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好。」 沈明嬌從善如流。
「你打算什麼時候將這孩子沒了的消息告訴皇上?」
「直言相告,多沒趣兒啊!」 沈明嬌一直忘不了慈兒喪命那日,尉遲暄臉上那得意又殘忍的笑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總要讓他嘗嘗,從雲頭跌落谷底的滋味!」
作者有話說:
德妃伏筆:17章
第71章 暗流 [V]
正陽宮草木搖落,中庭落葉紛紛,晚秋已至。
皇后脊背纖瘦,身著一身淡粉色百蝶穿花紗裙,對鏡梳妝。
面上那道寸余長的傷疤漸漸隨時間已漸漸變成棕色,她回憶著兒時在歡樓里見過的花鈿,細筆輕點胭脂,以疤為枝,在面上繪出幾朵淡粉色的梨花。原本面貌可憎的疤痕,瞬間變得鮮活嬌美起來。
玉指掃過那些雍容華貴的鳳簪,從妝奩深處挑出支一水兒碧綠的花頭玉簪,抬手插進螺髻里。
「皇上駕到!」
皇后似有留戀地望向鏡中的人兒,起身,將一旁的香爐點燃,輕笑著如釋重負般鬆了一口氣。聘聘婷婷向外間走去,粉色的紗裙游過,飄飄欲仙。
「臣妾給皇上請安。」 抬眼,看向面著慍氣的尉遲暄,自顧自起身到茶案邊上坐下。「皇上來臣妾宮裡時,多半時候都是帶著怒氣的…」
「你可知罪?」 尉遲暄站在正陽宮主殿中央,神情淡漠。
「皇上說的是哪樁?」 皇后親力親為烹茶,雲淡風輕道:「皇上坐吧,樁樁件件,容臣妾慢慢說。」
「使陰詭之術殘害皇子,是為母不慈;下毒暗害於朕,是為臣不忠。」 尉遲暄揮手將她來的茶盞拂落,沉聲道:「你可有半點母儀天下的樣子!」
「世人都以為,是皇上不受先皇重視,才替您選了清遠伯府,這門不上不下的姻親。卻不知早在十年前,臣妾十五歲初在清遠伯府見到皇上時…皇上便與臣妾說,心悅臣妾。」
「皇后…」 尉遲暄眼含警告。
「正陽宮早就空了,皇上憂心的秘密,將隨臣妾一死,而煙消雲散。」 皇后從容不迫。
「可皇上,一早便知道清遠伯府是皇室的情報暗網,所以…才想盡法子娶臣妾為正妃。拿到清遠伯府這張牌。」 十年前,她在宮外初見尉遲暄。那般龍章鳳姿的男子,信誓旦旦,託付真心。她心中歡喜,以為否極泰來。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無媒無聘便委身於他。
「入東宮後,皇上為了籠絡朝中勢力。接連娶了袁家、左相的嫡女,以及…許家的庶女——德妃。」 她那時,滿心滿眼都是尉遲暄,利用清遠伯府的暗網,替他穩住東宮之位。「德妃,在入東宮以前,便與駱漢騫胎珠暗結。皇上為了駱家的兵權,只裝作不知。」 尉遲暄,從來都喜歡兵行險招。
「朕,從來不曾瞞過皇后。你如今為何,要背叛於朕?」 尉遲暄並不否認,德妃與駱漢騫的事,他一早便清楚。當年,先皇生了廢太子的心思,他手裡不可無兵以防萬一。許家雖然勢弱,卻素喜攀附權貴…母后早逝,那個波詭雲譎的局勢,他必須要在淳賢皇貴妃與蕭家之外,得到能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勢力。
「皇上那時答應過臣妾的,來日儲君,一定是臣妾的孩子。卻將大皇子,那個野種,提拔為儲君…臣妾真是越來越看不懂皇上了…」 她神思陷於舊事之中,緩緩道:「今朝,皇上又故意縱容沈明嬌,傷了臣妾心心念念盼了數年的孩子。」
「這便是你給朕下毒的理由?」 尉遲暄不屑一顧,顯然是並未相信她的話。「只要你安安分分守著皇后之位,來日無論哪個皇子登基,你都是太后。」
「皇上,對沈明嬌動情了,不是嗎?」 她未目光灼灼看向他,嘲諷笑道:「皇上不捨得她死,甚至打算,覆了沈家再無外戚憂患後,立她的孩子為儲君吧?」 她愛過他,與他相攜走過驚濤駭浪,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
皇后將茶盞重新斟滿,放在他面前。聲聲相問:「那皇上可想過…到了那一日,臣妾,會是何等下場?」
當年,是她,受尉遲暄的驅使,親手將無解至毒,摻進了淳賢皇貴妃的飲食里。
「皇后,你逾矩了。」 尉遲暄被戳中了心思,沉聲警告道。
「呵…臣妾逾矩的事,可不止這一件。」 皇后起身站在他面前,動作輕若分花拂柳,將身上的紗裙層層脫下。光潔瑩潤的纖背如同一塊上好的玉石,片瑕未著。
「皇上,您可瞧好了。」 皇后背對著他,手指在後頸與髮際線的交界處摸索著,緩緩將皮膚撕開。
尉遲暄看著她輕浮放肆的動作,神色晦暗不明。直到…看見覆蓋在她後頸到肩胛骨的假皮撕開,露出肩膀上明晃晃的刺青——妓。不動如山的面上,終於出現了一絲裂縫。
「不必臣妾說,皇上也知道,這…是什麼吧?」 皇后神態輕佻放蕩,言笑晏晏。老鴇為防止生在歡樓的女子外逃,便會給女嬰烙上這樣的刺青。
「賤人!」 當朝皇后,他的正妻,竟是…如此奇恥大辱,尉遲暄已顧不得深究細想,揮手便是一耳光結結實實掀到了皇后的面上,將她打得一個趔趄。
「皇上急了?」 她慢條斯理擦掉嘴角的血跡,繼續道:「皇上自以為盡在掌握,怎麼…當年卻不曾查過清遠伯府二小姐的身世嗎?」
「你打算什麼時候將這孩子沒了的消息告訴皇上?」
「直言相告,多沒趣兒啊!」 沈明嬌一直忘不了慈兒喪命那日,尉遲暄臉上那得意又殘忍的笑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總要讓他嘗嘗,從雲頭跌落谷底的滋味!」
作者有話說:
德妃伏筆:17章
第71章 暗流 [V]
正陽宮草木搖落,中庭落葉紛紛,晚秋已至。
皇后脊背纖瘦,身著一身淡粉色百蝶穿花紗裙,對鏡梳妝。
面上那道寸余長的傷疤漸漸隨時間已漸漸變成棕色,她回憶著兒時在歡樓里見過的花鈿,細筆輕點胭脂,以疤為枝,在面上繪出幾朵淡粉色的梨花。原本面貌可憎的疤痕,瞬間變得鮮活嬌美起來。
玉指掃過那些雍容華貴的鳳簪,從妝奩深處挑出支一水兒碧綠的花頭玉簪,抬手插進螺髻里。
「皇上駕到!」
皇后似有留戀地望向鏡中的人兒,起身,將一旁的香爐點燃,輕笑著如釋重負般鬆了一口氣。聘聘婷婷向外間走去,粉色的紗裙游過,飄飄欲仙。
「臣妾給皇上請安。」 抬眼,看向面著慍氣的尉遲暄,自顧自起身到茶案邊上坐下。「皇上來臣妾宮裡時,多半時候都是帶著怒氣的…」
「你可知罪?」 尉遲暄站在正陽宮主殿中央,神情淡漠。
「皇上說的是哪樁?」 皇后親力親為烹茶,雲淡風輕道:「皇上坐吧,樁樁件件,容臣妾慢慢說。」
「使陰詭之術殘害皇子,是為母不慈;下毒暗害於朕,是為臣不忠。」 尉遲暄揮手將她來的茶盞拂落,沉聲道:「你可有半點母儀天下的樣子!」
「世人都以為,是皇上不受先皇重視,才替您選了清遠伯府,這門不上不下的姻親。卻不知早在十年前,臣妾十五歲初在清遠伯府見到皇上時…皇上便與臣妾說,心悅臣妾。」
「皇后…」 尉遲暄眼含警告。
「正陽宮早就空了,皇上憂心的秘密,將隨臣妾一死,而煙消雲散。」 皇后從容不迫。
「可皇上,一早便知道清遠伯府是皇室的情報暗網,所以…才想盡法子娶臣妾為正妃。拿到清遠伯府這張牌。」 十年前,她在宮外初見尉遲暄。那般龍章鳳姿的男子,信誓旦旦,託付真心。她心中歡喜,以為否極泰來。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無媒無聘便委身於他。
「入東宮後,皇上為了籠絡朝中勢力。接連娶了袁家、左相的嫡女,以及…許家的庶女——德妃。」 她那時,滿心滿眼都是尉遲暄,利用清遠伯府的暗網,替他穩住東宮之位。「德妃,在入東宮以前,便與駱漢騫胎珠暗結。皇上為了駱家的兵權,只裝作不知。」 尉遲暄,從來都喜歡兵行險招。
「朕,從來不曾瞞過皇后。你如今為何,要背叛於朕?」 尉遲暄並不否認,德妃與駱漢騫的事,他一早便清楚。當年,先皇生了廢太子的心思,他手裡不可無兵以防萬一。許家雖然勢弱,卻素喜攀附權貴…母后早逝,那個波詭雲譎的局勢,他必須要在淳賢皇貴妃與蕭家之外,得到能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勢力。
「皇上那時答應過臣妾的,來日儲君,一定是臣妾的孩子。卻將大皇子,那個野種,提拔為儲君…臣妾真是越來越看不懂皇上了…」 她神思陷於舊事之中,緩緩道:「今朝,皇上又故意縱容沈明嬌,傷了臣妾心心念念盼了數年的孩子。」
「這便是你給朕下毒的理由?」 尉遲暄不屑一顧,顯然是並未相信她的話。「只要你安安分分守著皇后之位,來日無論哪個皇子登基,你都是太后。」
「皇上,對沈明嬌動情了,不是嗎?」 她未目光灼灼看向他,嘲諷笑道:「皇上不捨得她死,甚至打算,覆了沈家再無外戚憂患後,立她的孩子為儲君吧?」 她愛過他,與他相攜走過驚濤駭浪,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
皇后將茶盞重新斟滿,放在他面前。聲聲相問:「那皇上可想過…到了那一日,臣妾,會是何等下場?」
當年,是她,受尉遲暄的驅使,親手將無解至毒,摻進了淳賢皇貴妃的飲食里。
「皇后,你逾矩了。」 尉遲暄被戳中了心思,沉聲警告道。
「呵…臣妾逾矩的事,可不止這一件。」 皇后起身站在他面前,動作輕若分花拂柳,將身上的紗裙層層脫下。光潔瑩潤的纖背如同一塊上好的玉石,片瑕未著。
「皇上,您可瞧好了。」 皇后背對著他,手指在後頸與髮際線的交界處摸索著,緩緩將皮膚撕開。
尉遲暄看著她輕浮放肆的動作,神色晦暗不明。直到…看見覆蓋在她後頸到肩胛骨的假皮撕開,露出肩膀上明晃晃的刺青——妓。不動如山的面上,終於出現了一絲裂縫。
「不必臣妾說,皇上也知道,這…是什麼吧?」 皇后神態輕佻放蕩,言笑晏晏。老鴇為防止生在歡樓的女子外逃,便會給女嬰烙上這樣的刺青。
「賤人!」 當朝皇后,他的正妻,竟是…如此奇恥大辱,尉遲暄已顧不得深究細想,揮手便是一耳光結結實實掀到了皇后的面上,將她打得一個趔趄。
「皇上急了?」 她慢條斯理擦掉嘴角的血跡,繼續道:「皇上自以為盡在掌握,怎麼…當年卻不曾查過清遠伯府二小姐的身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