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去去就回,就去了半載。

  第三天的時候,山腳大道上終於傳出了馬蹄聲。

  「爹,大哥!」望著渾身是血的父兄二人,嚴驚蟄哭著奔過來。

  「無礙!」嚴朝暮血臉笑著燦爛,「小妹別哭,這些血都是別人的。」

  嚴驚蟄哽咽的點頭,確定父兄身上沒有大傷口,忙垂淚問道:「表哥呢?」

  「回京去了。」

  「已經回京了?」嚴驚蟄心頭一跳。

  ……

  兵馬回到雍州多日後,嚴朝暮再次敲響嚴驚蟄的房門。

  「大哥。」歪睡在榻上的嚴驚蟄揉揉眼。

  嚴朝暮坐到榻上,伸手探了探懨懨少女的額頭,下一息笑道:「還好沒窩出病,你可知你多少天沒出門了?」

  嚴驚蟄沒說話。

  「京城來信了。」嚴朝暮站起身,無奈的開口。

  「在哪?誰的?」嚴驚蟄瞬間來了精神。

  嚴朝暮得意的揚揚手中的信:「時臣表哥的。」

  「快給我。」嚴驚蟄顧不上矜持,跳著腳搶過來。

  將自己悶在屋子裡的這些天,對於表哥的不辭而別,她早就消氣了,之所以心情不佳,有一部分是因為系統的離開。

  沒錯,系統飛升了。

  [宿主的積分早已還清,且宿主的情緣已經定下,所以無須本系統時刻盯著了。]

  臨走前,系統和嚴驚蟄依依不捨:[剩下的積分按理可以允許宿主抽出無數的共情丸、隱身丸等,但本系統覺得,宿主更希望擁有這個。]

  一個大紅的盒子落到嚴驚蟄手上。

  「疾走丸嗎?」味道清幽和疾走丸極為相似。

  系統綠光閃閃:[疾走丸的升級版,宿主每隔半年吞服一顆,一年後腿疾定會痊癒。]

  嚴驚蟄一臉欣喜,立馬嚼了一顆進肚。

  「一共三顆,是不是多了一顆啊?」

  嚴驚蟄說出這話時,腦中忽而『錚』的一聲響,系統從她識海中鑽了出來。

  抬頭一看,半空中飄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童,正是系統的正身。

  小童甩出一根紅繩,紅繩一端飛向窗外不知所蹤,一端則在嚴驚蟄的小指上繞起了死結後消失不見。

  嚴驚蟄還沒有這等玄幻畫面中回過神,就見小童已經消失不見,只留一道虛無縹緲的話盤旋天空。

  [世間情愛起初都甜,但結局各有不同。宿主,你且記住,紅線系住的是二人的心,一旦心不在一起,紅線自然就會斷,你我相識一場,吾願你一生順遂,白頭相守。]

  嚴驚蟄按著紅繩消失的手指,笑中帶淚,柔聲輕訴:「謝謝你。」

  ……

  一晃到了八月,嚴溫青早在五月底就去了京城指認臨川王在雍州犯下的罪行,直到七月上旬才回到雍州,此番回家就是為了送嚴驚蟄上京的。

  官船上,嚴驚蟄揮淚告別父兄,帶著新買的丫鬟和侍衛走進船艙。

  時值金秋送考之際,一路上有在外遊學的京城讀書人三三兩兩的上船,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塊說鬧,倒也不覺得無趣。

  到達京城的時候,京城的鄉試剛剛開始,進了城,路文早早的候在城門口接應。

  嚴驚蟄沒打算住進裴國公府,裴時臣大概猜到這點,便在臨進鄉試考前吩咐路文在國公府后街擇了個清幽小院。

  嚴驚蟄就這麼在京城住了下來。

  八月下旬,鄉試榜出了問題。

  有傳言之前附屬臨川王的人私下賄賂了出考題的吏部官員,此事一經流出,京城考生紛紛聚擁京兆府門前,大呼請永興帝還他們公道。

  永興帝頭痛不已,七子宋襲前些日子被雍州定北將軍聯合武官等人安了個枉顧人命的大罪名,永興帝得知斜嶺轟炸的真相後,氣血上頭險些暈倒。

  然而對戰神王爺的懲處,朝廷諸臣眾說紛紜。

  經過幾番激烈的爭吵,最終永興帝給了交代。

  褫奪宋襲手中一應兵符,粗茶淡飯居京城王府禁足三年,以示對斜嶺枉死之人的懺悔。

  可誰知宋襲剛被放回王府囚.禁,鄉試泄題的矛頭就如潮水般涌了過來。

  令永興帝意想不到的是——七兒子宋襲再次被傳喚上金鑾殿的時候,身後竟然跟著密密麻麻的侍衛。

  眼前這一幕和系統之前跟嚴驚蟄說過的話重疊了,只不過有一點不同。

  ——金鑾殿上沒有九皇子。

  宋襲手上的兵力遠不及平日,若非被逼急了,宋襲不會這時候出手,怎著著也要在京城蟄伏几年。

  永興帝當了幾十年的皇帝,面對親兒子逼宮的陣勢,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永興帝心中更多的是痛心。

  永興帝不敢相信這個最引以為榮的兒子有朝一日會對他這個老父親兵戎相向。

  待嚴溫青協眾多御林軍將宋襲身邊的人撂倒後,望著雙膝跪地依舊銜恨看他的宋襲,永興帝終於支撐不住倒了下去。

  十月中旬,永興帝降旨:七子宋襲貶為庶人,即刻前往西山看守帝陵,此生若無新帝傳喚,不得踏出帝陵半步。

  是的,永興帝退位了。

  和嚴驚蟄想像中截然不同,這一世,永興帝退位給八皇子宋深的時候,比上一世要輕鬆很多。

  朝中不是沒有反對的人,但這種人很少。

  永興帝身子逐日不好,已經無心朝政,經過宋襲逼宮之後,永興帝大約是覺得再這樣僵持著不立皇儲,說不定哪一天再冒出一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