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偌大的甘露殿裡,他孤零零一個人,懷著滿腔憂思,仿佛久病後昏聵失智的老翁,不分白天黑夜地從噩夢中驚醒,惶惶不可終日。
身邊服侍的內侍見皇帝的精神一日比一日脆弱,好似陷入某種難以排解的憂懼之中,連人也變得痴顛起來,個個嚇得不輕,慌忙請御醫來連連看診。
短短三五日,甘露殿裡召了好幾回御醫。
消息傳到邱思鄺的耳中,令他又急又怕。他是忠臣,一方面擔心聖上御體,一方面又恐僵持了一個多月的儲位之事始終不得解決。
他本欲親自入宮探望,可在他之前,趙恆已先一步求見。
皇帝抱恙,身為皇子,本就應當侍疾左右以盡孝道。有好幾位皇子和公主都在外面等著,只因不敢越過他去,這才讓他先行。
邱思鄺憂心這對父子之間的關係,可他雖代掌宰相之職,卻到底是個外人。
對峙這麼久,也是時候了結了。
第90章 圓滿 正文完結。
甘露殿外, 十來個庶出的皇子、皇女們侍立在石階之下,個個袖手垂眼,一動不動地等著裡頭的動靜。
隔著一道緊閉的殿門, 裡頭只有癱軟著身子半躺在床榻上的趙義顯, 和挺身跪立在腳踏邊的趙恆。
趙義顯從從一場噩夢中驚醒過來, 瞪著兩隻渾濁凸出的眼珠子,呼哧呼哧喘著粗氣,原本圓潤飽滿的臉龐已瘦得顴骨凸出,乍一看去, 竟讓人想起去歲已然過世的崔相公崔汲。
「你!」他的眼珠動了動,看見旁邊面色平靜的兒子趙恆, 不禁顫巍巍伸手指去,吃力道,「你還來做什麼?要、要催朕下詔嗎?」
不待趙恆回答,他又咧嘴笑了兩聲, 不料喉間一陣癢意, 嗆得他灰白如漿的臉一點點漲紅。
「八郎, 這麼久了, 你啊, 你終於露出本性了!什麼無心權位,分明、分明都是假的!」
這一回, 趙恆沒像過去一樣感到失望和惱怒, 而是分外平靜地望過去, 用十分平和的語氣順著他的話說:「是啊, 阿父說的不錯。該是我的,我為什麼不要?難道偏要做那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嗎?朝政大事、社稷民生, 在阿父的手中已被牽累了許久,我自不能坐視不理。」
「胡言亂語!朕何時牽累了!」趙義顯漲紅著臉,簡直不敢相信,兒子竟說自己牽累朝政社稷,這樣的語氣,一下讓他想起當年母親說過的那些話。
「大郎,我若將大魏交到你的手中,你靠什麼手段□□治國!」
字字錐心。
趙恆的一番話,更令他無顏抬頭。
「阿父捫心自問,當真無愧嗎?當初,廢太子與幾位庶出的兄長爭權,多次設下圈套,誣陷清白之人,阿父明知其故,卻置若罔聞;廢太子包庇親信西域大都護秦武吉,誣告都護府司馬曾鈺徽,差點引起西域一帶諸國的動亂,阿父仍舊縱容。
「阿父的罪己詔中亦說,民眾皆知,『養不教,父之過。』廢太子年至而立,尚如此行事,可見幼年進學時,阿父對其縱容溺愛已至是非不分的程度。這些,難道不是對朝政社稷的牽累嗎?
「而現在,朝中人心惶惶,只等阿父定奪。阿父卻日日避於甘露殿中,沉湎於過往的失意,自怨自艾,棄朝廷與軍國大計於不顧。為君者不理政,豈非牽累?」
一字一句,仿佛將趙義顯的心剖開了一般。
沒養在身邊的兒子,偏偏將他內心的一切看得如此透徹。
他不由呼哧著哼笑一聲:「說到底,八郎,還是為了這個。」
趙恆也不反駁,只是在腳踏邊磕了個頭,垂眼道:「不論為了什麼,煩請阿父今日便下決斷。否則,兒只有不孝,將當年阿父將兒送往邊塞的實情公之於眾,是非對錯,且由史官與百姓自去評說。若阿父要說我沒有證據,史官不會輕易採信,那也無妨。民間百姓無數,不論真假,或編入戲曲,或寫成故事,流傳後世,總有人信。」
這一句近乎於威脅的話,簡直不忠不孝,有違人倫。趙義顯暴怒不已,偏偏因為虛弱的身體,只能直挺挺僵在床榻上,瞪著魚目一般的眼,把臉漲成絳紫色,也沒法跳起身來大罵。
「你,敢!」
「兒只是要說實話罷了。」
擋在臣工、百姓面前的最後一塊遮羞布,眼看就要被揭下,趙義顯猛地從榻上坐起來,又直挺挺倒下,發出「砰」的一聲悶響。
趙恆伸手扶了一把,讓他重新仰倒,起身留下一句「兒言盡於此」,便轉身將殿門打開,沖外面的兄弟姊妹並侍立的內侍們沉聲道:「喚翰林院楊學士來,阿父有事要說。」
說完,站到門外,示意御醫進去看看。
幾位皇子皇女們紛紛步上台階,站在門邊看著內侍進去照看趙義顯,誰也不敢多言。
並非他們太過懼怕趙恆,而是過去二三十年裡,趙義顯對他們一向不親近,雖不曾苛待,讓他們享盡榮華,可比起原配所出的子女,實在差得遠了。如這等需要人照顧守候的時候,也從未召他們入內說過話。
這時,一道尖銳的聲音從不遠處的空地上傳來:「趙恆,你在做什麼!」
來人正是近來失意的咸宜公主趙襄兒。
只見她雙眸泛紅,飽含怒火,也顧不得公主的儀態,大步奔到近前,跨上石階後,揚起手來就要往趙恆的臉上揮去。
身邊服侍的內侍見皇帝的精神一日比一日脆弱,好似陷入某種難以排解的憂懼之中,連人也變得痴顛起來,個個嚇得不輕,慌忙請御醫來連連看診。
短短三五日,甘露殿裡召了好幾回御醫。
消息傳到邱思鄺的耳中,令他又急又怕。他是忠臣,一方面擔心聖上御體,一方面又恐僵持了一個多月的儲位之事始終不得解決。
他本欲親自入宮探望,可在他之前,趙恆已先一步求見。
皇帝抱恙,身為皇子,本就應當侍疾左右以盡孝道。有好幾位皇子和公主都在外面等著,只因不敢越過他去,這才讓他先行。
邱思鄺憂心這對父子之間的關係,可他雖代掌宰相之職,卻到底是個外人。
對峙這麼久,也是時候了結了。
第90章 圓滿 正文完結。
甘露殿外, 十來個庶出的皇子、皇女們侍立在石階之下,個個袖手垂眼,一動不動地等著裡頭的動靜。
隔著一道緊閉的殿門, 裡頭只有癱軟著身子半躺在床榻上的趙義顯, 和挺身跪立在腳踏邊的趙恆。
趙義顯從從一場噩夢中驚醒過來, 瞪著兩隻渾濁凸出的眼珠子,呼哧呼哧喘著粗氣,原本圓潤飽滿的臉龐已瘦得顴骨凸出,乍一看去, 竟讓人想起去歲已然過世的崔相公崔汲。
「你!」他的眼珠動了動,看見旁邊面色平靜的兒子趙恆, 不禁顫巍巍伸手指去,吃力道,「你還來做什麼?要、要催朕下詔嗎?」
不待趙恆回答,他又咧嘴笑了兩聲, 不料喉間一陣癢意, 嗆得他灰白如漿的臉一點點漲紅。
「八郎, 這麼久了, 你啊, 你終於露出本性了!什麼無心權位,分明、分明都是假的!」
這一回, 趙恆沒像過去一樣感到失望和惱怒, 而是分外平靜地望過去, 用十分平和的語氣順著他的話說:「是啊, 阿父說的不錯。該是我的,我為什麼不要?難道偏要做那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嗎?朝政大事、社稷民生, 在阿父的手中已被牽累了許久,我自不能坐視不理。」
「胡言亂語!朕何時牽累了!」趙義顯漲紅著臉,簡直不敢相信,兒子竟說自己牽累朝政社稷,這樣的語氣,一下讓他想起當年母親說過的那些話。
「大郎,我若將大魏交到你的手中,你靠什麼手段□□治國!」
字字錐心。
趙恆的一番話,更令他無顏抬頭。
「阿父捫心自問,當真無愧嗎?當初,廢太子與幾位庶出的兄長爭權,多次設下圈套,誣陷清白之人,阿父明知其故,卻置若罔聞;廢太子包庇親信西域大都護秦武吉,誣告都護府司馬曾鈺徽,差點引起西域一帶諸國的動亂,阿父仍舊縱容。
「阿父的罪己詔中亦說,民眾皆知,『養不教,父之過。』廢太子年至而立,尚如此行事,可見幼年進學時,阿父對其縱容溺愛已至是非不分的程度。這些,難道不是對朝政社稷的牽累嗎?
「而現在,朝中人心惶惶,只等阿父定奪。阿父卻日日避於甘露殿中,沉湎於過往的失意,自怨自艾,棄朝廷與軍國大計於不顧。為君者不理政,豈非牽累?」
一字一句,仿佛將趙義顯的心剖開了一般。
沒養在身邊的兒子,偏偏將他內心的一切看得如此透徹。
他不由呼哧著哼笑一聲:「說到底,八郎,還是為了這個。」
趙恆也不反駁,只是在腳踏邊磕了個頭,垂眼道:「不論為了什麼,煩請阿父今日便下決斷。否則,兒只有不孝,將當年阿父將兒送往邊塞的實情公之於眾,是非對錯,且由史官與百姓自去評說。若阿父要說我沒有證據,史官不會輕易採信,那也無妨。民間百姓無數,不論真假,或編入戲曲,或寫成故事,流傳後世,總有人信。」
這一句近乎於威脅的話,簡直不忠不孝,有違人倫。趙義顯暴怒不已,偏偏因為虛弱的身體,只能直挺挺僵在床榻上,瞪著魚目一般的眼,把臉漲成絳紫色,也沒法跳起身來大罵。
「你,敢!」
「兒只是要說實話罷了。」
擋在臣工、百姓面前的最後一塊遮羞布,眼看就要被揭下,趙義顯猛地從榻上坐起來,又直挺挺倒下,發出「砰」的一聲悶響。
趙恆伸手扶了一把,讓他重新仰倒,起身留下一句「兒言盡於此」,便轉身將殿門打開,沖外面的兄弟姊妹並侍立的內侍們沉聲道:「喚翰林院楊學士來,阿父有事要說。」
說完,站到門外,示意御醫進去看看。
幾位皇子皇女們紛紛步上台階,站在門邊看著內侍進去照看趙義顯,誰也不敢多言。
並非他們太過懼怕趙恆,而是過去二三十年裡,趙義顯對他們一向不親近,雖不曾苛待,讓他們享盡榮華,可比起原配所出的子女,實在差得遠了。如這等需要人照顧守候的時候,也從未召他們入內說過話。
這時,一道尖銳的聲音從不遠處的空地上傳來:「趙恆,你在做什麼!」
來人正是近來失意的咸宜公主趙襄兒。
只見她雙眸泛紅,飽含怒火,也顧不得公主的儀態,大步奔到近前,跨上石階後,揚起手來就要往趙恆的臉上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