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臨行的最後一日,他們去了縣衙。

  蘭宜帶了兩盒糕點,一張食方,糕點贈與英氏,食方送給了朱典吏。

  在淮安府的這段時間,就數二人對她的幫助最大。

  蘭宜送給朱典吏的那張食方是朱典吏最常來買的一味,她後來在朱典吏的搭訕閒言裡知道,那是他家中兒子喜歡吃的。

  「不難做的,」蘭宜向他道,「主要是糖油的配比,你多試兩次就成了。」

  朱典吏有點魂不守舍:「哦,陸娘子,多謝你。」

  這是蘭宜第一次主動找他,他的目光卻不在蘭宜身上,而忍不住瞄向她身邊的高大男子。

  與之前出現曾與他發生過衝突的那些僕從不同,這名男子的氣勢一望即知不凡,雖然未出一語,單只這副高高在上的神情,目光掃來如電般冷酷裡帶著森嚴,像習慣了發號施令挑剔旁人,在蘭宜所嫁大族中的地位只怕非同一般,說是族長都不為過——

  這樣人家的子嗣,當然是要追回去的。

  他這點身份家底,根本無法與之相抗。

  朱典吏垂頭喪氣,又忍不住有點不甘心,向蘭宜道:「陸娘子,你要多加小心,你這夫家很難會善待你,他家要是再對不起你,欺負你,你不必有顧慮,就來淮安府尋我。」

  蘭宜一怔道:「多謝,不過不用了。」

  她拉著沂王走開。

  朱典吏這個人囉嗦是囉嗦了些,有時令她心煩,但是為人不錯,待她始終未曾越禮,要是告別告出害他被沂王記恨的結果,就是她對不住他了。

  沂王明白她的意思,走了幾步後,淡淡道:「我在你心裡,是這樣小心眼的人嗎?」

  蘭宜不想在外面跟他爭執,便否認道:「不是。」

  她話音剛落,沂王轉頭吩咐跟在後面的竇太監:「有空時查一查這個人,要是有貪贓枉法之事,就法辦他。」

  蘭宜:「……」

  她按不住惱怒,也顧不得在外面了,抬起頭瞪他。

  沂王半垂下眼睛:「著急什麼?他要是沒有惡跡,又曾幫襯過我妻子,我自然該對他有所回報了。」

  蘭宜慌亂地立即低下了頭。

  她知道沂王是為了掩藏身份,才將自稱都改去了,但滿口「我」而不是「本王」的沂王,確實更像是一個尋常丈夫了,好像真的具備與她恩愛不移的可能。

  蘭宜及時止住了想法,幻想無用,多加幻想不過多添失望,還不如走一步看一步。

  與英氏的告別要和平一些,英氏是內宅婦人,沂王原來沒跟進去見她,不過英氏已有四十歲了,不很在乎男女之防,得知他親自來接蘭宜,請他進去說了兩句話。

  英氏說話比朱典吏柔和得多,向他道:「陸娘子到淮安府這麼久,想與她說親的人家,快踏破了門檻,但陸娘子為人堅貞,只願獨自將孩兒養大,如此良婦,你當珍惜才好。」

  這些事沂王知道——孟三定期都有回報,不過此時從旁人口裡說出來,又不一樣,沂王面容舒展開來,看了一眼蘭宜,微顯笑意,道:「我知道。」

  英氏便又問:「那你家中已經再娶——如今接了陸娘子回去,要她如何自處?」

  沂王笑意停住,再看一眼蘭宜,蘭宜別過臉去。

  「哪裡來的胡言。」沂王盯著她,道,「敗壞我名聲,我知道了,非與她算帳不可。」

  英氏歡喜:「原是訛傳嗎?陸娘子,這可恭喜你了。」

  蘭宜無奈,只能陪笑。她扯謊的時候,可做夢都想不到會叫沂王當面拆穿。

  幫蘭宜說完話,英氏又順便想起了沂王之事,對蘭宜夫君的觀感,她與朱典吏一致,這樣青州大族中的傑出人物,與沂王府甚至沂王本人有過來往的可能性極大,既然碰上,隨口再問一問也無妨。

  沂王應付了兩句後,眼神往蘭宜面上輕繞了一圈:「怎麼,我妻子都不曾說嗎?」

  英氏答道:「陸娘子說家中不熟,她沒有見過沂王。」

  沂王緩緩笑了:「是嗎。」

  「……」蘭宜摸著肚子,只管往上望,不與沂王視線相觸。

  英氏沒注意他們之間的機鋒,嘆氣道:「希望沂王的病早日康復就好了。」

  沂王不露聲色,只是應了,之後告辭出來,一路行回香遠齋,他看遍街市風物,方向蘭宜道:「你眼力不錯,選了此處,算是官清民安了,當初背著本王琢磨了多久?」

  蘭宜已能熟練忽視他的陰陽怪氣,回他:「有朝一日,王爺若能愛民如子,一以貫之,使他處皆如此處,就不必有此語了。」

  沂王微顯愕然,繼而搖頭失笑。

  離人回歸的帆終究揚起。

  沂王派來淮安府的人手都跟著一道撤回,只除了孟三,他沒上船,也沒留在淮安府,而是另外領了差事,拿了沂王的一封書信,往河南懷慶去了。

  那是康王的封地。

  「我尋他幫個忙。」沂王寫信用的是蘭宜的紙筆,寫時沒避著她,邊寫邊向她道。

  蘭宜「嗯」了一聲,算作回應。

  她沒多問,也沒看他寫的什麼。

  等登船後,航行起來,沂王不知是不是閒得無聊,卻又想起來問她:「你不好奇本王找四哥幫什麼忙?」

  蘭宜搖頭,他們兄弟之間的事,她覺得應當與她無關。

  沂王坐在她身邊,攜了她的手握著,低聲道:「我要把實哥兒過繼給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