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寶日在信中說了姜軒是如何來自家鋪子向妹妹獻殷勤的,又說了那小子是個不愛說話、動不動就臉紅的「小慫貨」,不過信的最後也說了這小子是個正直人,可以託付終身。

  寶月沒想到自家妹妹竟然還能「自由戀愛」,再加上弟弟對姜軒的大肆「讚揚」,寶月對未來的妹夫還是挺期待的。

  寶星的性子活潑又厲害,找一個脾氣好的溫和人過日子,那是再好不過了。弟弟和妹妹的親事有了著落,寶月的心也就放下了。

  第89章 平淡的幸福    親事一旦定下來,婚事……

  親事一旦定下來, 婚事也就近了。寶日和寶星接連成親,家裡剛多個一口人,不到一年, 就又嫁出去個閨女, 把王有銀和高氏都晃到了,一個勁地感慨時間飛逝。

  好在二閨女嫁得近, 平時可以多走動,這倒是讓王有銀多少有些安慰。

  吉昌縣的鋪子基本上就歸寶日了。寶日兩口子一起經營著鋪子, 把鋪子直接當家住了。

  寶日賺夠了錢後, 就把後院的房子推倒了, 重新蓋了個青磚瓦房。

  寶日家院子的布局跟寶月家十分相似, 院前兩棵棗樹,後面是葡萄架子, 其餘的空地上種了幾樣青菜,種得不多,但足夠一家人平時吃了。

  高氏和王有銀跟著大兒子住了一陣, 確定兒子和兒媳能夠獨當一面後,就回老家了, 偶爾才會跟著車隊來縣裡住幾天。

  高氏和王有銀是農家出身, 還是喜歡鄉下的生活。再加上家裡的田地比較多, 總得有人去照管。

  人總歸是要紮根土地的, 雖然兒女都有歸宿了, 但王有銀覺得自己的身體倍棒, 還能再干幾十年。順便嘗試一下大閨女口中那種「要為自己活一回」的日子。

  王有銀回到稻花村後, 花錢在家附近買了個山坡,打算在山坡上種棗樹和葡萄。

  村里人聽說王有銀竟然要花錢買一片荒地,不少人在背地裡笑話王有銀腦袋被驢給踢了。畢竟稻花村的平地還沒被開完荒呢, 誰會傻乎乎地買那破山坡呢。

  王有銀對於這些人的嘲笑,一點都沒往心裡去,面對眾人的嘲笑,只回了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王有銀的這一句文詞,搞得村里人莫名其妙,實在沒懂買山坡跟燕子和家雀有啥關係,難不成是要養燕子和家雀賣?

  王有銀這邊剛把山坡買下來,那邊就有人傳他要養鳥了,搞得王有銀哭笑不得,暗笑這些人沒文化。

  其實王有銀也沒認識幾個字,只不過是在大閨女家聽了外孫給講的幾個故事,記在心上,時不時就賣弄一下。在吉昌縣還能獲得不少人的追捧,沒成想竟然在村里翻車了,因為根本沒人聽懂他在說什麼。

  不過王有銀也懶得解釋了,別人愛怎麼看自己就怎麼看吧。別人的眼光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錢錢。

  王有銀在農閒時雇了一幫人把山坡收拾利索後,把從閨女家弄來的棗樹秧、葡萄杆種在了山上,又在山坡周圍的平地上種了十幾行的向日葵,把山坡圍得嚴嚴實實的。

  王有銀現在已經不怎麼幹田地里的農活了。反正現在是不差錢了,王有銀打算聽閨女的話,好好享受享受。一到農忙時就僱人種地。

  王有銀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山上,葡萄秧子被他伺候得尤其精細。

  葡萄不太抗凍,王有銀家早年種的葡萄秧子沒有及時披稻草,入冬後就全都凍死了。

  有了上回的教訓,這回入了冬,王有銀早早就為葡萄秧子做了「厚棉衣」。用厚厚的草蓆把葡萄秧子蓋得嚴嚴實實的,這才讓葡萄秧子安全地過了好幾個冬天,最後結出了甜甜的葡萄。

  葡萄要想甜,肥料必須得下得足。好在現在王有銀家最不缺的就是肥料,寶月家一天至少賣三個豬頭,到了冬天,一天五個豬頭都不夠賣,要是到了趕集的日子,恨不得把全縣的豬頭全包了。

  寶日那邊跟大姐有樣學樣,每天也能賣兩個豬頭。大閨女和大兒子家那麼多的豬骨頭,全都被做成了肥料,再加上家裡漚的肥料,足夠所有田地和山上用了。

  託了這些肥料的福,王有銀家無論是地里的莊稼還是山上的葡萄和棗樹,都長得尤為壯實。王有金看了都服氣了,驕傲如他,也不得不承認,自家二弟現在比自己還會種地。

  王有金在經過早期的落差之後,已經完完全全接受了自家二弟比自己家日子過得好的事實了。再加上這些年,跟著二弟一家確實賺了不少錢,兩兄弟間要比早幾年親好多。

  因為要往吉昌縣和船營縣送貨,寶江帶著三個親弟弟組了個車隊,叫上王家親戚中的半大小子,每隔幾天就要去趟縣裡,再順便幫附近鎮子上的幾個商鋪從縣裡運貨,這車隊一點不跑空,兩頭賺錢。

  王有金的小閨女寶柳嫁到了家跟前,現在小倆口也跟著王有銀一起賺錢。寶桃這些年嫁的遠,在婆家受氣了也沒處訴說,偶爾趕集時能到寶月家溜達一圈,跟堂妹訴訴苦,但治標不治本。

  眼看著娘家人越過越好,寶桃終於下定了決心,決定聽取堂妹寶月的建議,跟著相公帶著孩子們搬到了稻花村,打算從頭干起。

  寶桃兩口子都是吃過苦的,兩口子都是幹活的一把好手,雖然當初從婆家回到稻花村沒有多少積蓄,但高氏把養豬的手藝傳給了寶桃,這兩口子又開了點荒地,種糧食自給自足,有空閒就在娘家打零工,沒幾年就攢下了不少錢,日子過得富裕,可比在婆家受氣強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