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庵廟內。

  趙蘅玉感到冰冷的毒酒順著她的下巴灌進了她的衣襟中,她渾身發抖,卻並不是因為寒冷。

  她用一隻胳膊護住懷中的獬兒,在陳敏敏發瘋之際,她抽出了腰間的匕首。

  輕微一道噗聲,匕首刺破了陳敏敏的錦羅衣裳,刺進了她的血肉之中。

  她瞪大了眼睛,緩緩倒在趙蘅玉身上。

  兩人一起落在蒲團之上。

  血腥味漸漸地瀰漫開來。

  趙蘅玉閉上了眼睛。

  從陳敏敏端著毒酒進來之時,趙蘅玉便知道,若不做點什麼,她今天會死。

  她懷中抱著獬兒,正常情況下與陳敏敏對峙毫無勝算,就算宮人們心存顧慮不幫陳敏敏,她也會被陳敏敏用一壺毒酒送走。

  所以她刻意激怒陳敏敏,就是讓陳敏敏心神大亂。

  在陳敏敏毫無防備之時,用匕首貫穿了她的胸口。

  陳敏敏壓住趙蘅玉,緩慢倒了下來。

  趙蘅玉仰頭落在蒲團上,自始至終都將獬兒護得好好的。

  她感到腰腹間有鈍鈍的疼痛。

  蒲團上的血,並不全部是陳敏敏的。

  趙蘅玉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在和陳敏敏推搡之間,她費力抽出了腰間的匕首。

  是趙珣送她的那一把匕首。

  那把匕首被陳敏敏壓著划過趙蘅玉的腰間,趙蘅玉用力握緊了它,反手將她刺入了陳敏敏的胸口。

  趙蘅玉緩慢睜開了眼,神情恍惚又疲憊。

  她看見了宮人臉上驚惶不安的神色。

  他們看見血從陳敏敏的背後滲透開,他們看見趙蘅玉睜開了眼。

  翠微面色慘白,她張開了嘴,趙蘅玉耳中一片轟鳴又像是寂靜無聲,很久之後,她才聽到一聲尖叫從翠微口中傳來。

  「不——」

  她一步一步走了過來,她扶起陳敏敏,而後手指顫抖地撿起了跌落地上的酒壺,她直愣愣看著趙蘅玉,向趙蘅玉走了過來。

  她彎下腰來,面容輕微扭曲,提起酒壺,按住了趙蘅玉的頭。

  趙蘅玉脫力地望著翠微。

  她失誤了。

  她看出來陳敏敏是違背太皇太后的命令,私自前來毒殺自己,她以為除了陳敏敏後,剩下的宮人不敢對她動手。

  她賭的就是這一點。

  但是她顯然估錯了翠微和陳敏敏的情誼。

  趙蘅玉忍著腰間的疼痛,她暗暗積蓄著力氣,身體卻難以控制,她只感到一陣又一陣的虛脫。

  翠微將酒壺壓到了她的唇邊……

  猛然間,一支利箭破空而來,射中了翠微。

  翠微被利箭一帶,難以置信地倒在了地上。

  趙蘅玉閉了眼,然後睜開。

  她看見漫天風雪下,趙珣收了弓箭,跳下了馬,飛奔而來。

  「我來晚了。」

  「能起身嗎?」

  「一切都結束了。」

  趙珣的聲音一聲一聲傳進她的耳中,她似乎在應答著,卻因精神恍惚,記不清楚自己說了什麼。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這破廟的。

  她的裙衫上染著血漬,趙珣衣袍上浸透了冰冷的雨水。

  她忽而看向了趙珣,他們相視一笑,相互攙扶著,跌跌撞撞走進風雪中。

  她仿佛知道,從此,再無風雪。

  天色漸晚,趙蘅玉抬起了頭,看向了天邊的一輪圓月。

  月亮升起來,落在高山之上。

  此時此刻,此年此景。

  山月相逢,人影成雙。

  作者有話說:

  第114章

  那日之後, 趙珣將魏國公府中人悉數清算,屹立三朝而不倒的鼎盛家族,終於轟然倒塌。

  或許是見大勢已去, 或許是心灰意冷,太皇太后自請離宮, 趙珣不曾有過挽留。

  他將太皇太后遷入當年他生活過的行宮裡,太皇太后走時, 只帶了芳嬤嬤一人。

  黃嬤嬤聞訊趕來, 求趙珣念在母子情分上,放太皇太后一馬。

  趙珣無動於衷。

  太皇太后不曾有過期待,也沒有傷心, 她上了馬車。

  塵土滾滾, 太皇太后掀開車簾看了趙珣一眼, 過去的二十年裡, 她有過無數機會好好看他, 但她從不肯正眼看他。

  這也許是最後一眼, 她的心底驀地有了不舍和後悔。

  她放下車簾,並不知道他們母子是否有和解的那一天。

  趙珣負手, 站在宮門外看了許久。

  趙蘅玉悄然走近了他,為他披上了厚厚的大氅, 說道:「外頭風寒,回去吧。」

  趙珣點了點頭,握緊了她的手。

  他問道:「你身上傷還痛嗎?」

  趙蘅玉道:「不過是皮外傷,好全了。」

  趙珣又問道:「獬兒今日怎麼樣?」

  趙蘅玉道:「太醫說已經大好了, 可獬兒總哼哼唧唧的粘著人, 像是依舊不舒服一樣。」

  趙蘅玉被趙珣牽著往前走了兩步, 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太皇太后漸漸遠去的馬車。

  當年之事塵歸塵土歸土, 但趙蘅玉忽然間有些放不下了。

  若父皇和太皇太后之間是那般沉重陰暗的感情,那她母妃當年是充當著什麼角色?

  她母妃彌留的時日,快活嗎?

  趙蘅玉心中的疑問盤桓不休,她在大雪紛飛的一個早上,來到蘭妃的陵墓前祭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