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知景也知道自家如今沒什麼進帳,只靠原有的鋪子和田地收的租子,也在幫忙想辦法,掙銀子的法子暫時沒想出來,省銀子卻是有法子的。

  「會不會耽擱你。」陳如松遲疑道,省銀子還在其次,關鍵是兒子每日方便。

  陳知景搖頭,輕鬆道:「不會,有驢車在,也就多了一盞茶的時間,卻能省下五十兩銀子。」

  「那好,爹娘就好好關注著如今的動靜,一有要賣田地的跡象就趕緊去搶著買,鋪子應當也有賣的,都不好搶,就看咱家能不能買到了。」陳如松也鬆快應下。

  第二日就是登基大典,升官的升官,降位的降位,抄家的抄家。

  浩浩蕩蕩的抄家規模,引得一眾老百姓圍觀,陳如松也從中得知了抄家的田地買賣會在何時何地的消息。

  之後的幾日,陳如松與大多老百姓一樣都跟在抄家的官員後面,試圖了解田地買賣的消息。

  他沒帶媳婦出門,這會出來的大多是老婦人和男子,年輕些的婦人都是不會出來的,自家媳婦如今瞧著也不過三十來歲的樣子,加之過的還算舒坦,本就貌美,如今看著正是風韻猶存的時候,他可不敢這時候讓媳婦出門,萬一有些雞犬升天的人想仗勢欺人那多噁心人啊。

  至於為什麼跟著抄家的官員也是沒辦法,自家沒有消息來源,至於大族叔和二族叔,如今剛剛換了皇帝,他們兩人都忙得很,就算也打算插一手,也難顧及到自家,何況也不能樣樣都麻煩人家。

  好在就這樣鍥而不捨,一得知確切消息陳如松就去買,雖經常沒買到,到底還有一些落入他的手裡。

  等這場風波徹底結束,陳如鬆手里已有六畝貧瘠的旱地,三畝極差的水田,以及兩個偏僻狹小的小鋪子。

  就這一點產業,花了近兩百兩銀子才拿下,但夫妻倆都不心疼,京城的東西,能買下,只要不是離譜的價錢,那就是掙了。

  「那幾畝旱地雖貧瘠,但離城裡不算遠,我特地看過這京城郊外的地方,什麼地方在哪裡我都知道,這地買得值。」陳如松自得道,當時那些人覺得貧瘠買了無用,他趕緊出言買下,貧瘠又如何,能種就行,能住就行。

  離京城近,就是最好的,楊稔跟著點頭,「若真到了貧瘠到種不出糧食的地步,咱們就養了雞鴨魚和豬,貼補家用。」

  到底的莊稼人出身,楊稔免不了想著耕種田地,若是不行,就養家禽。

  陳如松附和道:「若是搬到郊外住,咱們住旱地那邊,蓋磚瓦房,大一些,不僅養豬和雞鴨,兔子也養起來,一年十幾兩銀子也別丟了。」

  「兩個商鋪也能開起來,我記得只要咱們自己不動手,雇了旁人幹活,咱家就不算商籍,是不是這樣?」因著商籍不能科舉,他們夫妻倆有些束手束腳,有些事情明知道能掙銀子,卻礙於做了這事就要入商籍而不敢插手。

  媳婦與自己想的一樣,陳如松笑著道:「是如此,咱們可以琢磨琢磨兩個商鋪該怎麼掙銀子。」

  「先將那幾畝旱地圍起來,日後建莊子,等房子蓋好,還要一些時候,咱們一邊籌謀鋪子一邊請人蓋房。」說完之後,楊稔想到一件事,「康康後年出嫁,難不成讓王家到郊外迎親?」

  這樣只怕會讓人瞧不起康康,說康康是鄉下人吧。

  陳如松思索後道:「這倒是,只怕咱們還是得先住在這宅子,城裡和郊外出嫁,還是不一樣的。」

  楊稔附和道:「莊子也建著,咱們偶爾來住也好,家禽養著,田地種著,兔子就養在莊子上,不僅每日的花銷少許多,還能多掙一些銀子,等康康出嫁的後一年,咱們就搬到郊外住著,反正京城鋪子開著,咱們每日去瞧瞧,再隔幾日能去王家看一看康康。」

  出嫁大半年,康康也該安穩下來,能在王家遊刃有餘。

  「那就這樣,馬上要準備帶知行回去參加院試,這之後家裡的一切又要讓你一人打理了。」這些年,為了生計與幾個孩子,陳如松在外的日子不少,家裡都是媳婦操持,這讓疼愛媳婦的他心裡有些不得勁。

  自家男人總是心疼自己,楊稔心裡暖乎乎的,溫言道:「放心吧,家裡如今也不只我一個人,小景在,小景媳婦也在,都能幫我的忙,等你回來,郊外的田地都種上了,宅子也建好了,說不定商鋪我都開好了。」

  「家裡的事你經手我都放心,等我回來都要過年了。」想到出門一趟要這麼些時日,陳如松不由感嘆道。

  因為小景說知行還差點火候,這次只怕不成,夫妻倆對於知行這一次的院試也就比較放鬆,沒有太緊張。

  行李也在收拾,五月初旬,陳如松駕車領著兒子回老家參加院試。

  楊稔則讓大兒子詢問同僚,有沒有認識不錯的建房子的人,日後應當要住一些年月,她想建的好一些。

  至於建養兔子的隔間,楊稔不打算讓那些人來,等房子建好,讓吳叔吳嬸兩人砌一下就好。

  只是今年田地已經有佃戶耕種了,房子就不好建了,這是之前沒想仔細,那些旱地雖貧瘠,但也能收一星半點兒,是以還是有人租種。

  「今年就讓他們種著,左右咱們也不去那住,等下半年他們收了莊稼,這旱地就收回來,建房子種玉米和種菜,也養上豬和雞鴨,兔子也養著,至於水田,就依舊租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