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而齊王在繼位後,更是荒淫無道,惹得齊國臣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尤其是齊王這些年不遺餘力的同陳國一道發兵,只為攻打衛國,絲毫不顧齊國國內已是民不聊生,不斷徵召將士,為了湊軍糧,連庶民們來年的糧種都已被搶去。
若只是為了征戰殺伐,也就罷了,偏偏齊王只是被陳國的使臣忽悠。而齊王又愛好奢靡,對外窮兵黷武,對內強征民夫修築宮殿。
既有兄長之仇,又有萬民之憂,藺尚只能不斷收攬賢才義士,妄圖宮變,以免他日齊國徹底毀於齊王之手。
諸縈披著隱身斗篷,面對面的聽完這群人商榷出來的計策,微微頷首,畢竟籌謀了那麼久,也算嚴絲合縫。
最為關鍵的是,諸縈在這群臣子中見到了一位熟人。
是她才到這方世界,就遇到過的老道士。
當初她降臨衛國,但鄭國人並不相信,前來衛國的使臣,特意請來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但世上並無真正的神仙,諸縈卻有遊戲技能,所以很輕易就揭穿了那老道的真實身份。
後來,老道有感於諸縈所言,摒棄自己一身裝神弄鬼的把戲,轉而前往其他諸侯國,意欲以自身的三寸不爛之舌,謀求地位。
諸縈沒想到,原來老道士最後選的竟然是齊國,且看老道士的衣著打扮,還有座次,很顯然,他混得十分好。
可令諸縈驚奇的是,老道士仍舊是原先裝神弄鬼的打扮,看起來仙氣飄然,不似凡人。
但諸縈自認為是有些了解藺尚的,藺尚縱使性格再如何變,也絕對不會和這些裝神弄鬼的人來往。
諸縈是有真手段的人,但老道不是,來會就麼些巴西,若真是遊歷天下、見多識廣的人,有些恰好是能知曉這些把戲是怎麼回事的。
而很不巧,藺尚就是其中之一,諸縈曾經和藺尚便聊過這些普通的裝神弄鬼的把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故而,任何人都有可能被老道士忽悠,藺尚卻不會。
那麼如此重要的密謀,為何藺尚會放任老道士一同在此。
諸縈在心間慢慢浮起了一個念頭,除非老道士本就是按藺尚的吩咐做事,老道士的裝神弄鬼不是為了糊弄藺尚,而是為了齊王。
畢竟齊王昏聵,年歲又漸大,為了保命,很有可能會偏信神鬼之言。
害人,有什麼比丹方要來的無聲無息。
雖然諸縈並不願意相信藺尚會從說話都結結巴巴,滿是赤子之心的少年變做這般模樣,但她不得不多想一些。
但或許藺尚沒有真正想害齊王的性命,否則只需命老道士不斷加大丹藥中的毒性,齊王自然便能死去,身為太子的藺尚,也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齊王,何至於費此功夫。
想來,老道士蟄伏在齊王身側,只是為了獲得寵信,也好監測其一舉一動。
諸縈沒有立即回回國,接下來的數日,她都在藺尚他們的周圍,暗中出手相助,一直到藺尚兵變成功,真的迫使齊王退位,不得不屈居於王宮之內。
等到諸事皆定時,諸縈從遊戲背包中取出‘綠楊陰’進入老道士的夢境。
或者說,時諸縈自己編織了一個夢境,夢境中是諸縈曾在電視中所見過的飄渺仙宮,有身著彩裳的仙子,五色祥雲,以及只能在傳說中見到的瑞獸奇珍。
諸縈端坐在其上,而席位的兩側坐滿了神仙,他們或是威嚴凜冽,或是慈眉善目,或是三頭六臂令人懼怕,或是如神仙妃子溫柔祥和。
在這樣的陣仗之下,老道士又曾親眼見過諸縈,一時間不免嚇得兩股兢兢。
他只瞥見諸縈的大概輪廓,很快就想起了上首坐著的究竟是誰,老道士甚至都不敢細瞧,唯恐冒犯,連忙跪下行禮。
諸縈卻端坐在上首,聲音沉靜漠然的讓老道士起身。
老道士起身後,仍舊低垂著頭,連背都不敢直起,只覺得滿殿皆是威壓,讓他膽戰心驚。
諸縈自然不會寒暄問上一番,作為神明越是簡潔才越不容易露陷。
於是,諸縈繼續用飄渺出塵的聲音,平靜無波的繼續說道:“日有陰晴,月有圓缺,天下分合,皆有其理。
今衛國氣運已起,何必妄造殺孽。
蒲任,吾旨意以下,命汝勸諫齊王,來日可封功德。”
說完,諸縈就坐在上首,揮了揮手。
老道士只覺得身上被一股氣流包圍,很快就陷入無邊的墜落之感。
他猛地蹬了一下腳,嚇得全身一個激靈,老道士的眼睛徑直就睜開了。
直到望見熟悉的床榻,老道士還在喘著粗氣,久久不能平靜。
他原想這或許是個夢,可一切都太過真實,讓老道士不得不多想,就在他思索方才夢境之時,突然察覺到手有異物,伸手一摸,是一顆足有一整個手掌大的桃子。
老道士這才想起來,在被帶至神女殿內之前,他是由一個小童引路的,路上有一桃林,童兒說是一位仙翁摘種的,雖不比王母的蟠桃來的歷害,可對於凡人而言,若是吃下,也可百病全消,延年益壽。
童兒見老道士喜歡,毫不吝嗇的摘了一顆送與他。
老道士本以為是夢,可看見床榻間的桃子,大抵就猜到自己果真前往天宮走了一遭。
此事可不得了,老道士不敢有半分耽擱,連忙起身入宮。
若只是為了征戰殺伐,也就罷了,偏偏齊王只是被陳國的使臣忽悠。而齊王又愛好奢靡,對外窮兵黷武,對內強征民夫修築宮殿。
既有兄長之仇,又有萬民之憂,藺尚只能不斷收攬賢才義士,妄圖宮變,以免他日齊國徹底毀於齊王之手。
諸縈披著隱身斗篷,面對面的聽完這群人商榷出來的計策,微微頷首,畢竟籌謀了那麼久,也算嚴絲合縫。
最為關鍵的是,諸縈在這群臣子中見到了一位熟人。
是她才到這方世界,就遇到過的老道士。
當初她降臨衛國,但鄭國人並不相信,前來衛國的使臣,特意請來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但世上並無真正的神仙,諸縈卻有遊戲技能,所以很輕易就揭穿了那老道的真實身份。
後來,老道有感於諸縈所言,摒棄自己一身裝神弄鬼的把戲,轉而前往其他諸侯國,意欲以自身的三寸不爛之舌,謀求地位。
諸縈沒想到,原來老道士最後選的竟然是齊國,且看老道士的衣著打扮,還有座次,很顯然,他混得十分好。
可令諸縈驚奇的是,老道士仍舊是原先裝神弄鬼的打扮,看起來仙氣飄然,不似凡人。
但諸縈自認為是有些了解藺尚的,藺尚縱使性格再如何變,也絕對不會和這些裝神弄鬼的人來往。
諸縈是有真手段的人,但老道不是,來會就麼些巴西,若真是遊歷天下、見多識廣的人,有些恰好是能知曉這些把戲是怎麼回事的。
而很不巧,藺尚就是其中之一,諸縈曾經和藺尚便聊過這些普通的裝神弄鬼的把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故而,任何人都有可能被老道士忽悠,藺尚卻不會。
那麼如此重要的密謀,為何藺尚會放任老道士一同在此。
諸縈在心間慢慢浮起了一個念頭,除非老道士本就是按藺尚的吩咐做事,老道士的裝神弄鬼不是為了糊弄藺尚,而是為了齊王。
畢竟齊王昏聵,年歲又漸大,為了保命,很有可能會偏信神鬼之言。
害人,有什麼比丹方要來的無聲無息。
雖然諸縈並不願意相信藺尚會從說話都結結巴巴,滿是赤子之心的少年變做這般模樣,但她不得不多想一些。
但或許藺尚沒有真正想害齊王的性命,否則只需命老道士不斷加大丹藥中的毒性,齊王自然便能死去,身為太子的藺尚,也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齊王,何至於費此功夫。
想來,老道士蟄伏在齊王身側,只是為了獲得寵信,也好監測其一舉一動。
諸縈沒有立即回回國,接下來的數日,她都在藺尚他們的周圍,暗中出手相助,一直到藺尚兵變成功,真的迫使齊王退位,不得不屈居於王宮之內。
等到諸事皆定時,諸縈從遊戲背包中取出‘綠楊陰’進入老道士的夢境。
或者說,時諸縈自己編織了一個夢境,夢境中是諸縈曾在電視中所見過的飄渺仙宮,有身著彩裳的仙子,五色祥雲,以及只能在傳說中見到的瑞獸奇珍。
諸縈端坐在其上,而席位的兩側坐滿了神仙,他們或是威嚴凜冽,或是慈眉善目,或是三頭六臂令人懼怕,或是如神仙妃子溫柔祥和。
在這樣的陣仗之下,老道士又曾親眼見過諸縈,一時間不免嚇得兩股兢兢。
他只瞥見諸縈的大概輪廓,很快就想起了上首坐著的究竟是誰,老道士甚至都不敢細瞧,唯恐冒犯,連忙跪下行禮。
諸縈卻端坐在上首,聲音沉靜漠然的讓老道士起身。
老道士起身後,仍舊低垂著頭,連背都不敢直起,只覺得滿殿皆是威壓,讓他膽戰心驚。
諸縈自然不會寒暄問上一番,作為神明越是簡潔才越不容易露陷。
於是,諸縈繼續用飄渺出塵的聲音,平靜無波的繼續說道:“日有陰晴,月有圓缺,天下分合,皆有其理。
今衛國氣運已起,何必妄造殺孽。
蒲任,吾旨意以下,命汝勸諫齊王,來日可封功德。”
說完,諸縈就坐在上首,揮了揮手。
老道士只覺得身上被一股氣流包圍,很快就陷入無邊的墜落之感。
他猛地蹬了一下腳,嚇得全身一個激靈,老道士的眼睛徑直就睜開了。
直到望見熟悉的床榻,老道士還在喘著粗氣,久久不能平靜。
他原想這或許是個夢,可一切都太過真實,讓老道士不得不多想,就在他思索方才夢境之時,突然察覺到手有異物,伸手一摸,是一顆足有一整個手掌大的桃子。
老道士這才想起來,在被帶至神女殿內之前,他是由一個小童引路的,路上有一桃林,童兒說是一位仙翁摘種的,雖不比王母的蟠桃來的歷害,可對於凡人而言,若是吃下,也可百病全消,延年益壽。
童兒見老道士喜歡,毫不吝嗇的摘了一顆送與他。
老道士本以為是夢,可看見床榻間的桃子,大抵就猜到自己果真前往天宮走了一遭。
此事可不得了,老道士不敢有半分耽擱,連忙起身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