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說完,又一臣子道,「瑞安王府趙炎雖在襄州立下了戰功,但到底是瑞安王府的小郡王,他姓趙......」
「趙濤固然可恨,可戰事一起,趙小郡王一直在邊關禦敵,若非他及時下的幾道『聖旨』,前線所有的兵將都將名不正言不順,戰事才剛平息下來,你們就要卸磨殺驢了?若是要興連坐那一套,又同趙濤那昏君的行徑有何區別?」
朝堂對趙炎的態度,倒是各持其詞。
兩方正僵持不下,城門的侍衛便走了進來,稟報導,「裴大人,劉炎手持南北兩國撤兵文書,於城門口求見。」
誰是劉炎?
眾臣子沒反應過來。
裴安替他們問了,「劉炎?」
「曾瑞安王府小郡王趙炎,已改為母姓,劉炎......」
眾臣一愣,瞬間譁然。
「趙炎改劉炎,這不是換湯不換藥......」
「藥引子都沒了,哪兒來得藥......」
「我看改為劉炎甚好......」
眾臣子只能給意見,關鍵還是看裴安,裴安直接道,「宣!」
—
侍衛一路馬快,來回花了快半個時辰才回到城門前,高聲呼道,「宣劉炎進殿!」
劉炎立馬高興了起來,終於不再攔著人道了,跑去了明陽跟前,急聲催她,「姐姐,趕緊的,你也改姓,這樣就能入城了,你不是說很想回家嗎?裴兄是個講道理的人,等姐姐進了臨安,必定會給姐姐一席容身之地。」
這話他可說錯了。
裴安對他仗義,那是因為他無權無勢,生性單純。
改了姓名,他便能當真換一個身份。明陽不同,她是皇帝最大的女兒,跟在皇帝身邊多年,耳聞目染,早已摸透了官場規則,心思比起皇帝來不相上下,甚至更深。
且她今日並非一人歸來,身後還有她沿路帶回來的百姓和侍衛。
因為她公主的身份,這些人還願意相信她,跟著她回到了臨安,要她改姓,苟且活著,不太可能。
劉炎一說完,不待明陽開口,她身後的一位統領便道,「荒謬!堂堂一國公主,豈能改姓?皇帝昏庸,那也不能一竿子將姓趙的人都打死了,殿下又怎麼不是受害者,被皇帝嫁去北國,受人侮辱,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不說,還救了無數困在北國的南人,若非公主同邢大人聯手,引起太子和二皇子內訌,這場仗還有得打,臨安不入便不入,這天下之大,自我公主的去處。」
統領說完,身後的侍衛跟著附和,「對,咱們不入臨安。」
不入臨安,頂著前朝公主的身份?
能活下去?
只怕他裴安不是這麼想的,不過是想給她留一個體面罷了。
那日離開建康時,明陽曾找過裴安,被他拒絕後,她便知道,他不會同自己一路,如今一看,這形勢也確實不太適合一路人。
她其實沒有野心,對這世上的權力,毫無興趣。
從始至終,她不過是想從牢籠里掙脫出來,可她越是掙脫,越是被捆在身上的繩索所束縛,如今儼然已勒到了她脖子上。
當初嫁去北國,一開始她也做好了準備,若自己的後半輩子,當真能換來南國的太平,她願意。
三皇子是她殺的,那場侮辱便是故意演給她看,想看她的態度,看看她這位南國公主能卑賤到何種地步。
她貴為公主,都能如此,可想而知,身在北國的那些南人婦孺。
她給了三皇子自己的選擇。
三皇子手裡的刀,並沒刺到她要害,可她的刀,卻是毫不猶豫地刺進了他心臟。
臨死前她看著三皇子不可置信的目光,重新同他介紹道,「我叫趙月靈,三殿下記住了。」
兩國的戰事是她挑起的,但挑起之時她並未想到後果,最後能贏,也並非是她的功勞。
能有今日的結果,至少免去了她的罪惡。
她知足。
「阿弟。」明陽抬頭看著劉炎一笑,「阿姐求你一件事。」
劉炎一愣,「什麼求不求的,姐姐有事說便是。」
明陽回頭掃了一眼身後的侍衛,和那些甘願拿起刀槍跟著她闖出北國的南人,眼眶微紅,再看向劉炎,朗聲道,「這些兵將,他們不姓趙,是當初跟著我從宮中出來的侍衛,我是他們的主子,他們不得不從,今日我將他們交給你,還請阿弟在裴大人面前求個情,留他們一命,若是可以再替他們討一份賞賜,他們殺過北人,其中也有人死在了北人的刀槍下,自始至終都記得自己身為南人的身份。」
此話一出,身後侍衛和統領齊齊跪地,「屬下誓死追隨殿下......」
明陽繼續道,「餘下的都是我南國的百姓,他們有家,還請阿弟送他們回家。」
「殿下......」
明陽看著他們,「你們聽好了,從今日起,臨安城內再無趙氏,你們定要效忠新主,銘記北人欺辱之恥,我南國人永遠只有一條心,趕走天狼,國不可犯,家不可滅......」
「殿下......」
明陽喉嚨哽塞,「都記住了嗎。」
「屬下聽命。」
明陽又問劉炎,「阿弟能答應阿姐嗎?」
劉炎點頭,「自然能,姐姐,咱們先想法子進......」
「阿弟,他日若身居高位,定要記得,切莫心軟。」自己留不得。
一個前朝公主足以掀起一場動盪,北國天狼還在虎視眈眈那,南國天下未定,她斷不能再去做了罪人。
「趙濤固然可恨,可戰事一起,趙小郡王一直在邊關禦敵,若非他及時下的幾道『聖旨』,前線所有的兵將都將名不正言不順,戰事才剛平息下來,你們就要卸磨殺驢了?若是要興連坐那一套,又同趙濤那昏君的行徑有何區別?」
朝堂對趙炎的態度,倒是各持其詞。
兩方正僵持不下,城門的侍衛便走了進來,稟報導,「裴大人,劉炎手持南北兩國撤兵文書,於城門口求見。」
誰是劉炎?
眾臣子沒反應過來。
裴安替他們問了,「劉炎?」
「曾瑞安王府小郡王趙炎,已改為母姓,劉炎......」
眾臣一愣,瞬間譁然。
「趙炎改劉炎,這不是換湯不換藥......」
「藥引子都沒了,哪兒來得藥......」
「我看改為劉炎甚好......」
眾臣子只能給意見,關鍵還是看裴安,裴安直接道,「宣!」
—
侍衛一路馬快,來回花了快半個時辰才回到城門前,高聲呼道,「宣劉炎進殿!」
劉炎立馬高興了起來,終於不再攔著人道了,跑去了明陽跟前,急聲催她,「姐姐,趕緊的,你也改姓,這樣就能入城了,你不是說很想回家嗎?裴兄是個講道理的人,等姐姐進了臨安,必定會給姐姐一席容身之地。」
這話他可說錯了。
裴安對他仗義,那是因為他無權無勢,生性單純。
改了姓名,他便能當真換一個身份。明陽不同,她是皇帝最大的女兒,跟在皇帝身邊多年,耳聞目染,早已摸透了官場規則,心思比起皇帝來不相上下,甚至更深。
且她今日並非一人歸來,身後還有她沿路帶回來的百姓和侍衛。
因為她公主的身份,這些人還願意相信她,跟著她回到了臨安,要她改姓,苟且活著,不太可能。
劉炎一說完,不待明陽開口,她身後的一位統領便道,「荒謬!堂堂一國公主,豈能改姓?皇帝昏庸,那也不能一竿子將姓趙的人都打死了,殿下又怎麼不是受害者,被皇帝嫁去北國,受人侮辱,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不說,還救了無數困在北國的南人,若非公主同邢大人聯手,引起太子和二皇子內訌,這場仗還有得打,臨安不入便不入,這天下之大,自我公主的去處。」
統領說完,身後的侍衛跟著附和,「對,咱們不入臨安。」
不入臨安,頂著前朝公主的身份?
能活下去?
只怕他裴安不是這麼想的,不過是想給她留一個體面罷了。
那日離開建康時,明陽曾找過裴安,被他拒絕後,她便知道,他不會同自己一路,如今一看,這形勢也確實不太適合一路人。
她其實沒有野心,對這世上的權力,毫無興趣。
從始至終,她不過是想從牢籠里掙脫出來,可她越是掙脫,越是被捆在身上的繩索所束縛,如今儼然已勒到了她脖子上。
當初嫁去北國,一開始她也做好了準備,若自己的後半輩子,當真能換來南國的太平,她願意。
三皇子是她殺的,那場侮辱便是故意演給她看,想看她的態度,看看她這位南國公主能卑賤到何種地步。
她貴為公主,都能如此,可想而知,身在北國的那些南人婦孺。
她給了三皇子自己的選擇。
三皇子手裡的刀,並沒刺到她要害,可她的刀,卻是毫不猶豫地刺進了他心臟。
臨死前她看著三皇子不可置信的目光,重新同他介紹道,「我叫趙月靈,三殿下記住了。」
兩國的戰事是她挑起的,但挑起之時她並未想到後果,最後能贏,也並非是她的功勞。
能有今日的結果,至少免去了她的罪惡。
她知足。
「阿弟。」明陽抬頭看著劉炎一笑,「阿姐求你一件事。」
劉炎一愣,「什麼求不求的,姐姐有事說便是。」
明陽回頭掃了一眼身後的侍衛,和那些甘願拿起刀槍跟著她闖出北國的南人,眼眶微紅,再看向劉炎,朗聲道,「這些兵將,他們不姓趙,是當初跟著我從宮中出來的侍衛,我是他們的主子,他們不得不從,今日我將他們交給你,還請阿弟在裴大人面前求個情,留他們一命,若是可以再替他們討一份賞賜,他們殺過北人,其中也有人死在了北人的刀槍下,自始至終都記得自己身為南人的身份。」
此話一出,身後侍衛和統領齊齊跪地,「屬下誓死追隨殿下......」
明陽繼續道,「餘下的都是我南國的百姓,他們有家,還請阿弟送他們回家。」
「殿下......」
明陽看著他們,「你們聽好了,從今日起,臨安城內再無趙氏,你們定要效忠新主,銘記北人欺辱之恥,我南國人永遠只有一條心,趕走天狼,國不可犯,家不可滅......」
「殿下......」
明陽喉嚨哽塞,「都記住了嗎。」
「屬下聽命。」
明陽又問劉炎,「阿弟能答應阿姐嗎?」
劉炎點頭,「自然能,姐姐,咱們先想法子進......」
「阿弟,他日若身居高位,定要記得,切莫心軟。」自己留不得。
一個前朝公主足以掀起一場動盪,北國天狼還在虎視眈眈那,南國天下未定,她斷不能再去做了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