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銀子鑄成銀幣,通過錢莊對外發放。再就是我們現在用的還是老丈人時的銅錢,讓工部鑄新錢,逐步把舊幣兌換回來,也通過錢莊去辦。一兌一,免費兌換,以免擾亂貨幣市場。」

  蕭灼華對帳算得極細,「那會損失鑄錢、運輸、兌付錢幣的人力、鋪子等等成本。」

  沐瑾笑笑地睨她一眼,道:「錢莊兌付一換一,你再另鑄一批運進國庫用作財政開支。不過要注意,不能鑄太多,不然容易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他又把什麼是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告訴蕭灼華。

  蕭灼華弄明白後,心裡有數了。

  她又琢磨了下銀子,確實攜帶比銅錢方便多了。兵卒們發俸祿,每月兩千錢,二十斤重,攜帶極不方便,折成金子才二兩,一年的俸祿揣身上都能輕鬆帶著。

  商人做買賣,帶銀子也比帶銅錢方便多了。

  小商販的零散交易,仍以銅錢為主,不影響銅錢的市場流通。

  沐瑾在淮郡待了兩個月,閒不住,又把小貝貝從學校接出來,帶去臨江郡大營操練水軍去了。

  淮郡三萬軍隊歸營,中軍大營、沐耀麾下攏共十萬人,全部下河撲騰學游泳,吃喝拉撒操練全在船上。

  鐵船小,造價貴,只能用來走突襲、追擊使用。真正交鋒,還是以木船為主。

  木船是風帆加人力划槳,有風的時候揚帆,沒風且逆流而上時,靠人力划槳,開船是個技術活。

  一群旱鴨子適應船上生活就更有必要了。

  沐瑾也帶著小貝貝住到了船上。

  父女倆一起暈船,暈了好幾天才適應過來。

  小貝貝難受,想鬧脾氣,但看到阿爹也難受,就忍了。

  不知不覺間,三年時間過去。

  水軍已經操練的很合格了,燃油動能的鐵船也造出來一批,最大的那艘鐵船有一百二十米長。

  沐瑾從淮郡調了兩萬軍隊、草原調來三萬騎兵,作為陸軍打攻城戰用,十萬水軍乘船出擊,正面迎敵。

  從臨江郡往泰安郡去,陸路通,水路不通。泰安郡靠近臨江郡這一面,是山區,地勢也高,得翻過面前的這片山區野地,地勢一路走低,河流眾多。

  沐瑾的水軍要攻打南邊,就只能先往下游去,從漓郡往南邊打。

  淮郡兩萬禁軍加草原調來的三萬騎兵,從泰安郡往沂江郡攻。

  沐瑾帶著水軍駛到京城的京江口,跟駐守在此的三萬步兵會合,往漓郡攻去。

  他的船動,對岸也收到了消息,立即派出船隻攔截。

  打水仗,南邊從來不憷。

  三十多萬大軍匯聚在江面上,跟沐瑾正面交鋒。

  沐瑾的木質戰船,一大半是繳獲的,一小半是自己仿造他們的,基本上都是同款,但他的戰船上裝的是機械連弩。石頭重,不適合帶太多在船上,索性沒用投石,每艘船上裝兩台投石機,派一個什的投石兵,投燃油罐襲敵。

  他最主要殺敵方式,除了機械連弩就是打接弦戰,攻到對方的船上殺敵。

  機械連弩帶來的壓制效果,遠不是對方的弓箭、床弩可比的。

  沒有帆跑得快還堅固的機械鐵船開出來,猶如鋼鐵怪獸群,給對方帶來極大的震撼和恐慌。

  南邊水軍的人多,明明是幾艘船圍一艘,卻是遭到機械連弩的慘烈摧殘,甲板上的人露頭就被射殺,讓對方給登船打了個反殺。

  船開起來慢,在江面上又是大混戰,從天亮打到天黑都沒結束。

  天一黑,江面上漆黑,什麼都看不到,只能各自回營,第二天再戰。

  小貝貝穿著盔甲,跟在她阿爹身邊,看著她阿爹指揮作戰、傳達戰令,拿著望遠鏡到處查看戰況,有模有樣地分析,不時向阿爹請教。

  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對方的傷亡、沉船越來越多,漸有不支,沐瑾下令全力進攻,直接殺到對面停船的大營。

  南路水軍見打不過,匆匆逃離。

  沐瑾水陸兩線配合作戰,開始攻城奪地。

  南邊諸郡在沐瑾大軍的猛烈攻擊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城池一座接一座地丟,不斷潰敗逃離。

  加上水路發達,交通便利,沐瑾迅速占下南邊大量疆域。

  他這路線,是沿著水路走的,至於那些離水路較遠的零散小地方,等以後將大局定下來,再慢慢掃尾就是。

  隨著戰爭獲勝,一船船的戰獲、俘虜運向臨江郡,再從臨江郡上岸,送到淮郡,迅速充實空蕩蕩的國庫。

  小貝貝十歲之年,沐瑾打到英國公大本營所在的南海郡。南海郡緊臨大海,有著無數的鹽田,還有各種海產。

  柴緒眼見沐瑾打過來,自知不敵,帶著殘部、家眷、臣屬,揚帆出海,駛往海島百國。

  沐瑾一路追擊,最後在一個名叫月亮島的地方追上柴緒他們,將他們團團圍住。

  柴緒見走投無路,想拔劍自刎又不敢,最後舉白旗投降。

  沐瑾把兵卒們留下了,將逮到的柴氏一族,全部捆著押上運輸船,送回去交給蕭灼華。

  他則趁勝,又順便把海島百國給掃了。

  說是百國,島嶼倒是挺多,但國嘛……幾千人的島嶼也自稱為國。因為天氣熱,稻穀能產兩季,但很多陸地上常見的物資,他們都沒有,每年得上交大量的海產品給英國公府作為進貢,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