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沒過多久,衛蓁一把將信紙按在桌上:「我拼不出,你直接告訴我吧。」
燕景雲本意是讓她親自確認紙上信息才將信帶來的,不過,她既然說了,他也並不勉強。
「也罷,我直接說與你聽。」
「紙上有三個消息。其一,月前,皇帝在行宮遊玩時不幸落馬摔傷。」
衛蓁的第一反應是:「摔傷?意外還是人為?又或者是假裝的?」
她的一連三問讓燕景雲不知道她的腦袋瓜里都在想些什麼東西。
「你怎麼會覺得皇帝是裝的?」
「以受傷的名義,召你回京,把你軟禁起來啊,這樣,西北的軍權不就盡在他囊中了。」
雖然很高興衛蓁是站在他的立場上考慮的,但對於她的猜測,燕景雲真是一言難盡。
「你不如猜,他是要以侍疾的名義把你召回,然後對西北動兵來得可能性更大。」
「真的嗎?」
衛蓁信也不信,不信是因為她知道,眾多皇子皇女中,皇帝唯獨對太子有些微溫情,如果真的要動手根本就不可能考慮她的安危,提前召她回京,這不是打草驚蛇嗎。信則是因為她知道皇帝太想收攏兵權了。
可皇帝若是和燕景雲打起來,那不就走上原書的老路,接下來就是原書男主趁勢而起,坐收漁翁之利,屠盡皇室血脈……那她來西北這麼久,到底忙了個什麼?
衛蓁不由眉心緊蹙。
好在燕景雲及時說道:「當然不是。即使我走了,但景行會留在西北,一旦我在京出事,邊軍暴動,匈奴會趁虛而入。皇帝雖然專權,但不會在敵我上面拎不清,這也是他能一直容忍我的原因。」
對於這一點燕景雲本來是很篤定的,只是話到最末,他想起了一種可能。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只能說明……
衛蓁不知道他的想法,聽到原書的走向不會發生,頓時心安。
「那必然是人為的了?宮中內侍眾多,怎麼會對皇帝疏漏至此?」
「具體是怎麼受傷的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是皇帝受傷之後的事。」
話鋒一轉,燕景雲問她:「近兩個月來,你可有收到京中的消息?」
「沒有。」衛蓁搖頭,「上次與皇后寄信是三月的事了」
衛蓁到西北之後,與皇后之間偶有書信往來,但均以閒話家常為主,並不涉及其他,最近的一封信確實是三月份收到的。
「我姑且先說出我的推測。」燕景雲沉吟片刻,視線凝在那張紙上,似是在考慮接下來該如何開口。
衛蓁支著下頜偏頭看他,等著他開口,良久,她都想勸他實在不好說就別說了。
他道:「皇帝的這次摔傷,情況可能不大好。」
「這個不大好……是對於西北和你的處境而言嗎?」
「對我有何影響目前還無法確定,我指的是……」
燕景雲直視衛蓁的眼,索性將話攤開說得更明白。
「可能會影響到皇位更迭。」
第63章
衛蓁不禁睜大了雙眼, 被燕景雲的話語驚到之餘卻敏銳地把握住了一個詞:「你剛剛說了是推測,說明皇帝傷重這件事紙上沒寫,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燕景雲端起瓷杯抿了一口, 不疾不徐道:「這就要說到第二個消息, 四方城守將的人選確定了。」
四方城就是原屬於車師前部都城的交河城,因被西北軍校尉趙平山攻下後而更名。
燕景雲耐心為她解釋:「新任守將楊漸沅其人,我先沒聽過, 但從傳來的消息看,三年前, 他得父輩恩蔭在禮部擔任閒職, 翻著族譜往上數五代, 才能與京中某位權臣搭上關係。」
「派來西北的人選,首先應該是皇帝心腹,其次,這個人家裡要在朝中有一定勢力,至少能夠插手兵馬錢糧一樣, 這樣,才可能讓我有所忌憚,才能讓那個人安然地到四方城上任。」
衛蓁聽明白了:「這個楊漸沅哪一點都不符合。這是難得的可以名正言順安插人手的機會, 不管是刷軍功, 還是做內應,都不可能安排一個閒人過來。」
邊境的將士一般是就地提拔, 極少會從朝中調人。這次的人選從禮部小官一躍到從五品游擊將軍, 離譜程度比起安插閒人簡直不遑多讓。
「對, 所以說, 這個人選不是皇帝定的。」燕景雲點頭。
皇帝專權的程度兩人都心知肚明,如果他好好兒的, 在此等事上,必然會親力親為,不可能假手於人。
衛蓁順著燕景雲的話分析:「那就是太子定的人選了。太子的位置坐得很穩,其他皇子中,沒有可以威脅到他的人。同理,即使皇帝突然崩逝,皇權也會平穩交替。」
不管是衛蓁還是原主本身的記憶,對太子的印象都很淺。原主與太子年齡相差過大,交集較少,衛蓁穿過來後亦是如此,僅在宮中宴會上見過一兩次,再就是她的婚事定下後,太子讓太子妃來為她添妝。
印象中,太子與皇帝的長相相像,都是溫文儒雅的樣貌,但笑起來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皇帝的笑要虛偽一些。
「那麼接下來,重點是如何處理與太子之間的關係。」
燕景雲本意是讓她親自確認紙上信息才將信帶來的,不過,她既然說了,他也並不勉強。
「也罷,我直接說與你聽。」
「紙上有三個消息。其一,月前,皇帝在行宮遊玩時不幸落馬摔傷。」
衛蓁的第一反應是:「摔傷?意外還是人為?又或者是假裝的?」
她的一連三問讓燕景雲不知道她的腦袋瓜里都在想些什麼東西。
「你怎麼會覺得皇帝是裝的?」
「以受傷的名義,召你回京,把你軟禁起來啊,這樣,西北的軍權不就盡在他囊中了。」
雖然很高興衛蓁是站在他的立場上考慮的,但對於她的猜測,燕景雲真是一言難盡。
「你不如猜,他是要以侍疾的名義把你召回,然後對西北動兵來得可能性更大。」
「真的嗎?」
衛蓁信也不信,不信是因為她知道,眾多皇子皇女中,皇帝唯獨對太子有些微溫情,如果真的要動手根本就不可能考慮她的安危,提前召她回京,這不是打草驚蛇嗎。信則是因為她知道皇帝太想收攏兵權了。
可皇帝若是和燕景雲打起來,那不就走上原書的老路,接下來就是原書男主趁勢而起,坐收漁翁之利,屠盡皇室血脈……那她來西北這麼久,到底忙了個什麼?
衛蓁不由眉心緊蹙。
好在燕景雲及時說道:「當然不是。即使我走了,但景行會留在西北,一旦我在京出事,邊軍暴動,匈奴會趁虛而入。皇帝雖然專權,但不會在敵我上面拎不清,這也是他能一直容忍我的原因。」
對於這一點燕景雲本來是很篤定的,只是話到最末,他想起了一種可能。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只能說明……
衛蓁不知道他的想法,聽到原書的走向不會發生,頓時心安。
「那必然是人為的了?宮中內侍眾多,怎麼會對皇帝疏漏至此?」
「具體是怎麼受傷的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是皇帝受傷之後的事。」
話鋒一轉,燕景雲問她:「近兩個月來,你可有收到京中的消息?」
「沒有。」衛蓁搖頭,「上次與皇后寄信是三月的事了」
衛蓁到西北之後,與皇后之間偶有書信往來,但均以閒話家常為主,並不涉及其他,最近的一封信確實是三月份收到的。
「我姑且先說出我的推測。」燕景雲沉吟片刻,視線凝在那張紙上,似是在考慮接下來該如何開口。
衛蓁支著下頜偏頭看他,等著他開口,良久,她都想勸他實在不好說就別說了。
他道:「皇帝的這次摔傷,情況可能不大好。」
「這個不大好……是對於西北和你的處境而言嗎?」
「對我有何影響目前還無法確定,我指的是……」
燕景雲直視衛蓁的眼,索性將話攤開說得更明白。
「可能會影響到皇位更迭。」
第63章
衛蓁不禁睜大了雙眼, 被燕景雲的話語驚到之餘卻敏銳地把握住了一個詞:「你剛剛說了是推測,說明皇帝傷重這件事紙上沒寫,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燕景雲端起瓷杯抿了一口, 不疾不徐道:「這就要說到第二個消息, 四方城守將的人選確定了。」
四方城就是原屬於車師前部都城的交河城,因被西北軍校尉趙平山攻下後而更名。
燕景雲耐心為她解釋:「新任守將楊漸沅其人,我先沒聽過, 但從傳來的消息看,三年前, 他得父輩恩蔭在禮部擔任閒職, 翻著族譜往上數五代, 才能與京中某位權臣搭上關係。」
「派來西北的人選,首先應該是皇帝心腹,其次,這個人家裡要在朝中有一定勢力,至少能夠插手兵馬錢糧一樣, 這樣,才可能讓我有所忌憚,才能讓那個人安然地到四方城上任。」
衛蓁聽明白了:「這個楊漸沅哪一點都不符合。這是難得的可以名正言順安插人手的機會, 不管是刷軍功, 還是做內應,都不可能安排一個閒人過來。」
邊境的將士一般是就地提拔, 極少會從朝中調人。這次的人選從禮部小官一躍到從五品游擊將軍, 離譜程度比起安插閒人簡直不遑多讓。
「對, 所以說, 這個人選不是皇帝定的。」燕景雲點頭。
皇帝專權的程度兩人都心知肚明,如果他好好兒的, 在此等事上,必然會親力親為,不可能假手於人。
衛蓁順著燕景雲的話分析:「那就是太子定的人選了。太子的位置坐得很穩,其他皇子中,沒有可以威脅到他的人。同理,即使皇帝突然崩逝,皇權也會平穩交替。」
不管是衛蓁還是原主本身的記憶,對太子的印象都很淺。原主與太子年齡相差過大,交集較少,衛蓁穿過來後亦是如此,僅在宮中宴會上見過一兩次,再就是她的婚事定下後,太子讓太子妃來為她添妝。
印象中,太子與皇帝的長相相像,都是溫文儒雅的樣貌,但笑起來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皇帝的笑要虛偽一些。
「那麼接下來,重點是如何處理與太子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