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她順著地上一連串的馬蹄印向東找去,本不抱什麼期望,走了半里地,地上那些蹄印卻忽然變得凌亂起來。一旁厚實的雪堆也被砸出一個大坑。
光是看著這些痕跡,姑娘已經能想見雁兒把人狠狠甩下馬的情形了。
她微微一笑,終於找到了。
此後的蹄印與人的足印交錯,順著草坡而下。
姑娘也下了坡,果然看見前面不遠處有一人一馬。看不清那人是個什麼人,只能見著在人的前頭生了一堆火。馬兒昂然立在火堆邊。
姑娘一看就知道那是她的雁兒。
「駕——」
她一拍身下的馬,飛也似的下了坡,衝到了那火堆的邊上。
「雁兒!可讓我好找!」
火堆前的人是個體態魁梧的漢人,臉上戴了防風的面衣,見著忽而有個小娘子出現,拍了拍身下的雪站起來。
姑娘翻身下馬,摸了摸雁兒柔順的毛,摘下頭上的氈帽,對那漢人說道:「郎君無怪,這匹馬是我前些日子走失的,今日我出門來找找它,不想它在郎君這裡。」
漢人看著姑娘的容顏,默然不語。
姑娘一心只顧著雁兒,沒發覺那漢人郎君的異樣,還自顧自說道:「當下找著了雁兒,我便把雁兒帶走了。」
「雁兒,是馬的名字?」漢人問。
姑娘隱約覺得漢人的聲音耳熟,又想不起來在哪裡聽到過。而他那雙露在面衣外的眼睛,也像在那兒見過似的,面熟極了。
她皺了皺眉:「對,是它的名字。」
漢人又問:「那娘子呢,娘子叫什麼名字?」
姑娘說:「雲。我的名字是雲。」
「雲。」漢人輕輕讀出這個字。
縱然他是個身軀凜凜的男人,在讀出這個字時,仍然聲音微顫。
姑娘問:「我是不是在何處見過郎君?」
那種熟悉的感覺愈來愈深,像是潮水般一陣陣湧來。
姑娘看見漢人緩緩解下了自己的面衣。面白無須,聲音清朗。
「朝雲,是我。」
姑娘終於認出了他是誰。
手腳一陣發麻,兩眼一黑,她癱軟昏厥。
姑娘再次醒來時已然天黑,床榻上鋪著一層厚厚的絨,屋裡的火爐燒得旺盛。
漢人守在姑娘的床邊,柔柔地觸摸姑娘散落的髮絲。
她睜開眼,看見他,不可置信。
「你竟然還活著。」她唰地坐了起來。
漢人的手滯在半空,強扯出一個笑:「你竟然也還活著。」
姑娘驚異地看看四周,這裡儼然是城鎮之中客棧的模樣。
她想,興許是自己又做夢了。
夢見自己找回了雁兒,回到了宋地,又遇見了那個人。
既然在夢裡,她想怎麼著就怎麼著。伸出手摸了摸眼前人的臉,手指柔軟,觸及唇角。
漢人抓住了她的手,問她:「當年,是你姐姐送你出來的?」
姑娘笑笑:「我姐夫送我來的西北。」
「……」漢人嘆氣,「我早該想到的。當年渭州戰敗,我回到東京,就得知了你的死訊,竟真相信你死了,沒派人出來找你。」
姑娘的笑止住了,問他:「我弄不清楚,到底是我進了你的夢,還是你進了我的夢?」
漢人放開了她的手,起身。
他的聲音淡淡,可也能聽出其中暗藏著的情愫。
他說:「我倒希望這是夢。」
他花了五年的時光試著忘記的人,又突然出現了。
從前的那些功夫都白費了,此後的每一個日夜,又要受那種百爪撓心的苦痛。
店小二送來飯菜,漢人同姑娘同桌而食。
邊關城鎮,飲食毫無精緻可言。粗茶淡飯,不見葷腥。
姑娘三年來吃慣了這些,漢人也並不挑剔。
她明白過來,這不是一場夢,她是真的見到了那個人。
當年少女情懷訴諸此人,如今再見,倒有幾分物是人非之意。他還是原先的模樣,可她早已不再是原先的那個小娘子。
她膚色黑了,身軀也壯實了。在草原上,拿著長鉞能掀翻五個大漢。做馬匹生意,成了這一帶最大的馬商。每日馳騁在幼時日思夜想的西北之地,活成了話本子裡女俠的模樣。
桌上,漢人問她:「如今在西北做什麼?」
她神色之中帶著幾分驕傲:「在草原養馬,賣給宋人。你可聽說過雲娘?」
「這兩年邊關最大的馬販子。原來是你。」漢人微笑,「你姐夫教了你經商的本事?」
「在這種地方,無論做什麼事,多聽、多看、多練也就會了。」
漢人點點頭。看著姑娘吃飯時的模樣,已經毫無中原人的謹慎,更多的則是邊關之人的豪邁。他又問:「來這裡之後,可曾嫁過人?」
姑娘一嘆:「男人倒是有一個,就是沒婚嫁。心裡還記掛著你呢。」
「……」
在草原幾年,姑娘倒是學會了直言不諱。
漢人張張口,想問她的男人是誰,可又深知自己毫無問這話的資格。
「那你呢,娶了嗎?」姑娘也問他。
漢人搖了搖頭:「不曾。也記掛著你,總是記得你說,要到西北來看看。你如今來看過了,覺得如何?是心中所想嗎?」
「嗯。」姑娘抬頭看向窗外,「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光是看著這些痕跡,姑娘已經能想見雁兒把人狠狠甩下馬的情形了。
她微微一笑,終於找到了。
此後的蹄印與人的足印交錯,順著草坡而下。
姑娘也下了坡,果然看見前面不遠處有一人一馬。看不清那人是個什麼人,只能見著在人的前頭生了一堆火。馬兒昂然立在火堆邊。
姑娘一看就知道那是她的雁兒。
「駕——」
她一拍身下的馬,飛也似的下了坡,衝到了那火堆的邊上。
「雁兒!可讓我好找!」
火堆前的人是個體態魁梧的漢人,臉上戴了防風的面衣,見著忽而有個小娘子出現,拍了拍身下的雪站起來。
姑娘翻身下馬,摸了摸雁兒柔順的毛,摘下頭上的氈帽,對那漢人說道:「郎君無怪,這匹馬是我前些日子走失的,今日我出門來找找它,不想它在郎君這裡。」
漢人看著姑娘的容顏,默然不語。
姑娘一心只顧著雁兒,沒發覺那漢人郎君的異樣,還自顧自說道:「當下找著了雁兒,我便把雁兒帶走了。」
「雁兒,是馬的名字?」漢人問。
姑娘隱約覺得漢人的聲音耳熟,又想不起來在哪裡聽到過。而他那雙露在面衣外的眼睛,也像在那兒見過似的,面熟極了。
她皺了皺眉:「對,是它的名字。」
漢人又問:「那娘子呢,娘子叫什麼名字?」
姑娘說:「雲。我的名字是雲。」
「雲。」漢人輕輕讀出這個字。
縱然他是個身軀凜凜的男人,在讀出這個字時,仍然聲音微顫。
姑娘問:「我是不是在何處見過郎君?」
那種熟悉的感覺愈來愈深,像是潮水般一陣陣湧來。
姑娘看見漢人緩緩解下了自己的面衣。面白無須,聲音清朗。
「朝雲,是我。」
姑娘終於認出了他是誰。
手腳一陣發麻,兩眼一黑,她癱軟昏厥。
姑娘再次醒來時已然天黑,床榻上鋪著一層厚厚的絨,屋裡的火爐燒得旺盛。
漢人守在姑娘的床邊,柔柔地觸摸姑娘散落的髮絲。
她睜開眼,看見他,不可置信。
「你竟然還活著。」她唰地坐了起來。
漢人的手滯在半空,強扯出一個笑:「你竟然也還活著。」
姑娘驚異地看看四周,這裡儼然是城鎮之中客棧的模樣。
她想,興許是自己又做夢了。
夢見自己找回了雁兒,回到了宋地,又遇見了那個人。
既然在夢裡,她想怎麼著就怎麼著。伸出手摸了摸眼前人的臉,手指柔軟,觸及唇角。
漢人抓住了她的手,問她:「當年,是你姐姐送你出來的?」
姑娘笑笑:「我姐夫送我來的西北。」
「……」漢人嘆氣,「我早該想到的。當年渭州戰敗,我回到東京,就得知了你的死訊,竟真相信你死了,沒派人出來找你。」
姑娘的笑止住了,問他:「我弄不清楚,到底是我進了你的夢,還是你進了我的夢?」
漢人放開了她的手,起身。
他的聲音淡淡,可也能聽出其中暗藏著的情愫。
他說:「我倒希望這是夢。」
他花了五年的時光試著忘記的人,又突然出現了。
從前的那些功夫都白費了,此後的每一個日夜,又要受那種百爪撓心的苦痛。
店小二送來飯菜,漢人同姑娘同桌而食。
邊關城鎮,飲食毫無精緻可言。粗茶淡飯,不見葷腥。
姑娘三年來吃慣了這些,漢人也並不挑剔。
她明白過來,這不是一場夢,她是真的見到了那個人。
當年少女情懷訴諸此人,如今再見,倒有幾分物是人非之意。他還是原先的模樣,可她早已不再是原先的那個小娘子。
她膚色黑了,身軀也壯實了。在草原上,拿著長鉞能掀翻五個大漢。做馬匹生意,成了這一帶最大的馬商。每日馳騁在幼時日思夜想的西北之地,活成了話本子裡女俠的模樣。
桌上,漢人問她:「如今在西北做什麼?」
她神色之中帶著幾分驕傲:「在草原養馬,賣給宋人。你可聽說過雲娘?」
「這兩年邊關最大的馬販子。原來是你。」漢人微笑,「你姐夫教了你經商的本事?」
「在這種地方,無論做什麼事,多聽、多看、多練也就會了。」
漢人點點頭。看著姑娘吃飯時的模樣,已經毫無中原人的謹慎,更多的則是邊關之人的豪邁。他又問:「來這裡之後,可曾嫁過人?」
姑娘一嘆:「男人倒是有一個,就是沒婚嫁。心裡還記掛著你呢。」
「……」
在草原幾年,姑娘倒是學會了直言不諱。
漢人張張口,想問她的男人是誰,可又深知自己毫無問這話的資格。
「那你呢,娶了嗎?」姑娘也問他。
漢人搖了搖頭:「不曾。也記掛著你,總是記得你說,要到西北來看看。你如今來看過了,覺得如何?是心中所想嗎?」
「嗯。」姑娘抬頭看向窗外,「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