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亂風如號響,落雪撞台檐。

  晨燈里,裴少淮正在扣緊里腰帶,時月替他從衣籠里取了一件大氅,叫他披上,叮囑道:“官人多穿些,當心道上馬車裡冷。”

  她略支開半扇窗戶,疾風便卷著雪湧進來,嚇得她趕緊收手,楊時月又喃喃道:“冬日要進補,晚膳時候讓嬤嬤燜一煲羊肉,官人記得早些回來。”

  裴少淮應下。

  用過早膳後,天已見亮,裴少淮正打算撐傘出門,小南和小風撒歡兒從屋裡跑出來,戴著茸茸的虎頭帽,趴在牆角探出腦袋瓜來,嘻嘻笑道:“父親,今日好大的雪。”

  裴少淮抬頭看雪花從眼前飄過。

  是呀,好大的雪。

  一場大雪把冬日的情緒盡數填滿,枯枝落盡殘葉,白雪鋪盡門庭,屋裡的暖熱的煙火氣明眼可見,一旦開門便會化作一股煙。

  許多秋日裡未竟的事情,不會因為一場雪而停歇,只是散入千家萬戶,在柴火堆旁繼續著。

  裴少淮沒有拘著小南小風玩雪的心,只是叮囑道:“快些去用早膳,等吃飽穿暖、天大亮了,才能到雪地里耍。”

  想起自己兒時,每逢二十四節氣,段夫子皆會帶著他們個小子出去看景,借著景觀考校他們的學問,裴少淮又道:“等明日休沐,為父帶你們去湖邊看雪景。”

  再叫上言成和少津,帶上他們的崽,在湖畔煮酒閒談,便也算把夫子所教的這份“雅”傳承下去了。

  小南小風歡喜雀躍。

  馬車碾雪,留下兩道深深的車痕。

  路過鬧市,大雪擋不住百姓們搶購的熱情,攤主們早早開攤,趕早市的老翁老婦挎籃而來。大同重開茶馬貿易,一大批凍羊從大同運入京都,成了物美價廉的搶手貨。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植棉織布余得些閒錢,誰家不趁時節醃上幾掛肉呢?

  看到眾人呼著熱氣,裴少淮只覺車內都暖了幾分。

  到了考功司衙門,椅子還沒坐熱,便有內官前來傳話,說是皇上召見,裴少淮只好撂下剛剛沾墨的毛筆,尾隨去了御書房。

  裴少淮猜得到皇帝尋他聊什麼。

  秋末、初冬,朝廷依照京察新策組織了兩場堂考,皇帝為主考,吏部為輔考,都察院為監察。

  秋末第一場考的是京官,為的是核定他們六年來的功績、考察他們的治事才幹,最終確定他們是升遷、平調或是降職、罷黜。

  第一場考核結果已出。

  因淮王宮變剛過去,已經處置了一大批人,朝廷正是用人之際,為了平穩人心,朝廷今年降職、罷黜的官員並不多。

  但效果卻是顯著的。

  朝廷借著堂考,明明白白昭示百官,若想升遷,既要有實實在在的功績,也要有真才實學,從前那種“錦繡文章行天下,賄捧上司興官運”的日子已一去不返。

  渾水摸魚、投機取巧的官員,必會在一年年更加嚴謹的堂考中原形畢露。

  初冬的第二場堂考則是考察京外官的。

  京中許多官位空缺,亟待從京外遴選一批清官能臣填補進來。經過調研過往功績,輔以內閣六部九卿十道的舉薦,首批官員入京,接受朝廷的考核。

  這一場堂考的結果還未告示。

  想來皇帝召見裴少淮,便是為了商議此事。

  ……

  裴少淮來到御書房前,正欲解下斗篷拍拍殘雪,卻見迴廊連接的亭子裡,皇帝正穿著大氅朝他招手,滿亭的熱氣外溢,成了大雪中的雲霧。

  裴少淮小跑過去,一入亭便有濃郁的酒香撲面而來。

  皇帝親自為他斟了一杯,歡喜言道:“關於預進補的官員,他們的履歷與考卷,朕都看過了。”第一年推行新京察,皇帝自然格外重視些。

  又道:“沒想到,京外遺留有這麼多有真才實學、真知灼見的明珠,朕從前的眼光太過閉塞了。”

  裴少淮道:“不是皇上眼光短,而是朝中結黨營私之風擋了皇上視線,也掩了遺珠的輝光。”

  升遷公允,能臣上位,這樣的朝廷才能愈來愈強。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不過……”皇帝話鋒一轉,問道,“考功司舉薦的臣子裡,他們的考卷中,有不少與‘開海’唱反調的聲音,朕想知道,伯淵你為何要舉薦他們?”

  “微臣以為,只要是潔己、為民、有才,與微臣唱唱反調又算什麼?”那幾個臣子其實是在和皇帝唱反調,裴少淮卻故意引到自己身上。

  皇帝專程問此事,足以見得那幾人在卷中寫得何等不討喜。

  裴少淮繼續道:“臣非完人,必有看不到、想不通、做不對的地方,有其他同僚照亮臣的暗處,這是好事……朝中不能只有一種聲音。”

  黨系明爭暗鬥,攪得一灘渾水,這樣不好。大搞一言堂、一派和氣,這樣也不好。

  皇帝被裴少淮說得一怔,又立馬露出笑來,道:“伯淵,你說話愈發狡猾了,朕罰你一杯。”

  君臣亭中觀雪,推杯換盞,心中皆遐想著年年變好的光景。

  ……

  東華門外的一條寬巷裡,朝廷在此處修建有幾座府邸,供臨時入京的官員們暫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