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我也是沒有辦法,我的老婆孩子都在主子手裡……我只能照主子的意思做……你們是苦命人,我又何嘗不是?這麼久一來,我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我我我明天就請高僧來超度你們,明天就給你們做水陸道場,求求你們放過我吧!」
說著,磕頭不止。
待管家走後,四個人從屋檐下走了出來,都有點不敢相信。
竟然就埋在後院?
難怪管家會怕成這樣。
難怪旁的別院沒有查覺一點異常,一切就在這座別院裡悄然發生,每間別院相隔都十分遙遠,誰也不知道這裡發生過什麼。
白一帶著府兵開始挖開樹下的土地,大概一炷香之後,花海下的泥土全被挖開。
不知是誰先吐了出來,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姜家府兵,也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
月光穿過繁盛的花樹,照出一片人間地獄。
屍首與屍首相疊,斷骨與斷骨交錯,層層疊疊不知疊了多少重,每一具骸骨在生前就被折斷了每一個骨頭,每一枯斷骨都訴說著主人生骨的痛苦。
「挖出來……」元墨已經吐過兩遍,從嘴裡到胃裡全是酸的,連牙根都軟了,她死死咬著牙,聲音從牙縫裡擠出來,「全都挖出來……我要帶給父皇看看,看看他寵信的妃子到底是什麼心腸!」
「不可。」姜九懷拿帕子替她擦拭嘴角,「就算把這些帶到陛下面前,她只要推說一概不知,把罪責全往管家身上推,你要怎麼辦?」
而管家為了保住妻兒,真的可能會一口認下這罪名。
這就是和妃留下他的原因,這片罪惡的地獄需要有人看守,免得被人無心翻動,而看守的人絕對靠得住,關鍵時刻還能成為她的替罪羊。
「那你說怎麼辦?」只要想想她和姜九懷也曾經上過那輛馬車,曾經差一點兒就被埋進了這片花下,她的胃裡就不斷翻湧,「我要看她下地獄!」
「阿墨,別怕。交給我,我會讓她人贓並獲,逃無可逃。」姜九懷的聲音鎮定,清冷,一如既往,他輕輕抱住她,聲音變得輕柔,「謝謝你,阿墨,如果當初不是你,我很可能已經是那裡面的一具枯骨。」
元墨心中的恐懼再也忍不住,緊緊抱住了他。
去年三月十七,假冒女伎被擄上那輛馬車,是她人生當中做過的最正確的事,沒有之一。
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帝兩天之後才率領大隊人馬駕臨行宮,闔宮妃嬪,只帶和妃同行。
以往皇帝身邊以魏貴妃為尊,現在是和妃獨領風騷,所過之處人人俯首貼耳,恭敬異常。和妃與皇帝攜手同行,儼然有後位之尊。
元墨和姜九懷在行宮門前迎候,看著春風滿面的和妃,咬了咬牙。
姜九懷握住她的手:「阿墨,忍住。」
皇帝與和妃走近時正瞧見兩人的手握在一起,不由都露出了笑容,和妃含笑問道:「到底還是山上涼快,雖說近秋,城中還是暑氣逼人。你們在山上玩得可好?」
「還行,」元墨道,「那日上山的時候下大雨,我就在娘娘別院裡住了一夜,父皇,娘娘別院裡的木芙蓉開得好極了,我帶您去賞花吧!」
皇帝笑著稱好,和妃笑道:「你就算要孝敬你父皇,也要先讓你父皇先歇一歇,明日再去吧。」
元墨不想露了行跡,也沒多說,同和妃一道扶著皇帝進入行宮。
炎園是太祖開國後才建造,行宮卻是前朝本就留下來的,到本朝只是稍加修繕。
前朝末代安寧帝性喜豪奢,又喜宴飲巡遊,在位二十年,南巡八次,各地行宮無數,百姓建行宮、修運河、築長城、造寢陵……勞役深重,苦不堪言。
太祖風朔日是在這種情況下,才順應天命,揭竿而起,當時就是在這西山,和姜炎帶著小股精銳突入行宮,殺了安寧帝,最後奇蹟般地全身而退,開創了大央帝國。
「據說西山有一條秘道直通外界,當初前輩就是靠這條秘道脫身的,只是秘道在何處,現在已經無人知曉了。」
入夜,燈下,姜九懷抽了本《西山地誌》,跟元墨講起當年的舊事打發時間。
他講得引人入勝,元墨卻是心神不寧,「你說林小意晚上會有動作麼?」
「她白天攔你,顯然是做賊心虛,定然要趁明天皇帝駕臨之前處置那片骸骨,或是做別的什麼安排。」姜九懷合上書,「白一和你師兄都守在別院,就等她自投羅網,抓個現形。你也莫要過於擔心,早些睡吧。」
話雖如此說,元墨怎麼睡得著?
姜九懷離開了好一陣,她還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形同煎魚。
山中寂靜,只有蟲聲蟄鳴,忽地,對面宮殿傳來一下極低的開門聲,元墨一下子坐了起來。
皇帝此行只帶了和妃一人,和妃自然要在皇帝身邊伺候。為了能就近監視和妃的動向,元墨借著「想和父皇多多親近」的名義,留在了皇帝寢宮的偏殿中。
她立即披上衣裳,眼睛貼在門縫裡,只見窗外月色淡淡灑下來,一個人輕手輕手帶上殿門,轉過身時,月光照在她的臉上,正是和妃!
果然!她有動作了!
和妃四下看了看,向外走去。
元墨保隨後跟上,中間保持了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
羽林衛正在巡邏,看見和妃,紛紛行禮,和妃隨口吩咐了他們幾句,隔得遠,元墨聽不清,按照和妃裝好人收買人心的手段,肯定少不得說他們辛苦了之類。
說著,磕頭不止。
待管家走後,四個人從屋檐下走了出來,都有點不敢相信。
竟然就埋在後院?
難怪管家會怕成這樣。
難怪旁的別院沒有查覺一點異常,一切就在這座別院裡悄然發生,每間別院相隔都十分遙遠,誰也不知道這裡發生過什麼。
白一帶著府兵開始挖開樹下的土地,大概一炷香之後,花海下的泥土全被挖開。
不知是誰先吐了出來,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姜家府兵,也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
月光穿過繁盛的花樹,照出一片人間地獄。
屍首與屍首相疊,斷骨與斷骨交錯,層層疊疊不知疊了多少重,每一具骸骨在生前就被折斷了每一個骨頭,每一枯斷骨都訴說著主人生骨的痛苦。
「挖出來……」元墨已經吐過兩遍,從嘴裡到胃裡全是酸的,連牙根都軟了,她死死咬著牙,聲音從牙縫裡擠出來,「全都挖出來……我要帶給父皇看看,看看他寵信的妃子到底是什麼心腸!」
「不可。」姜九懷拿帕子替她擦拭嘴角,「就算把這些帶到陛下面前,她只要推說一概不知,把罪責全往管家身上推,你要怎麼辦?」
而管家為了保住妻兒,真的可能會一口認下這罪名。
這就是和妃留下他的原因,這片罪惡的地獄需要有人看守,免得被人無心翻動,而看守的人絕對靠得住,關鍵時刻還能成為她的替罪羊。
「那你說怎麼辦?」只要想想她和姜九懷也曾經上過那輛馬車,曾經差一點兒就被埋進了這片花下,她的胃裡就不斷翻湧,「我要看她下地獄!」
「阿墨,別怕。交給我,我會讓她人贓並獲,逃無可逃。」姜九懷的聲音鎮定,清冷,一如既往,他輕輕抱住她,聲音變得輕柔,「謝謝你,阿墨,如果當初不是你,我很可能已經是那裡面的一具枯骨。」
元墨心中的恐懼再也忍不住,緊緊抱住了他。
去年三月十七,假冒女伎被擄上那輛馬車,是她人生當中做過的最正確的事,沒有之一。
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帝兩天之後才率領大隊人馬駕臨行宮,闔宮妃嬪,只帶和妃同行。
以往皇帝身邊以魏貴妃為尊,現在是和妃獨領風騷,所過之處人人俯首貼耳,恭敬異常。和妃與皇帝攜手同行,儼然有後位之尊。
元墨和姜九懷在行宮門前迎候,看著春風滿面的和妃,咬了咬牙。
姜九懷握住她的手:「阿墨,忍住。」
皇帝與和妃走近時正瞧見兩人的手握在一起,不由都露出了笑容,和妃含笑問道:「到底還是山上涼快,雖說近秋,城中還是暑氣逼人。你們在山上玩得可好?」
「還行,」元墨道,「那日上山的時候下大雨,我就在娘娘別院裡住了一夜,父皇,娘娘別院裡的木芙蓉開得好極了,我帶您去賞花吧!」
皇帝笑著稱好,和妃笑道:「你就算要孝敬你父皇,也要先讓你父皇先歇一歇,明日再去吧。」
元墨不想露了行跡,也沒多說,同和妃一道扶著皇帝進入行宮。
炎園是太祖開國後才建造,行宮卻是前朝本就留下來的,到本朝只是稍加修繕。
前朝末代安寧帝性喜豪奢,又喜宴飲巡遊,在位二十年,南巡八次,各地行宮無數,百姓建行宮、修運河、築長城、造寢陵……勞役深重,苦不堪言。
太祖風朔日是在這種情況下,才順應天命,揭竿而起,當時就是在這西山,和姜炎帶著小股精銳突入行宮,殺了安寧帝,最後奇蹟般地全身而退,開創了大央帝國。
「據說西山有一條秘道直通外界,當初前輩就是靠這條秘道脫身的,只是秘道在何處,現在已經無人知曉了。」
入夜,燈下,姜九懷抽了本《西山地誌》,跟元墨講起當年的舊事打發時間。
他講得引人入勝,元墨卻是心神不寧,「你說林小意晚上會有動作麼?」
「她白天攔你,顯然是做賊心虛,定然要趁明天皇帝駕臨之前處置那片骸骨,或是做別的什麼安排。」姜九懷合上書,「白一和你師兄都守在別院,就等她自投羅網,抓個現形。你也莫要過於擔心,早些睡吧。」
話雖如此說,元墨怎麼睡得著?
姜九懷離開了好一陣,她還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形同煎魚。
山中寂靜,只有蟲聲蟄鳴,忽地,對面宮殿傳來一下極低的開門聲,元墨一下子坐了起來。
皇帝此行只帶了和妃一人,和妃自然要在皇帝身邊伺候。為了能就近監視和妃的動向,元墨借著「想和父皇多多親近」的名義,留在了皇帝寢宮的偏殿中。
她立即披上衣裳,眼睛貼在門縫裡,只見窗外月色淡淡灑下來,一個人輕手輕手帶上殿門,轉過身時,月光照在她的臉上,正是和妃!
果然!她有動作了!
和妃四下看了看,向外走去。
元墨保隨後跟上,中間保持了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
羽林衛正在巡邏,看見和妃,紛紛行禮,和妃隨口吩咐了他們幾句,隔得遠,元墨聽不清,按照和妃裝好人收買人心的手段,肯定少不得說他們辛苦了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