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這一生一直想走一條陽關大道,可每一步都不如願,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兒錯了,可能一出生就錯了。

  如今唯有『死』這件事,是對的。

  明陽說完,突然拔出腰間的長劍,擱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劉炎一震,「阿姐!」

  「殿下......」

  鮮血溢到了劍鋒上,明陽轉頭看向旁邊的邢風,終於從他臉上看到了一抹崩塌之色。

  明陽眼中含淚,對他扯出了一抹微笑,沒有半分算計,笑容乾乾淨淨的,她道,「邢大人,我趙月靈這輩子從未看錯過一個人,邢大人很好,來世咱們別遇上了。」

  她哽聲說完,她手中之劍,狠狠地刺破了喉嚨。

  嫁去北國那日,她身邊的婢女問她,「殿下分明很喜歡邢大人,為何不告訴他?」

  那日她的回答,「沒有結果的東西,何必要說出口。」

  如今也一樣。

  她從來都知道,她不會和他有結果,所以,到死也沒告訴她,其實很久以前,她便喜歡上他了。

  之後的一切算計,都始於情愛。

  —

  收到明陽公主自盡的消息時,裴安並沒有多大的意外,沉默了一陣,同百官道,「國葬。」

  前朝公主,能得一個國葬,已是最大的體面。

  即便是有臣子有異議,如今裴安剛坐鎮,也沒敢反對。

  當日除了顧家和王荊,在襄州抵禦北人的功臣都盡數歸來。看著昔日『死』去的那些忠臣,完好無損地出現在朝堂,同當初趙炎一樣,朝中百官震驚如同見到鬼魂。

  得知真相後,終於明白了裴安這幾年的忍辱負重,不惜背負著『奸臣』的罵名,卻保住了朝中的忠良。

  為此,讓裴安即位的呼聲越來越高。

  裴安始終沒表態,劉炎將南北兩國的撤兵文書,呈上去時,裴安也沒接,直接道,「自己談下來的,自己負責。」

  劉炎一愣,還沒反應過來,裴安又道,「談和文書既是你負責,襄州戰役的傷亡情況,便最清楚不過,如何獎賞也一併辦了。」轉頭又看向歸來的昔日八名臣子,「秦閣老一行,會協助你。」

  說完,裴安直接拍屁股走人。

  劉炎:......

  「裴,裴兄,不是......」

  劉炎完全懵了。

  「劉公子。」秦閣老提醒他,「時間緊迫,將士和百姓們都在等著呢......」

  「我.....」劉炎被架在爐子上,下不來,只能先解決眼前之事,忙拿出文書,「南國一共提出兩條撤兵條件,北國已蓋了國印,城池三座,目前由顧老將軍在駐守,需得儘快制出章程,納入南國國土......」

  「本次戰役,統共與北軍交手十一個回合,人數我早已統計好了......」劉炎雖沒讀過什麼書,腦子卻不笨,尤其是記憶好,一番下來,井然有條。

  第二日晚上,便將所有將士的賞賜結果及理由,送到了裴安手裡。

  裴安過完目,又甩給了他,「方案可行,立刻執行。」

  劉炎又開始忙乎。

  顧老將軍封為鎮國侯,麾下的兵將正式納入朝廷,名為:『顧家軍』,暫由顧老將軍統領。

  顧老二爺調回至朝堂,入職戶部。

  昔日『死』去的臣子們,官復原職,坑被占了的,再另行安置。

  王荊和所有的王家軍,入宮接管禁軍。

  林讓升為御史台大夫。

  邢風升為翰林院院士......

  各州知府,以當初拿出糧食的數量來論功。

  傷亡的將士,在朝中以往章程的基礎上,多加一石大米......

  一切都很順遂,裴安去宮中的次數越來越少,慢慢的不只是獎賞,各州府遞上來的摺子,和臣子們呈上的摺子,他都交給了劉炎。

  等百官回過神,已經過了半月,劉炎所有批下來的摺子,竟意外地讓人滿意,甚至談得上稱心如意。

  百官正納悶,裴安將這劉炎放在宮中到底是何意,是要封他個什麼官職,裴安這才召見了百官。

  由秦閣老牽頭,「英雄不論出身,國難當前,劉炎不畏生死傳下聖旨,讓所有上陣殺敵的將士名正言順,大戰之時,首當其衝,有勇有謀,鼓舞將士們的士氣,無論是德還是行,皆有帝王風範,臣懇請劉炎登基。」

  沒等百官回過神,裴安也起身往殿下一跪,跟著秦閣老道,「臣附議。」

  別說百官,劉炎自個兒都嚇得一下從椅子上彈了起來,「不不,我不行,你們別開玩笑,裴兄,別嚇我......」

  裴安卻不是嚇唬他,「懇請劉公子登基。」

  昔日『死』去的臣子們,齊齊跪下,「臣附議。」

  一個奴婢之子,登上皇位,換做往日,簡直是荒謬,可亂世之時,似乎又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在離開襄州時,裴安便同所有人談好了。

  顧老將軍頭一個拒絕,「老夫年歲已高,膝下的幾個後輩,是什麼苗子心裡也有數,要他們上陣殺敵,他們或許還能起點作用,可要坐上那把龍椅,治理這天下,實話實說,沒那個本事。」

  文不能治國,可這天下同樣也不能只靠武力。

  知道自己的優點在哪兒,發揮便可,斷然不能蛇吞象,將自己積攢下來的名聲,毀於一旦。

  再是裴安。

  同朝中百官一樣,跪下的這些臣子也曾逼過他,但裴安同樣拒絕,「我不適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