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目光從他的手腕上開始,滑過肩膀和腰腹,最後落在緊緊抵靠在出發擋板的板頭上,定睛看了幾秒,才將目光收回。

  對講機又爆出了團雜音,就像靜夜下的炮仗。

  余樂沒聽清,但知道這是什麼含義,他深呼吸了一口氣,抓在握力器的手加大了幾分力量,雙腿彎曲,整個人壓了下去。

  負責出發點的主裁判喊響了口號:「預備!」

  余樂抓緊時間,將肺腑里的呼吸吐出來,又爭分奪秒地大口吸入,進而憋住,力量於腰腹部生出,迅速地向著四肢蔓延。

  肌肉的纖維在這個過程里迅速被繃緊,力量瞬間達到極致。

  「砰!」

  月夜下的雪山響起沉悶的槍響。

  於是月藏鳥飛,風聲大作。

  四個人,四色身影,猶如一抹掛於弦月之上的彩虹,在白色雪道上,留下模糊的身影。

  大決賽。

  世錦賽的大決賽。

  代表著在這項目上,世界最頂尖的四個人。

  這樣的賽場。

  這樣競速類的滑雪比賽。

  歷史以來,還從未有過亞洲人的身影出現。

  余樂,是第一個。

  他矯健靈活,也是強壯的。

  從內到外爆發的力量,在這歐米人獨有的決賽賽場上,爆發出不輸給他們的風采。

  出發點的波浪路段,余樂滑的太好了。

  明明在一個月前的世界盃上,余樂還和決賽場的頭部運動員有著極大的差距,只不過短短四十多天的時間,第一個感覺壓力的就是緊鄰在他身邊的阿道夫。

  阿道夫手長腳長,肌肉發達,在出發點的優勢向來明顯,他經常能夠在比賽里,從頭到尾地領滑,從一開始就確定無人能夠超越的優勢。

  但眼前的情形讓他有點無力。

  他的出發沒有問題,無法領先他右邊的兩個人也正常,那兩個可是老對手,他也習慣了這樣僵持的場面。

  可是當余樂也與他並肩,起起伏伏,像是黏上了一樣的時候,說實話,他的情緒有點不好。

  都怪這個賽道!

  明明是競速類的比賽,設計的這麼難,不是為難他們這些競速類的運動員嗎?

  阿道夫手臂肌肉高高隆起後,就沒有放鬆過,每一次的揮杖都用足了力氣。

  他能夠感覺自己的速度在一點點地起來,正在越來越快。

  然而在他沒有任何錯誤的情況下,余樂依舊緊靠著他,並沒有因為他拼了老命的動作,而被拉開絲毫的距離。

  余樂真的很快。

  每個波浪的兩次揮仗,彌補了他在硬出發上的弱點。

  這樣或許有點累,而且一個小意外,可能就會影響節奏。

  可他畢竟是余樂。

  再複雜的動作,他都可以做出來,他是開創並領導坡面障礙技巧的頭部運動員,只要是技巧類的東西,他可以做到最好。

  快速地揮仗,精巧地撥動,速度就在這樣的高頻率下,始終緊緊咬著身邊的人。

  恍一看去,四人幾乎位於一個水平線上。

  出發點最難的難度波浪段,誰也沒有建立優勢。

  四個人,從最後一個谷底,呈一條直線地衝出來。

  「好!余樂跟上了!」寧浩激動地大吼一聲,興奮壓不住的都從聲音里鑽出來。

  【雖然咱們寧浩一直都是激情解說,但這個激情的點兒有點奇怪。】

  【大概是因為起點太低,所以才容易滿足。】

  【哈哈,別說,我也挺高興。】

  雖說只是直播間的笑鬧,可是換成了現場的人卻不是一樣的感受。

  余樂可不是練競速類的肌肉型選手啊!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出發弱,也認定了他出發會吃虧。

  可現實呢?

  余樂就真的依靠技巧,把出發上的弱勢給彌補了!

  要說他技巧了得,那他學習的克勞斯也不差吧?更何況克勞斯體能上可比余樂強,按理來說整體實力都比余樂強的克勞斯,在這個難度波浪段結束後,怎麼都應該領先余樂一點吧?

  但他沒有!

  一點優勢都沒有拉開!

  這說明什麼?

  有少部分人已經看懂了。

  余樂的技巧超過克勞斯。

  取長補短,青出於藍!

  可怕!

  余樂在技巧上的運用已經達到了讓人恐懼的程度。

  簡直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更何況克勞斯從來沒有手把手的教過余樂,余樂能學到這些都是靠他自己的觀察和領悟。

  這說明什麼?

  說明余樂善於總結,還有優化技巧的能力。

  而這些,不但會被余樂用上,最後恐怕華國的選手都能運用。

  余樂強大,就是華國代表隊的騰飛!

  僅憑一個開頭,各國的教練運動員就看出了太多,既著急華國隊即將到來的強大,也畏懼余樂的能力。

  雪上技巧、U型池和空中技巧的教練們,甚至同時在心裡悄悄鬆了一口氣,幸好余樂不練這個,才不會對他們造成碾壓。

  呃……不是,U型池和空中技巧好像已經是華國隊的藍海。

  因為……所以……他們就剩下雪上技巧這最後一個「□□」了嗎?

  這樣一想。

  「哇」的一聲哭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