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蘭宜一下子真驚了,猛地轉頭看他,她沒想到是這件事,更沒想到沂王會就這麼告訴她。

  「實哥兒身上的問題,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蘭宜不能否認,沂王此時才問她,已算極為能忍了。

  「是從本王行止里看出來的嗎?」

  蘭宜猶豫著,輕輕點了下頭。

  原因更多一點,包含了兩世不同的比對,這她當然不能說的。

  沂王沒有細問,因為他又不打算追究蘭宜,窮根究底就沒有意義。

  「小王爺——他的身世究竟是怎麼回事?」到了這個地步,倒是蘭宜忍不住開口問了,沂王都主動把這層蓋子揭開了,當然表示她可以問。

  「太子無行,誘騙了俞氏。」與之前提到類似話題時相比,沂王如今顯得平靜許多,「俞氏失身之後,不敢言聲,隱瞞拖延,釀下大錯,最終煎熬病亡。」

  蘭宜有點納悶:「王爺那時沒有感覺不對嗎?」

  沂王前世就栽在這點上,太子唯一勝過沂王的只有無恥,而他就憑此勝了最後一招。

  這真是諷刺,也真是現實。

  她問的含蓄,沂王聽懂了,道:「俞氏與太子後,十分恐懼後悔,怕種下禍根,便尋機請我過去,我起先拒絕了,她親自求懇,本王平日待她冷淡,但見她如此,便未忍當著下人再拂她的顏面,她設宴擺酒,本王那時在京中,心情也不甚好,順勢多飲了兩杯——」

  蘭宜眨了下眼,有句話實在想問又不好出口:那他怎麼確定小王爺是太子的,而不是他的?

  單是長相,做不得那麼准。

  「本王那日後來爛醉,什麼都沒做。」沂王對著她寫滿求知的眼神,沒好氣道。

  蘭宜:「——呃。」

  「男女之事,我那時候不放在心上,不大有數。」沂王簡短解釋,「俞氏說了是那日,我也沒多想。」

  他對先王妃雖然冷淡,但不會想到去懷疑她,她說什麼,他就信了。

  那麼多年未有他念。

  「那後來是彭氏告訴王爺的嗎?」

  「本王自己也覺出來點不對。」沂王把弄她的手指,看著她道,「就是仰天觀上,你打了本王那日。後來下藥的刺客招認出俞氏與太子的姦情,本王再回想當年酒後,與當時對你有所相似。」

  相似點在於他都沒來得及真的做什麼,人就失去了意識。

  那麼多年前的一場酒後,他本來是想不起什麼的,有了比照,他才找回了記憶。

  也或者,他對於究竟有沒有行過那一場情/事,不是毫無疑惑,只是他不能懷疑,那等於否定俞氏的貞潔,等於逼她去死。於是他只能讓那疑惑一直沉在那兒,直到終於機緣巧合,被喚醒過來。

  蘭宜聽他提及仰天觀,不由有點失神,那是他與她一切的開始。

  就是在那裡,他們的人生開始變化交叉糾纏,變成如今模樣。

  但是她心裡又有點說不出來的彆扭,因沒想到他做過那樣的比較,怎麼想怎麼怪異,一口氣下不去,撿著他身上能擰動的地方擰了一把。

  沂王不解:「本王怎麼你了?」

  蘭宜不好出口,倉促里胡亂道:「王爺這麼比,那是不是也該懷疑我了。」

  「胡說什麼。」沂王立即斥道,不過他隨後想了想,又道,「本王還真分不清你這胎到底是哪天,那陣子我預備進京,天天都有,只怕叫孟源來也說不清——唔。」

  是蘭宜面色如霞氣急敗壞地捂住了他的嘴。

  沂王拉下了她的手,笑道:「你欠本王的還多著,你別忘了,你跟縣衙那婦人說了些什麼?那也是你的帳,本王都替你記著。」

  蘭宜懶得就這個與他紛爭——爭贏爭輸她都沒好處,道:「王爺只管算去吧,我債多了不愁。」

  作者有話說:

  奮戰到最後一刻,保住了沒進小黑屋~!

  第90章

  小王爺之事在沂王說來, 歸於過繼出去的一句話,蘭宜於路途之中也未多再多問, 及等到京之後, 她才發現事情不是那樣簡單。

  她與沂王在天色昏暗後,從王府後門悄然入府,范統領接到傳話, 急急迎過來, 稟報導:「王爺,您總算回來了,小主子鬧了絕食,躺在床上不言不動,連彭嬤嬤也不能近身——」

  沂王皺起眉來:「什麼時候的事?」

  范統領道:「有三四天了,您剛走那會兒, 小主子也不願意說話, 但彭嬤嬤哄著勸著,還能讓他吃下點東西, 後來漸漸就悶在屋裡,屋門都不出了,到了前幾天, 小主子連床也不下了, 整日只是躺著, 彭嬤嬤沒辦法,找了屬下去,每天硬壓著才能灌點米湯下去。」

  沂王駐足片刻, 轉頭向蘭宜道:「你先回去吧, 我過去看看。」

  蘭宜無話, 與他分了兩路, 在竇太監的陪同下,自往正院行去。

  將她送到正院,看著見素等侍女迎出來以後,竇太監才匆匆離開,看樣子應該是跟著趕往小王爺那邊了。

  以見素為首的侍女們排列開來,拜見蘭宜。

  蘭宜看見她們,生出點慚愧:「快起來,讓你們受苦了。」

  「娘娘說哪裡話。」見素仍是穩重模樣,過來攙扶她,「王爺沒有太怪罪我們。」

  蘭宜原不怎麼相信——沂王御下一向甚嚴,等坐定歇息了一會,主僕間敘起話來,方知道見素說的是實情,原因是很快從鈴子口中審出了她和翠翠的去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