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第64章
往後的大半個月裡, 衛蓁幾乎都沒有出過侯府大門,一方面是因為早在六月初元疇的商隊就已經組建完畢,前往焉耆。
郊外的瓷坊和塘坊一切安好, 此外, 在兩坊旁邊又加蓋了一座專門生產胰子的作坊,三坊在各自管事的安排下,每日都穩定生產著。城中糖鋪的生意也算是日進斗金, 即使開張三日之後沒有了削價策略,人流量略微減少, 但因為恢復了原價, 所以收入是不差的。
表面上看是各項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衛蓁沒什麼出門的必要,實際上,主要還是因為氣溫一日高過一日,即使馬車中放有冰盆,還有人為她打扇, 但依舊悶熱地堪比受罪。
然而,今日衛蓁起了個大早,即將要去「受罪」了。
原因在於昨日晚間王苼突然來訪, 言說許是炎夏到了, 甜菜即使在地窖里也存不住,有的已經開始放壞了, 按照這個速度, 等不及地里的甜菜長成收割, 糖坊就要苦於原料不足而停產了。
城中糖鋪才開了不到一個月, 生意正好,凡是來涼州城的胡商就少不了進店走一趟, 可想而知,元疇帶去的糖在西域諸國又該有多暢銷,這種緊要關頭,糖坊怎麼能停產!
且自從將糖坊和糖鋪交給王苼以來,她一直都做得很好,一般有什麼問題,傳不到衛蓁這裡,王苼自己就解決了,如今難得有讓她苦惱的事,衛蓁自然是要與她一起想想辦法。
但究竟是因為氣溫過高,還是有細菌滋生,亦或者是其他原因,不親眼看過,衛蓁無法確認,所以,趁著早上氣溫還不算太高,衛蓁一行人乘馬車前往糖坊。
車廂內,衛蓁本在思索甜菜的事,如果地窖里的甜菜真的不夠用,又該如何是好?再讓汪居凡去收一批,不知是否來得及?
直到路過種植著甜菜的地頭,被四周金色麥田框在中間的,是大片大片綠邊紅芯的葉子,在這些葉子下面,就是整齊排列著的甜菜。小傢伙們將真身藏在土壤里,只有當微風吹過,才會怯怯地抖著葉子招呼來人。
七月中旬,正是酷暑難耐的時候,街上的行人都少了許多,農夫下地會選擇避開中午日頭最烈的時候,然而這群小傢伙,仗著自己頭上長了幾片大葉子,直不愣登地杵在田間曬太陽。
雖然不管是衛蓁還是負責照料甜菜的農夫都是第一次種植甜菜,但顯然成果喜人,已經可以預見收穫時小山樣的甜菜堆了。
望著它們,衛蓁憂慮的心情竟被緩解稍許。
轉而到了糖坊,工人們正在忙活著製糖,王苼則帶著衛蓁往存有甜菜的土窯去了。
剛到土窯口,涼風流動,涼氣撲面而來,舒服的程度讓衛蓁簡直想搬著椅子在這兒坐一天。但她沒忘了正事,頓了幾秒然後進了土窯。
土窯內涼爽依舊,只是不再有風。
兩座窯轉下來,衛蓁發現裡面存放的甜菜確實均有不同程度的腐壞,但靠近地面的,品相相對完好,上層的會壞的多一些。說明腐壞的主要原因確實是因為氣溫升高。
期間,王苼熟練地拿了個籠框,順道將那些放壞的甜菜撿拾進去。
她一邊撿,一邊對衛蓁說:「殿下說過,製糖時要選用那些品質好的甜菜,這些壞掉的,我都自作主張,讓他們拿去肥地了。」
衛蓁沒說什麼,壞掉的甜菜確實不能用於製糖,充作肥料算是它們最後的歸宿了。
只是她還在思索到底該怎麼辦,總得把剩下的甜菜保護好,不然她的糖坊真的要關門了。
直到從土窯出來,路過糖坊的後院,衛蓁的視線在院中的那口井上停留片刻。
古有吊井法可以製冰,如果有足夠的冰塊置於土窯,問題自然能迎刃而解,可是吊井法時間長不說,結出的冰又少,如果有其他的……
衛蓁突然頓住了腳步,王苼不明所以,也停在原地看著她。
簡直了,她連吊井法都想起來了,怎麼能想不到那個更普遍的製冰方法呢。
衛蓁忽而轉向王苼:「現在,你去拿一個大盆,或者大缸什麼都行,再找些硝石來,要多一些。」
沒錯,她要用硝石製冰!
王苼雖然不知道這幾樣東西有什麼用,可看衛蓁的樣子,甜菜放壞一事顯然已有眉目了,當即不敢耽擱,直往瓷坊去了。
瓷坊那邊,為了讓匠人琢磨精進技法,一些常見的礦石向來不缺,硝石自然也有。
不大一會兒,王苼就回來了,只是她的後面還跟了兩條小尾巴。
葉瑜和葉瑾兩人得知衛蓁在此,又無緣無故地要了硝石,一時好奇,便跟來瞧瞧。
東西備齊後,衛蓁讓人在大盆里盛滿水,倒入足量的硝石,然後用木棍在其中不停地攪拌。
攪拌不費什麼力,葉瑾一人就應下了。
在他攪拌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身前有涼意襲來,他一時拿不準,便問葉瑜:「好像越來越涼了?」
其他人不約而同地點頭。
「確實。」
「我還以為只有我這樣想的。」
往後的大半個月裡, 衛蓁幾乎都沒有出過侯府大門,一方面是因為早在六月初元疇的商隊就已經組建完畢,前往焉耆。
郊外的瓷坊和塘坊一切安好, 此外, 在兩坊旁邊又加蓋了一座專門生產胰子的作坊,三坊在各自管事的安排下,每日都穩定生產著。城中糖鋪的生意也算是日進斗金, 即使開張三日之後沒有了削價策略,人流量略微減少, 但因為恢復了原價, 所以收入是不差的。
表面上看是各項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衛蓁沒什麼出門的必要,實際上,主要還是因為氣溫一日高過一日,即使馬車中放有冰盆,還有人為她打扇, 但依舊悶熱地堪比受罪。
然而,今日衛蓁起了個大早,即將要去「受罪」了。
原因在於昨日晚間王苼突然來訪, 言說許是炎夏到了, 甜菜即使在地窖里也存不住,有的已經開始放壞了, 按照這個速度, 等不及地里的甜菜長成收割, 糖坊就要苦於原料不足而停產了。
城中糖鋪才開了不到一個月, 生意正好,凡是來涼州城的胡商就少不了進店走一趟, 可想而知,元疇帶去的糖在西域諸國又該有多暢銷,這種緊要關頭,糖坊怎麼能停產!
且自從將糖坊和糖鋪交給王苼以來,她一直都做得很好,一般有什麼問題,傳不到衛蓁這裡,王苼自己就解決了,如今難得有讓她苦惱的事,衛蓁自然是要與她一起想想辦法。
但究竟是因為氣溫過高,還是有細菌滋生,亦或者是其他原因,不親眼看過,衛蓁無法確認,所以,趁著早上氣溫還不算太高,衛蓁一行人乘馬車前往糖坊。
車廂內,衛蓁本在思索甜菜的事,如果地窖里的甜菜真的不夠用,又該如何是好?再讓汪居凡去收一批,不知是否來得及?
直到路過種植著甜菜的地頭,被四周金色麥田框在中間的,是大片大片綠邊紅芯的葉子,在這些葉子下面,就是整齊排列著的甜菜。小傢伙們將真身藏在土壤里,只有當微風吹過,才會怯怯地抖著葉子招呼來人。
七月中旬,正是酷暑難耐的時候,街上的行人都少了許多,農夫下地會選擇避開中午日頭最烈的時候,然而這群小傢伙,仗著自己頭上長了幾片大葉子,直不愣登地杵在田間曬太陽。
雖然不管是衛蓁還是負責照料甜菜的農夫都是第一次種植甜菜,但顯然成果喜人,已經可以預見收穫時小山樣的甜菜堆了。
望著它們,衛蓁憂慮的心情竟被緩解稍許。
轉而到了糖坊,工人們正在忙活著製糖,王苼則帶著衛蓁往存有甜菜的土窯去了。
剛到土窯口,涼風流動,涼氣撲面而來,舒服的程度讓衛蓁簡直想搬著椅子在這兒坐一天。但她沒忘了正事,頓了幾秒然後進了土窯。
土窯內涼爽依舊,只是不再有風。
兩座窯轉下來,衛蓁發現裡面存放的甜菜確實均有不同程度的腐壞,但靠近地面的,品相相對完好,上層的會壞的多一些。說明腐壞的主要原因確實是因為氣溫升高。
期間,王苼熟練地拿了個籠框,順道將那些放壞的甜菜撿拾進去。
她一邊撿,一邊對衛蓁說:「殿下說過,製糖時要選用那些品質好的甜菜,這些壞掉的,我都自作主張,讓他們拿去肥地了。」
衛蓁沒說什麼,壞掉的甜菜確實不能用於製糖,充作肥料算是它們最後的歸宿了。
只是她還在思索到底該怎麼辦,總得把剩下的甜菜保護好,不然她的糖坊真的要關門了。
直到從土窯出來,路過糖坊的後院,衛蓁的視線在院中的那口井上停留片刻。
古有吊井法可以製冰,如果有足夠的冰塊置於土窯,問題自然能迎刃而解,可是吊井法時間長不說,結出的冰又少,如果有其他的……
衛蓁突然頓住了腳步,王苼不明所以,也停在原地看著她。
簡直了,她連吊井法都想起來了,怎麼能想不到那個更普遍的製冰方法呢。
衛蓁忽而轉向王苼:「現在,你去拿一個大盆,或者大缸什麼都行,再找些硝石來,要多一些。」
沒錯,她要用硝石製冰!
王苼雖然不知道這幾樣東西有什麼用,可看衛蓁的樣子,甜菜放壞一事顯然已有眉目了,當即不敢耽擱,直往瓷坊去了。
瓷坊那邊,為了讓匠人琢磨精進技法,一些常見的礦石向來不缺,硝石自然也有。
不大一會兒,王苼就回來了,只是她的後面還跟了兩條小尾巴。
葉瑜和葉瑾兩人得知衛蓁在此,又無緣無故地要了硝石,一時好奇,便跟來瞧瞧。
東西備齊後,衛蓁讓人在大盆里盛滿水,倒入足量的硝石,然後用木棍在其中不停地攪拌。
攪拌不費什麼力,葉瑾一人就應下了。
在他攪拌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身前有涼意襲來,他一時拿不準,便問葉瑜:「好像越來越涼了?」
其他人不約而同地點頭。
「確實。」
「我還以為只有我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