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主子有身孕了!

  他們要有小主子了!

  作者有話說:

  【1】文中“大夏藩鎮之盛……乃是天府之國。”改編自地方志《話說四川》第40頁、第41頁;

  【2】文中“蓉城曾經在初期建城時……修築城牆罷了。”改編自地方志《話說四川》第34頁。

  第151章 正文完

  上京城。

  惠帝駕崩, 梓棺停放在惠帝生前居住的乾清宮內,並在乾清宮設置靈堂,以示壽終正寢。

  乾清宮中停靈二十七日後,惠帝的棺槨轉移至雍和宮永佑殿存放, 等待出殯入葬皇陵。

  在此期間, 宮中按照禮部擬定的殯天喪儀舉行大喪禮、朝夕奠、奉移殯宮禮各種祭儀。

  當眾人都在猜測太子究竟會如何追究梁王帶兵進京之事時, 太子卻命寧王、晉王和梁王回京為惠帝哭靈。

  滿朝上下心中都門兒清,太子恐怕是要清算梁王一案了。

  而青州和荊州傳回的消息卻稱,寧王封隨和梁王封逸皆不知所蹤,梁王正妃和側妃也被發現死在了梁王府中。

  梁王封逸極有可能是畏罪潛逃, 但寧王這又是哪一出?

  晉王封羨曾帶領豫州兵力阻擋了梁王進京的步伐, 雖說他不過只拖住了梁王短短兩日,但也為太子回京爭取了時間。

  晉王本就立了功, 若是拒不回京, 倒還像是心中有鬼的樣子, 因而封羨便帶著王妃謝箐, 夫婦倆均著一身素服,回京奔喪。

  在內閣、禮部和翰林院歷時多日的討論之後,最終提出將惠帝的徽諡號定為“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大孝至誠憲皇帝”。【1】

  太子封湛點頭應允,並令工部造辦冊寶。

  惠帝駕崩的第四十七日,太子封湛領文武大臣於惠帝停靈的雍和宮外行尊諡大禮, 為惠帝“上諡”,並將諡號頒示天下。

  七月十八,皇城午門外設大升輿及儀仗,並舉行皇帝出殯辭奠禮。

  七月十九, 惠帝棺槨施加彩幃, 由龍轎將棺槨抬出雍和宮, 至午門外舉行遣奠禮。

  送殯隊伍自午門出,至皇陵的一路上由王公大臣和僧道鄉紳設祭壇致祭。

  入陵園後,棺槨先行安放至享殿之中,舉行安神儀。

  待下葬的時辰一到,舉行遷奠禮,將棺槨抬往地宮。並於地宮門外舉行贈禮,將諡冊、寶印、冥器以及隨葬衣飾珍玩等擺放在內,而後關上地宮宮門,最後在地宮前舉行享禮。【2】

  至此,一套繁瑣的皇帝葬儀完成,惠帝的時代也正式結束。

  ------

  大夏曆朝歷代,在新帝登極之前,朝臣們都會奏上連篇累牘的表章,對新帝以示擁戴,稱為勸進。

  並且每每都會出現三勸兩讓的虛套。

  即大臣始勸,皇儲不允;再勸,仍不允;直至三勸,儲君才“勉強”從之,同意即帝位。【3】

  在惠帝入陵之後,朝臣們又陸續上表向太子勸進,但三次之後,太子依然沒有應允。

  從太子府傳出的消息仍是那句話,

  “太子妃回京之日,便是太子登基之時。”

  而太子妃離京也已多日,卻絲毫沒有要回來的跡象。

  如今天下大定,上京城的小姐夫人們又開始有了八卦的閒情,這些時日京中也出現了些許關於太子妃秦煙的半真半假的傳言。

  有人說太子妃秦煙似乎畏寒,而這種體質,是極不容易受孕的。

  太子同太子妃成婚也有了些時日,但遲遲沒有傳出太子妃有孕的消息。

  聽說益州被攻破時,太子妃還端了益州王府,這可不像是個懷著身孕的女人能幹得出的事。

  難道……傳言是真的?

  太子即將登上帝位,後宮不可能只有一位皇后,定還會納別的妃嬪。不論太子有多麼看重太子妃,這皇室總得要開枝散葉不是?

  於是,有些心思活絡的夫人小姐們就打起了進宮的主意。

  這裡面也包括御史大夫嵇崇的夫人。

  是夜,嵇夫人向御史大夫嵇崇試著道:

  “老爺,我們的女兒是不是可送進宮中,以嵇府的家世,女兒封妃也是足夠的,到時候……”

  “住口!”嵇崇壓著聲喝止了夫人未盡的話。

  嵇崇謹慎地看了一眼緊閉的房門,而後轉頭向嵇夫人道:

  “婦人之淺見!”

  “送女兒進宮?這話都是你能亂說的?你是嫌我嵇崇活膩煩了?”

  “朝中的事我從未對夫人隱瞞,夫人你不知道太子殿下直到現在都沒將之前太子妃被彈劾一事翻篇?”

  “太子要為太子妃算舊帳,而我們御史台參與了多少夫人心中大概也有點數。”

  “這個時候,誰敢撞上去觸霉頭?”

  “以太子妃的手段,我們女兒就算能進宮,能斗得過太子妃?”

  “夫人打消這個主意,以後休要再提,就算今日宮中真要進新人,也讓我們女兒躲遠點。”

  “記住了嗎?”

  最終嵇夫人僵著臉點了點頭。

  她不過就是想想罷了,更何況,女兒也有這個意思。

  那就等等再看吧……

  ------

  翌日,御史大夫嵇崇攜厚禮拜訪了安大學士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