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作為從周家莊逃難而來,一路顛沛流離抵達青連山的蘇念來說,太明白不過了。
「你這麼一說,邊關確實是個好去處!」
聽了蘇念的話,趙秋雲恍然大悟,愁容也散開了。
「我這就上金豐縣去,找難民們商量一番,看看他們願不願意去邊關定居。」
趙秋雲當即就想動身前往金豐縣城。
「趙先生,你先別著急!這件事,只是我的初步設想,我還得和馮將軍通通氣。」
蘇念拉住馬上就要離開的趙秋雲。
難民們能不能去邊關,還是要聽馮將軍的。
馮將軍點頭同意了,難民們才能動身前往。
當然了,蘇念心裡覺得,按照馮將軍的脾性,是一定會同意的。
「再說了,你不是要給難民們帶糧食過去嗎?這糧食都沒準備好,又何必著急去金豐縣城呢?」
蘇念的話,讓趙秋雲停住了腳步。
「你說的對,是我太心急了,我這就去找馬村長和楊村長。」
說完,趙秋雲就跑走了。
蘇念看著趙秋雲遠去的背影,很快也跟著離開了。
她要趕回家中,給張青山寫信,把這裡的情況告訴他。
......
一個時辰後,周家飛進來一隻雄武的老鷹。
蘇念一眼就認出來,那是張青山用來傳信的老鷹。
飛鷹傳信就是快,一來一回,一個時辰足矣,可比走陸路快多了。
蘇念急忙把老鷹爪子上的紙條解下來,只見上面寫著兩個字——可以。
從略顯潦草的字跡看來,寫的有些心急。
看來,馮將軍是急切的希望難民們遷去邊關了。
如今邊關一派祥和,又到處是農田。
就差有人在邊關落腳了。
如果難民們能在邊關定居下來,再過上兩年,邊關就能恢復往日的繁華了。
光是想一想,馮將軍都覺得美滋滋。
拿著張青山寄過來的紙條,蘇念向著三位先生的住處飛奔而去。
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三人。
「馮國海是個有擔當的!」
朱見陽看著那兩個潦草的字,語氣淺淡的說道,眼裡卻划過一絲讚賞。
馮國海才是真正心繫百姓之人,他們沒有看錯他。
「糧食也準備好了,馮國海也給了肯定的答覆了,那還等什麼?咱們趕緊出發去金豐縣吧!」
柳南風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好消息分享給難民們。
對於難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希望」。
只要有希望,再苦的環境,他們也能堅持下去。
如今,邊關就是他們的希望之地。
相信他們知道以後,一定會立刻出發,前往邊關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送糧食
金豐縣城外的護城河旁,擠擠攘攘的擁了一大群人。
這群人,正是從東邊逃難過來的難民。
每個人都是一臉菜色,精神頹廢,眼中無光。
連一些平日裡調皮的孩子,此刻都無力的依偎在父母親的身旁。
這段日子以來,金豐縣的縣官不准他們入城。
只在第一天給他們施捨了一頓稀粥。
要不是有金豐縣城裡善良的老百姓湊了些口糧給他們,他們早就餓死了。
如今,故鄉乾旱,顆粒無收,連水都喝不上,回去是不可能了。
聽說金豐縣富裕特意逃難而來,誰知金豐縣的縣官,並不歡迎他們。
現在,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蘇念和三位先生以及周素素,乘著周勤年駕駛的馬車,來到金豐縣城外時,看見的就是這這一群臉色黯淡的難民。
幾人不由心生憐憫,尤其是蘇念、周勤年和周素素。
看見他們,就想起了之前,周家人也是這樣灰頭土臉的,一路逃荒。
「勤年,走快些,咱們去找邱老闆。」
蘇念坐在牛車上,向周勤年催促到。
邱老闆心善,不遺餘力的幫助著這些難民。
可惜,一個人的力量太過微弱了。
不過,邱老闆和難民們的領頭人,倒是相處得很是熟悉。
如今要給難民們送糧食,還是要邱老闆從中間牽線搭橋。
很快,一群人就找到了邱老闆。
邱老闆聽說他們是給難民們送糧食的,當即就領著他們往城外去,去找難民們的領頭人。
難民們現在正是急需糧食的時候,邱老闆片刻都不想耽擱。
……
「方老!方老!」
邱老闆領著蘇念等人來到難民們聚集的地方,直接扯著嗓子大喊。
有人認出了邱老闆是給他們送過糧食的好心人,立刻跑去找到方老。
沒一會兒,一個身形消瘦,面容蒼老,一頭白髮的老者,拄著一根黃不拉幾的舊棍子,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
「方老!」
看到來人,邱老闆立馬跑上前去。
「這位就是領頭人——方老。」
邱老闆向蘇念等人介紹到。
這些難民,大都來自東邊的同一個鎮,那個小鎮上,方姓是大姓。
方老輩分最高,為人公平公正,鎮上的人,都聽他的話。
如今到了金豐縣城外,也是方老在替難民們拿主意。
要不是有方老堅持著,這一群人,早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