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下闋是李玄都自己後來補上,表明心志。

  百年江湖意氣。天下起風雷萬里埃。

  嘆此生浮沉,風波難定;十年一劍,俠骨崢嶸。

  袖藏青蛇,腰懸三尺,腳踏人間路不平。

  朝天闕,看劍氣縱橫,再開青冥。

  這首詞,李玄都只是對胡良和周淑寧提起過,可儒門中人竟是知道了,由此看來,他在儒門中人身上下功夫,儒門中人也沒少在他的身上下功夫。並非他懷疑胡良和周淑寧,而是他懷疑這兩人身旁都有儒門中人蟄伏。

  一時間,李玄都腦海中思緒紛雜,遲遲沒有作答。

  便在這時,張靜修開口了,「寧大祭酒,認真說起來,張肅卿的老師與你同出一門,張肅卿與你也有交情,當年張氏一門傾覆,你不救張氏父子也就罷了,可為何連他的女兒也不搭救?自古以來,廟堂獲罪,女子至多是發賣,很少有死罪。若是都不救也就罷了,可寧大祭酒又為何收留了施宗曦?難道寧大祭酒指望著我們這些道門中人相救嗎?還是寧大祭酒對張肅卿心懷怨恨不滿?」

  此事卻是寧奇理虧,被張靜修半是點破之後,寧奇頓時鐵青了臉,無言以對。

  趁此時機,李玄都已經整理好了思緒,說道:「過去的事情終究是過去了,多說無益。還是說今日比武,儒門中人輸了,便應踐行賭約,不再插手道門之事。」

  李道虛淡然道:「正是,若是儒門不想遵守約定,那也不必廢話,正好先把萬象學宮打爛,我們再說其他。」

  秦清輕咳幾聲,「李先生所言正是我想說的,剛才大天師已經說了,各大學宮、各大書院皆在,弟子皆在,若是毀約,可以不按規矩行事,你們也是認可了的。」

  司空道玄趕忙道:「我們當然遵守約定,絕無反悔之意,道門要在龍門府召開大會,我們儒門絕無半分干預,也會派人到場祝賀。」

  李道虛笑了笑,「還是司空兄講道理,偌大一座萬象學宮,也就剩下你一個厚道人,你可要好好活,不要死在那些混帳之人的前頭。」

  司空道玄苦笑無言。

  清微宗的老毛病就是不夾槍帶棒便不會說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道虛身在清微宗多年,也不能免俗。

  果不其然,寧奇的臉色已經黑了。其實大人物們的修養,各有高低不同,平日裡老神在在有靜氣,只因地位不同,大人當然不會在意小孩子的不敬,大不了出手懲戒一番罷了,可遇到身份相當之人,尤其是自己奈何不得別人的時候,能否把持住不動怒,那才是真正考驗自身修養的時候。

  到了此時,好話壞話說盡,到了該散場的時候,一直不曾開口的金蟾叟忽然說道:「今日三位長生大真人氣勢洶洶而來,此等陣勢,似是要把我儒門的萬象學宮給挑了,可最後卻變成了一對一交手。青鶴居士年老體衰,不復向日之勇,不是年輕人的對手,我們沒什麼好說的,可這樣一來,難免有些虎頭蛇尾。」

  秦清淡淡一笑,「拳怕少壯,是這個意思吧?可青鶴居士一身『浩然氣』修為,修煉年歲越長,就越是渾厚精深,卻是與氣血沒什麼關係,更與年歲沒有什麼關係。」

  李道虛一語道破金蟾叟的用心,「直接說吧,你們還想怎樣?」

  金蟾叟沉聲道:「你們道門今日公然打上門來,一再逼迫,欺人太甚。既然要斗,那我們索性大斗一場,一決輸贏。」

  李道虛問道:「怎麼大斗一場?」

  「按照你們道門的規矩,有三元節。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生日。今年的正月十五已經過去了,十月十五還早,我們就定在七月十五中元節。」金蟾叟森然道,「齊聚崑崙,玉虛鬥劍。」

  第二十六章 誓約

  金蟾叟此言一出,無論是道門中人,還是儒門中人,都沉默不語,臉色沉重。

  當初道門分化支脈無數,這些支脈又分為兩大派系,也就是如今正邪兩道的前身,雙方都想入主崑崙仙都,於是就約定在崑崙山玉虛峰鬥劍,舉辦時間不定,有時候是百年一次,有時候可能十幾年一次,至今共有十二次鬥劍,第十二次鬥劍剛剛過去十餘年。

  上一次玉虛鬥劍,死了兩人,分別是法相宗的上任宗主和天樂宗的上任宗主,宋政也是險死還生,可這次鬥劍在歷次鬥劍中已經可以算是雙方都十分克制的一次,在以前的幾次鬥劍之中,死傷大半也是有的。

  如今在場之人中,張靜修、李道虛、秦清、宋政都是親歷之人,李道虛和宋政更是鬥劍的主角,兩人的軌跡由此發生轉變,李道虛因為鬥劍而威望大增,進而正式與張靜修分庭抗禮,爭奪正道盟主,而宋政一落千丈,逃亡金帳,間接導致了澹臺雲的崛起。

  現在金蟾叟提起了玉虛鬥劍,這些當年親歷之人自然各有不同感觸。

  過了片刻,張靜修開口道:「貧道是上次玉虛鬥劍的組織者之一,另外一位組織者是地師,李道兄、秦先生、宋先生也都是親歷參與之人,玉虛鬥劍實質上是我道門各宗之間的比斗,儒門中人似乎不應參與進來。」

  金蟾叟道:「大天師此言不對,上次玉虛鬥劍,佛門中人已經參與其中。儒釋道三教,道門能夠參與,佛門也能參與,為什麼儒門不能參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