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少能夠避開這一攤子亂事。

  「方才朕忘記說了。鄧達辦事不力,已經被朕扔進牢里去了。即日起,由柏誠德接任京都府尹之位」。

  葉玉泉悚然一驚。

  此人當年丁憂之後,為母守孝歸鄉。按理,守孝期滿後合該返回朝堂,等著戶部給他分配官職。但是葉玉泉一直壓著此事,以至於柏成德一直沒被起復。

  多年以來,他以為皇帝早就忘了這個人。

  可如今,皇帝為何會突然提起此人?

  「臣柏誠德遵旨」。

  柏誠德自殿中帷幕後走了出,跪下接了口諭。

  殿中眾人皆驚。

  葉玉泉一聽見柏誠德的聲音,心裡頓時懊悔不迭。

  他萬萬沒料到,皇帝今日突然對鄧達發作,除了因為憤怒他辦事不利、放任謠言傳播,更多的是為了給柏誠德騰位子。

  甚至就連剛才皇帝對自己連番逼迫,也不是為了逼他去搜刮錢糧,而是為了讓他自朝堂之上退出。

  好讓柏誠德再無阻礙,能全力施為。

  果然,秦承嗣看了眼還躺在地上、面無表情的葉首輔,就跟剛看見似的,對著身側的太監王忠義怒罵道,「沒眼色的東西,還不快去請太醫過來!」

  也不曉得在罵誰。

  王忠義趕緊吩咐小內侍去請太醫。

  能夠干到掌印太監,他也是個人精子。心知接下來陛下要和眾心腹在此議事了。這個地方已經不需要葉首輔繼續暈著了,自然屁顛屁顛兒的把葉首輔扶出了大殿。

  ……

  第二日,柏誠德帶著虎賁軍的士卒,一家一家的敲門。

  先去的自然是百官之首葉玉泉家裡,還帶上了聖旨,褒獎了一通葉首輔的勞苦功高,又替皇帝慰問了他,希望他在家好生養病,來日再為國效力。

  至於若是養好了病什麼時候回朝,皇帝也沒說。

  葉玉泉還能說什麼呢?只好躺在床上,強撐著一臉倦容,還得笑著感謝皇恩浩蕩。

  然後……

  柏誠德站在葉首輔的床前,拉拉雜雜的扯了一大堆,兩腳就跟扎了根似的,死活不肯挪出府去。

  葉玉泉無可奈何,心知自己今日是要大出血了。

  「臣雖年事已高,不得上戰場殺敵,卻亦有報國之心」,葉首輔喘了兩口氣,「臣願捐五千石糧食,以助陛下斬殺皂衣賊!」

  「好!」

  柏誠德中氣十足的稱讚了一句。

  說完了,兩隻腳連個腳尖都沒挪一挪。

  「你莫要太過分!」

  葉玉泉長子憤怒無比,氣的面色漲紅,拳頭緊攥。恨不得打死眼前這個威逼自家老父的人。

  「伯安!」

  這會子葉玉泉倒是中氣十足的呵斥了自家兒子兩句,「還不快快向柏大人致歉」。

  柏誠德似笑非笑,「賢侄也是體察他父親心意,葉大人又何必多怪罪呢?」

  話里話外,一股子陰陽怪氣勁。

  更氣人的是柏誠德年級和葉伯安相當,若是稱呼葉伯安為「賢侄」的話,豈不是說柏誠德自詡和葉玉泉是一輩的?

  葉玉泉這下子臉色是真難看了起來。

  黃口小兒,不過是仗著有了幾分皇帝恩寵,便敢肆無忌憚,竟也敢上門欺辱老夫,真當我葉府無人了嗎?!

  葉玉泉心頭火氣直冒,奈何養氣功夫好,面上更是看不出來一絲一毫慍怒之色。

  「柏大人勞苦功高」,他諷刺了一句,心裡氣順多了,「臣願再捐兩千石糧食,代犬子致歉」。

  與其說這兩千石糧食是為了致歉,還不如說是為了打發柏誠德趕緊走。

  柏誠德這才笑起來,說道,「首輔不愧為肱骨之臣,實在是國之棟樑啊!」

  竟然榨出了七千石糧食。

  柏誠德已經很滿意了。於是與葉玉泉客氣了幾句,這才帶著兵丁離去了。

  緊接著,柏誠德又陸陸續續登遍了京都眾多達官顯貴、宗室貴戚乃至於豪商巨賈的大門。

  不是走親訪友,就是慕名上門拜訪。對方若是大大方方痛痛快快的給了,柏誠德便也好言好語的告辭。若是不給,便日日上門拜訪。還不給,便讓如狼似虎的兵丁們白日夜裡,多圍著這戶人家走兩圈。

  反正是有糧的捐糧,沒糧的捐錢。

  靠著不要臉的死纏爛打加恐嚇,柏誠德在短短半個月內就籌措到了四十萬石軍糧,還多出了十萬石。

  與此同時,他還在這幫人手上搜刮到了三十萬兩白銀。

  有錢有糧,就能夠維修武備、徵召士卒。

  很快,北齊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徵兵。由於衛所制度的崩壞,北齊只能採用募兵制。

  然而又撞上連年戰亂、災荒,許多百姓藏匿於山林水澤間,早已不在戶籍上。人口的減少讓秦承嗣無法再顧及「十六成丁」、「先非獨子後獨子」、「先青後壯」、「先少後老」這些原則。

  只能按照各地尚存的戶籍先分配人數。只有徵召滿了人數才算是當地主官完成了這項任務。甚至還將徵兵是否滿額列入了當年的官吏小考中。

  這一通折騰下來,足足兩個月後,各地徵兵才算結束。

  這時候,已經是隆冬臘月了。

  第224章

  一年當中最冷的日子,正是滴水成冰的時候,黃河有部分河段已經被凍住了,河面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