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頁
劉三俊看向身側的陳章。姚爽雖然能夠活動了,但尚在金陵修養,此次隨軍同行的情搜科人員是陳章。
陳章平靜道,「我的確有收到關於糧食的情報」。
運送糧食需要大量的民夫和車子,這麼大的動靜是根本掩蓋不了的,情搜科會知道,一點也不奇怪。
「然而秦承嗣很聰明,為了防範我們燒毀糧食,他們直接將糧食分散在了十餘個儲糧地點。便是毀壞一處,別的總是無礙的。可若是要都毀去,一則過於耗費時間,二則難度太高」。
這種糧食儲存地都有重兵把手。能靠出其不意燒掉一個。可敵人總不會傻不愣登等著你來燒毀第二個吧。
「別管他們的儲糧地在哪裡,總要將糧食送進城中去的。與其費盡心思去燒糧食,不如直接在德州截斷他們的糧食運輸」。
「不成」,吳綬直接反駁道,「如果要切斷敵人的糧食供應,便要圍困德州城,但我們的人馬根本不夠」。
皂衣軍的確有以五萬人馬圍困金陵的先例,可那是因為秦承章本人過爛,否則依靠金陵城中的二十萬人馬,真要打起來,皂衣軍雖然能贏,但會很麻煩。
秦承嗣可不一樣。一旦皂衣軍五萬人馬四散開來,圍住了德州,相當於自己分割減弱了某個面上的兵力。
秦承嗣一定會大舉出兵,先吃下某個面上的萬餘皂衣軍,緊接著將皂衣軍一點一點蠶食殆盡。
「我倒覺得,既然無法圍困,又無法快速克下德州,那倒不如放棄德州」,吳綬提議道。
「不成,秦承嗣還在德州城內呢!」,吳繼綱嚷嚷起來。
「我倒覺得這法子不錯」,趙識很贊同。
「的確」,馬平泰說道,「我們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攻城略地,而不是為了秦承嗣的性命。一旦被秦承嗣吸引,一直死咬德州,極有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到時候德州沒拿下,別的州縣也沒拿下」。
滿場共計有十七個將領,除卻在各地駐紮的七十餘個將軍之外,此地幾乎集結了皂衣軍所有的高級將領。
此刻,十七人裡面雖有人被秦承嗣的腦袋吸引,想要留在德州。但至少絕大部分人腦子是清楚的。
大家都知道自己此來是為了擴大皂衣軍的版圖,儘快將四省之地納入手中。
那麼,秦承嗣的腦袋便是意外之喜。有則好,沒有倒也沒事。
反正只要拿下了其餘地盤,秦承嗣的頭顱自然而然也就到了。
「可我們若繞開德州,秦承嗣會不會打開城門攻擊我等?屆時前後兩方城池內外夾擊之下,我等便成了入瓮的鱉」。
「所以就該且戰且退,繞過德州之後……」
作戰會議討論的熱火朝天,遠在金陵的沈游正好也在此刻收到了劉三俊發過來的公文。
「秦承嗣在德州?」
沈游剛剛喝完藥,便開始批閱公文。一打開軍報就收到了一個這麼大的消息。
「我想去德州一趟」,周恪說道。
沈游眉頭皺起來,「此時各地初定,事情還多得很,你為何突然要去德州?」
周恪沉默了半晌,才說道,「秦承嗣試圖用御駕親征鼓舞人心,又親上前線督戰,這會兒恐怕德州士卒正是人心最齊的時候」。
「我若去了,尚且可以鼓舞我方士氣」。
在這個還不是「金錢至上」,尚且還講究義氣品德操守的時代,主上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下屬的情緒。
這就好像南陽之戰,皂衣軍能夠在短短十五日克下四個省,除了本身實力強大之外,沈游願意以身誘敵也占據了很大的因素。
主上不惜身陷險境,以性命誘敵,為下屬爭取時間,在這個將士卒、百姓生命視若芻狗的戰亂年代,是何等奇異。
而等待救援就意味著將自己的生命託付給了下屬,這對下屬又是何等的信重。
沈游甚至都不知道,當日皂衣軍各部來南陽救援之時,耿天工部一人雙馬,輪流交換。吳綬部徹夜不眠的急行軍。何興旺部棄了一切輜重,只求快速抵達南陽……
各部自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所有人都在為了救援沈游而努力。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皂衣軍能夠有如此堅定的信念和悍不畏死的勇氣,出了源於嚴格的軍事訓練、強制的文化課之外,還源於……上峰的身先士卒」。
沒有「給我沖」的說法,只有「跟我沖」的口令。
沈游手上,時至今日都還有極為淺淡的燒傷疤痕,那是她衝鋒在前,被城牆上澆下來的熱油燙傷而留的疤。
「蓋因我等以身作則,士卒才願意跟隨我等」。
周恪輕聲道,「此番秦承嗣御駕親征,德州城只怕是要死守。劉三俊勢必會考慮繞開德州城,攻克其他城池」。
「但既然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又為何要換條路走呢?」
攻城略地是為了終結這個亂世,可先殺掉秦承嗣,那麼北齊只怕即刻就要崩塌了,屆時平定天下就變得格外容易了。
「而我先去德州,除了鼓舞士氣之外,也能更快速的統領北方事宜」。
攻打北方的不止是劉三俊那一支隊伍,還有另外一支水軍會運載步卒,從津門登陸,然後襲擊京都。
除此之外,如果秦承嗣真的在德州的話,那麼重兵一定囤積在德州城。那就可以考慮抽調出部分兵力突襲其餘州縣。此外,既然京都無主,那麼津門那邊可以增調人員,力求早日克下京城。
陳章平靜道,「我的確有收到關於糧食的情報」。
運送糧食需要大量的民夫和車子,這麼大的動靜是根本掩蓋不了的,情搜科會知道,一點也不奇怪。
「然而秦承嗣很聰明,為了防範我們燒毀糧食,他們直接將糧食分散在了十餘個儲糧地點。便是毀壞一處,別的總是無礙的。可若是要都毀去,一則過於耗費時間,二則難度太高」。
這種糧食儲存地都有重兵把手。能靠出其不意燒掉一個。可敵人總不會傻不愣登等著你來燒毀第二個吧。
「別管他們的儲糧地在哪裡,總要將糧食送進城中去的。與其費盡心思去燒糧食,不如直接在德州截斷他們的糧食運輸」。
「不成」,吳綬直接反駁道,「如果要切斷敵人的糧食供應,便要圍困德州城,但我們的人馬根本不夠」。
皂衣軍的確有以五萬人馬圍困金陵的先例,可那是因為秦承章本人過爛,否則依靠金陵城中的二十萬人馬,真要打起來,皂衣軍雖然能贏,但會很麻煩。
秦承嗣可不一樣。一旦皂衣軍五萬人馬四散開來,圍住了德州,相當於自己分割減弱了某個面上的兵力。
秦承嗣一定會大舉出兵,先吃下某個面上的萬餘皂衣軍,緊接著將皂衣軍一點一點蠶食殆盡。
「我倒覺得,既然無法圍困,又無法快速克下德州,那倒不如放棄德州」,吳綬提議道。
「不成,秦承嗣還在德州城內呢!」,吳繼綱嚷嚷起來。
「我倒覺得這法子不錯」,趙識很贊同。
「的確」,馬平泰說道,「我們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攻城略地,而不是為了秦承嗣的性命。一旦被秦承嗣吸引,一直死咬德州,極有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到時候德州沒拿下,別的州縣也沒拿下」。
滿場共計有十七個將領,除卻在各地駐紮的七十餘個將軍之外,此地幾乎集結了皂衣軍所有的高級將領。
此刻,十七人裡面雖有人被秦承嗣的腦袋吸引,想要留在德州。但至少絕大部分人腦子是清楚的。
大家都知道自己此來是為了擴大皂衣軍的版圖,儘快將四省之地納入手中。
那麼,秦承嗣的腦袋便是意外之喜。有則好,沒有倒也沒事。
反正只要拿下了其餘地盤,秦承嗣的頭顱自然而然也就到了。
「可我們若繞開德州,秦承嗣會不會打開城門攻擊我等?屆時前後兩方城池內外夾擊之下,我等便成了入瓮的鱉」。
「所以就該且戰且退,繞過德州之後……」
作戰會議討論的熱火朝天,遠在金陵的沈游正好也在此刻收到了劉三俊發過來的公文。
「秦承嗣在德州?」
沈游剛剛喝完藥,便開始批閱公文。一打開軍報就收到了一個這麼大的消息。
「我想去德州一趟」,周恪說道。
沈游眉頭皺起來,「此時各地初定,事情還多得很,你為何突然要去德州?」
周恪沉默了半晌,才說道,「秦承嗣試圖用御駕親征鼓舞人心,又親上前線督戰,這會兒恐怕德州士卒正是人心最齊的時候」。
「我若去了,尚且可以鼓舞我方士氣」。
在這個還不是「金錢至上」,尚且還講究義氣品德操守的時代,主上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下屬的情緒。
這就好像南陽之戰,皂衣軍能夠在短短十五日克下四個省,除了本身實力強大之外,沈游願意以身誘敵也占據了很大的因素。
主上不惜身陷險境,以性命誘敵,為下屬爭取時間,在這個將士卒、百姓生命視若芻狗的戰亂年代,是何等奇異。
而等待救援就意味著將自己的生命託付給了下屬,這對下屬又是何等的信重。
沈游甚至都不知道,當日皂衣軍各部來南陽救援之時,耿天工部一人雙馬,輪流交換。吳綬部徹夜不眠的急行軍。何興旺部棄了一切輜重,只求快速抵達南陽……
各部自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所有人都在為了救援沈游而努力。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皂衣軍能夠有如此堅定的信念和悍不畏死的勇氣,出了源於嚴格的軍事訓練、強制的文化課之外,還源於……上峰的身先士卒」。
沒有「給我沖」的說法,只有「跟我沖」的口令。
沈游手上,時至今日都還有極為淺淡的燒傷疤痕,那是她衝鋒在前,被城牆上澆下來的熱油燙傷而留的疤。
「蓋因我等以身作則,士卒才願意跟隨我等」。
周恪輕聲道,「此番秦承嗣御駕親征,德州城只怕是要死守。劉三俊勢必會考慮繞開德州城,攻克其他城池」。
「但既然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又為何要換條路走呢?」
攻城略地是為了終結這個亂世,可先殺掉秦承嗣,那麼北齊只怕即刻就要崩塌了,屆時平定天下就變得格外容易了。
「而我先去德州,除了鼓舞士氣之外,也能更快速的統領北方事宜」。
攻打北方的不止是劉三俊那一支隊伍,還有另外一支水軍會運載步卒,從津門登陸,然後襲擊京都。
除此之外,如果秦承嗣真的在德州的話,那麼重兵一定囤積在德州城。那就可以考慮抽調出部分兵力突襲其餘州縣。此外,既然京都無主,那麼津門那邊可以增調人員,力求早日克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