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這對於南天門計劃來說,也同樣是一件好事,歐洲各國情況的恢復帶來的是提升的工業產值和資源產出,各種南天門計劃所需要的資源被開採出來,並經過了工廠的加工變成原材料。

  一部分原材料會被再進一步的加工成各種零部件、更高級的合成原料,亦或是直接製成工業成品,再和其他原材料一起,源源不斷的輸送往炎國或者其他各國,用於南天門計劃的研究和生產所需。

  在這一整套流程的刺激之下,新的產業鏈形成了。

  而炎國這邊,也沒有吃虧,雖然炎國從歐洲各國獲取這些原材料和工業產品也不是無償的,仍需要向各國提供報酬。

  但這些報酬大部分是糧食和基礎生活物資,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這些原材料生產的。

  對於炎國來說,雖然像是炎國在扶持歐洲這些國家一樣,不過總體來說,炎國並沒有吃虧,反而靠著歐洲各國提升的工業產能,更好的支撐了南天門計劃的推進。

  畢竟就算是以災難之前炎國的實力來說,想要支撐南天門計劃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沒有歐洲各國的參與,不少歐洲各國獨有的技術也不可能被拿來供給南天門計劃的各個項目使用,各國科研人員的加入也讓項目的研究進度比炎國單獨一國來研究提升了不少。

  所以總體來說,南天門計劃仍舊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甚至於就連從歐洲通到炎國的鐵路等交通線也沾到了光,各個交通線路上所需要經過或者停留的城市,也都因為交通的重新打通而恢復了不少。

  而交通線打通本身,也加強了歐洲、露西亞和炎國之間的物資交流與流通,讓各國之間的交流也在逐漸恢復,人類社會有一種重新成為一個整體的趨勢。

  這正是各國所想要的。

  在災難之前,隨著科技與社會的發展,世界各國早已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國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畢竟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說自己能夠完全斷絕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聯繫,就算炎國有著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同樣也需要從國外進口很多東西。

  至於小國就更是如此了,許多國家都嚴重依賴進出口,即便是歐洲的幾個發達國家,同樣也需要和其他國家合作。

  而一場空前的災難令各國之間聯繫斷絕,這其實對各國的打擊都非常大。

  現在聯繫重新恢復,對各國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第七百六十四章 新的局勢

  歐洲各國工業產能的恢復,除了讓各國的情況變好,民眾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之外,也對前線的戰局有了很大的影響。

  歐洲各國雖然在得到了援歐艦隊的支援之後情況好轉,前方防線也變得穩固了不少,但總體來說情況仍舊不是一個樂觀的局勢。

  之前靠著陳新的努力,援歐艦隊得以在歐洲建立了大量的分基地,總算是將各種軍事裝備和物資的產能拉了起來,可以為前線穩定的輸送裝備和給養了。

  但這仍舊不足以改變戰局,只是將原本岌岌可危的防線穩定了下來,讓歐洲人不至於再繼續後退,丟失本就已經不多的領土。

  而隨著歐洲工業產能的恢復,各國可以生產炎國提供的外貿版裝備之後,情況便有了很大的不同。

  雖然各國的產能都無法和炎國相比,即便加起來也只不過是和援歐艦隊的產能相當,但能夠以之前兩倍的數量為前線的軍隊提供裝備和彈藥,無疑讓前線部隊能夠更快的完成換裝。

  儘管說起來有些令人難以置信,即便有著陳新在歐洲努力了一年時間搭建起來的生產體系,整個歐洲防線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完成全部的換裝工作。

  雖然說,外貿型的動力裝甲、外骨骼和電磁步槍幾乎分配到了每一段防線上,但仍舊有不少部隊沒有獲得新裝備。

  這並非是炎國方面沒有提供足夠的武器裝備,也不是歐洲各國還在玩什麼勾心鬥角,沒有給所有的部隊發放足夠的裝備。

  而是因為為了抵禦外星生物的入侵,防線太長,而駐守在防線上的部隊又太多了。

  即便援歐艦隊已經全力生產,在歐洲各國工業產能恢復之前,所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數量依舊有限,只能一部分一部分的換裝給部隊。

  在考慮作戰效能的情況下,便只有精銳部隊可以優先獲得新式武器裝備。

  再加上之前陳新搞出來的騎士團和聯合治安維持部隊等制度,雖然說保證了軍隊在換裝之後可以快速的熟悉裝備,並且形成戰鬥力,但這也造成了換裝的速度並沒有那麼快的事實。

  而歐洲工業產能的恢復,除了讓歐洲各國能夠開始大量生產新的武器裝備之外,也讓援歐艦隊可以擴大產能。

  有著3D列印設備,對於援歐艦隊而言,擴大產能的唯一限制就是原材料了。

  靠著這些,前線防線上的士兵終於是有了足夠的武器裝備,讓防線真正意義上穩固下來,即便外星生物多次大規模的猛攻,防線上也沒有再出現要被突破的危局。

  防線穩固下來,無疑讓歐洲各國也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畢竟從最開始的岌岌可危,到後來得到炎國援助之後只是偶有遭到大規模進攻的時候會出現防線又被攻破的危險。

  歐洲各國雖然理性上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危險,但仍舊擔心著萬一哪一天防線就被攻破了,外星生物湧進歐洲,所有人都得完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