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河面邊緣的冰層已經融化了,但是想要取水或是挖泥沙都很難辦到。李捕頭望著河面皺眉,不解的問道:「大人,我們是要清理河道嗎?」

  此話一出,小乞丐們傻了眼,他們雖說穿了官府給的棉衣,可下河之後濕了衣服定會生病啊,哪有錢去抓藥?這樁買賣不划算。

  領頭的乞丐叫柱子,是這裡面最大的,他面黃肌瘦,個子不高,但是心眼多,所以是個小頭頭。

  柱子眼睛滴溜溜的轉,剛要扯個幌子拒絕,趙涵江便道:「自然不是,要做的是挖一條水渠出來,引水。」

  柱子抿唇,用腳使勁踩腳下的土,能踩動,他便未吭聲。

  趙涵江指揮在離河道五丈遠的地方開始挖,要求挖出來的溝渠深且窄。在場的二十來人,全是男子,便都甩開膀子開始幹活,趙涵江也參與了進來。

  到了開春的時候,趙青山和長興趕到了關州,看著眼前挖好的深水渠,一路貫穿至植被稀疏缺少水源之處。長興敬佩道:「大人在哪裡都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啊。」

  最後的幾丈距離,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挖通。解凍後的河水順著水渠奔流遠去,裡面有一些小魚也跳躍著隨著水流遊走了。

  趙涵江本想著待土地滋潤之後便可種植,等天再暖和些便能建橋。未成想連著下了幾日的大雨。

  站在書房,望向窗外的長興嘖嘖幾聲,「這地方真怪,剛一暖和就下雨,明明已經春天了,還得穿著這些厚實的衣裳。」

  未聽見大人說話,長興回頭望過去,只見自家大人站在書桌前,神情舒緩,眼帶笑意的寫信。長興嘿嘿一笑,不用看他就知道,定是在給掌柜的寫信。

  雨水持續了四天,在第五天的時候停了,天空如洗過一般,瓦藍瓦藍的。長興剛洗了一堆的衣裳和被罩,打算趁著天氣好,晾在院子裡。

  李捕頭急匆匆的走了進來,面帶喜色,看見長興便問道:「大人在哪裡?」

  長興雲淡風輕的道:「李捕頭,您還用問嗎,定然是在公房看卷宗。」

  李捕頭便轉身往公房走去,敲敲門,聽見裡面傳來一聲清朗的聲音「進,」他才推門進去。

  「大人,」李捕頭抱拳行禮,然後抬起頭一臉激動的道:「河道里有金砂。」

  趙涵江站起身來,顧不上合書,忙去詢問怎麼回事。

  李捕頭娓娓道來。

  原來是乞丐里有個叫柱子的半大小子,瞧著天氣好了,便想要去水裡弄點小魚小蝦的打打牙祭。可是連著幾天的大雨,從山體和河岸上沖刷下來許多的泥土,河水渾濁不堪,只能勉強在河邊碰碰運氣。

  水已經漲的很高了,還好新挖了一條深且窄的水渠,分擔了一下主流河水的洶湧。柱子只敢在新挖的水渠旁呆著,用自己的破舊衣裳去扔在水裡,一次次的兜水慮魚。

  幾次下來倒是兜到了幾條小魚,直至最後一次,他兜上來一塊芝麻大小的金子。

  雖然小,但是黃燦燦的閃人的眼。

  柱子四處看了一下,發現附近沒人,便偷偷的將小金子藏了起來。要不說他還是孩子呢,有錢之後就迫不及待的進到城裡的飯館,點了一桌子的菜,狼吞虎咽的吃。

  李捕頭恰巧去飯館,認出了他。本想這小乞丐別是偷的銀子,李捕頭便將柱子拽到一旁,嚴聲厲色的詢問。柱子還是怕衙門裡的人,便一五一十的招了。然後李捕頭第一時間過來,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趙涵江。

  聽完來龍去脈,趙涵江沉思片刻道:「柱子現在人在何處?」

  李捕頭回話道:「我已將他帶到了衙門,大人可親自問詢。」

  趙涵江避開了衙門裡的眾人,在後院書房詢問柱子,和李捕頭說的一模一樣。

  趙涵江讓柱子先回去,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這件事情。柱子被兩個面凶的人接連盤問,早就膽怯了,連連稱是便走了。

  「李捕頭,」趙涵江走出屋子,對外等候的李捕頭道:「走吧,我們一道去看看。」

  春分的時候,來謝居推出了新樣式的春餅。不再是單一的餅皮,而是各種顏色和口味。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嫩野菜汁和面的淺綠色的餅皮。

  內里卷餅的餡料則是根據京城人的口味做了調整,而且京城儲存過冬的菜樣也多,來謝居光是素菜就有十種,葷菜樣式更是多,最受青睞的則是招牌醬肉切成的片。

  梁王坐在書房裡,旁邊的食盒有五層,放著春餅和小菜,還有來謝居賣的最好的幾樣糕點。梁王正在看一封信,看完之後直呼:「好好好。」

  撫掌大笑。

  王妃李氏正拿著筷子細心的卷著梁王愛吃的菜色,見梁王似乎極其高興,便問道:「王爺,何事這般高興?」

  梁王坐下來,控制住情緒道:「果然沒有看錯趙涵江,立了大功啊!」

  --------------------

  作者有話要說:

  我今天網購了去皮綠豆和蔓越莓干,還有一些模具,只待東西來就可以自己做綠豆糕啦~

  激動的搓手

  第47章 不日回京

  在梁王的敘述中,李氏知道了關州所發生的事情。

  趙涵江挖通了一條水渠,恰巧天降大雨,將其中一座山上的流沙沖了下來,而在流沙之中,混雜著微小的金沙。在趙涵江精心探勘之下,最後在關州的一處山中發現了一座金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