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少女和婦人穿得與漢人女子極為不同,一襲飾滿銀鈴鐺的手堆繡百迭長裙五彩斑斕,走起路來叮鈴作響。項上是繁複又華麗的寬銀項圈,頭戴的銀冠更是精雕細琢,層層疊疊鑲滿了花朵和銀鈴鐺。

  人們不由得紛紛駐足圍觀。

  這時才忽有眼尖的人認出他們:「那不是新科狀元秋茂彥夫婦帶著大女兒?」

  「狀元郎也要擂登聞鼓不成?」

  「她們戴的那是滇州的狜銀冠,這新狀元的夫人恐怕不是漢人。」

  秋斕和沈昭就留在遠處的另一駕車裡。

  第一次見阿娘和阿姊穿狜裙,連秋斕也被驚艷得目瞪口呆。

  只見秋夫人帶德良跪在登聞鼓前,高舉著降書和頂戴。而秋茂彥則替妻子接過份量不輕的鼓槌,用盡他這讀書人畢生最大的力氣朝登聞鼓擊去。

  「滇州黎氏請冤陳情,滇州之亂實乃黎順作梗謀逆,黎順叛殺土司巴遵望,戕害明廷時任西南都指揮僉事沈明苕並我滇州土司府親眷上百口性命。」

  為了這一天,滇州黎氏百餘條枉死的性命等得太久了。

  在背負著叛亂冤名二十年的歲歲月月,勤政忠君的巴遵望橫死後仍要被人們的辱罵和詛咒所辱沒,秋家受盡了苦累和委屈,齊灝放棄了過往和尊嚴,他們都丟了太多太多東西。

  生為黎氏的兒女便成了原生的罪過,哪怕是公然思念家鄉和自己的親人都成了一種痴心妄想。

  千千萬萬的狜族人更是被罩上「忘恩負義」的偏見,於人群中被低看一等。

  秋夫人只恨不能再大些聲,喊盡她心底二十年來的屈辱與悲慟:「頂戴降書俱在,求陛下體察實情,還我黎氏清明。」

  人群嗡嗡嚶嚶交頭接耳,閒聊交談的無不是這樁二十年前的謀反大亂。

  登聞鼓被擂得響聲震天,整條右安門大街上都迴蕩著秋夫人字字泣血的聲音。

  可那話里話外卻又透只出那麼幾個字——

  從今往後,她黎氏兒女要撥除冤名,要堂堂正正地活在這日月之下。

  第91章 又見豆餡甜餅

  京里的晚春乍到, 暑氣初現喧囂,但秋斕一時間卻顧及不上。

  因為她才剛恢復「自由身」,就被沈昭親自送回了秋府。

  偌大的府邸早已被賜還給秋茂彥, 眼前全都是秋斕熟悉的小徑和院落, 不同以往的只有多出來的那個沈昭。

  「冰的, 涼的, 都要少碰,那些鎮過的水果也不可以用。」

  「如今天兒雖然熱了, 但早晚還有寒氣,要穿厚些。」

  秋斕聽得耳朵生繭, 又不知沈昭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只好悶聲道:「你再囑咐就要說到明年了, 既然那麼不放心,幹嘛還非要送我回家來?」

  「秋府的床我又睡不慣, 我原本住過的那屋子也不好, 天一熱就悶得慌。」

  沈昭眼角堆出幾分饒有興趣的弧度,斂聲問:「誰家女兒嫁人之前就吵著嚷著要住去夫家?不害臊呀?」

  秋斕一怔,莫名被他說紅了臉。

  沈昭瞧見她臉紅, 便當真笑起來:「你好好做你的大家閨秀, 我天天來見你不好麼?」

  沈昭說要重娶,就真的往秋家下出三媒六聘, 連綁著紅絲帶的大雁也被送了一對來秋府上。

  秋家是今時不同往日。

  滇州黎氏翻案,且因著黎氏一脈已經斷絕,朝中並未吝於封賞。不僅追封已故的巴遵望和昊欽庵為親王,連帶著秋夫人和德良也被循例封為郡主。

  秋斕轉眼扶搖直上成了世家貴女,與鎮國公府婚配可謂是門當戶對。

  精挑細選過的聘禮更是被高調地抬進秋府,好似要讓全京城都知道沈秋兩家結作良緣。

  可惜這份厚重禮單沒能引起秋茂彥的太多注意, 他才一下職回府,連官服都顧不上換下來,便忙不迭尋著秋夫人找去:「姝英,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聽說咱們家兄長被勾了名字,只貶作應天御馬監掌印太監,明日就能出刑部大獄了。」

  「當真?謝天謝地。」秋夫人喜上眉梢,旋即又輕輕嘆氣,「但被貶去應天,可真遠啊。」

  秋茂彥苦笑:「去應天也不見得就是壞事。」

  「兄長在京中怕是樹敵不少,此番前往應天,倒是能離從前那些仇怨都遠遠的。」

  「諸事全都從新開始,御馬監掌印雖是遠遠比不得東廠提督,卻好在能求個安穩度日。」

  秋夫人便也點點頭:「誰說不是呢?阿兄日後若能安安穩穩,也算是不幸中有萬幸了。」

  「姝英,其實我還想同你商量件事。」秋茂彥略作思忖,面色忽又變得有些凝重起來,「只是我怕你……」

  「我明白你的意思,讓德良隨阿兄他克應天吧。」秋夫人拉住秋茂彥的手淺聲道,「咱們拉扯著德良長成大姑娘,為的不就是讓他們父女團聚麼?」

  「我捨不得,我知道你也捨不得。可曾經的那麼多苦和罪都受過來了,如今怎麼還能再拆散他們父女?」

  「可不是?只要德良願意,咱們總不能把人扣住綁住。」

  秋茂彥瞧著妻子滿臉傷感,終又忍不住朝妻子玩笑道:「女兒們都是有福氣的,一頭是鎮國公府,一頭是景郡王府,一個比一個位高權重。」

  「咱們呀,日後照料著阿斕別叫人欺負就得夠花心思了,德良那頭,就讓兄長自己忙活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