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益出身鄉野,本為布衣,一妻生有一子,在較為安寧的鄉間過著男耕女織的日子。

  生活安逸,夫妻和睦,於菱山種植茶樹,在這剛剛平息戰事的世間,不知使得多少人艷羨這世外桃源。

  讓他去大都?離開家人,離開自己熱愛的鄉野,韓益怎麼會願意。

  成歡不是出身貴族,做過幾年的丫鬟,可她也從未在鄉野生活。

  但也許平民與平民之間的情感是共通的,女子與女子之間的橋樑是連在一起的,成歡沒有說服韓益,卻無意說通了韓益的夫人。

  韓嫂子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她不求自家丈夫榮華富貴,但看見那小姑娘每日跟著她們上山栽茶樹,心裡不禁也有些軟化。

  於是在滿山茶樹種植完畢後的那夜,她對她家男人說,「出去看看就回來,能幫則幫,幫不了你就回來,家裡目前沒什麼大事。」

  家裡沒有大事,外面卻出了不少大事,所以,韓益就去了大都。

  成歡花了幾月的時間說服韓益,其實也抵不過韓嫂子的那一句話。

  但結果總算是好的。

  然後,關上曲陵的那書冊之後,成歡便覺得無盡的疲憊,心中含著對大都的希冀,可內心卻再也不想往大都的路上走上一步。

  她有點懂得楚曜容身上背負的是什麼,那肩膀有山川河流,有安民生計,大都的那座駭人的宮殿除了冰冷的人情,其實裝著國民的期待。

  一想到這,成歡便犯怵,每每想要回大都,她都會將自己悶在屋子裡,像個縮頭烏龜一樣躲在了楚曜容為她安排好的少郢別宮。

  能為他做的事只有那麼多,其餘的,她也再努力不了,其餘的,只能他一個人扛下。

  ……

  少郢別宮內,身著玄服的男子坐在冰冷的玉石地上,在他的周圍是散落的書卷,一冊一冊的本子上寫下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每個沾落在冊的墨字都飽含這名女子的心血。

  楚曜容在裡面待了很久,而後才站起身,向外走去。

  大曆臨和六年冬,楚氏王病情加重,已登不上寶殿上朝,群臣焦急之時,楚氏王頒布退位詔書。

  大曆臨和七年初春,菱山第一回 開滿亮綠的早茶,韓家進行研發,菱山茶葉再也不是從前那般泛著腥苦的味。

  菱山茶,苦而回甘,物美價廉,備受大眾歡喜。菱山茶一入市場,頭一波便被賣入了大都宮殿。

  經過宮人一層一層的遞送、浸泡、沖燙,最後由林公公端上一盞熱氣騰騰的茶水,放到了宮殿桌前。

  隨後一隻小手拿起茶盞,抿了幾口後,皺起眉,放下茶杯,看向一旁的沏茶的宮人,「怎麼總是比王叔沏的差一點?」

  林公公站在一旁,笑著搖頭。

  小王上喝慣了嵩陽殿沏好的茶,如今別人怎麼沏也沏不出他想要的味道。

  然而,那個愛喝菱山的男人卻又不知道在哪裡。

  ……

  菱山只是一個小城,菱山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最特色的也只有一種菱山茶,韓益夫婦到了之後,將菱山茶進行了改良,又開闢了新的茶莊。

  楚曜容到菱山的時候,韓益在茶園裡,因此是韓嫂子和幾個幫忙的莊園婦人來做的接待。

  一壺清水在小火爐子上燒,楚曜容來得早,此時山間的霧氣還未完全消散,清水在咕咕翻騰間,他朝外看去,又朝內望去,都沒有看見他想見到的人。

  有婦人看出他的心思,悄悄捂嘴偷笑,韓嫂子裝作未見,她端起茶壺,像模像樣地說道,「這水是晨間的露水,茶是我家男人上周親自摘好曬好的新茶,您嘗嘗?」

  楚曜容伸手接過,低頭品嘗一口,茶水入口,清甜幽香,韓嫂子又接著道,「南山邊兒也新摘了春茶,忙裡忙外三四天,今兒才空出閒來,您來得可真是時候。」

  韓嫂子的話說的輕飄飄的,話里話外帶著有意無意地戲諷。

  春茶是早就摘了的,韓嫂子並不是真的想說這春茶的事,而是說楚曜容。

  丟下成姑娘三四年,今兒才尋過來,也虧得他能幹出來。

  即使面前這個人曾是君王,到了這田野山莊,韓嫂子也只認他是成姑娘的男人。

  自然的,她也只想為成歡抱不平。

  楚曜容顯然沒有領會,他飲完茶水,一直一語不發,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菱山上的霧氣漸漸散開的時候,遠遠的,從高處傳來一道聲音,清脆又明亮,朝著這邊木屋高喊著,「韓嫂子!茶簍子滿了!」

  木屋的窗戶是大而通透的,不遠山間的聲音傳下,這邊都能依稀聽見,聽到那句喊聲,楚曜容一下子站了起來。

  快步走到窗戶邊,遠遠地看著一道著粉衫的姑娘,姑娘戴著錐帽,彎腰低首地勞作,他很想喊她一聲,可話到嘴角卻又喊不出來。

  韓嫂子看不過眼,說道,「去啊!快去找她。」

  快去找她,這句話仿佛壓在他腳上,一時抬不起,使了千斤重的力氣,楚曜容右手拿起一旁的拄拐,朝前走。

  不應該在此時退縮,不應該如此。

  走下台階,沿著綠意昂揚的茶樹小道,楚曜容站定在離那人不到幾十步的距離,看著前面還在彎腰採摘茶葉的姑娘。

  心心念念的姑娘就在眼前,右腳下意識往前邁了一小步,剛要出聲喊時,姑娘回了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