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老爺子不願相信,還特意跑去牢里探監,結果確定了消息是真的。

  老兩口這般恨蔡逢春,自然不願意將他兒子還給他,何況他們養了趙歸這麼多年,本來是為了女兒臨終哀求才養的,如今若趙歸被蔡逢春搶了去,豈不算是老兩口平白給仇人養了這麼些年兒子?他們不得憋屈死!

  這般便想了個餿主意,將趙歸趕走,不認他,要是蔡逢春找來,便說他兒子早死了。

  但真將趙歸趕走之後,老爺子嘴上不說,卻時常到村口去晃悠,只要閒下來,便跑到村口去守著,後來有一年老兩口輪著在大兒子家過年,吃醉了酒,才漏了陷,醉醺醺地念叨趙歸在外面不知道還活著沒。

  想來老爺子應當也是後悔了的。

  這年頭,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身上僅僅揣著老爺子趕他走時給的一吊錢,自己出去闖蕩,連睡的地方都沒有,要說能不能活下來,還真是沒準。

  不過過了兩年差不多,趙歸倒是回來了,老爺子原是歡喜的,轉頭聽說趙歸住進了城裡蔡逢春的院子,氣的拿起棍子差點打斷了趙歸的腿。

  沒人知曉趙歸是怎麼找到蔡逢春的房子的。

  等趙歸腿養好了,便又走了,老爺子便放了狠話,往後老死不相往來。

  後來老爺子快死了,村里人去通知了趙歸,趙歸才又回來,卻沒趕得及見老爺子最後一面。

  蔣大娘嘆了口氣,說:「老爺子臨死前還念叨著趙歸呢。」

  送走了人後,她瞧著桌上的地契卻為難起來。

  這兩塊地應該讓趙歸自己決定收不收,如今她私下收了,不知趙歸會不會生氣。

  等趙歸回來,她便將這事說了。

  趙歸沉默一會,道:「明日臨行前,我去給祖母燒點紙。」

  雖他語氣平靜,但她注意到他說的『祖母』二字,以前他明明都是喊的『老太太』。

  想來他心裡也是有波動的。

  她忙應了,當下便去村里看看誰家有草紙和香燭,花五文錢買了回來。

  早聽聞周梨花要回城裡,好幾家送了東西來,說是城裡不好種菜,給她送了些醃菜來,還有自家地里種的番薯。

  孔四嫂最是大方,不僅送了一籃子番薯,還送了些咸雞蛋鹹鴨蛋來,她覺著太貴重不收,孔四嫂卻不容她拒絕。

  並氣憤地罵道:「你四哥說我是漏手婆娘,我便漏給他看,總歸若受了氣不還給他幾分回去,我怕是得憋死。」

  周梨花忍不住一笑,調侃道:「沒想到孔四嫂瞧著是個好脾氣,卻也有這般厲害的時候。」

  孔四嫂掐她:「臭丫頭,笑話起我來了。」

  她便連忙道歉,轉頭從屋裡拿了包糕點遞給孔四嫂:「您定要收下,不然您這鹹蛋我可是不敢要的,而且你若要氣四哥,這東西大可不讓他看見,偷摸摸給孩子解饞。」

  第二日便是趙歸一人帶著紙錢香燭上山去,她在家裡做了早飯等著。

  與夫家沒有公德的婦人,沒資格見夫家祖宗,所以明日她是不用去的。

  正巧她也不敢走山路,怕出了意外。

  過了一個時辰,趙歸回來,兩人一道吃了飯,接著便收拾了碗筷,將剩下一些東西都搬上騾子車。

  剩下的東西不算多,全用麻繩捆在車頭和車尾,中間空出來,鋪上一層厚厚的乾草,再將兩床被子墊在乾草上。

  車上這般厚厚實實的鋪上幾層,周梨花坐在上面,便不覺得顛簸了。

  趙歸趕著騾子車一路往村外走去,等走到村口,卻見好老漢的妹子笑著也出了村。

  正好撞上,趙老漢的妹子是個愛說話的,便不認生的與周梨花說了起來。

  本來就是同一個方向,趙歸怕顛著周梨花,又將車子趕得慢,與走路差不多,兩人便一路閒聊著離開玉河村。

  趙老漢的妹子夫家姓宋,周梨花便跟旁人一樣,喊她宋趙氏。

  這般閒聊了半路,宋趙氏忽的冷嘲道:「可惜你這般早便回城裡了,若再等上半月,倒能吃我兄長一杯喜酒。」

  周梨花聞言驚訝挑眉:「親事成了?不是說……」

  明明昨日趙雪娥還要六兩銀子禮錢,趙老漢定是拿不出來,怎的只過了一日功夫,這事就這般大的反轉?

  她話音未盡,但宋趙氏自是知道她說什麼,便道:「那趙雪娥卻是個不要臉的,張口要六兩銀子禮錢,但誰叫她做太多喪良心的事,這不,咱娘家村里好幾家湊了錢來給我兄長成親。」

  周梨花啞然,心想六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趙老漢那種家境,何時能還得起。

  但雖心中這般想,自是不會說出來的。

  過了會兒遇到岔路,他們便與宋趙氏分開了。

  左右趕路無聊,她便與趙歸嘀咕:「不曾想玉河村的人倒是出手大方。」

  宋趙氏在時,趙歸一句話未曾說,此時瞥了眼小婦人,卻捨得開了金口,道:「是個套。」

  周梨花:「嗯?」

  趙歸卻不多言。

  她自是想不到。村里人之所以願意借錢給趙老漢娶媳婦,是因為宋趙氏給她兄長趙老漢想了個法子。

  先借錢將趙雪娥娶了,等成了親,自然有法子讓趙雪娥將錢再吐出來,不信她短短半個月就能將錢全花了。

  而之所以能借到錢,是因為宋趙氏借錢的那幾家,可都是跟趙雪娥有糾葛的,聽了宋趙氏的說法,也願意冒這個險,只要能把趙雪娥這禍害給除了,這個險冒的就值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