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珠算就是這樣,簡單的加減法起步只要掌握了訣竅非常容易,而在尋常人的生活中,加減法就已經足夠應對大部分的生活需求。

  但如果有必要,用算盤也可以進行更複雜的運算,譬如開平方和乘方,這是一個淺入深出的運算工具。

  而珠算的最大優勢就是在於,它的體積小,一把算盤足夠應對大部分的計算,而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增加列數。但如果使用算籌為工具,就需要將每個數字所對應的算籌擺放在桌面上,然後再進行相加或者相減,錯誤率很高之餘,勞動量也很大。

  如果這種運算工具普及開來,那麼計算的準確率和耗時都能提高不下一個等級,說不定還能培養出擅長珠心算的人才,那他就能擺脫無休無止的加班生活啦!

  想到這裡,呂安看著一批又一批上去擺弄算盤的學子笑得特別和藹慈祥,在他眼裡,這些都是未來的有生力量。

  「阿兄。」正當呂安眼睛都眯起來的時候,帶著女扮男裝的媳婦出來蹭課的秦王殿下悄悄蹭了過來,他完全無視兄長的瞪視極為自然地問道:「這可是阿兄新創之技?可要推廣?」

  呂安拿他沒辦法,小聲說道:「不是我創,推廣……勿須強制推廣,讓其自然流傳,官方稍稍推波即可。」

  這幾年秦國連連出兵,如今拿下的州郡頗多還沒有真心歸順,強制推廣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抗心理。東西好用易學,官方提上兩句自然會有有心人去學習,在如今這個時代,沒人會和知識過不去。

  且現在秦國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座新文化風向標,願意到秦國來看一看學一學的人越來越多,在世界的舞台上,秦國也不再是只有軍事拿得出手的國家了。

  不過呂安並沒有被弟弟成功轉移話題,他扭頭看了眼溫和笑著,穿上男裝竟然不帶半分脂粉氣極為自然的秦國王后,忍不住問道「二位今日怎的來學宮了?」

  「我來找阿兄一起去接人的,蒙恬回來了。」嬴政極其自然地說道,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他還帶來了一個新認識的朋友,想要介紹我們認識。」

  呂安看了他一眼,頗有些無語。

  蒙恬此前在秦國東郡擔任郡尉之職,和呂安做了一段時間的同僚,後來呂安回了中央他沒走,繼續留下來照看東郡這塊飛地,並且在秦國此後的戰爭中打打輔助。

  東郡的治理模式和秦國其餘各大郡縣都有不同,可以說它本身也是一個試驗品,而呂安當時能夠大刀闊斧動手不怕反噬,也是仰仗了蒙恬作為可靠的後盾,又有嬴政這一層關係,二人相處頗為融洽,因此呂安也就知道了些蒙恬的個人愛好。

  蒙恬特別喜歡改造各種東西,小到毛筆硯台,大到城防器具,呂安和他相處得好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定是因為兩個人都是腦洞通天。

  蒙恬此次回來,自然是有了新的職務安排,他即將擔任攻魏大將。

  東郡之地本就是魏國的故地,蒙恬在當地駐紮多年,也藉由地理優勢將魏國的情況摸透,作為嬴政還是太子時期的伴讀,秦王政自然要給他這個機會去一展身手。

  至於朋友……能被蒙恬以朋友身份帶來的,應當是真的極為投緣之人了,而要介紹給他們,便是蒙恬要為其背書,舉薦之人。蒙恬雖是武職,但他慣來行事老成穩重,從未推薦過誰,呂安還真的對此事有幾分好奇。

  但是呂安挑高了一邊眉毛,用眼神示意這個理由他不接受,蒙恬要來的消息趙小政肯定早早知道,時間也能算的剛剛好,哪有那麼巧他今天來學宮講學,蒙恬就今天回來還要待客?

  秦國學宮可是位於咸陽城外,雖也有防衛但安全係數遠遠不如咸陽城,而且這裡人員構成複雜,秦王又沒有崽崽和兄弟,難道秦王殿下您不知道自己的人頭有多值錢嗎?

  嬴政對此表示:他可不是故意的喲!誰讓事情就是這麼巧,他最多推波助瀾,可完全不是主導呢。

  「蒙恬說他新認識的朋友是他擊箏時相識的,那人名喚高漸離,擅擊築,他還幫著蒙恬改了箏,另加三根弦。」嬴政扯開話題:「改後的箏音域更廣,極為動聽。」

  ……行叭。這才是重點。

  秦王殿下從小就是音樂發燒友,一聽好基友改了樂器還帶回來了一個擅長擊築之人,自然就坐不住了。看看時間差不多,呂安收拾了一下東西,將大算盤留在了學宮,便準備和嬴政夫婦離開去見故友,哪知就要踏出學宮時,忽而被人叫住。

  呂安看了眼嬴政,見他面色悠然,還先一步停下腳步回頭看熱鬧的模樣頓時一陣氣悶,雖然心中盤算著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和弟弟說說安全知識,但他還是習慣性往前跨出一步虛虛擋在了這個一點都沒有自覺的秦王身前。

  當然,在外人看來便是呂內史容許發問的意思啦。

  叫住他的人是一個青年學子,青衫布衣衣著頗為樸素,穿的並不是秦國學宮的校服,顯然,他是他國的留學生。

  青年趨步而至,衝著呂安一揖,待到呂安還禮後他才起身道:「學生沛豐學子蕭何,有一問寤寐相思,還請呂內史不吝解答。」

  呂安頷首示意,就聽那學子道:「學生見識鄙陋,然也知道先生今日所教授的珠算之法已成系統,絕非一二日之功,以此器具可進行更複雜更龐大的計算,如今先生將其取出傳授,想來是為了未來做準備。」

章節目錄