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換件衣裳罷了,那是件怎樣的衣裳,她最清楚。十幾歲的時候,被公主送去紋繡坊,而後日以繼夜的勞作,一步步從宮人,做到八品、六品女官。母親離世以後,所有的事,她一人擔下來。喜無人分享,痛無人分擔。慢慢學會了不悲不懼。
載初元年,女皇登基。那時她親手為才人準備了禮服,會弁如星,充耳琇瑩,衣裳華美,流光溢彩。前幾日婕妤差人送來,令尚服局好好打理,說是近來要穿。那一刻她便預感,上官婉兒,準備赴死了。
「我不會再讓任何人傷害婉兒。絕對不會。」數十年前,她在公主眼前發的誓,時時謹記心間,片刻不曾忘記。公主呢?公主也親口發過誓,卻親手把婉兒送來斷頭台。連那位父母為帝的女人,都不能保護好她,畫采暗暗在心中問自己,她有可能做到麼?
無妨,雖千萬人,吾往矣。她在眉心貼上花鈿。
在紋繡坊那些冷清的日子裡,一遍一遍孤寂地回想中,她終於把自己活成婉兒的樣子。直到她發現,公主看著她的目光,有些微出神。那都是婉兒在她心中刻下印痕的證據。能被公主這樣看著,是對她最高的讚譽。
不,不。如果能替她而死,以假亂真,那就是真的變成她了吧。這才是對我的一生,最高的讚譽。
她身著華服,悄悄從大殿後邊走進去,最終出現在兩人眼前。那一刻,李隆基也吃了一驚,真以為世上有兩個上官婕妤。細細看去,才發現眉眼有些不同。磅礴的氣度,氣定神閒的眉眼,舉手投足之間,如出一轍。
「在下尚服局司衣,劉畫采。」
兒時,你站在我身前。今日,我站在你身前。這次,換我來保護你。
風吹起衣角,三人默默對視著,誰也沒有說話。她看見婉兒微微仰頭,皺起眉,嘴唇微微顫動了。
「畫采,我不會……我不會讓你這麼做的。我不會讓你替我——」
她冷笑一聲,道:「在這迷亂的宮廷政壇,那些不堪的事,上官婕妤做的還少麼?不差這一次吧。」
但我由衷希望,這是最後一次。這是你做的最後一件不堪的事。
「我死了,你還有公主可以惦念。你死了,我就什麼都沒了,與死何異。所以,你不覺得,這是最好的結局麼,上官婕妤?或者……允許我稱您為婉兒吧。」她扭頭看向李隆基,「因為今日必須離開的,是上官婕妤,不是上官婉兒。我相信,臨淄王懂得這一點。」
「有趣,這位小小司衣,怎就確信我會聽你的?」
「臨淄王喜歡她的詩,不是麼?」
真正的婉兒搖了搖頭,她企圖走上前,卻被畫采伸手攔住了。
「上官婕妤,也許活著,比死了還要不容易的。我們啊,是互相成全。」
萬騎的軍旗下,她仰望著天空。漫天的繁星啊,碩大拖著長尾,一顆一顆墜落。
我攜滿天星辰以贈你,仍覺漫天星辰不及你。你是我窮極一生未做完的夢,我只是你一念之間吹過的風。我的名字不會被後人知道。我愛你不會被後人知道。史書上不會留下劉畫采這個名字,她沒有親人,沒有子女。在這個世界上,她真的沒有留存一點痕跡。好像從未來過。在你的一生中,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故事裡,她只是個可有可無的配角。[R1] 但我甘願做個配角,做歷史的塵埃,在角落裡默默看著你,守護你。
願你歲歲平安,即便……生生不見。
脖頸上的鮮血噴濺出來,她仍留戀不舍的眼望著繁星,任由血沫湧出嘴角。血霧蒙上了雙眼,那鮮亮明媚的顏色,是世間最美又最危險的東西。宮女們手中紅燭燃盡,一支一支熄滅,吞噬在黑夜中。誰也沒有動,四下寂然。薄軟的衣衫上,一片月光灑下,紋繡的禮服變得柔和。
臨淄王提起女人的頭顱,揮臂扔給萬騎將士們。粘上血污的面容,模糊了五官,神情卻莫名讓人覺得安寧祥和。很奇怪,仿佛沉入溫暖的夢鄉,出奇地清秀俊美。頭顱落地,在馬蹄之間雜亂地翻滾、碰撞,踩得稀碎,終於看不見了。
她真正消失了,不曾來過一般。
「去相王府上,老老實實呆著,等我的消息。之後我們送你出城,不准讓任何人,尤其是皇姑母知道你還活著。從今往後,大唐就當你死了,這是我們的君子之約。你是詩人,我信你一次。若是偷偷回來,別怪我手下不留情。」
「我不可以再見她了,是麼?」
「是,除非她死了。」
除非……她死了……
「不能見她,是死是活又有什麼區別呢。」上官婉兒垂下頭,輕輕嘆息一聲。
不,那樣你還可以寫詩,做一個純粹的詩人。我喜歡你的詩。我希望你寫下去。刻在大唐江山的石壁上,寫在酒館的粉牆上,傳唱在妓館歌女的紅唇邊。那時候,她們會說,不知這首詩是誰寫的,但真真絕妙極了。我想看見這一天。
這也是在成全你。
喊殺聲在血海中迴蕩。冷落於深宮內院,靜靜躺在婕妤書案上的,是疊得整齊的紅裙,與遍布裂痕的平安符。無人處,被一雙纖細的手取走。
先天二年,豫州的一家小酒館裡,幾個人飲酒暢談,品評著時事。一個帶斗笠的人走來,獨身一人喝悶酒,聽著他們說話,笑而不語。那人微微抬頭,帽沿下是秀美的鼻樑,薄薄的唇,還有未隨歲月消逝的容顏。她緊咬著下唇,聽到動情處皺緊眉頭,捏著酒杯的指節泛白。
載初元年,女皇登基。那時她親手為才人準備了禮服,會弁如星,充耳琇瑩,衣裳華美,流光溢彩。前幾日婕妤差人送來,令尚服局好好打理,說是近來要穿。那一刻她便預感,上官婉兒,準備赴死了。
「我不會再讓任何人傷害婉兒。絕對不會。」數十年前,她在公主眼前發的誓,時時謹記心間,片刻不曾忘記。公主呢?公主也親口發過誓,卻親手把婉兒送來斷頭台。連那位父母為帝的女人,都不能保護好她,畫采暗暗在心中問自己,她有可能做到麼?
無妨,雖千萬人,吾往矣。她在眉心貼上花鈿。
在紋繡坊那些冷清的日子裡,一遍一遍孤寂地回想中,她終於把自己活成婉兒的樣子。直到她發現,公主看著她的目光,有些微出神。那都是婉兒在她心中刻下印痕的證據。能被公主這樣看著,是對她最高的讚譽。
不,不。如果能替她而死,以假亂真,那就是真的變成她了吧。這才是對我的一生,最高的讚譽。
她身著華服,悄悄從大殿後邊走進去,最終出現在兩人眼前。那一刻,李隆基也吃了一驚,真以為世上有兩個上官婕妤。細細看去,才發現眉眼有些不同。磅礴的氣度,氣定神閒的眉眼,舉手投足之間,如出一轍。
「在下尚服局司衣,劉畫采。」
兒時,你站在我身前。今日,我站在你身前。這次,換我來保護你。
風吹起衣角,三人默默對視著,誰也沒有說話。她看見婉兒微微仰頭,皺起眉,嘴唇微微顫動了。
「畫采,我不會……我不會讓你這麼做的。我不會讓你替我——」
她冷笑一聲,道:「在這迷亂的宮廷政壇,那些不堪的事,上官婕妤做的還少麼?不差這一次吧。」
但我由衷希望,這是最後一次。這是你做的最後一件不堪的事。
「我死了,你還有公主可以惦念。你死了,我就什麼都沒了,與死何異。所以,你不覺得,這是最好的結局麼,上官婕妤?或者……允許我稱您為婉兒吧。」她扭頭看向李隆基,「因為今日必須離開的,是上官婕妤,不是上官婉兒。我相信,臨淄王懂得這一點。」
「有趣,這位小小司衣,怎就確信我會聽你的?」
「臨淄王喜歡她的詩,不是麼?」
真正的婉兒搖了搖頭,她企圖走上前,卻被畫采伸手攔住了。
「上官婕妤,也許活著,比死了還要不容易的。我們啊,是互相成全。」
萬騎的軍旗下,她仰望著天空。漫天的繁星啊,碩大拖著長尾,一顆一顆墜落。
我攜滿天星辰以贈你,仍覺漫天星辰不及你。你是我窮極一生未做完的夢,我只是你一念之間吹過的風。我的名字不會被後人知道。我愛你不會被後人知道。史書上不會留下劉畫采這個名字,她沒有親人,沒有子女。在這個世界上,她真的沒有留存一點痕跡。好像從未來過。在你的一生中,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故事裡,她只是個可有可無的配角。[R1] 但我甘願做個配角,做歷史的塵埃,在角落裡默默看著你,守護你。
願你歲歲平安,即便……生生不見。
脖頸上的鮮血噴濺出來,她仍留戀不舍的眼望著繁星,任由血沫湧出嘴角。血霧蒙上了雙眼,那鮮亮明媚的顏色,是世間最美又最危險的東西。宮女們手中紅燭燃盡,一支一支熄滅,吞噬在黑夜中。誰也沒有動,四下寂然。薄軟的衣衫上,一片月光灑下,紋繡的禮服變得柔和。
臨淄王提起女人的頭顱,揮臂扔給萬騎將士們。粘上血污的面容,模糊了五官,神情卻莫名讓人覺得安寧祥和。很奇怪,仿佛沉入溫暖的夢鄉,出奇地清秀俊美。頭顱落地,在馬蹄之間雜亂地翻滾、碰撞,踩得稀碎,終於看不見了。
她真正消失了,不曾來過一般。
「去相王府上,老老實實呆著,等我的消息。之後我們送你出城,不准讓任何人,尤其是皇姑母知道你還活著。從今往後,大唐就當你死了,這是我們的君子之約。你是詩人,我信你一次。若是偷偷回來,別怪我手下不留情。」
「我不可以再見她了,是麼?」
「是,除非她死了。」
除非……她死了……
「不能見她,是死是活又有什麼區別呢。」上官婉兒垂下頭,輕輕嘆息一聲。
不,那樣你還可以寫詩,做一個純粹的詩人。我喜歡你的詩。我希望你寫下去。刻在大唐江山的石壁上,寫在酒館的粉牆上,傳唱在妓館歌女的紅唇邊。那時候,她們會說,不知這首詩是誰寫的,但真真絕妙極了。我想看見這一天。
這也是在成全你。
喊殺聲在血海中迴蕩。冷落於深宮內院,靜靜躺在婕妤書案上的,是疊得整齊的紅裙,與遍布裂痕的平安符。無人處,被一雙纖細的手取走。
先天二年,豫州的一家小酒館裡,幾個人飲酒暢談,品評著時事。一個帶斗笠的人走來,獨身一人喝悶酒,聽著他們說話,笑而不語。那人微微抬頭,帽沿下是秀美的鼻樑,薄薄的唇,還有未隨歲月消逝的容顏。她緊咬著下唇,聽到動情處皺緊眉頭,捏著酒杯的指節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