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不過第二夜,她乖覺地沒有使用香料蠟燭,君至臻反倒有些不滿,甚至問她:“為什麼今晚又不纏了?”
苗瓔瓔只好如實道:“看殿下眼底清灰,眼泡浮腫,腳步虛浮,形容憔悴,擔心殿下吃不消。”
“……”
那話非但沒讓敏而好學的君至臻滿足好奇心,反而激發了他的勝負欲。
於是沒有那香料蠟燭,苗瓔瓔又被強行摁著與他恩愛纏綿了一整晚。
她以前出嫁時看過的避火圖上說,沒有犁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還信以為真,可實際操作起來也不是那樣。
他固然是身體吃不消,苗瓔瓔也沒好到哪兒去,於是只剩下最後一天時,還直言告誡他:“阿憲,要節制,要禁慾,再這樣下去,身體要壞了。”
於是第三晚,他們只是相擁而眠,別的什麼都沒再做。
苗瓔瓔姑且當作,是第一夜的香料蠟燭起了作用,否則那樣程度的恩愛,他們也有好幾十回了,沒見有個消息,所以苗瓔瓔將那兩支沒用完的香料蠟燭磨成了粉曬乾,收了起來,等以後說不準有機會還能再用,或者別人有什麼需求,也可以給。
蒔蘿看到娘子一個人坐在窗前,眺望著西方斜照,正如她這兩個月以來時常見到的那樣,幽靜而嫻雅,白皙的側臉沐浴在夕陽下,如胭脂淨抹,霓光霞色。
“娘子真的有孕了,這是秦王殿下的骨肉,他若是知道了,一定也會很高興的。”
苗瓔瓔單手支頤,嘆息:“我現在就盼著他能早日班師凱旋,我們早點從北伐之中脫身,歸隱田園,到時候,爺爺也跟著我們一起隱居山野。”
她甚至都想過那個畫面,爺爺在林中著書,為後世傳經典,他做一個獵人樵夫,上山砍柴打獵,而她每日灌溉田園,養花織布,不問紅塵,不戀權勢,那日子該有多麼清閒快意!
蒔蘿因笑道:“娘子考慮好遠!”
苗瓔瓔是真的厭倦了廝殺,也不想再攪和到朝堂政局裡邊去。
現在的君知行已經完全變了一副模樣,他這一手釜底抽薪,直接將陛下和秦王的關係拱火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陛下一定會對擅自北伐的秦王有所猜忌。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是因為天子坐鎮朝中,加上朝中的主和派粉飾太平,所以時常有閉目塞聽的情況。
本以為君知行涼州之行後,會代涼州轉達,如今邊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亟盼朝廷解救,沒想到他反而往裡邊添了一把柴。
如果君至臻回來以後,不能辭去軍務,主動離開,天子的猜疑之心便會真的控不住了。
然而這也不是苗瓔瓔當務之急,她現在所面臨的,是她再一次登上瞭望台後,卻突然於十里之外,覷見了橫無際涯的漫天煙塵。
胡虜旌旗獵獵,馬蹄如風,帶起一股如潑天滅地的洪潮,隨著地面的震動,席捲而來。
苗瓔瓔心神恍惚:來了!還是來了!
她沒有猶豫,當機立斷,下令:“關城門,緊閉城門!”
這是一場硬仗!
當初君至臻離開素川時,苗瓔瓔讓他將八萬涼州軍都帶上,因為只要前線戰事順利,後方也可安,但他仍然執意在素川部署了一萬人馬。
現在,苗瓔瓔在城中所能倚靠的,也只有這一萬人。
可這遠遠不足,城外的胡兵在叫囂,戰車幾十架,投石機上的巨石猶如雨點般密集地砸向城垛。頃刻之間,便有將士被砸得四分五裂,血肉模糊。
苗瓔瓔沒有前去城門樓,徐節便是軍中主帥,他已趕赴前線抵禦。
苗瓔瓔在節度使府等到天黑,胡人的第一波攻勢暫緩。
徐節趁夜色蒙昧時分回了一趟節度使府,向苗瓔瓔匯報:“王妃,這一次胡人抽調了五萬人馬圍攻,看來是抽出了一半的軍力用來攻陷後方,而殿下那邊,他們應當只是在頑抗了。我只要拖住一段時日,等來殿下回援便有救了!”
苗瓔瓔道:“龍城軍一直沒有消息麼?”
徐節必須打破苗瓔瓔現存的幻想:“龍城軍應是不可能來了,我派出去的信使也已經被扣留。不知道是得了誰的口風。極有可能,是聖諭如此。”
苗瓔瓔心頭狂跳,她不敢相信,瞳孔甚至為之顫抖:“為什麼?難道陛下打算放棄整片涼州?”
徐節嘆道:“不排除這個可能。”
至少從目前來看,朝廷並沒打算對素川施以援手,而是在作壁上觀,此戰勝敗,於天子,於朝臣而言,似乎無關輕重。
苗瓔瓔寒了心:“前線將士,為了百姓,為了梁人邊境浴血廝殺,可是他們——”
“王妃,我們可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這個時候,徐節又拋出了最為艱難的問題。
“我們雖然已經事先預料到胡人可能會攻打素川,也提前去購置糧草,但這個時候,無論是龍城軍還是安濟軍,都封了口如鐵皮桶一般刀槍不入,他們不賣給我們糧草,因此,在下只能零星購置了一些糧草,如果胡人圍而不攻,只需要堅持半個月,城中的口糧或將無法維持。”
這是當下最嚴重的問題。
苗瓔瓔不動戰局,遲疑著道:“以我們的兵力,如果強沖,會否毫無勝算?”
苗瓔瓔只好如實道:“看殿下眼底清灰,眼泡浮腫,腳步虛浮,形容憔悴,擔心殿下吃不消。”
“……”
那話非但沒讓敏而好學的君至臻滿足好奇心,反而激發了他的勝負欲。
於是沒有那香料蠟燭,苗瓔瓔又被強行摁著與他恩愛纏綿了一整晚。
她以前出嫁時看過的避火圖上說,沒有犁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還信以為真,可實際操作起來也不是那樣。
他固然是身體吃不消,苗瓔瓔也沒好到哪兒去,於是只剩下最後一天時,還直言告誡他:“阿憲,要節制,要禁慾,再這樣下去,身體要壞了。”
於是第三晚,他們只是相擁而眠,別的什麼都沒再做。
苗瓔瓔姑且當作,是第一夜的香料蠟燭起了作用,否則那樣程度的恩愛,他們也有好幾十回了,沒見有個消息,所以苗瓔瓔將那兩支沒用完的香料蠟燭磨成了粉曬乾,收了起來,等以後說不準有機會還能再用,或者別人有什麼需求,也可以給。
蒔蘿看到娘子一個人坐在窗前,眺望著西方斜照,正如她這兩個月以來時常見到的那樣,幽靜而嫻雅,白皙的側臉沐浴在夕陽下,如胭脂淨抹,霓光霞色。
“娘子真的有孕了,這是秦王殿下的骨肉,他若是知道了,一定也會很高興的。”
苗瓔瓔單手支頤,嘆息:“我現在就盼著他能早日班師凱旋,我們早點從北伐之中脫身,歸隱田園,到時候,爺爺也跟著我們一起隱居山野。”
她甚至都想過那個畫面,爺爺在林中著書,為後世傳經典,他做一個獵人樵夫,上山砍柴打獵,而她每日灌溉田園,養花織布,不問紅塵,不戀權勢,那日子該有多麼清閒快意!
蒔蘿因笑道:“娘子考慮好遠!”
苗瓔瓔是真的厭倦了廝殺,也不想再攪和到朝堂政局裡邊去。
現在的君知行已經完全變了一副模樣,他這一手釜底抽薪,直接將陛下和秦王的關係拱火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陛下一定會對擅自北伐的秦王有所猜忌。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是因為天子坐鎮朝中,加上朝中的主和派粉飾太平,所以時常有閉目塞聽的情況。
本以為君知行涼州之行後,會代涼州轉達,如今邊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亟盼朝廷解救,沒想到他反而往裡邊添了一把柴。
如果君至臻回來以後,不能辭去軍務,主動離開,天子的猜疑之心便會真的控不住了。
然而這也不是苗瓔瓔當務之急,她現在所面臨的,是她再一次登上瞭望台後,卻突然於十里之外,覷見了橫無際涯的漫天煙塵。
胡虜旌旗獵獵,馬蹄如風,帶起一股如潑天滅地的洪潮,隨著地面的震動,席捲而來。
苗瓔瓔心神恍惚:來了!還是來了!
她沒有猶豫,當機立斷,下令:“關城門,緊閉城門!”
這是一場硬仗!
當初君至臻離開素川時,苗瓔瓔讓他將八萬涼州軍都帶上,因為只要前線戰事順利,後方也可安,但他仍然執意在素川部署了一萬人馬。
現在,苗瓔瓔在城中所能倚靠的,也只有這一萬人。
可這遠遠不足,城外的胡兵在叫囂,戰車幾十架,投石機上的巨石猶如雨點般密集地砸向城垛。頃刻之間,便有將士被砸得四分五裂,血肉模糊。
苗瓔瓔沒有前去城門樓,徐節便是軍中主帥,他已趕赴前線抵禦。
苗瓔瓔在節度使府等到天黑,胡人的第一波攻勢暫緩。
徐節趁夜色蒙昧時分回了一趟節度使府,向苗瓔瓔匯報:“王妃,這一次胡人抽調了五萬人馬圍攻,看來是抽出了一半的軍力用來攻陷後方,而殿下那邊,他們應當只是在頑抗了。我只要拖住一段時日,等來殿下回援便有救了!”
苗瓔瓔道:“龍城軍一直沒有消息麼?”
徐節必須打破苗瓔瓔現存的幻想:“龍城軍應是不可能來了,我派出去的信使也已經被扣留。不知道是得了誰的口風。極有可能,是聖諭如此。”
苗瓔瓔心頭狂跳,她不敢相信,瞳孔甚至為之顫抖:“為什麼?難道陛下打算放棄整片涼州?”
徐節嘆道:“不排除這個可能。”
至少從目前來看,朝廷並沒打算對素川施以援手,而是在作壁上觀,此戰勝敗,於天子,於朝臣而言,似乎無關輕重。
苗瓔瓔寒了心:“前線將士,為了百姓,為了梁人邊境浴血廝殺,可是他們——”
“王妃,我們可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這個時候,徐節又拋出了最為艱難的問題。
“我們雖然已經事先預料到胡人可能會攻打素川,也提前去購置糧草,但這個時候,無論是龍城軍還是安濟軍,都封了口如鐵皮桶一般刀槍不入,他們不賣給我們糧草,因此,在下只能零星購置了一些糧草,如果胡人圍而不攻,只需要堅持半個月,城中的口糧或將無法維持。”
這是當下最嚴重的問題。
苗瓔瓔不動戰局,遲疑著道:“以我們的兵力,如果強沖,會否毫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