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看過信後,他才將籠籮的織蓋掀開,捻出一撮鹽,饒是先前聽衛蓁說過了,此時見到,也不由贊道:「果真比市面上最上等的鹽還要細白。」
田牧接話:「直接在畦地中凝結的粗鹽就已經很白了,只是顆粒比較大,再次加工之後的精鹽就又細又白了。只是粗鹽的結成要借風勢,當時畦地好幾日都沒變化,直到那晚颳風,第二天才出鹽,不過就算這樣,出鹽量也比煮鹽法要高得多。」
提起這些鹽,他就回憶起滿懷希望徘徊在畦地的那些天,一時控制不住就多說了兩句。
「而且還省事。」想了想,他又補充了一句。
對於這些,燕景雲早有心理準備,衛蓁告訴他的時候就說了,這本就是用在夏秋之際的製鹽法。
忽然,屋外有些微動靜傳來。
田牧沒敢妄動,燕景雲朝門外掃了一眼,然後收回視線,又問過他兩句,最後讓他去客房歇息一夜,明早再走。
田牧得令退出書房,屋外守著的是他先前就見過的孫堯,只是他來時門外就只孫堯一人,如今又多了一個身著黑衣男人,那人身形矮小,存在感極低,自他出來與其錯身而過,對方的眼神始終未曾動一下。
他沒敢多看,默不作聲地走了。
田牧走後,黑衣男人進了書房,他一聲未吭,默默地從懷中取出一封信放到桌上,石蠟封口,密封完整。
燕景雲卻不動,他明明神色平和,但視線掠過那人的時候,無端就讓人感覺到房內的氣溫一寸寸冷了下去。
「這次的信,來遲了半個月。」
簡單的陳述,但黑衣人壓力更甚,他垂於身側的手微微顫抖,最後,勉力上前,把那封信往前推了推。
燕景雲眉梢微動,拆開了那封信。
紙上寥寥幾句,蘊含的消息卻是不少。
隨後,燕景雲揮退那人,拿起信去了衛蓁的院內。
第62章
衛蓁正在屋裡看綠荷翻看糖鋪帳目, 說來繞口,其實就是今日糖鋪開張,生意興隆, 王苼將店內帳目整理完畢後送至侯府供衛蓁檢查, 可衛蓁對帳簿向來苦手,索性就推給了綠荷,反正緣古閣的帳目也一直都是她在看的。
今日衛蓁沒出門, 即便如此,糖鋪前的「盛況」她已經聽說了, 據說最後把守城的士兵都給引來了, 方才作罷。這還是她限購之後的場面, 要是敞開了讓人購買,怕不是糖鋪的大門都要被擠破。
想著想著,衛蓁捧起冰飲淺啜,眼神發直地望著地面。
燕景雲進屋時,見到正是這副場景, 瞬間就將桌上的帳簿與今日城中發生的鬧劇聯繫了起來。
「你的糖鋪果真熱鬧,兩個值的守衛都制不住店門外的人。」
衛蓁循聲望去,一時拿不準他是在打趣她還是對於驚動城中衛兵的不悅, 乾脆將話題岔開:「不提那些, 該用膳了,今日加了新菜色。」
見狀, 綠荷及時起身, 將帳簿拾入懷中, 往小廚房去了。
對於燕景雲的到來, 衛蓁並不驚訝。
大概半個月前,她去年釀的醬油成了, 當即就盛出來讓人用在了當晚的菜色上,大概是醬油在加熱的過程中香氣揮發過於強烈的緣故,總之,菜還沒盛出來,燕景雲就突然來了,那晚,兩人是一起用晚膳的。
之後,幾乎每到晚膳的點兒,燕景雲就會準時過來,即使偶爾在外處理公務未能準時回來,也會派人給衛蓁捎個口信。
衛蓁只當醬油燒出的菜色合他胃口,遂讓人裝了些給大廚房送去,可明明大廚房的師傅也會用醬油燒制新菜色了,他還是每晚都會過來,慢慢地,她好像也習慣了兩人一起用晚膳。
自從醬油釀成後,從紅燒魚、紅燒肘子一直到紅燒羊排,各種紅燒口的菜色不絕,濃油赤醬的菜吃多了只覺膩味,所以今日換了一道口輕的豆腐福袋。
菜色陸續上桌,豆腐福袋也在其中,炸地金黃的豆腐泡將肉糜牢牢鎖在內里,上用青色的筍絲系住封口。一口咬下,酥脆的外殼發出松響,緊接著,汁水流過齒列,肉香與豆腐本身的清香頓時溢了滿口。
對於這道新菜色,兩人都很滿意。
用罷晚膳,桌子上換上了蜜水,屋內只有他們兩人,燕景雲將信取出遞給衛蓁。
衛蓁接過,打開一看,素白的信紙上寫著一首小詞,對於古詞,讓她逐字逐句翻譯她不行,但大抵能讀懂詞的大意。
這首詞中描寫是早春時節山上的風光景物。
她一時不解,不懂燕景云為何突然讓她看這首詞,難不成是他寫的,到她跟前顯擺文采來了?看不出他還有這愛好啊。
大詞人鎮北侯?
「寫得不錯?」衛蓁試探性地夸道。
燕景雲一怔,然後反應過來,她壓根沒看懂紙上的訊息。
「你用拆字法去讀。」
拆字法衛蓁知道,是用於傳遞機密信息的一種隱藏方式,通過對字的筆畫進行拆分,進而組合成新的內容。
她知道是知道,但是不會用啊。對著紙上的字東拆西拆,寥寥數十字在她眼裡已經成支離破碎的狀態了,然而就是拼不出個子丑寅卯來。
田牧接話:「直接在畦地中凝結的粗鹽就已經很白了,只是顆粒比較大,再次加工之後的精鹽就又細又白了。只是粗鹽的結成要借風勢,當時畦地好幾日都沒變化,直到那晚颳風,第二天才出鹽,不過就算這樣,出鹽量也比煮鹽法要高得多。」
提起這些鹽,他就回憶起滿懷希望徘徊在畦地的那些天,一時控制不住就多說了兩句。
「而且還省事。」想了想,他又補充了一句。
對於這些,燕景雲早有心理準備,衛蓁告訴他的時候就說了,這本就是用在夏秋之際的製鹽法。
忽然,屋外有些微動靜傳來。
田牧沒敢妄動,燕景雲朝門外掃了一眼,然後收回視線,又問過他兩句,最後讓他去客房歇息一夜,明早再走。
田牧得令退出書房,屋外守著的是他先前就見過的孫堯,只是他來時門外就只孫堯一人,如今又多了一個身著黑衣男人,那人身形矮小,存在感極低,自他出來與其錯身而過,對方的眼神始終未曾動一下。
他沒敢多看,默不作聲地走了。
田牧走後,黑衣男人進了書房,他一聲未吭,默默地從懷中取出一封信放到桌上,石蠟封口,密封完整。
燕景雲卻不動,他明明神色平和,但視線掠過那人的時候,無端就讓人感覺到房內的氣溫一寸寸冷了下去。
「這次的信,來遲了半個月。」
簡單的陳述,但黑衣人壓力更甚,他垂於身側的手微微顫抖,最後,勉力上前,把那封信往前推了推。
燕景雲眉梢微動,拆開了那封信。
紙上寥寥幾句,蘊含的消息卻是不少。
隨後,燕景雲揮退那人,拿起信去了衛蓁的院內。
第62章
衛蓁正在屋裡看綠荷翻看糖鋪帳目, 說來繞口,其實就是今日糖鋪開張,生意興隆, 王苼將店內帳目整理完畢後送至侯府供衛蓁檢查, 可衛蓁對帳簿向來苦手,索性就推給了綠荷,反正緣古閣的帳目也一直都是她在看的。
今日衛蓁沒出門, 即便如此,糖鋪前的「盛況」她已經聽說了, 據說最後把守城的士兵都給引來了, 方才作罷。這還是她限購之後的場面, 要是敞開了讓人購買,怕不是糖鋪的大門都要被擠破。
想著想著,衛蓁捧起冰飲淺啜,眼神發直地望著地面。
燕景雲進屋時,見到正是這副場景, 瞬間就將桌上的帳簿與今日城中發生的鬧劇聯繫了起來。
「你的糖鋪果真熱鬧,兩個值的守衛都制不住店門外的人。」
衛蓁循聲望去,一時拿不準他是在打趣她還是對於驚動城中衛兵的不悅, 乾脆將話題岔開:「不提那些, 該用膳了,今日加了新菜色。」
見狀, 綠荷及時起身, 將帳簿拾入懷中, 往小廚房去了。
對於燕景雲的到來, 衛蓁並不驚訝。
大概半個月前,她去年釀的醬油成了, 當即就盛出來讓人用在了當晚的菜色上,大概是醬油在加熱的過程中香氣揮發過於強烈的緣故,總之,菜還沒盛出來,燕景雲就突然來了,那晚,兩人是一起用晚膳的。
之後,幾乎每到晚膳的點兒,燕景雲就會準時過來,即使偶爾在外處理公務未能準時回來,也會派人給衛蓁捎個口信。
衛蓁只當醬油燒出的菜色合他胃口,遂讓人裝了些給大廚房送去,可明明大廚房的師傅也會用醬油燒制新菜色了,他還是每晚都會過來,慢慢地,她好像也習慣了兩人一起用晚膳。
自從醬油釀成後,從紅燒魚、紅燒肘子一直到紅燒羊排,各種紅燒口的菜色不絕,濃油赤醬的菜吃多了只覺膩味,所以今日換了一道口輕的豆腐福袋。
菜色陸續上桌,豆腐福袋也在其中,炸地金黃的豆腐泡將肉糜牢牢鎖在內里,上用青色的筍絲系住封口。一口咬下,酥脆的外殼發出松響,緊接著,汁水流過齒列,肉香與豆腐本身的清香頓時溢了滿口。
對於這道新菜色,兩人都很滿意。
用罷晚膳,桌子上換上了蜜水,屋內只有他們兩人,燕景雲將信取出遞給衛蓁。
衛蓁接過,打開一看,素白的信紙上寫著一首小詞,對於古詞,讓她逐字逐句翻譯她不行,但大抵能讀懂詞的大意。
這首詞中描寫是早春時節山上的風光景物。
她一時不解,不懂燕景云為何突然讓她看這首詞,難不成是他寫的,到她跟前顯擺文采來了?看不出他還有這愛好啊。
大詞人鎮北侯?
「寫得不錯?」衛蓁試探性地夸道。
燕景雲一怔,然後反應過來,她壓根沒看懂紙上的訊息。
「你用拆字法去讀。」
拆字法衛蓁知道,是用於傳遞機密信息的一種隱藏方式,通過對字的筆畫進行拆分,進而組合成新的內容。
她知道是知道,但是不會用啊。對著紙上的字東拆西拆,寥寥數十字在她眼裡已經成支離破碎的狀態了,然而就是拼不出個子丑寅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