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誰都能理解那份絕望。在井底一般的四方屋檐里受困,不得進,不得出,就連自己的孩子,亦不能相認。
無盡地等待,等待衰老和死亡。
哪裡還有意義?
當初,面對曹丕嚴厲的審訊,誓死地辯護,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那剛誕生的孩兒。莫瓊樹自知,無論她能否辯贏秦浮煙,她是紅衣先生也好,與魯延良有無瓜葛都罷,她的餘生,都不能再回復從前的風光了。她只是想要為小曹禧爭取更多,爭取那份清白,使他將來在這艱難的皇宮裡不至於受到質疑和危險,當滴血驗親的結果正如她所期待的那樣時,算知道,她的人生,已經到盡頭了。她再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了。她將心一橫,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飄搖的一生。
薛靈芸便想起第一次在御花園聽莫瓊樹彈唱的qíng形。她的歌聲如天籟,琴音婉轉,帶著不緊不慢的憂傷。她的衣著華而不俗,她的表qíng冷漠高傲,仿佛與周遭的景致都不協調。她常常覺得她不應該來這污濁的塵世,又尤其是,污濁塵世里最複雜最yīn暗的皇宮。
這層疊的重樓。
這寂寞深閨。
到底,釀過多少的悲劇,禁錮了多少亡魂?
薛靈芸思緒飄渺,神色凝重,獨自穿梭在空曠寂寥的巷道,不知走了多久,走到景嵐宮。那裡依舊整潔氣派,只是,變得頹廢低沉,毫無生氣。隱約仿佛還能聽到裡面飄出的琴聲與歌聲。薛靈芸頓覺難受,忍不住,漸漸哭了起來。
淚眼迷離間有一方灰色的手帕遞到面前。
薛靈芸抬頭看,原來是蒼見優。
他亦是聽聞莫瓊樹的死訊心緒難平,恍惚間走來了這裡。她一看見他,心中便湧起一陣波瀾,突然開口道:“如果不是我們執意要挖掘事qíng的真相,她也許不會選擇這條路。”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薛靈芸的哭聲更大了。掩了面,反覆地呢喃著,對不起,對不起。蒼見優雙眉一沉,將薛靈芸攬在懷裡:
“別哭。”
別哭。
那聲音如雲絲繚繞在耳畔,輕柔的,緩慢的,一直一直繞進了心底。可是,薛靈芸說的,也許是對的吧,長久以來他們總是不願輕易地臣服於他們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對任何事qíng都抱著追根究底的心態,卻不知,有時候真相反而更加殘忍。
這時,頭頂一聲悶雷,風卷著地面的沙塵和落葉,飄飄dàngdàng而來。想必是那剛剛停歇的bào風雨,又要來了吧。
第十七章彷徨之亂(1)
時值huáng初四年。
深秋。木葉落。芳糙薪。蕉花紅。松柏秀。後宮在連續的兩三個月里,似是風平làng靜。艷陽終日。看上去一派祥和昇平。
因為新進貢的一批jú花開得正香艷,品種繁多遠勝從前,曹丕便在御花園邀請眾王公大臣飲酒賞花對詩,部分妃嬪亦列席,場面極為盛大。薛靈芸坐在其中,見斜對面的位置已不是莫瓊樹所有,不可抑制地又感傷起來。
這時,皇后郭氏姍姍來遲。看她面容疲憊,雙眼無神,就像久困未眠或是害了病。眾嬪妃不約而同地掩了口,私底下議論起來。薛靈芸心中狐疑,低聲問紅萱:“依然沒有綠荃的消息嗎?”紅萱搖頭:“沒有,已經第六天了,皇宮裡所有的地方都搜遍了,也不見綠荃。”
唉。薛靈芸不禁嘆息。
綠荃是郭后最貼身貼心的宮女,伺候她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卻不想前幾日突然傳出她失蹤的消息。有看守宮門的侍衛說她出了宮,但卻不能斷定她是否已經回來,郭后便命羽林騎的人在皇宮和京城四處搜尋她的下落,至今也毫無頭緒。
綠荃畢竟只是一介小小的宮女,如此勞師動眾,讓曹丕頗有些不悅。後宮的嬪妃們亦是不解,難道郭后跟綠荃的感qíng已深到難以割捨的地步,綠荃失蹤,她不但弄得自己疲憊恍惚,就連這樣隆重的宴會也要遲到?
少頃。酒宴的入口來了一名錦袍的男子,正是蒼見優。他和前來接迎的太監耳語幾句,太監便匆匆地跑到郭后面前,行禮跪拜之後也不知說了什麼,郭后臉色大變,急急地向曹丕請退。出了熱鬧喧譁的園子,郭后腳步匆忙,看見蒼見優,連禮節也不顧了,直接便問他:“找到綠荃了?”
“是的。”蒼見優面露難色,道,“有人在宮外發現了綠荃的屍體。”
“她——死了?”
郭后先是一驚,倒退兩步,可片刻之後反而像是鬆了一口氣,在悲哀之餘,沒有了先前的慌亂。“她是如何死的呢?”她喃喃自語。蒼見優直皺眉頭,道:“微臣尚在調查。”
也許是偏見吧,蒼見優想,但總覺得宮內宮外是天壤之別。區區的一堵牆,隔開的,竟然是複雜與簡單的兩個世界。
在宮裡,若是出了命案,調查費時,費神,還可能牽連甚廣,就如同置身機關重重的暗室里,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可是,在宮外,就好比此次綠荃的死,從發現屍體到揪出兇手,竟然只用了短短兩天時間。這不,眼前滾燙的熱茶還沒有冷卻,就有侍衛前來通報,說已經捉拿到真兇,正在押回中郎將府的路上。
蒼見優輕輕地噓了一口氣。
中郎將府的大堂,蒼見優負著手,威嚴地站在正中央,頎長的身影將周遭的侍衛似乎都要掩蓋了去。那真兇便在堂下。
一身囚衣,蓬頭垢面地跪著。
他姓黎,字瑞祁,而立之年,是京中一名商人——但卻不是普通的商人,因為經營的也不是普通的生意——許多人都知道,想要世間的奇珍異寶,或者是光怪陸離的玩意,在奇坊齋大多能找到。甚至是旁門左道的東西,奇坊齋也不會教買主失望。譬如,能夠使人笑足三日三夜再bào斃而亡的金羅漢,或者是在夜光下驚現吞雲吐霧奇象的翡翠雕龍,甚至不用學舌也能說話的鸚鵡。總之,稀奇古怪,死物活物,好好壞壞,奇坊齋的商品任誰看了都會眼花繚亂。這些貨品,由奇坊齋分布在各地的搜獵者想盡辦法獲得,運回京中,由店鋪的老闆和掌柜監管。
而黎瑞祁就是掌柜。
說到身份,說到奇坊齋,蒼見優忽然止住了黎瑞祁的話。他揮手示意在場所有的人都退下,閉了門,只留他自己跟黎瑞祁單獨相處,然後問對方:“你跟綠荃是什麼關係?”
“賣家與買家。”
蒼見優隱隱地起了些念頭,但不動聲色,繼續問:“你為何要害她?”黎瑞祁頓時將頭一低,深深地嘆口氣,似是極為悔恨的樣子。他道:“她破壞了我們的規矩。”原來正如蒼見優所料,事qíng跟當年郭后陷害甄妃一事有關。對此事蒼見優記憶猶新。因為宮女紅萱和青棉為了揭發郭后還甄妃一個清白,計劃以死諫帝王,結果卻是他在暗中收拾殘局,將青棉的死掩蓋過去。後來此事便不了了之。他看過青棉帶在身上的血書,還一直將血書收藏在自己府中。血書里說,只要有京中奇坊齋的買賣jiāo易書,就能夠找到綠荃向奇坊齋購買詛咒木偶的證據,因為jiāo易書上有綠荃的簽名。如今,綠荃死了,而真兇又是奇坊齋的掌柜,他很自然地便聯想到這件事或許同木偶jiāo易有關,所以,方才喚退了所有的下人。這件事qíng牽涉到郭后,自然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兩年前,綠荃軟磨硬泡,奇坊齋也不肯銷毀他們之間的買賣jiāo易書,綠荃無奈之下便僱人到鋪子裡偷取。
事qíng被黎瑞祁發現了。
黎瑞祁貪圖綠荃宮女的身份,便以jiāo易書相要挾,要綠荃偷運禁宮寶物給他,若是綠荃不從,他便要將jiāo易書呈到御前告狀,將他所知道的事qíng全抖出來。綠荃無奈,這兩年,便一直在黎瑞祁的威脅下,被迫聽從於他。那日綠荃出宮,和往常一樣帶了幾件皇后的珠釵首飾,黎瑞祁卻嫌東西不夠貴重,跟綠荃起了爭執。惱怒之下綠荃便說要一拍兩散,大不了到官府告發黎瑞祁,自己再承擔了罪名服毒自盡。她推開黎瑞祁跑出門外,黎瑞祁擔心她真的會去報官,便在後面追,慌亂中搬了一塊大石頭砸過去。石頭正好砸中綠荃的後腦。只是片刻的工夫,綠荃便失血而死。
第十七章彷徨之亂(2)
雖然後來已將屍體丟棄,但是天網恢恢,依然漏下了線索。
蒼見優聽罷,嚴厲地問黎瑞祁:“jiāo易書在哪裡?”黎瑞祁不做狡辯,道:“在奇坊齋,我的臥室里,這份jiāo易書我是單獨保管的。”說罷,又誠惶誠恐地抬頭看著蒼見優,一副乞憐的表qíng,道,“大人準備如何處置小民?”
蒼見優的眼神微微一黯,似在思考,好一會兒悶聲不吭。黎瑞祁是知qíng人,他知道皇后的秘密,他活著,只能成為一枚暗器,隨時隨地威脅著皇后的地位乃至整個後宮的治亂。最好的結果便是他死去,將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帶進huáng泉吧。蒼見優這樣想著,再看了看黎瑞祁,滿眼的無奈。
此時,中郎將府人很多,但鴉雀無聲。羽林騎的侍衛還守在大門外,等待著蒼見優審問的結果。卻突然聽到啪啦一聲響,眾人忍不住推門撞了進去——
只見黎瑞祁雙目圓睜伸長了四肢躺在地上。
他已經死了。
蒼見優道,犯人企圖行刺自己,他無奈之下便唯有殺了他。待屍體運走,他遣散了眾人,立刻從後門離開,直奔奇坊齋而去了。
是夜。
莫夫人的容顏依舊清晰地浮現在腦海里,空dàngdàng的景嵐宮,蒼白的匾額,還有盤旋的烏鴉……支離破碎的畫面,填滿了整個記憶。
還有薛靈芸的聲音,也不時地縈繞在耳邊——如果不是我們執意要挖掘事qíng的真相,她也許不會選擇這條路——這句話就像一團yīn影,包裹著月色中的蒼見優。似是連嗚咽的風聲都在問他:她說的是對的嗎?難道,有時真相也必須掩藏?
他發現自己開始懼怕真相。
懼怕那真相被揭發之後所造成的傷害。
況且,他已經替郭后隱瞞過一次了,也許就不在乎還有第二次吧。這些混亂的想法衝擊著他,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他開始懷疑下午自己的所為到底是否正確,或者說,深宮內闈的事,原本就沒有對錯可言。他是故意給黎瑞祁機會逃跑的,也是故意趁他逃跑的當口用暗器擊斃他,然後再到黎瑞祁的居處搜走了那份jiāo易書。
他面臨兩種選擇。
一是向郭后投誠,稟明一切,jiāo易書任由郭后銷毀,事qíng就再無後患,後宮之中依舊維持原狀;二是到御前揭發郭后曾謀害甄妃的事實,將人證和物證都jiāo由皇上定奪。只因郭后對他有知遇之恩,素來器重他,給了他不少的機會,而他自己亦從來沒有親眼看到郭后做出任何卑劣的舉動,所以,他向來都有維護郭后之心。
無盡地等待,等待衰老和死亡。
哪裡還有意義?
當初,面對曹丕嚴厲的審訊,誓死地辯護,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那剛誕生的孩兒。莫瓊樹自知,無論她能否辯贏秦浮煙,她是紅衣先生也好,與魯延良有無瓜葛都罷,她的餘生,都不能再回復從前的風光了。她只是想要為小曹禧爭取更多,爭取那份清白,使他將來在這艱難的皇宮裡不至於受到質疑和危險,當滴血驗親的結果正如她所期待的那樣時,算知道,她的人生,已經到盡頭了。她再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了。她將心一橫,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飄搖的一生。
薛靈芸便想起第一次在御花園聽莫瓊樹彈唱的qíng形。她的歌聲如天籟,琴音婉轉,帶著不緊不慢的憂傷。她的衣著華而不俗,她的表qíng冷漠高傲,仿佛與周遭的景致都不協調。她常常覺得她不應該來這污濁的塵世,又尤其是,污濁塵世里最複雜最yīn暗的皇宮。
這層疊的重樓。
這寂寞深閨。
到底,釀過多少的悲劇,禁錮了多少亡魂?
薛靈芸思緒飄渺,神色凝重,獨自穿梭在空曠寂寥的巷道,不知走了多久,走到景嵐宮。那裡依舊整潔氣派,只是,變得頹廢低沉,毫無生氣。隱約仿佛還能聽到裡面飄出的琴聲與歌聲。薛靈芸頓覺難受,忍不住,漸漸哭了起來。
淚眼迷離間有一方灰色的手帕遞到面前。
薛靈芸抬頭看,原來是蒼見優。
他亦是聽聞莫瓊樹的死訊心緒難平,恍惚間走來了這裡。她一看見他,心中便湧起一陣波瀾,突然開口道:“如果不是我們執意要挖掘事qíng的真相,她也許不會選擇這條路。”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薛靈芸的哭聲更大了。掩了面,反覆地呢喃著,對不起,對不起。蒼見優雙眉一沉,將薛靈芸攬在懷裡:
“別哭。”
別哭。
那聲音如雲絲繚繞在耳畔,輕柔的,緩慢的,一直一直繞進了心底。可是,薛靈芸說的,也許是對的吧,長久以來他們總是不願輕易地臣服於他們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對任何事qíng都抱著追根究底的心態,卻不知,有時候真相反而更加殘忍。
這時,頭頂一聲悶雷,風卷著地面的沙塵和落葉,飄飄dàngdàng而來。想必是那剛剛停歇的bào風雨,又要來了吧。
第十七章彷徨之亂(1)
時值huáng初四年。
深秋。木葉落。芳糙薪。蕉花紅。松柏秀。後宮在連續的兩三個月里,似是風平làng靜。艷陽終日。看上去一派祥和昇平。
因為新進貢的一批jú花開得正香艷,品種繁多遠勝從前,曹丕便在御花園邀請眾王公大臣飲酒賞花對詩,部分妃嬪亦列席,場面極為盛大。薛靈芸坐在其中,見斜對面的位置已不是莫瓊樹所有,不可抑制地又感傷起來。
這時,皇后郭氏姍姍來遲。看她面容疲憊,雙眼無神,就像久困未眠或是害了病。眾嬪妃不約而同地掩了口,私底下議論起來。薛靈芸心中狐疑,低聲問紅萱:“依然沒有綠荃的消息嗎?”紅萱搖頭:“沒有,已經第六天了,皇宮裡所有的地方都搜遍了,也不見綠荃。”
唉。薛靈芸不禁嘆息。
綠荃是郭后最貼身貼心的宮女,伺候她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卻不想前幾日突然傳出她失蹤的消息。有看守宮門的侍衛說她出了宮,但卻不能斷定她是否已經回來,郭后便命羽林騎的人在皇宮和京城四處搜尋她的下落,至今也毫無頭緒。
綠荃畢竟只是一介小小的宮女,如此勞師動眾,讓曹丕頗有些不悅。後宮的嬪妃們亦是不解,難道郭后跟綠荃的感qíng已深到難以割捨的地步,綠荃失蹤,她不但弄得自己疲憊恍惚,就連這樣隆重的宴會也要遲到?
少頃。酒宴的入口來了一名錦袍的男子,正是蒼見優。他和前來接迎的太監耳語幾句,太監便匆匆地跑到郭后面前,行禮跪拜之後也不知說了什麼,郭后臉色大變,急急地向曹丕請退。出了熱鬧喧譁的園子,郭后腳步匆忙,看見蒼見優,連禮節也不顧了,直接便問他:“找到綠荃了?”
“是的。”蒼見優面露難色,道,“有人在宮外發現了綠荃的屍體。”
“她——死了?”
郭后先是一驚,倒退兩步,可片刻之後反而像是鬆了一口氣,在悲哀之餘,沒有了先前的慌亂。“她是如何死的呢?”她喃喃自語。蒼見優直皺眉頭,道:“微臣尚在調查。”
也許是偏見吧,蒼見優想,但總覺得宮內宮外是天壤之別。區區的一堵牆,隔開的,竟然是複雜與簡單的兩個世界。
在宮裡,若是出了命案,調查費時,費神,還可能牽連甚廣,就如同置身機關重重的暗室里,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可是,在宮外,就好比此次綠荃的死,從發現屍體到揪出兇手,竟然只用了短短兩天時間。這不,眼前滾燙的熱茶還沒有冷卻,就有侍衛前來通報,說已經捉拿到真兇,正在押回中郎將府的路上。
蒼見優輕輕地噓了一口氣。
中郎將府的大堂,蒼見優負著手,威嚴地站在正中央,頎長的身影將周遭的侍衛似乎都要掩蓋了去。那真兇便在堂下。
一身囚衣,蓬頭垢面地跪著。
他姓黎,字瑞祁,而立之年,是京中一名商人——但卻不是普通的商人,因為經營的也不是普通的生意——許多人都知道,想要世間的奇珍異寶,或者是光怪陸離的玩意,在奇坊齋大多能找到。甚至是旁門左道的東西,奇坊齋也不會教買主失望。譬如,能夠使人笑足三日三夜再bào斃而亡的金羅漢,或者是在夜光下驚現吞雲吐霧奇象的翡翠雕龍,甚至不用學舌也能說話的鸚鵡。總之,稀奇古怪,死物活物,好好壞壞,奇坊齋的商品任誰看了都會眼花繚亂。這些貨品,由奇坊齋分布在各地的搜獵者想盡辦法獲得,運回京中,由店鋪的老闆和掌柜監管。
而黎瑞祁就是掌柜。
說到身份,說到奇坊齋,蒼見優忽然止住了黎瑞祁的話。他揮手示意在場所有的人都退下,閉了門,只留他自己跟黎瑞祁單獨相處,然後問對方:“你跟綠荃是什麼關係?”
“賣家與買家。”
蒼見優隱隱地起了些念頭,但不動聲色,繼續問:“你為何要害她?”黎瑞祁頓時將頭一低,深深地嘆口氣,似是極為悔恨的樣子。他道:“她破壞了我們的規矩。”原來正如蒼見優所料,事qíng跟當年郭后陷害甄妃一事有關。對此事蒼見優記憶猶新。因為宮女紅萱和青棉為了揭發郭后還甄妃一個清白,計劃以死諫帝王,結果卻是他在暗中收拾殘局,將青棉的死掩蓋過去。後來此事便不了了之。他看過青棉帶在身上的血書,還一直將血書收藏在自己府中。血書里說,只要有京中奇坊齋的買賣jiāo易書,就能夠找到綠荃向奇坊齋購買詛咒木偶的證據,因為jiāo易書上有綠荃的簽名。如今,綠荃死了,而真兇又是奇坊齋的掌柜,他很自然地便聯想到這件事或許同木偶jiāo易有關,所以,方才喚退了所有的下人。這件事qíng牽涉到郭后,自然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兩年前,綠荃軟磨硬泡,奇坊齋也不肯銷毀他們之間的買賣jiāo易書,綠荃無奈之下便僱人到鋪子裡偷取。
事qíng被黎瑞祁發現了。
黎瑞祁貪圖綠荃宮女的身份,便以jiāo易書相要挾,要綠荃偷運禁宮寶物給他,若是綠荃不從,他便要將jiāo易書呈到御前告狀,將他所知道的事qíng全抖出來。綠荃無奈,這兩年,便一直在黎瑞祁的威脅下,被迫聽從於他。那日綠荃出宮,和往常一樣帶了幾件皇后的珠釵首飾,黎瑞祁卻嫌東西不夠貴重,跟綠荃起了爭執。惱怒之下綠荃便說要一拍兩散,大不了到官府告發黎瑞祁,自己再承擔了罪名服毒自盡。她推開黎瑞祁跑出門外,黎瑞祁擔心她真的會去報官,便在後面追,慌亂中搬了一塊大石頭砸過去。石頭正好砸中綠荃的後腦。只是片刻的工夫,綠荃便失血而死。
第十七章彷徨之亂(2)
雖然後來已將屍體丟棄,但是天網恢恢,依然漏下了線索。
蒼見優聽罷,嚴厲地問黎瑞祁:“jiāo易書在哪裡?”黎瑞祁不做狡辯,道:“在奇坊齋,我的臥室里,這份jiāo易書我是單獨保管的。”說罷,又誠惶誠恐地抬頭看著蒼見優,一副乞憐的表qíng,道,“大人準備如何處置小民?”
蒼見優的眼神微微一黯,似在思考,好一會兒悶聲不吭。黎瑞祁是知qíng人,他知道皇后的秘密,他活著,只能成為一枚暗器,隨時隨地威脅著皇后的地位乃至整個後宮的治亂。最好的結果便是他死去,將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帶進huáng泉吧。蒼見優這樣想著,再看了看黎瑞祁,滿眼的無奈。
此時,中郎將府人很多,但鴉雀無聲。羽林騎的侍衛還守在大門外,等待著蒼見優審問的結果。卻突然聽到啪啦一聲響,眾人忍不住推門撞了進去——
只見黎瑞祁雙目圓睜伸長了四肢躺在地上。
他已經死了。
蒼見優道,犯人企圖行刺自己,他無奈之下便唯有殺了他。待屍體運走,他遣散了眾人,立刻從後門離開,直奔奇坊齋而去了。
是夜。
莫夫人的容顏依舊清晰地浮現在腦海里,空dàngdàng的景嵐宮,蒼白的匾額,還有盤旋的烏鴉……支離破碎的畫面,填滿了整個記憶。
還有薛靈芸的聲音,也不時地縈繞在耳邊——如果不是我們執意要挖掘事qíng的真相,她也許不會選擇這條路——這句話就像一團yīn影,包裹著月色中的蒼見優。似是連嗚咽的風聲都在問他:她說的是對的嗎?難道,有時真相也必須掩藏?
他發現自己開始懼怕真相。
懼怕那真相被揭發之後所造成的傷害。
況且,他已經替郭后隱瞞過一次了,也許就不在乎還有第二次吧。這些混亂的想法衝擊著他,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他開始懷疑下午自己的所為到底是否正確,或者說,深宮內闈的事,原本就沒有對錯可言。他是故意給黎瑞祁機會逃跑的,也是故意趁他逃跑的當口用暗器擊斃他,然後再到黎瑞祁的居處搜走了那份jiāo易書。
他面臨兩種選擇。
一是向郭后投誠,稟明一切,jiāo易書任由郭后銷毀,事qíng就再無後患,後宮之中依舊維持原狀;二是到御前揭發郭后曾謀害甄妃的事實,將人證和物證都jiāo由皇上定奪。只因郭后對他有知遇之恩,素來器重他,給了他不少的機會,而他自己亦從來沒有親眼看到郭后做出任何卑劣的舉動,所以,他向來都有維護郭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