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話盡了,指尖的冰冷往心裡去,賀滄笙的淚落了下來。趙安看著,很想安慰,但他做不到了。他張了張嘴,然後簡單地一闔眼。
賀滄笙的手臂如同機械,堪堪擋扶著趙安的屍體。她甚至不清楚寄岳是如何被自己收起來的,只知道自己提起了那把沉重的刀。
賭勝。
這是趙毅公留給她的,他和趙紫荊一起,幫她向前,要她無憂,賭她勝利,以生命為代價。
「外祖父。」賀滄笙像是失了神,被淚模糊了雙眼。她哪兒也不去,就在極其危險的亂軍中短暫地呢喃,雙手抱著賭勝,像是抱著趙毅公,又或者是趙紫荊,還有曾經的自己。
誰的刀砍在背後,幾乎要穿了她的鎧甲,順帶著挑下了她的頭盔。賀滄笙抱著刀俯身,身上的傷口盡數迸裂,疼得她喊出了聲,唇齒間猛地漫出了血。她抹一把,掌心全是紅色。
可她竟在這疼痛和血液間回過了神,嘴裡噙著血,驀然笑起來,用尚在鞘中的寄岳回手猛砍。刀鞘上的刺刃鋒利,划過敵人的手臂,將人暫且逼退。
賀滄笙咽著喉間血,用一隻手抬起趙安的上身。這弱女子的身軀在此刻與修羅無異,竟一人將趙安搬到自己的馬上,按在身前,然後用披風將賭勝緊緊地系在背後。
長發凌亂地散下來,融入黑暗。賀滄笙背著重刀,帶著趙安的屍體,還有一身見血的傷,策馬奔向沙依巴克。她再次拔出了寄岳,原本恢復得極其淡漠的面目在一次又一次的斬殺里逐漸露出了笑。無數西戎人成為了她的劍下鬼,但他們已經驚喜地認出她的身份,於是又有無數刀落在她身上,就好像是一種交換。
血肉之軀麼,她不在乎。
這此出征西戎其實是賀滄笙第一次直面戰場,但她在此時生出了一種痛快,有什麼從賭勝中生出來,進入她的身體,像是無可比擬的堅定,也像是一種詛咒。
就是這樣的戰場,她的外祖父一生都奔赴與這樣的血腥。而現在輪到她了,但她會走得更遠,背著無數人的希望和生命。
她什麼都沒有了。
什麼也沒剩下。
賀滄笙的齒間湧出了更多的鮮血。
有東西從胸前落下來,輕飄如同雪花,被她的血灑了個透。她微微低頭,看到了被染紅的梅。
蘇屹。
她還有蘇屹。
熱血化冰,風吹散了多少英魂。賀滄笙連振臂的力量也沒有了,私士護著她衝過去,洪達斷後,和她一起拼力廝殺。西戎人的屍體被踩踏著向下,視線里出現了沙依巴克的城門。
月明千里,照亮了賀滄笙入城的路。她卻在這個時候扶鞍回望,向著東方,向著去往京都的長路。
報仇,遂志。
她要殺回去。
作者有話要說:[1]:《御街行》宋·范仲淹[2]:「禮月求天,願君知我心。」出自《感恩多》唐·牛嶠感謝觀閱。
第69章 前路
賀滄笙回城時一身都是血,但她不允許任何人靠近,身負賭勝,手持寄岳,一步步目不斜視,走回了自己的房間。
烈酒澆身,她親手給自己上藥縫傷,期間劇烈的疼痛讓她數次昏迷。
賭勝和寄岳一起被放在桌上,哪怕是眼前模糊,它們也在時刻告訴賀滄笙她不能睡過去。她就這樣一次次地陷入黑暗,再被更一波的疼弄醒。每一次的閉眼都在哭泣,還有一次恍惚地看到了母親和外祖父。他們牽著個小女孩,粉裝玉琢地很好看,賀滄笙不由自主地微笑,也不知是不是自己。
再醒來時已是天光大亮的時候,褻衣全部濕透了,除去乾涸的鮮血就是出的冷汗。
賀滄笙合眸微喘,在這個夜晚獨自流盡了她先前咽下去的所有淚水。
昨夜她忽然出城拼殺,這件事崔祿作為監軍要問責。可近衛們擋在院門口,擺明了不讓進,這太監欺軟怕硬,沒敢硬闖。溫緒之辰時三刻到了,近衛請示過賀滄笙,先生得以進入。
溫緒之開門時帶進了零星的冰雪,聞著這滿屋的血腥也稍微驚了驚。然而賀滄笙已經在案後正襟危坐,雙手看似很隨意地放在椅子把手上。
「師兄。」她很淡漠地微笑,儘管形容憔悴得令人膽寒。所有的傷病都被她掖在冰冷的面具下,誰也碰不得。
是能碰的人恰巧不在。
她對溫緒之道:「是時候了。」
溫緒之點頭,細心地問:「要等小公子回來嗎?」
「不用。」賀滄笙垂眸斂光,隨即又恢復成冷漠,道:「私士都在沙依巴克,再加上扈紹陵,制住一個洪達足夠了。」
她言語裡是不需要蘇屹的意思,但溫緒之分明知道不是這樣。他沒有說話,靜坐在那裡的時候有種詢問的意思。
賀滄笙牽動著毫無血色的唇,半晌後終於坦誠道:「我不想讓他看見我這個樣子。」
狼狽又困頓,陰冷又無情。
她不該是這樣的。
她恨不得直接與她的阿屹重逢於巔峰。
西戎人安靜了幾日,賀滄笙藉此厚葬了趙安,親自祭奠,然後閉門謝客。
正主不出,溫緒之又無官職,那位崔祿便不僅遊手好閒,還整日在軍中作威作福,看什麼都不順眼。他拿捏著受皇命的腔調,不容任何人反駁,讓兵部的人和玄疆軍都恨得牙痒痒。
扈紹陵受不了,跑去悄悄地問溫緒之,先生卻只是微笑,說不要急。
賀滄笙的手臂如同機械,堪堪擋扶著趙安的屍體。她甚至不清楚寄岳是如何被自己收起來的,只知道自己提起了那把沉重的刀。
賭勝。
這是趙毅公留給她的,他和趙紫荊一起,幫她向前,要她無憂,賭她勝利,以生命為代價。
「外祖父。」賀滄笙像是失了神,被淚模糊了雙眼。她哪兒也不去,就在極其危險的亂軍中短暫地呢喃,雙手抱著賭勝,像是抱著趙毅公,又或者是趙紫荊,還有曾經的自己。
誰的刀砍在背後,幾乎要穿了她的鎧甲,順帶著挑下了她的頭盔。賀滄笙抱著刀俯身,身上的傷口盡數迸裂,疼得她喊出了聲,唇齒間猛地漫出了血。她抹一把,掌心全是紅色。
可她竟在這疼痛和血液間回過了神,嘴裡噙著血,驀然笑起來,用尚在鞘中的寄岳回手猛砍。刀鞘上的刺刃鋒利,划過敵人的手臂,將人暫且逼退。
賀滄笙咽著喉間血,用一隻手抬起趙安的上身。這弱女子的身軀在此刻與修羅無異,竟一人將趙安搬到自己的馬上,按在身前,然後用披風將賭勝緊緊地系在背後。
長發凌亂地散下來,融入黑暗。賀滄笙背著重刀,帶著趙安的屍體,還有一身見血的傷,策馬奔向沙依巴克。她再次拔出了寄岳,原本恢復得極其淡漠的面目在一次又一次的斬殺里逐漸露出了笑。無數西戎人成為了她的劍下鬼,但他們已經驚喜地認出她的身份,於是又有無數刀落在她身上,就好像是一種交換。
血肉之軀麼,她不在乎。
這此出征西戎其實是賀滄笙第一次直面戰場,但她在此時生出了一種痛快,有什麼從賭勝中生出來,進入她的身體,像是無可比擬的堅定,也像是一種詛咒。
就是這樣的戰場,她的外祖父一生都奔赴與這樣的血腥。而現在輪到她了,但她會走得更遠,背著無數人的希望和生命。
她什麼都沒有了。
什麼也沒剩下。
賀滄笙的齒間湧出了更多的鮮血。
有東西從胸前落下來,輕飄如同雪花,被她的血灑了個透。她微微低頭,看到了被染紅的梅。
蘇屹。
她還有蘇屹。
熱血化冰,風吹散了多少英魂。賀滄笙連振臂的力量也沒有了,私士護著她衝過去,洪達斷後,和她一起拼力廝殺。西戎人的屍體被踩踏著向下,視線里出現了沙依巴克的城門。
月明千里,照亮了賀滄笙入城的路。她卻在這個時候扶鞍回望,向著東方,向著去往京都的長路。
報仇,遂志。
她要殺回去。
作者有話要說:[1]:《御街行》宋·范仲淹[2]:「禮月求天,願君知我心。」出自《感恩多》唐·牛嶠感謝觀閱。
第69章 前路
賀滄笙回城時一身都是血,但她不允許任何人靠近,身負賭勝,手持寄岳,一步步目不斜視,走回了自己的房間。
烈酒澆身,她親手給自己上藥縫傷,期間劇烈的疼痛讓她數次昏迷。
賭勝和寄岳一起被放在桌上,哪怕是眼前模糊,它們也在時刻告訴賀滄笙她不能睡過去。她就這樣一次次地陷入黑暗,再被更一波的疼弄醒。每一次的閉眼都在哭泣,還有一次恍惚地看到了母親和外祖父。他們牽著個小女孩,粉裝玉琢地很好看,賀滄笙不由自主地微笑,也不知是不是自己。
再醒來時已是天光大亮的時候,褻衣全部濕透了,除去乾涸的鮮血就是出的冷汗。
賀滄笙合眸微喘,在這個夜晚獨自流盡了她先前咽下去的所有淚水。
昨夜她忽然出城拼殺,這件事崔祿作為監軍要問責。可近衛們擋在院門口,擺明了不讓進,這太監欺軟怕硬,沒敢硬闖。溫緒之辰時三刻到了,近衛請示過賀滄笙,先生得以進入。
溫緒之開門時帶進了零星的冰雪,聞著這滿屋的血腥也稍微驚了驚。然而賀滄笙已經在案後正襟危坐,雙手看似很隨意地放在椅子把手上。
「師兄。」她很淡漠地微笑,儘管形容憔悴得令人膽寒。所有的傷病都被她掖在冰冷的面具下,誰也碰不得。
是能碰的人恰巧不在。
她對溫緒之道:「是時候了。」
溫緒之點頭,細心地問:「要等小公子回來嗎?」
「不用。」賀滄笙垂眸斂光,隨即又恢復成冷漠,道:「私士都在沙依巴克,再加上扈紹陵,制住一個洪達足夠了。」
她言語裡是不需要蘇屹的意思,但溫緒之分明知道不是這樣。他沒有說話,靜坐在那裡的時候有種詢問的意思。
賀滄笙牽動著毫無血色的唇,半晌後終於坦誠道:「我不想讓他看見我這個樣子。」
狼狽又困頓,陰冷又無情。
她不該是這樣的。
她恨不得直接與她的阿屹重逢於巔峰。
西戎人安靜了幾日,賀滄笙藉此厚葬了趙安,親自祭奠,然後閉門謝客。
正主不出,溫緒之又無官職,那位崔祿便不僅遊手好閒,還整日在軍中作威作福,看什麼都不順眼。他拿捏著受皇命的腔調,不容任何人反駁,讓兵部的人和玄疆軍都恨得牙痒痒。
扈紹陵受不了,跑去悄悄地問溫緒之,先生卻只是微笑,說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