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對年輕人相互瞅瞅,會心一笑。

  孫梅英捅了捅田大旺,小聲說:「人家都是首長……」

  田大旺沒吱聲。

  心說,首長咋了?還不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睛。可惜他早早退伍了,不然,也能接上話題。

  婚禮簡單而又熱鬧,很快就散場了。

  外地來的親屬們都住招待所,部隊上統一安排的,管吃管住。柳進原被江立峰拉走了,說:「戰友們都等著呢,可不能缺席……」

  蘇紅霞提議去看看新房。

  「冬子,走,去新房瞧瞧……」

  柳冬生和田小苗羞澀地點點頭。

  新房早就布置好了,就在信息研究所的家屬院。一個套間,貼著紅色語錄和偉人畫像,很喜慶。這是田小苗分的,她調到了信息研究所,從翻譯大院搬出來了。這邊籌建了一個部門,專門研究國際事務,她擔著副組長一職。

  柳冬生那邊也收拾一新。不過,西山離得遠,屬於軍事.駐地,進出很不方便,就把家安在了這邊。

  新婚之喜,花好月圓。

  柳冬生和田小苗渡過了甜蜜的新婚之夜。二人都是笨拙的,全靠摸索。可感覺很奇妙,就像開啟了新的人生旅程。

  第二天,柳進原一家就返程了。

  小梅要上學,不能耽誤功課。蘇紅霞也要上班,不好一直請假。

  田大旺和孫梅英留下了。

  他們特地請了假,要在京城好好逛逛。這是大旺多年的心愿,早在第一次進京送小苗報到,就許下了。

  京城很大,景點很多。

  柳冬生和田小苗全程陪同,孫梅英和田大旺心滿意足。

  「京城就是好啊,讓五一、三子也來瞧瞧……」

  三天過後,二人返回滬上。

  那邊還有工作等著,不然,真想多住些日子。

  *

  趁著婚假,柳冬生和田小苗回了老家。

  這是計劃好的,要回家鄉看看。

  他們換了一身便裝,提著兩隻碩大的旅行包,裝滿了禮物。還有一沓子鈔票和全國糧票,縫在貼身口袋裡,是給老家的親人們的。

  一路火車,抵達省城。

  再搭乘班車,趕往縣城。

  家鄉變化很大,都快認不出來了。

  柳冬生和田小苗激動不已。

  離開這裡已經太久太久,唯有夢裡才能回到家鄉看一看。

  槓子在縣武裝部,給安排了一輛拉貨的汽車。

  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臨水鎮。

  走在那熟悉的街道上,柳冬生和田小苗激動得心都快跳出來了。

  到了柳家小院,柳冬生嗓音顫抖。

  「爺爺,奶奶,我回來了!」

  田小苗見到了柳爺爺和柳奶奶。

  他們都七十好幾了,腿腳還很利落。二伯接他們去縣裡,住不習慣,覺得鎮子上自在,不肯離開。去滬上也是住幾天就要走,說太潮濕了,渾身痒痒得睡不著覺。可回到家鄉,又想念滬上,記掛著冬子、梅子。

  在老人們的心裡,這是兩個沒娘的娃娃,怎麼疼都不為過。現在好了,冬子、梅子都成家了,有人疼、有人愛了。

  躺在炕上歇了歇。把禮物掏出來,擺滿了炕頭。

  柳奶奶備好了香燭、酒水。

  「冬子,去瞧瞧你娘,讓你娘也高興高興……」

  柳冬生和田小苗去了墳院,站在一座墳前。

  石頭墓碑上,雕刻著一行大字——「柳進原之妻陳淑珍之墓」。

  二人上了一炷香,斟了酒水,向母親報告喜訊。

  在土炕上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就搭乘手扶拖拉機趕往靠山村。

  這是田大壯開的,突突突地跑著,比驢車快多了。山路也修整了,平平坦坦的,沒那麼顛簸了。

  山風吹著,白襯衣鼓著。

  田小苗和柳冬生坐在車斗里,迎著風,望著滿目的蔥綠。

  進了村,就被社員們圍住了。

  「小苗回來了,還成家了……」

  田老漢和袁氏激動得落淚。

  「小苗,這些年可好?上次去滬上沒見到你,你爹說你出差了……」

  「爺爺,奶奶……」

  田小苗看著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早就不計較了。

  柳冬生把帶回來的禮物,發了發。

  大伯、二伯家都有,給田秋山也準備了一份。

  這是隊裡的老支書,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很受尊重。村裡的其他幹部都換了,田春華去了鎮子上,當婦女主任,民兵隊長也去了公社。堂哥堂弟們都成家了,堂姐堂妹們也都出嫁了,蘭子嫁到了鎮子上,當了赤腳醫生,一邊務農,一邊給社員們看病,也算出息了。

  呂秀蓉拉著風箱,做著飯。

  把家鄉的事兒,一股腦地倒出來。

  許鳳蓮照舊虛情假意,客套了幾句,就回了自家院落。

  吃了中午飯,田小苗在院子裡走了走。

  那棵柿子樹還在,好大的一棵,開著黃色的花朵,很鮮艷。她仰著臉看著,想起了當初跟娘一起曬柿餅子,還跑到鎮子上販賣,遇到了冬子。

  柳冬生也瞅著柿子樹。

  開這麼花,能結好多柿子吧?

  小苗跟他說過,以前就靠這棵柿子樹換零花錢。趕在過年,爺爺奶奶往滬上寄山貨,會包上一包柿餅子,說:「壓秤就壓秤吧,娃娃們愛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