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裴子萋沉默半晌,終是輕輕笑了一聲,「原來如此。」

  她此刻什麼都明白了。

  母親的疏離,哥哥的冷漠,父親與母親之間的恩怨情仇。

  她原來從不是那承平侯府里的孩子,白白頂了裴家嫡女的名頭這麼些年。到頭來,原來自己才是最不堪的那一個。

  裴子萋走了。

  臨走前,她將孩子抱還給沈清棠。

  「子萋姐姐……」

  沈清棠接過孩子,擔憂看她臉色,輕聲喚她。

  裴子萋搖搖頭。

  她什麼都沒說,轉身走了出去,背影崩塌緘默,隱見寥落。

  這一夜的事沒有人知道。

  上京城的人只知這一日,內閣首輔裴琮之喜得千金。

  這真是天大的好事。

  朝堂中人無不向裴琮之賀喜。

  他皆一一頷首應下,向來冷靜自持,不動聲色的面上也隱隱可見難以克制的歡喜。

  只是回府來,那眉眼間的歡喜便沉沉落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愁嘆。

  ——他已經幾日沒見過夫人和女兒了。

  沈清棠將銜雪院與前堂的院門封了起來,不許他進。

  那一日的生產之痛,叫她想起了所有,自然也知曉了他後面所有的陰謀算計。

  什麼假死脫身,什麼教書先生,通通都是誆她的。

  沈清棠現下想起來都忿忿難平,看著懷裡吃奶的嬰孩,氣鼓鼓道:「你爹就是混蛋,我們娘倆過自己的日子,再不要理他!」

  嬰孩吃奶吃得正興起,嘴裡吧嗒一聲,算是應下。

  只是是夜,外人眼裡最是清風明月的裴大人便撩袖,翻牆爬了進來。

  看一眼襁褓里熟睡的閨女,再將心心念念的自家夫人團團摟進了懷。

  心滿意足。

  第215章 番外——陵川

  五年後。

  陵川城的春日一向來得格外的早。

  春猶淺,柳樹已抽了芽,杏樹也結了花苞。在這楊柳杏花交影處,住著一戶人家。

  不,如今是兩戶人家。

  五年前,沈清棠將採薇接回到自己身邊。未料跟過來的,還有久未見過的阿顯。

  ——他們已經成親了。

  原是那年沈清棠跟商隊離散,阿顯沿著她此前說的那條路線尋過來,在渝州找到了採薇和花枝。

  兩個姑娘在世間總是格外不容易。

  阿顯殷勤地幫前幫後,日子一長,兩人就這麼看上眼了。花枝心思玲瓏,看在眼裡。在她的撮合下,採薇和阿顯不久便成了親。

  「這真是天大的喜事。」

  沈清棠自然是樂見採薇找到了好歸宿,得知了這個消息,寄了書信和賀禮去,還銷了她的奴籍,讓她跟著阿顯好好過日子。

  卻未料採薇看了書信就抽抽搭搭的哭,吵著嚷著要去找姑娘。

  阿顯無法,只得帶著她回了上京城。

  彼時已是幼帝登基的第二年了。

  蜀中洪澇之事已了,工部右侍郎江齊言回京面聖。

  因治水有功,再度升任至工部尚書。後又因屯田,水利等方面政績卓著,轉為戶部尚書,掌管天下國庫。

  一年三遷,這在朝中是極罕見的,上一次晉升如此之快的還是內閣首輔裴琮之。

  朝中人無不驚嘆。

  這一年,大梁和陳國的仗也還在打,戰亂不止,民不聊生。

  翌年開春,內閣首輔裴琮之代幼帝親征邊境。

  這期間,由戶部尚書兼內閣次輔江齊言代理朝政。

  兩年辛苦奮戰,燕家軍在裴琮之與燕城的帶領下越戰越勇,一舉奪回此前丟失的數座城池,將陳國大軍徹底擋在了紫荊關外。

  數年征戰下來,陳國亦是勞民傷財。到底不敵,天子慕容值派人求和,遞來了和書。

  兩國立下盟約,陳國退守紫荊關外,自此之後五十年,再不起紛爭戰亂。

  至於五十年以後,那是下一任天子的事了。

  自此,天下大定。

  大軍班師回朝的那一日,百姓夾道歡迎,萬人空巷。幼帝攜內閣次輔江齊言在城門親迎,聲勢浩大,可見一般。

  這是內閣首輔裴琮之一手開創的太平盛世。

  然而翌日,便傳出了他致仕退隱的消息。

  沒有知道裴琮之去了哪兒。

  不久以後的陵川城裡,那個消失了幾年,風光霽月的教書先生又回來了。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女兒。

  女兒名喚「宜歡」,年近五歲,正是討人喜歡的年紀,日日纏著爹爹買糖糕吃。

  「不可以。」

  娘親板著臉瞪她,「你已經長了兩顆蟲牙,再吃牙要全壞掉了。」

  宜歡癟癟嘴,眼裡頃刻間落下兩顆金豆豆。

  「爹爹……」

  她跑去爹爹面前撒嬌,可憐兮兮道委屈,「娘親她凶我。」

  當真是極可憐。

  可惜爹爹也不吃她這一套,嚴肅著眉眼道:「你娘親說得沒錯,以後不許再吃糖糕了,聽到沒有?」

  可憐的小宜歡,看看爹爹,又看看娘親,深覺自己是個沒人疼沒人愛的,抹了淚,邁著小短腿跑出門去。

  哼!都不給她買糖糕。

  她找硯書叔叔買去。

  硯書如今在衙門裡任了個衙役的職,和程頌成了同僚。

  這便愁死了程頌,他總覺得這硯書的身影熟悉極了,可始終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見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