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指揮中心:“燕回號商船已抵達班加西港口,請儘快撤離至港口。”
“重複。”
“燕回號商船已抵達班加西港口,請儘快撤離至港口。”
胡橋收回視線,順著信號塔外置的攀爬架迅速降落。
有血滴順著他的頸窩滴入作戰服內,滲入他的軍裝,浸透他的皮膚。
他恍若未覺,快速降落在廠房房頂,沿著原先的狙擊陣地疾跑。剛從廠房的天窗跳入,落在舷梯上,耳麥里指揮中心的聲音又響起。
“利比亞政府派出的轟炸機正在轟炸班加西南部交戰區,我方撤僑商船受到威脅,四小時後將從港口暫退至外海。”
“重複。”
“利比亞政府派出的轟炸機正在轟炸班加西南部交戰區,我方撤僑商船受到威脅,四小時後將從港口暫退至外海。”
重複響起的聲音里,傅征沙啞的聲音穿透一切,重新響起:“胡橋,撤離。”
——
傅征擊斃暴徒後,在越野車的急剎中頭暈目眩,短暫昏迷了幾分鐘。
醒來後,他歪倒在后座,目眩神迷中只看到滿目白煙。
越野車的引擎蓋因撞擊損毀,正冒著大量白煙,車窗破損嚴重,嗤嗤冒出的白煙瀰漫了整個車廂。
他剛一醒,燕綏就察覺了。
差點死寂的心忽得重新跳動起來,她短短數分鐘從天堂掉入地獄,渾身虛汗不止,手腳發軟。
她難得慢半拍地恢復理智。
似不敢相信剛才連呼吸都輕不可聞的人甦醒了回來,下意識起身,動作太猛,重重地被安全帶的反作用力勒回座位。
那口滯在嗓子眼裡的悶氣終於吐出來,她又哭又笑的,抖著手去解安全帶。
眼淚模糊了視野,她只朦朧得看清紅色的鎖扣,虛軟的手指試了幾次都沒能順利地解開安全帶。
“傅征。”她聲音哽咽,語不成句。
終於“咔擦”一聲,鎖扣一解,她扶著兩側座椅跨到后座,還沒碰到傅征,就聽他聲音虛弱道:“別動,就站那。”
燕綏立刻停下。
“現在下車去拿醫療箱,”他呼吸沉重,鼻翼側動數下,說:“醫療箱交給胡橋,讓他處理。”
他翳合著唇瓣:“轟炸開始了,班加西已經淪為危險區,儘快……撤離。”
燕綏沒作聲,心尖抖得厲害。
有積蓄的怒火和什麼都做不了的無奈在胸腔里不斷發酵,可她什麼做不了。
傅征渾身是傷,燕綏根本不敢碰他。
作戰服的顏色和血色相近,她根本不知道深色的地方是不是浸透了他的血,生怕碰疼了他,正手足無措間,后座車門被拉開。
胡橋背著醫療箱,見到傅征的那刻,整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他上車,檢視了一遍傅征的傷勢,轟燕綏下車:“這裡我來處理,你去荀莉那邊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
“我過來的時候,廠房空地上還有很多無法上車的滯留工人。班加西的轟炸已經開始了,如果不能在半小時內撤離廠區,所有人都走不了。”
他撕開傅征的衣袖,翻出紗布壓上去止血。
另一側車門被推開,胡橋抬眼看去,燕綏已經下了車,她站在車外,冰涼的手指輕輕地握了握傅征的手。
胡橋看見她嘴唇動了動,似想說些什麼,最後到底是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握住傅征的手拉到唇邊,親了親他冰涼的手指。
胸腔內的酸澀涌到喉間,燕綏眼眶發熱,不受控制的有眼淚落下來,砸在傅征的手背上。
“半小時。”她忽然啞聲。
蜷起的手指拂去眼角的眼淚,她深呼吸了一口氣,笑起來:“就是只剩下十分鐘,我也能帶你走。”
那笑容,是她一貫的明艷和底氣十足。
有陽光從天窗里落進來,臨近夕陽的光,透著暖暖的昏黃,眼前的路像極了回家的路。
——沒關係,你受傷了就我來保護你。
——我會去找到車。
——我還有船,我能帶你回家。
——中國不遠,回去後我們就結婚。
——你答應我,等等我。
——一會就好。
——
荀莉剛結束和大使館的通話,見燕綏過來,看到她臉頰上的血跡時,大驚失色:“你受傷了?”
燕綏偏頭,用袖口蹭了蹭,也不管有沒有蹭乾淨:“不是我,是傅征。”
她轉身,看了眼空地上滯留的工人,問:“現在什麼情況?”
“大使館租用的車輛在三十公里外的廢棄加油站,和我們陸路撤離的路線一致。班加西港口有一艘商船剛到港,但因港口無法停船,四小時後將往外海撤離。”
燕綏擰眉:“有沒有支援?”
荀莉搖頭:“利比亞整個境內的僑民都要撤離,軍艦離班加西還有半天航程,暫時無法再提供支援。”
她遲疑了一下,又補充:“傅隊負傷的情況下,出於安全考慮,兩支不同路線撤離的隊伍可能要變為一支。”
傅征負傷,胡橋一人分身乏術,不可能支援兩路撤離。
而可用的車輛又在三十公里外,在半小時前,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她甚至可以選擇借用海路撤離的兩輛越野把三十公里外的車開回廠里,或者她領著陸路撤離的隊伍徒步三十公里取車再穿越沙漠。
但現在,商船四小時後撤離至外海,傅征負傷,沒有足夠的車,工人大量滯留……無論是按照原計劃還是全部陸路撤離都有風險。
燕綏轉身望了眼遠處那輛越野,立刻否定這個計劃:“等不了。”
“所有人全部從海路撤離。”
荀莉愣了一下,似是思考海路撤離的可能性:“港口的確駐守了軍方和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班加西還有一半之多的僑民沒有撤離,他們目前還沒有離開。”
“但燕綏,班加西即將淪為轟炸區,港口會在四小時後封閉。”她語氣微沉:“我們趕不及。”
她分析:“可用的車輛在三十公里外,光是來回就要一小時,還不知道路上是否會出什麼波折。陸路撤離至埃及是最安全的。”
“傅征受傷了。”她一字一句道:“陸路撤離起碼要兩天,我不知道他能堅持多久。”
“他的命也是命,他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會受傷,你不知道?”燕綏怒極:“在有辦法的前提下,憑什麼犧牲他?”
荀莉一怔,唇色發白,解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她只是覺得海路撤離,既無法保證傅征的安全,也無法保證工人的安全。就像是每個選擇都進入了死胡同,總也無法兩全。
她為自己忽略了傅征的情況而懊惱不已,接話道:“你先說說你的想法。”
“重複。”
“燕回號商船已抵達班加西港口,請儘快撤離至港口。”
胡橋收回視線,順著信號塔外置的攀爬架迅速降落。
有血滴順著他的頸窩滴入作戰服內,滲入他的軍裝,浸透他的皮膚。
他恍若未覺,快速降落在廠房房頂,沿著原先的狙擊陣地疾跑。剛從廠房的天窗跳入,落在舷梯上,耳麥里指揮中心的聲音又響起。
“利比亞政府派出的轟炸機正在轟炸班加西南部交戰區,我方撤僑商船受到威脅,四小時後將從港口暫退至外海。”
“重複。”
“利比亞政府派出的轟炸機正在轟炸班加西南部交戰區,我方撤僑商船受到威脅,四小時後將從港口暫退至外海。”
重複響起的聲音里,傅征沙啞的聲音穿透一切,重新響起:“胡橋,撤離。”
——
傅征擊斃暴徒後,在越野車的急剎中頭暈目眩,短暫昏迷了幾分鐘。
醒來後,他歪倒在后座,目眩神迷中只看到滿目白煙。
越野車的引擎蓋因撞擊損毀,正冒著大量白煙,車窗破損嚴重,嗤嗤冒出的白煙瀰漫了整個車廂。
他剛一醒,燕綏就察覺了。
差點死寂的心忽得重新跳動起來,她短短數分鐘從天堂掉入地獄,渾身虛汗不止,手腳發軟。
她難得慢半拍地恢復理智。
似不敢相信剛才連呼吸都輕不可聞的人甦醒了回來,下意識起身,動作太猛,重重地被安全帶的反作用力勒回座位。
那口滯在嗓子眼裡的悶氣終於吐出來,她又哭又笑的,抖著手去解安全帶。
眼淚模糊了視野,她只朦朧得看清紅色的鎖扣,虛軟的手指試了幾次都沒能順利地解開安全帶。
“傅征。”她聲音哽咽,語不成句。
終於“咔擦”一聲,鎖扣一解,她扶著兩側座椅跨到后座,還沒碰到傅征,就聽他聲音虛弱道:“別動,就站那。”
燕綏立刻停下。
“現在下車去拿醫療箱,”他呼吸沉重,鼻翼側動數下,說:“醫療箱交給胡橋,讓他處理。”
他翳合著唇瓣:“轟炸開始了,班加西已經淪為危險區,儘快……撤離。”
燕綏沒作聲,心尖抖得厲害。
有積蓄的怒火和什麼都做不了的無奈在胸腔里不斷發酵,可她什麼做不了。
傅征渾身是傷,燕綏根本不敢碰他。
作戰服的顏色和血色相近,她根本不知道深色的地方是不是浸透了他的血,生怕碰疼了他,正手足無措間,后座車門被拉開。
胡橋背著醫療箱,見到傅征的那刻,整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他上車,檢視了一遍傅征的傷勢,轟燕綏下車:“這裡我來處理,你去荀莉那邊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
“我過來的時候,廠房空地上還有很多無法上車的滯留工人。班加西的轟炸已經開始了,如果不能在半小時內撤離廠區,所有人都走不了。”
他撕開傅征的衣袖,翻出紗布壓上去止血。
另一側車門被推開,胡橋抬眼看去,燕綏已經下了車,她站在車外,冰涼的手指輕輕地握了握傅征的手。
胡橋看見她嘴唇動了動,似想說些什麼,最後到底是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握住傅征的手拉到唇邊,親了親他冰涼的手指。
胸腔內的酸澀涌到喉間,燕綏眼眶發熱,不受控制的有眼淚落下來,砸在傅征的手背上。
“半小時。”她忽然啞聲。
蜷起的手指拂去眼角的眼淚,她深呼吸了一口氣,笑起來:“就是只剩下十分鐘,我也能帶你走。”
那笑容,是她一貫的明艷和底氣十足。
有陽光從天窗里落進來,臨近夕陽的光,透著暖暖的昏黃,眼前的路像極了回家的路。
——沒關係,你受傷了就我來保護你。
——我會去找到車。
——我還有船,我能帶你回家。
——中國不遠,回去後我們就結婚。
——你答應我,等等我。
——一會就好。
——
荀莉剛結束和大使館的通話,見燕綏過來,看到她臉頰上的血跡時,大驚失色:“你受傷了?”
燕綏偏頭,用袖口蹭了蹭,也不管有沒有蹭乾淨:“不是我,是傅征。”
她轉身,看了眼空地上滯留的工人,問:“現在什麼情況?”
“大使館租用的車輛在三十公里外的廢棄加油站,和我們陸路撤離的路線一致。班加西港口有一艘商船剛到港,但因港口無法停船,四小時後將往外海撤離。”
燕綏擰眉:“有沒有支援?”
荀莉搖頭:“利比亞整個境內的僑民都要撤離,軍艦離班加西還有半天航程,暫時無法再提供支援。”
她遲疑了一下,又補充:“傅隊負傷的情況下,出於安全考慮,兩支不同路線撤離的隊伍可能要變為一支。”
傅征負傷,胡橋一人分身乏術,不可能支援兩路撤離。
而可用的車輛又在三十公里外,在半小時前,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她甚至可以選擇借用海路撤離的兩輛越野把三十公里外的車開回廠里,或者她領著陸路撤離的隊伍徒步三十公里取車再穿越沙漠。
但現在,商船四小時後撤離至外海,傅征負傷,沒有足夠的車,工人大量滯留……無論是按照原計劃還是全部陸路撤離都有風險。
燕綏轉身望了眼遠處那輛越野,立刻否定這個計劃:“等不了。”
“所有人全部從海路撤離。”
荀莉愣了一下,似是思考海路撤離的可能性:“港口的確駐守了軍方和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班加西還有一半之多的僑民沒有撤離,他們目前還沒有離開。”
“但燕綏,班加西即將淪為轟炸區,港口會在四小時後封閉。”她語氣微沉:“我們趕不及。”
她分析:“可用的車輛在三十公里外,光是來回就要一小時,還不知道路上是否會出什麼波折。陸路撤離至埃及是最安全的。”
“傅征受傷了。”她一字一句道:“陸路撤離起碼要兩天,我不知道他能堅持多久。”
“他的命也是命,他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會受傷,你不知道?”燕綏怒極:“在有辦法的前提下,憑什麼犧牲他?”
荀莉一怔,唇色發白,解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她只是覺得海路撤離,既無法保證傅征的安全,也無法保證工人的安全。就像是每個選擇都進入了死胡同,總也無法兩全。
她為自己忽略了傅征的情況而懊惱不已,接話道:“你先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