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的,當然是真的。」大太監是太子特意派過來傳信的,只是報完好消息,他聲音又開始遲疑,「不過……」

  眾人一聽,臉上的笑意頓時凝固。

  大夫人更是著了急:「不過什麼,都打了勝仗了,還有何事不能說?」

  「今夜正是團圓的時候,按理這種事不該報與諸位的,但此事事關重大,瞞也瞞不住,太子殿下決定還是早說為好,諸位先有個準備。」大太監先溫吞的鋪墊了一番,而後,才放出了另一個消息,「不過,贏雖贏了,陰山一戰時天降暴雪,兩邊殊死搏鬥,恰好遇上雪崩,二公子……二公子他失蹤了!」

  「這怎麼可能?」大夫人一聽,趔趄了幾步,登時便暈了過去。

  「快請大夫!」雪衣連忙伸手去扶住大夫人。

  此時,原本祥和的團圓宴頓時亂做了一團,眾人都難以接受,嘈嘈切切的議論了起來。

  雪衣雖安撫著大夫人,但心裡並不比她好受,她忍住了眼淚,強撐著問:「二表哥一向足智多謀,這會不會是誤會?」

  「戰場上人多眼雜,我當初便是被誤傳的,你可曾確信了?」崔璟也難以相信。

  「這消息六路大軍都收到了,縱是一路有錯,總不可能十萬人都聽錯了,雪崩之下,無人倖免,絕不可能有假,還請諸位節哀。」大太監垂著頭恭謹地道。

  這回,最後一點希望也破滅了。

  二表哥不是說好了三月會回來娶她嗎?

  為何都到了最後,他卻又一次失信了?

  雪衣頓時頭暈目眩,頭一回嘗到了天塌下來的滋味。

  「陸娘子,崔將軍大約有預感,在奔赴陰山之前給您留了信,剛好隨著前方的捷報一起傳了回來。」那大太監又吩咐人把一封沾血的書信拿了出來,「您莫要過於傷悲。」

  尚未拆開,只看到信封上「與吾妻書」四個字,雪衣眼淚便直接掉了下來,再一打開,她更是淚如雨下。

  「吾妻卿卿如晤:一別之後,兩地相懸,層雲萬里,千山暮雪,餘生恐難再見,是故作此書以訣別。

  猶記初見時,汝一襲黃衫,韶顏稚齒,世所稀見。然語出驚人,引人側目。吾本不喜,後與汝相處日久,知汝至純至善,隔膜漸消,心旌動搖。驪山一夜,吾方知吾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然汝為夢境所困,吾亦自驕自大,遂誤會重重,幾近永別。

  火海浪尖,幾經艱險,才得心意相通。不料邊關告急,遍地腥雲,狼煙四起,情勢一時危急。吾至愛汝,亦愛天下之生民。情與義,兩難全,愛屋及烏,是故吾不得不別汝遠赴關山。

  然此去經年,生死難料,如吾不歸,汝可另擇夫婿,不必為吾守節。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吾只此一念,願汝順遂平安。紙短情長,言盡於此。」(3)

  讀到一半,後面的字跡已經被眼淚打濕的暈了開,雪衣握著信紙伏在桌案上哭的情難自禁。

  可人一生中若是先遇到了耀眼的珠玉,其他的魚目螢火,又如何能看的上眼?

  她已經被他占據的滿滿的,永遠都沒有旁人的餘地。

  雪衣擦了擦眼淚,將那信小心地收了起來,聲音哽咽卻堅定:「我不走,我要等他回來,他一定能回來。」

  第107章 正文完結·下

  崔珩出事的消息很快便傳了開, 崔氏上下皆愁雲慘澹,雖是年節, 卻無一人有歡顏。

  大夫人傷心難耐, 但更叫人可憐的是那位陸小娘子,先前剛因意外與三公子退了親,好不容易苦盡甘來了, 誰知二公子又出了事。

  這命途, 著實多舛。

  自打崔珩出事之後,雪衣便捧著那信不言不語,大夫人雖傷悲, 但想起兒子臨走前曾拜託她的事, 仍是打起了精神去勸雪衣。

  「怎麼連粥也不用?」大夫人挨著雪衣坐下,吩咐女使道,「撤下去,再換碗熱的來。」

  「不必了大夫人,我吃不下。」雪衣搖頭。

  「沒胃口至少也得墊墊,不能垮了身體。」大夫人執意叫女使換了粥來。

  雪衣攪動勺子, 只吃了幾口,便擱了下。

  大夫人見她實在吃不下, 也沒強求, 摸了摸她的頭:「你這孩子, 著實是個長情的,也不枉二郎臨走前千叮萬囑讓我照看著你。如今二郎既已不在了,他又給你來了信,這樁婚事便到此為止吧, 往後你想另嫁, 或是離開都隨你。」

  「我不走,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只要一日沒看見他的屍體我就一日不會相信。」雪衣虛弱地搖頭。

  「我又何嘗想信,可天災不是人禍,雪崩那樣聲勢浩大,人都被碾成齏粉了,哪裡還找的到屍首。」大夫人長嘆了一口氣。

  雪衣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可是一想到活生生的人就這麼沒了,她便難受的厲害:「不可能,他不會的……」

  婆媳倆正傷悲的時候,忽然,崔璟拖著跛腳,手裡握著一封信不顧風度地沖了進來:「母親,表妹,行簡還在!」

  「你說什麼?」兩人一起回頭。

  崔璟抹了抹額上的汗,大喘著氣解釋道:「東宮又來了新消息,說是行簡雪崩之時落入了山坳,僥倖逃過一劫,三日後自己回了營地,並未危及性命。」

  「他沒事……」雪衣一聽,心裡的巨石瞬間落了下來,眼眶也酸的厲害。

  她就知道二表哥福大命大,不會那麼輕易出事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