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將領們被打了一劑強心針,這仗就比之前容易打了。
是夜,除了守夜布防的小隊,其他將士按部署休息,甫一就寢,便聽營帳外喊聲震天。各級將領派出探子查探,只見許多西海國的騎兵舉著火把,喊著口號,奔襲而來。那滔天的氣勢,仿佛下一刻,西海國的鐵蹄就要踏遍大靈朝河山。
即便司徒卓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真看到西海國軍這樣的陣勢,衛修部還是嚇得心驚膽戰。畢竟原西海沿子的守軍,都在西海國軍手下吃了兩回敗仗了,其士氣跟在奪糧大戰中勝過西海國軍的朝廷援軍不同。
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話固然是至理名言,但也可以靈活運用。譬如西海國軍派出部分騎兵每日夜裡騷擾朝廷軍,其他將士在後方營地休息。
所謂虛虛實實,按西海王的預計,自己大張旗鼓進攻,朝廷軍必然嚴加防範。如此幾次三番的調動,朝廷軍能支撐一日兩日,卻不能支撐十天半月,唯有朝廷軍疲累之後,西海國軍以逸待勞,才有一舉得勝的機會。
朝廷軍的主帥是個年輕王爺,雖然奪糧一戰中司徒卓這人顯示出確然有幾分血勇和謀略,但是這麼年輕的人,大軍壓境的時候,未必有讓大部隊按兵不動的膽識。
只要能大量調動朝廷軍列陣防範,西海國軍便算達到目的。每日西海國軍派出不同批次的隊伍騷擾朝廷軍,必能拖垮朝廷軍的鬥志、消耗朝廷軍的體力。
司徒卓擔心原本駐紮西海沿子的守軍兩連敗之後對西海國軍有畏懼之心,便安排了自己帶來的三萬兵士分批值夜,衛修部後方修整。但是衛修聽聞西海國軍果然夜間來犯,依舊睡不安寢,批了大氅來到司徒卓營帳。
「王爺,這次西海王親征不可小覷,前方值夜的幾千將士夠了麼?若不,還是再派一路大軍迎敵吧?」
司徒卓篤定的搖頭:「衛將軍不必多慮,這次西海國軍必是虛張聲勢,且戰且退。」司徒卓依舊安排衛修部按兵不動,只管休息。
果然這一仗雖然陣仗極大,卻雙方傷亡都有限。雙方接觸不久,西海國軍就鳴金收兵了。
即便如此,之前接連敗仗的記憶太過深刻,安排在營地修整的衛修部聽見前線起了戰事,也許多人沒有睡好,次日操練,還頂著烏青的眼圈。
接下來的數日,朝廷軍和西海國軍前線罵陣倒是罵得激烈,也有幾次小規模的戰鬥,但是都是局部戰鬥,並不影響整個戰局。
倒是每日夜裡,確然都有西海國軍大張旗鼓來騷擾。衛修部的將士迎來了支援和補給,雖然氣勢盛了不少,但是頭幾日但凡夜裡聽見敵軍來犯,總有許多人緊張不已。適應了五六日,方才好些。
西海國軍每日輪換著休息,朝廷軍也每日輪換著修整,戰場對峙半月,誰也沒有被拖垮的跡象。這個時候,雙方都在比耐心,靜候時機了。這種對峙久了,兩方軍中都難免有人陷入焦躁。
西海國王帳內,大王子就對西海王說:「父王,那朝廷的藩王龜縮不出,雖然狡猾,卻不見得敵得過我們西海國兒郎的勇猛。不如我們直接殺入他們軍中,來個以快取勝。」
西海王鷹目一瞭,道:「我另安排了人手突襲朝廷軍後方,照說七王兒和八王兒也該到了,怎麼一點動靜沒有?」
大王子這才聽出西海王另有安排,心中略微有些不滿。以前父王寵六弟也就罷了,論勇猛,自己確然打不過六弟。但是七弟八弟算什麼東西?父王給他們安排重要任務,居然不告訴自己。
「七弟和八弟沒怎麼領過兵,且繞道的通道畢竟不如官道好走,他們走得慢些也是有的。父王,難道他們不來,我們就這麼和朝廷軍耗著麼?漢人小王爺才從中原帶了大批糧草物資來,若是硬耗,恐怕時日久了於我們不利。」
西海王鎖著眉頭盯著堪輿圖,手指在兩條密道上方凌空比劃,「不可能啊,這兩條路漢人不知道,但是對於我們西海國兒郎而言,並不算難走。」
原來,西海王之所以遠居西域,卻能成為在大靈朝都名聲赫赫的將領,人家是有真本事。不但能每日夜裡派人襲擾朝廷軍大本營,心理戰和實戰打配合;也有虛實結合,主力牽制,兩翼包抄的戰術。
只是,這些以前西海王胸有成竹的戰術,這次有些失控。
西海王算計這時間,司徒卓也每天盯著堪輿圖計算黛玉和周安志兩路大軍的路程。
朝廷軍和西海國軍唯一信息不對稱的地方在於:西海王以為兩條密道是萬無一失的,而朝廷軍制定詳細作戰計劃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左右側翼半途遇上西海國軍的可能性。
所以黛玉和周安志左右兩路側翼在行軍途中,兼顧行軍速度的同時,也會十分小心的派探子探查敵情;而西海國的兩路側翼大軍,則因和西海王一樣,覺得密道漢人無從知曉,萬無一失,一味只知道趕路。
西海王算計著發起進攻的時機,他的兩翼側路大軍已經各遭遇了一次伏擊,因沒有準備,西海國兩路側翼損失慘重。兩軍主力還在相互牽制試探的時候,倒是側翼先交上了手。
黛玉和周安志得勝之後,謹遵窮寇莫追的道理,按原定計劃繼續行軍。倒是西海國的七王子和八王子兵敗之後,和手下將領產生了重大分歧。
按照原本的部署,七王子和八王子是繞道朝廷軍西海沿子防線的後方,再和西海王合圍朝廷軍的。也就是這兩路大軍若不能按時抵達兩軍對峙前線,西海王將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是夜,除了守夜布防的小隊,其他將士按部署休息,甫一就寢,便聽營帳外喊聲震天。各級將領派出探子查探,只見許多西海國的騎兵舉著火把,喊著口號,奔襲而來。那滔天的氣勢,仿佛下一刻,西海國的鐵蹄就要踏遍大靈朝河山。
即便司徒卓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真看到西海國軍這樣的陣勢,衛修部還是嚇得心驚膽戰。畢竟原西海沿子的守軍,都在西海國軍手下吃了兩回敗仗了,其士氣跟在奪糧大戰中勝過西海國軍的朝廷援軍不同。
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話固然是至理名言,但也可以靈活運用。譬如西海國軍派出部分騎兵每日夜裡騷擾朝廷軍,其他將士在後方營地休息。
所謂虛虛實實,按西海王的預計,自己大張旗鼓進攻,朝廷軍必然嚴加防範。如此幾次三番的調動,朝廷軍能支撐一日兩日,卻不能支撐十天半月,唯有朝廷軍疲累之後,西海國軍以逸待勞,才有一舉得勝的機會。
朝廷軍的主帥是個年輕王爺,雖然奪糧一戰中司徒卓這人顯示出確然有幾分血勇和謀略,但是這麼年輕的人,大軍壓境的時候,未必有讓大部隊按兵不動的膽識。
只要能大量調動朝廷軍列陣防範,西海國軍便算達到目的。每日西海國軍派出不同批次的隊伍騷擾朝廷軍,必能拖垮朝廷軍的鬥志、消耗朝廷軍的體力。
司徒卓擔心原本駐紮西海沿子的守軍兩連敗之後對西海國軍有畏懼之心,便安排了自己帶來的三萬兵士分批值夜,衛修部後方修整。但是衛修聽聞西海國軍果然夜間來犯,依舊睡不安寢,批了大氅來到司徒卓營帳。
「王爺,這次西海王親征不可小覷,前方值夜的幾千將士夠了麼?若不,還是再派一路大軍迎敵吧?」
司徒卓篤定的搖頭:「衛將軍不必多慮,這次西海國軍必是虛張聲勢,且戰且退。」司徒卓依舊安排衛修部按兵不動,只管休息。
果然這一仗雖然陣仗極大,卻雙方傷亡都有限。雙方接觸不久,西海國軍就鳴金收兵了。
即便如此,之前接連敗仗的記憶太過深刻,安排在營地修整的衛修部聽見前線起了戰事,也許多人沒有睡好,次日操練,還頂著烏青的眼圈。
接下來的數日,朝廷軍和西海國軍前線罵陣倒是罵得激烈,也有幾次小規模的戰鬥,但是都是局部戰鬥,並不影響整個戰局。
倒是每日夜裡,確然都有西海國軍大張旗鼓來騷擾。衛修部的將士迎來了支援和補給,雖然氣勢盛了不少,但是頭幾日但凡夜裡聽見敵軍來犯,總有許多人緊張不已。適應了五六日,方才好些。
西海國軍每日輪換著休息,朝廷軍也每日輪換著修整,戰場對峙半月,誰也沒有被拖垮的跡象。這個時候,雙方都在比耐心,靜候時機了。這種對峙久了,兩方軍中都難免有人陷入焦躁。
西海國王帳內,大王子就對西海王說:「父王,那朝廷的藩王龜縮不出,雖然狡猾,卻不見得敵得過我們西海國兒郎的勇猛。不如我們直接殺入他們軍中,來個以快取勝。」
西海王鷹目一瞭,道:「我另安排了人手突襲朝廷軍後方,照說七王兒和八王兒也該到了,怎麼一點動靜沒有?」
大王子這才聽出西海王另有安排,心中略微有些不滿。以前父王寵六弟也就罷了,論勇猛,自己確然打不過六弟。但是七弟八弟算什麼東西?父王給他們安排重要任務,居然不告訴自己。
「七弟和八弟沒怎麼領過兵,且繞道的通道畢竟不如官道好走,他們走得慢些也是有的。父王,難道他們不來,我們就這麼和朝廷軍耗著麼?漢人小王爺才從中原帶了大批糧草物資來,若是硬耗,恐怕時日久了於我們不利。」
西海王鎖著眉頭盯著堪輿圖,手指在兩條密道上方凌空比劃,「不可能啊,這兩條路漢人不知道,但是對於我們西海國兒郎而言,並不算難走。」
原來,西海王之所以遠居西域,卻能成為在大靈朝都名聲赫赫的將領,人家是有真本事。不但能每日夜裡派人襲擾朝廷軍大本營,心理戰和實戰打配合;也有虛實結合,主力牽制,兩翼包抄的戰術。
只是,這些以前西海王胸有成竹的戰術,這次有些失控。
西海王算計這時間,司徒卓也每天盯著堪輿圖計算黛玉和周安志兩路大軍的路程。
朝廷軍和西海國軍唯一信息不對稱的地方在於:西海王以為兩條密道是萬無一失的,而朝廷軍制定詳細作戰計劃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左右側翼半途遇上西海國軍的可能性。
所以黛玉和周安志左右兩路側翼在行軍途中,兼顧行軍速度的同時,也會十分小心的派探子探查敵情;而西海國的兩路側翼大軍,則因和西海王一樣,覺得密道漢人無從知曉,萬無一失,一味只知道趕路。
西海王算計著發起進攻的時機,他的兩翼側路大軍已經各遭遇了一次伏擊,因沒有準備,西海國兩路側翼損失慘重。兩軍主力還在相互牽制試探的時候,倒是側翼先交上了手。
黛玉和周安志得勝之後,謹遵窮寇莫追的道理,按原定計劃繼續行軍。倒是西海國的七王子和八王子兵敗之後,和手下將領產生了重大分歧。
按照原本的部署,七王子和八王子是繞道朝廷軍西海沿子防線的後方,再和西海王合圍朝廷軍的。也就是這兩路大軍若不能按時抵達兩軍對峙前線,西海王將陷入孤立無援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