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詠道:「娘娘儘管說就是了。」

  朱瑩笑一笑,伸手拉住他的袖子:「我這裡時間短了,干說話多不好?輿已備了,你我不防在路上談。」

  她拉得突然,王詠不由一怔,下意識想說:「娘娘這般做,不合淑女所為,恐聖上知道了生氣。」

  他張了張嘴,終究還是沒有說出口,只順從地叫朱瑩牽著,出了偏殿,緩步向外面行去。

  這路程分明很短,他竟覺走得經年累月了一般。

  身後傳來鳥雀嘰嘰喳喳的叫聲,不似燕子的聲音。

  王詠回頭向那鳥巢望去。隔了一冬,燕子並未回歸,倒有一隻棕灰交雜的小鳥鑽了進去,占據了這處窩巢。

  第74章 共遊園

  四夫人位分所能乘坐的輿,內中十分寬敞,設有軟榻、桌案等物,桌上也紙筆茶水俱全。

  王詠坐在朱瑩對面,竟有幾分手足無措之感,整個人坐得筆直,雙手覆於膝蓋之上。

  朱瑩鋪開紙,本是想懶散些,見到王詠的樣子,禁不住也繃得直了。

  她整理紙張書籍,王詠便幫她研墨。馬蹄聲和車輪軋在石板路上的聲音極有韻律,車廂也隨之輕晃。

  朱瑩微垂著頭,腦子全放在要說的事情上:「冗官必須要除,可我想著,不該一下子便全除了。」

  王詠便問:「難不成娘娘要分幾次去做?詠覺得不妥。」

  朱瑩提起筆來,伸到硯台里蘸了蘸,落在紙上,先畫了幾個圈。

  她道:「要做自然是一次便做完的,只是冗員畢竟年深日久,一下子都革除了,只怕朝堂上下都要動盪不安。」

  王詠跟著點頭。

  朱瑩思索道:「太后、皇后娘娘,以及幾位妃嬪宮裡的內侍,都在衙門裡帶俸。內宮中人別的沒有,需要拿這些來施恩惠,故而,我要留下這些人。」

  「若是以後其他妃嬪效仿呢?」王詠問。

  朱瑩沉思道:「那便每宮帶俸官設以總數,以免泛濫了去。」

  她在一個圈裡標註下來。

  內廷帶俸官實際上多得很,然而都出自內宮之中,頗有限制,論起危害來,倒不及外廷的要大。

  她又在兩個圈裡標了「文武」二字。

  王詠道:「內廷的既然全都留著,外廷的自然不能全部革除。那些無實職的臣子都在等著,娘娘若是革了他們,那……」

  「不過罵名更多些而已,能把我怎麼樣?」

  朱瑩回了一句,輕晃著毛筆思索。

  那些人當然不可能一刀切了全趕回家去,叫他們另謀生路,然而大齊實職並不多,容納不下這些等著分官的人。

  王詠瞧著筆尖上甩下的墨點,同樣思索著。

  他提議道:「聖上不喜世家。詠為聖上做事多年,頗見了不少占著實職,卻不謀實事的世家官員,如果把他們都撤了……」

  「還會有其他世家人補上。」朱瑩接言。

  她又畫了個圈,寫上世家兩個字。

  世家從來都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在大齊身上吸血的事情,那些帶俸等實缺的人里,世家子弟就有不少。

  難辦得很。

  她思索了一路,終於決定:「那就暫時這樣定下……每年都對帶俸官考核一次,太差的就免了。」

  王詠問:「娘娘,文武都是這樣嗎?」

  聽他問問題,朱瑩愁得都想撓頭了。

  她本能地從歷史中尋找先例,想要借鑑一下。

  可帶俸官上可推至前朝,從來只聽說過調任,或者增加,沒聽過有大批免除的。

  朱瑩又往穿越前看過的那些知識里找解決辦法。

  只是她在政務上勞累得久了,穿越前那些記憶,都已經隨著時間,流逝得差不多了。

  朱瑩只記得,好像穿越前是有個朝代也存在帶俸官。

  她都有點恨自己從前為啥看課外書不多,也不怎麼愛上網了,畢竟到了該用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太稀少,而且記得不牢。

  只記得人家那是武官帶俸,好像可以免除實職,從見任官調任過去。有的還可以世襲……

  甚至還有皇親身為帶俸官。

  除了不許管軍管事,以及升轉艱難之外,跟大齊的也就只剩下名目相同了。

  畢竟在大齊,文臣、武將、內臣,甚至女官,都存在帶俸之人。

  他們都是拿著俸祿,等待實職出現空缺補上去的。

  除了經由皇帝特許,身上按個閒職養老,或者有門路,給自己謀個官吃俸祿的人以外,當初把他們篩選下去帶俸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力不夠強。

  也就是說,除非實職上實在找不到人了,需要矮子裡頭拔將軍,或者他們能力練出來,吸引了實權臣子的注意,否則一輩子都只能頂個空官銜,用微薄的俸祿過日子。

  「完全沒有借鑑意義啊……」朱瑩沉沉地嘆了口氣。

  ·

  輿停下了。

  宮人輕輕敲著車壁,道:「娘娘,御花園到了。」

  王詠按住朱瑩手裡的筆,半是嘆半是笑地說:「娘娘命詠隨您到御花園中遊玩,可您卻想正經事想了一路。」

  朱瑩歉意地看著他。

  王詠又道:「只是畢竟娘娘還在路上,晾著詠,詠也不能說什麼,現在到了御花園,您總該多鬆快些。」

  朱瑩便放了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