 買過她烤冷麵的人海了去了, 其中不乏工人領導和他們的家屬, 總不能來一個說談生意就啥都不問的做生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