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私窺宮闈,是死罪。」

  「有證據嗎?」應飛英道:「不然,下官可要向陛下告一狀,廠公為了尚意誠的事費心太過,不惜冤枉下官。」

  冤不冤枉不重要,重要的是為尚意誠。姜善心想,這個應飛英,拿捏人心的本事真是了不得。

  「你的目的是什麼?」姜善問道:「僅僅是為了離間我與陛下嗎?」

  應飛英揣著手想了想,「下官入朝時間尚淺,這段時間以來,也看了不少。私以為,朝臣與陛下,不該是你死我活的關係。不能忠於君王的臣子,和不信任臣下的君王,都是不合格的。這樣的朝政,如何能長久。」

  姜善目光微斂。

  應飛英繼續道:「陛下是少帝,臣子是老臣,難免起衝突。你看這幾次衝突好像都是陛下贏了,但其實不然。陛下太自負,他看不起這些對不起他和文聖皇帝的臣子,他不屑與這些人合作。可廠公想想,偌大的朝堂,難道只靠陛下一個人嗎?」

  應飛英看向姜善,「君王和臣子,必須合作。要讓那些臣子真心為陛下,只有利益相連,而后妃就是樞紐。」

  應飛英笑的胸有成竹,「如果廠公不理解我的話,是不會同意選妃的。」

  姜善沉默了很久沒有說話。

  應飛英安然無恙的離開了白米街,三秋不解,姜善卻諱莫如深,一個字都不提。

  福康看得出來姜善心情不好,上去打圓場,「哎呀,這些事太複雜了,擾的人頭疼。三秋好容易回來一會,咱們幾個聚一聚可好?」

  福泰也道,「是啊是啊,這麼一看,咱們幾個就同當年在王府的時候一樣。」

  三秋看了看福康福泰,也笑了。

  姜善眼裡帶了些笑意,「罷了,好容易都在這裡,不想那些了,叫廚房弄桌酒菜,咱們幾個一道說說話。」

  這邊幾人敘舊,那邊端獻回了宮,面沉如水。

  底下人將事情回報完畢,不敢看端獻的神色。

  「銀裸子,」端獻忽的笑了,笑的人毛骨悚然,「我說呢,原來是有這麼一樁舊事。」

  轉眼到了傍晚,燈籠燭台全都點上燈燭,府中一片明亮。姜善他們不用下人伺候,一道這麼多年,不必這麼講究。大多數時候是福康和福泰說話,姜善只是聽他們說。三秋時不時的看一眼姜善,還是有些擔心。他心思重,即便是玩樂也放不下。

  忽的聽見門口一陣吵鬧,三秋起身看去,只見一隊錦衣衛提著火把燈籠走進來。福康起身呵道:「放肆,這裡也是你們能闖的?」

  為首的是個千戶,他對著姜善拱了拱手,道:「奉陛下旨意,請廠公回宮。」

  姜善眯了眯眼,坐在位子上沒有動,「瞧你們這陣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來拿我的。」

  「下官不敢,」那千戶態度很是強硬,「請廠公回宮。」

  三秋眉頭一皺就要上前,姜善攔下他。安撫了福康福泰和三秋三個人,他對著錦衣衛千戶道:「走吧。」

  趁夜回了宮,姜善只能聽得見車馬聲,四下里都很安靜,隔著窗簾看的緊火把閃爍。

  到了外門,換了攆車一路行到明淨軒。

  還不等姜善坐下,那邊施屏就來了。

  他身後跟著兩個小太監,小太監手裡捧著托盤。

  「這是陛下賞廠公大人的。」

  施屏把錦緞揭開,裡面是兩盤銀裸子,刻著吉祥如意的字樣。

  姜善不明所以,施屏道:「陛下還給大人帶了口諭。」

  「銀裸子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怎麼就值得你一藏這麼多年?」

  這個施屏也是個人才,把端獻冷嘲熱諷的那種態度原原本本的表達了出來。

  被他這麼一提醒,姜善想起了陸商的那枚銀裸子。他看著施屏,氣的眼睛都紅了。

  「他是不是瘋了,」姜善咬著牙道:「我跟陸商·····我跟陸商能有什麼!」

  姜善一把掀了托盤,銀裸子落在地上,到處都是。

  施屏也嚇了一跳,面上透著點虛,「陛···陛下還命大人將牙牌還回來。」

  姜善扯過牙牌揚手砸在地上,生生把個牙牌砸碎,「滾!」

  施屏忙帶著人退下了。

  作者有話說:吵架再升級寫的有些匆忙,回頭再修吧

  第65章 宴席

  很快端獻就讓姜善知道了不認錯的下場。

  沒了牙牌,姜善只能待在宮內,前朝朝政一概不知,東廠的事全被三秋接手。沒過多久,端獻又設立了西緝事廠,由施屏掌管,旗下一應配置與東廠無二。

  西廠較之東廠更為跋扈,施屏一朝得志,頭一件事就是報復昔日在宮中與他不對付之人。在外頭,西廠監察百官,仗著陛下撐腰,行事全然不按律法。朝中大臣戰戰兢兢,生怕哪天大禍臨頭。

  這樣的壓力下,倒有不少人懷念起了當日的東廠,東廠行事,到底還是按著規矩來的。

  另一件便是選妃的事,湖廣巡按聞得陛下選妃,尋了個揚州瘦馬充作其妹送入宮中。此女黛含春川,神如秋水,雪膚花貌,粉靨嬌顰,因著出身風月,極擅床幃之事。陛下見之心喜,很快封了玉妃。除她之外,所有選妃的人都落了選。

  陛下的這幾樁事體都有些昏庸無道的意思,沈難與他爭吵過,後來告了假,內閣的事撂給了梁格,梁格勉力支持,時常與陛下起衝突。往常,這些出格太過的事情還可以尋了尋姜善,指望他勸諫一二,而今姜善稱病月余,有位朝臣提了一句,轉天就被發落。於是眾人不敢再提,姜廠公這三個字,倒成了諱莫如深的話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