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賀蘭毓只好說:「是個有點遠的地方。你先前既然答應了要給我機會就不能食言的,對不對?」
「那要離開多久?」溫窈故意道:「如果你好久都不回來,我遇到了喜歡的人,總不能就這樣耽誤了吧?」
現在就已經惦記著遇到喜歡的人了?
賀蘭毓聽著真是心碎一地,又忍不住著急得很,手掌撫了撫她的後腦勺,溫聲道:「我跟你保證一定儘快回來。」
溫窈卻不說話。
到哪兒去,去多久都不能說,也不知他究竟與皇帝僵持到哪一步了。
「你可真會盤算……」她聲音忽然悶悶地,埋怨道:「千方百計哄得我答應給你個機會,你倒好,中途一半還帶占位置歇息的,要是隔個三年五載,說不得等你回來,我都不認識你這個人了。」
賀蘭毓聽得出她在說氣話,笑說不會,「哪兒要得了那麼長時間,你就答應我,別忘了我就好。」
「那總要有個期限吧?」溫窈難得蠻橫又不依不饒一回,「否則我現在答應了你,豈不是就要一直等著你,若是屆時我記得你,但你卻忘了這回事,我白等一遭,多划不來……」
就像十五歲那年,她明明等了,但最後回來的不是三哥。
心口好似突然教人狠狠抓了一把,賀蘭毓手掌在她後腦勺拍了拍,有安撫的意味,鄭重說:「我發誓這次一定不會教你白等,明年你生辰前,我一定回來。」
她生辰在每年七月底,距現在還有一年零五個月。
他說完後,溫窈埋首在他領口好久,終於點頭嗯了聲,「那好,如果你那時候沒回來,我是過時不候的。」
賀蘭毓不敢馬虎,她心裡主意大,一向說什麼是什麼。
後來花園中起風了,兩個人狐裘披得再厚實,冷風灌進衣裳中吹過幾個來回,熱氣兒也全都散了個乾淨。
女人身子弱,賀蘭毓不能教她受凍,便將她送回了院子,直送到廊檐下,看著她進了屋關上門,他轉身往外去,闊然幾步便消失不見了。
那日之後的賀蘭毓總是很閒,除卻固定上朝不能缺,餘下時間幾乎都在溫家蹭她的飯和桂花茶,跟在她身後去花房消磨時間,每每都要至日暮時分才離開。
她的書架上有一本棋譜,很珍貴的孤本,那些閒暇的日子裡,兩個人得空便相對坐在軟榻上琢磨,但還沒等破解第二幅殘局,到他該離開的時候了。
啟程前一天,賀蘭毓比尋常晚一點來溫家。
這一趟並非空手,他將自己那隻木偶娃娃和一份密封的文牘交於了溫窈。
「娃娃和你那個湊一雙,權當給你做個伴兒,文牘就別打開看了,若是等我走了,皇帝還對你賊心不死有非分知想,便將這個承給他。」
他就是有私心的。
哪怕自己要走了,也得千方百計在她心裡留下點痕跡,不願被她當做一個不痛不癢的舊人,哪怕忘記一丁點兒都不行。
溫窈拿著東西,眉尖忍不住蹙起來,「你能不能別拿這種語氣說話,像是交代後事,聽得人心慌。」
賀蘭毓滿心放不下硬是教她生生給打散了,只好又著重囑咐了句:「總歸你切記別私自打開這份文牘,當然,我盼你是用不上的。」
許是因臨走前事務多,那天留下東西後,他沒像往常那樣留下用膳。
出門時溫窈又忍不住問他究竟是要去哪兒,但賀蘭毓態度堅決,到底是沒說,還教她不准去問旁人。
可溫窈如今早已不像從前那麼聽他的話,不教問這種藏著掖著的法子,只會教她更好奇,甚至好奇得一晚上沒睡著覺。
翌日啟程,巳時過三刻,皇帝率領百官親臨城樓為賀相踐行,溫窈悄悄地去了,原本只是想看看他究竟做什麼去,卻才看到城門處竟有那麼大的陣仗。
軍旗獵獵,游龍一般的三軍隊伍徑直擺出去不見尾。
賀蘭毓這是又要去上戰場了,可他這回甚至都沒有跟她說,眼下也沒有傳出哪裡有戰事的風聲。
從前每逢他出征,溫窈總是會在家中告別之後,偷偷跑到城門口,等到踐行的官員們都散了,再自己上城樓看兩眼,但那時候總都是只剩下馬蹄過境之後踏起的黃沙,她如今想想都不知道自己都在看什麼,但每次還都孜孜不倦。
那廂大軍開拔,溫窈瞧了會兒,便吩咐侍從打道回府,侍從在外卻請她稍等,說百官隨同御駕回鸞,需得迴避。
卻不想待百官散盡,馬車方才挪動方寸,她忽而又改了主意。
獨自一個人登上城樓,站在原先總躲藏的牆垛後頭,如今身量高了,站在後面不需要踮著腳,但看到的還是一樣,入目儘是飄揚的黃沙。
溫窈垂眸輕笑了聲,笑自己幼稚和無聊。
「既然想為他踐行,方才為何不正大光明過來?」
身後突兀傳來一聲問話,她收回思緒,回頭看到皇帝時真不覺感嘆「人生何處不相逢」,還以為剛才皇帝就該被百官簇擁著回宮了的。
溫窈福了福身,實在不想答話,遂僭越問道:「敢問陛下,如今國中未曾聽聞何處有戰事,賀相此回是要去哪兒?」
皇帝聞言不由地發笑,這意思不就是賀蘭毓又什麼都沒跟她說嗎?
他有時候甚至都不明白賀蘭毓在圖什麼,怎麼會真有什么女人是無論如何都放不下的,賀蘭毓這輩子,就沒在除開「溫渺渺」這三個字以外落魄過。
「那要離開多久?」溫窈故意道:「如果你好久都不回來,我遇到了喜歡的人,總不能就這樣耽誤了吧?」
現在就已經惦記著遇到喜歡的人了?
賀蘭毓聽著真是心碎一地,又忍不住著急得很,手掌撫了撫她的後腦勺,溫聲道:「我跟你保證一定儘快回來。」
溫窈卻不說話。
到哪兒去,去多久都不能說,也不知他究竟與皇帝僵持到哪一步了。
「你可真會盤算……」她聲音忽然悶悶地,埋怨道:「千方百計哄得我答應給你個機會,你倒好,中途一半還帶占位置歇息的,要是隔個三年五載,說不得等你回來,我都不認識你這個人了。」
賀蘭毓聽得出她在說氣話,笑說不會,「哪兒要得了那麼長時間,你就答應我,別忘了我就好。」
「那總要有個期限吧?」溫窈難得蠻橫又不依不饒一回,「否則我現在答應了你,豈不是就要一直等著你,若是屆時我記得你,但你卻忘了這回事,我白等一遭,多划不來……」
就像十五歲那年,她明明等了,但最後回來的不是三哥。
心口好似突然教人狠狠抓了一把,賀蘭毓手掌在她後腦勺拍了拍,有安撫的意味,鄭重說:「我發誓這次一定不會教你白等,明年你生辰前,我一定回來。」
她生辰在每年七月底,距現在還有一年零五個月。
他說完後,溫窈埋首在他領口好久,終於點頭嗯了聲,「那好,如果你那時候沒回來,我是過時不候的。」
賀蘭毓不敢馬虎,她心裡主意大,一向說什麼是什麼。
後來花園中起風了,兩個人狐裘披得再厚實,冷風灌進衣裳中吹過幾個來回,熱氣兒也全都散了個乾淨。
女人身子弱,賀蘭毓不能教她受凍,便將她送回了院子,直送到廊檐下,看著她進了屋關上門,他轉身往外去,闊然幾步便消失不見了。
那日之後的賀蘭毓總是很閒,除卻固定上朝不能缺,餘下時間幾乎都在溫家蹭她的飯和桂花茶,跟在她身後去花房消磨時間,每每都要至日暮時分才離開。
她的書架上有一本棋譜,很珍貴的孤本,那些閒暇的日子裡,兩個人得空便相對坐在軟榻上琢磨,但還沒等破解第二幅殘局,到他該離開的時候了。
啟程前一天,賀蘭毓比尋常晚一點來溫家。
這一趟並非空手,他將自己那隻木偶娃娃和一份密封的文牘交於了溫窈。
「娃娃和你那個湊一雙,權當給你做個伴兒,文牘就別打開看了,若是等我走了,皇帝還對你賊心不死有非分知想,便將這個承給他。」
他就是有私心的。
哪怕自己要走了,也得千方百計在她心裡留下點痕跡,不願被她當做一個不痛不癢的舊人,哪怕忘記一丁點兒都不行。
溫窈拿著東西,眉尖忍不住蹙起來,「你能不能別拿這種語氣說話,像是交代後事,聽得人心慌。」
賀蘭毓滿心放不下硬是教她生生給打散了,只好又著重囑咐了句:「總歸你切記別私自打開這份文牘,當然,我盼你是用不上的。」
許是因臨走前事務多,那天留下東西後,他沒像往常那樣留下用膳。
出門時溫窈又忍不住問他究竟是要去哪兒,但賀蘭毓態度堅決,到底是沒說,還教她不准去問旁人。
可溫窈如今早已不像從前那麼聽他的話,不教問這種藏著掖著的法子,只會教她更好奇,甚至好奇得一晚上沒睡著覺。
翌日啟程,巳時過三刻,皇帝率領百官親臨城樓為賀相踐行,溫窈悄悄地去了,原本只是想看看他究竟做什麼去,卻才看到城門處竟有那麼大的陣仗。
軍旗獵獵,游龍一般的三軍隊伍徑直擺出去不見尾。
賀蘭毓這是又要去上戰場了,可他這回甚至都沒有跟她說,眼下也沒有傳出哪裡有戰事的風聲。
從前每逢他出征,溫窈總是會在家中告別之後,偷偷跑到城門口,等到踐行的官員們都散了,再自己上城樓看兩眼,但那時候總都是只剩下馬蹄過境之後踏起的黃沙,她如今想想都不知道自己都在看什麼,但每次還都孜孜不倦。
那廂大軍開拔,溫窈瞧了會兒,便吩咐侍從打道回府,侍從在外卻請她稍等,說百官隨同御駕回鸞,需得迴避。
卻不想待百官散盡,馬車方才挪動方寸,她忽而又改了主意。
獨自一個人登上城樓,站在原先總躲藏的牆垛後頭,如今身量高了,站在後面不需要踮著腳,但看到的還是一樣,入目儘是飄揚的黃沙。
溫窈垂眸輕笑了聲,笑自己幼稚和無聊。
「既然想為他踐行,方才為何不正大光明過來?」
身後突兀傳來一聲問話,她收回思緒,回頭看到皇帝時真不覺感嘆「人生何處不相逢」,還以為剛才皇帝就該被百官簇擁著回宮了的。
溫窈福了福身,實在不想答話,遂僭越問道:「敢問陛下,如今國中未曾聽聞何處有戰事,賀相此回是要去哪兒?」
皇帝聞言不由地發笑,這意思不就是賀蘭毓又什麼都沒跟她說嗎?
他有時候甚至都不明白賀蘭毓在圖什麼,怎麼會真有什么女人是無論如何都放不下的,賀蘭毓這輩子,就沒在除開「溫渺渺」這三個字以外落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